学术投稿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影响因素分析

庄菱;刘大卫;郭飚;曹玲生;曹雷;梁晓峰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个案报告,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个案报告的因素.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方式调查县级AEFI监测系统保障措施、运行现状及接种人员相关知识、态度.结果 县级AEFI监测系统专人负责,增加从事AEFI监测人数和培训人次数,对防保机构进行督导以及及时的信息反馈,均可促进AEFI个案报告.有AEFI报告的接种人员接受培训次数多于无报告人员;有AEFI报告的接种人员中参加过专题培训的(74.17%)高于无报告人员(58.41%);有AEFI报告的人员中有报告顾虑的(17.36%)低于无报告人员(39.50%).结论 影响AEFI个案报告的因素包括县级AEFI监测系统是否有专人负责、对辖区内防保机构的督导和信息反馈以及接种人员接受培训的次数、方式,是否有顾虑等.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相关文献
  • 367例接种卡介苗反应原因分析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2005~2007年诊治接种卡介苗反应36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在诊治的接种卡介苗反应367例中,西宁市211例,占57.49%;省辖州、县109例,29.70%;外省47例,占12.81%.年龄小的32日龄,大8岁.男223例,女144例.

    作者:石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一起大剂量卡介苗误种的调查报告

    2006年3月,云南省巧家县某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发生一起2名儿童皮下误种卡介苗O.5ml的事故.现报告如下.1 事件经过 某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只有1名防疫医生,新聘的村医未经过培训,对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都不清楚.

    作者:王兴贵;徐发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与百日咳预防

    百日咳疫苗的问世极大地降低了百日咳的发病率,但百日咳仍是造成婴儿和儿童疾病、死亡的常见传染病之一,而且是许多国家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无细胞百日咳疫苗(acellular Pertussis Vaccine,aP)的出现对预防接种的接受程度及终的疾病控制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aP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全细胞百日咳疫苗(Whole-cell Pertussis Vaccine,wP),而效力则与wP相同.该文简要概述了百日咳杆菌毒力因子的特点,重点讨论了aP的效力、安全性和应用.

    作者:陈敏;徐冰;谢广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疫苗探针法测定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疾病负担

    由于就诊、实验室诊断等因素,亚洲地区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Hib)疾病报告发病率较低,但利用疫苗探针法研究发现,亚洲Hib疾病发病率很高.而且其它迹象表明,亚洲地区Hib疾病发病率不低.该文就疫苗探针法的应用、优缺点做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作者:李黎;彭晓雯;李艺星;李军宏;杨俊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致剥脱性皮炎1例报告

    2004年12月,胶州市发生1例由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 Polssaccharide Vaccine,MPV)引起的剥脱性皮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克文;张晓英;郭常战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0~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2000~2006年麻疹监测资料.结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0~2006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6.50/10万(1.81/10万~13.32/10万).3~6月发病数占全年的55.24%.男女性别比为1.34:1.<15岁病例占81.73%,爆发病例占29.90%.8月龄~14岁病例无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史的占33.32%,有1剂免疫史的占29.75%,≥2剂免疫史的占6.38%,免疫史不详的占30.56%.结论 MV接种率低是造成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提高MV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局部地区麻疹疫情控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控制麻疹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陆冠臣;钟革;黄林;周为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老年人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安全性观察

    为了解老年人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neumonia Vaccine,PnV)的安全性,在成都市对≥65岁身体健康的128人接种23价PnV后的局部反应、全身反应进行了观察,按<预防接种手册>(迮文远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15)判定结果.

    作者:胡榕;叶年莲;张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观察

    目的 评价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meningococcal COniugate vaccine,MCV)的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按随机、对照、盲法的原则,评价试验组和对照组疫苗免疫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抗体阳转率及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 免疫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疫苗全身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和6.43%,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54%和1.43%.试验组疫苗免疫后A/C群杀菌抗体同时阳转率分别为94.28%、94.81%和90.86%,对照组分别为6.00%、94.84%和95.00%,6~12月龄儿童的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疫苗6~12月龄、2~12岁儿童和对照组免疫后A群、C群杀菌抗体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0岁成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冻干A+C群MCV在≥6月龄人群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作者:周伟忠;朱加宏;孟繁岳;叶强;朱凤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偶合血友病患儿肌内出血1例报告

    患儿男,2007年5月11日出生,2007年8月11日17时在村卫生室于右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百白破联合疫苗(DPT,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70101-6,有效期至2008年7月)0.5ml,接种前体温正常,精神状态良好.当晚24时许患儿出现哭闹,家长发现患儿右上臂及右前胸肿胀.

    作者:周任兵;赵翔;郭娓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越南通过批质量保证的整群抽样证明已消除新生儿破伤风

    消除新生儿破伤风(NT)是一个全球目标.消除的定义是在一个国家的每一个地区每年每千名活产儿中发生NT的病例少于1例(<1‰).2005年12月~2006年1月,越南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合作,开展了一项以社区为基础的调查来评估是否已消除了NT.调查在3个被认为是NT发病的高危地区开展.

    作者:夏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贵州省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贵州省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效果,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策略.方法 综合分析强化免疫接种率、人群抗体水平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结果 MV强化免疫共接种目标儿童8 611 528人,报告接种率和快速评估接种率均>95%,免疫后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显著升高,麻疹发病率较强化免疫前下降98%.<5岁和<1岁病例构成比相对增加,2006年占总病例数的80.8%、37.0%,病例中81.9%无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报告病例中约1/3是风疹.结论 贵州省MV强化免疫效果显著,高质量强化免疫是迅速控制麻疹流行、降低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为保持MV强化免疫取得的成果,必须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使漏种儿童得到补种,同时在强化免疫后3~4年考虑开展MV后续免疫.

    作者:朱青;童亦兵;张大勇;杜雯;吴升伟;徐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海南省健康人群抗脑膜炎奈瑟菌抗体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海南省健康人群抗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d meningitides,Nm)感染的抗体水平.方法 按<海南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监测方案>的要求,于2006年采集海口市琼山区、东方市、儋州市各年龄组健康人群的静脉血676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A群和C群Nm多糖抗体(IgG),抗体含量≥2μg/ml为保护性抗体.结果 676份血清中,A群IgG抗体≥2μg/ml者420人份,保护率为62.13%;C群IgG抗体≥2μg/ml者195人份,保护率为28.85%.不同年龄组人群Nm多糖抗体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A=72.64,X2C =56.47;P均<0.01),其中35~45岁组Nm多糖抗体水平高.不同地区A群Nm多糖抗体保护率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54.76,P<0.01).但C群Nm多糖抗体保护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3.92,P>0.05).结论 海南省部分地区健康人群A群Nm IgG抗体处于中等水平,C群Nm IgG抗体处于较低水平.建议加强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gnococcal polysaceharide vaccine,MPV)的接种,同时推广使用A+C群MPV.

    作者:王少玲;邓海英;黄昌和;吴捷;马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引起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

    2004年11~12月,栖霞市对2~15岁儿童进行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接种,共接种20 681人,其中1例接种后出现过敏性紫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洪朋;范玉红;徐淑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个案报告的因素.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方式调查县级AEFI监测系统保障措施、运行现状及接种人员相关知识、态度.结果 县级AEFI监测系统专人负责,增加从事AEFI监测人数和培训人次数,对防保机构进行督导以及及时的信息反馈,均可促进AEFI个案报告.有AEFI报告的接种人员接受培训次数多于无报告人员;有AEFI报告的接种人员中参加过专题培训的(74.17%)高于无报告人员(58.41%);有AEFI报告的人员中有报告顾虑的(17.36%)低于无报告人员(39.50%).结论 影响AEFI个案报告的因素包括县级AEFI监测系统是否有专人负责、对辖区内防保机构的督导和信息反馈以及接种人员接受培训的次数、方式,是否有顾虑等.

    作者:庄菱;刘大卫;郭飚;曹玲生;曹雷;梁晓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上海市免疫规划制品编码管理

    1 免疫规划制品管理的背景 随着软硬件的发展,免疫规划信息化在近几年得到较大关注.在免疫规划信息化进程中,免疫规划制品(制品)是联系各业务信息化模块的纽带.预防接种管理中的接种记录必须选择接种的制品,预防接种安全性监测必须记录制品信息,制品管理更是以制品为基础的物流管理.

    作者:陶黎纳;胡家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印度2006年1月~2007年9月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进展

    目前全世界仍有4个国家未阻断本土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WPV)的传播,印度是其中之一,其它3个国家分别是阿富汗、尼日利亚、巴基斯坦.2006年在印度发生了由Ⅰ型WPV(WPVⅠ)引起的脊灰爆发,特别是位于北部的北方邦和比哈尔邦,仍有脊灰流行.

    作者:马丽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及脊髓灰质炎(脊灰)病例数

    作者:马丽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接种首剂疫苗致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1例报告

    1 发病和诊疗情况 患儿,男,2006年5月12日出生,足月顺产,母乳喂养.2006年7月15日接种首剂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Vaccine,OPV),8月7日(服苗后第23d)晚出现发热、多汗等症状,8月8 日到县医院就诊,初诊为上感等.

    作者:金江基;许秋芳;夏永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山东省2004~2006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山东省2004~2006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04~2006年百日咳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山东省2004~2006年百日咳年平均报告发病率0.19/10万,均为散发;4~8月病例数占72%;80%的病例为<6岁儿童.健康人群百日咳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占75.43%.结论 提高免疫接种率,加强百日咳传染源管理和人群抗体水平监测,是控制百日咳的主要措施.

    作者:肖作奎;王敏;宋立志;许青;李漫时;张伟燕;张丽;徐爱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减毒株P2区基因序列测定与特征分析

    目的 测定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H2减毒株P2区基因序列,了解其减毒和细胞适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特异扩增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成品疫苗及其亲本毒种P2区VP1/2A、2B、2C基因序列,经测序、比对,分析检测毒力基因VP1/2A、2C的变异情况.结果 甲肝减毒活疫苗H2成品疫苗及其亲本毒种毒力基因VP1/2A、2C区毒力相关基因簇均为减毒型特征.结论 甲肝减毒活疫苗H2减毒株毒力基因VP1/2A、2C均为减毒型特征,且遗传稳定性良好.

    作者:刘建生;侯宗柳;马绍辉;孟明耀;张云昆;李琦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

主管:中国计划免疫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