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云南省人类肠道病毒(EV)B组中新型EV80 EV81和EV83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田炳均;张杰;康文玉;赵智娴;丁峥嵘

关键词:新型肠道病毒80、81、83型,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进化树分析, 分子生物学定型
摘要:目的 按文献报道的方法,对云南省4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的阳性病毒分离物进行分子生物学定型.方法 用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通用引物187/011、187/222扩增病毒基因组VP1区基因,直接对聚合酶链反应产物进行测序.所得序列在基因库进行Blast搜索,并与所有EV(包括新发现的EV)基因的相同区域进行比较.结果 4株病毒为EV80、EV81和EV83,为人类EV B组中的新型病毒.结论 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检测出传统方法所无法鉴定的血清型,并能提供病毒遗传学信息.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相关文献
  • 2006年1月~2007年8月全球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信息

    从2000年开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必须制定一项综合策略以减少和管理由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DPVs)引起的脊灰病例和脊灰爆发,尤其是在全球阻断了脊灰野病毒(WPV)传播后.

    作者:严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引起大疱性表皮松懈症1例报告

    2005年5月19日上午,延安市宝塔区某预防接种门诊为1名4岁男童在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灭活疫苗(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3121702,有效期至2006年6月1日)第2剂0.5ml(2002年4月30日接种了第1剂).

    作者:刘东芳;高崇武;吴春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山东省2004~2006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山东省2004~2006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04~2006年百日咳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山东省2004~2006年百日咳年平均报告发病率0.19/10万,均为散发;4~8月病例数占72%;80%的病例为<6岁儿童.健康人群百日咳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占75.43%.结论 提高免疫接种率,加强百日咳传染源管理和人群抗体水平监测,是控制百日咳的主要措施.

    作者:肖作奎;王敏;宋立志;许青;李漫时;张伟燕;张丽;徐爱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偶合皮下脂肪坏死1例报告

    患儿,男,10日龄,2006年9月30日18: 40经县妇幼保健院剖宫术生,出生体重4.5kg,身长60cm,阿氏评分1min 7分,5min 10分.19:00为其接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北京天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030105,有效期至2009年4月)1剂,接种部位为右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肌内注射,剂量0.5ml(5μg).

    作者:李国丽;穆振坤;陈长卓;王立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越南通过批质量保证的整群抽样证明已消除新生儿破伤风

    消除新生儿破伤风(NT)是一个全球目标.消除的定义是在一个国家的每一个地区每年每千名活产儿中发生NT的病例少于1例(<1‰).2005年12月~2006年1月,越南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合作,开展了一项以社区为基础的调查来评估是否已消除了NT.调查在3个被认为是NT发病的高危地区开展.

    作者:夏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老年人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安全性观察

    为了解老年人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neumonia Vaccine,PnV)的安全性,在成都市对≥65岁身体健康的128人接种23价PnV后的局部反应、全身反应进行了观察,按<预防接种手册>(迮文远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15)判定结果.

    作者:胡榕;叶年莲;张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印度2006年1月~2007年9月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进展

    目前全世界仍有4个国家未阻断本土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WPV)的传播,印度是其中之一,其它3个国家分别是阿富汗、尼日利亚、巴基斯坦.2006年在印度发生了由Ⅰ型WPV(WPVⅠ)引起的脊灰爆发,特别是位于北部的北方邦和比哈尔邦,仍有脊灰流行.

    作者:马丽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接种首剂疫苗致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1例报告

    1 发病和诊疗情况 患儿,男,2006年5月12日出生,足月顺产,母乳喂养.2006年7月15日接种首剂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Vaccine,OPV),8月7日(服苗后第23d)晚出现发热、多汗等症状,8月8 日到县医院就诊,初诊为上感等.

    作者:金江基;许秋芳;夏永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宁波市一起新生儿轮状病毒腹泻爆发的调查

    目的 了解宁波市轮状病毒(Rotavirus,RV)地方株的基因型,为中国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资料.方法 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获得宁波市RV流行株VP7基因全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Ningbo 06-1和Ningbo 06-3 VP7氨基酸同源性为90.2%,且均与G1型的标准株Wa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5.1%和87.7%,而与其它血清型代表株同源性均<85%.在VR5和VR8两个高变区域,Ningbo 06-1和Ningbo 06-3与Wa的同源性分别为89.3%和75.0%,与其它血清型代表株同源性分别低于67.9%和60.7%.结论 宁波市A组RV以G1血清型第一亚组为主.

    作者:傅燕;高红;刘健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疫苗探针法测定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疾病负担

    由于就诊、实验室诊断等因素,亚洲地区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Hib)疾病报告发病率较低,但利用疫苗探针法研究发现,亚洲Hib疾病发病率很高.而且其它迹象表明,亚洲地区Hib疾病发病率不低.该文就疫苗探针法的应用、优缺点做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作者:李黎;彭晓雯;李艺星;李军宏;杨俊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367例接种卡介苗反应原因分析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2005~2007年诊治接种卡介苗反应36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在诊治的接种卡介苗反应367例中,西宁市211例,占57.49%;省辖州、县109例,29.70%;外省47例,占12.81%.年龄小的32日龄,大8岁.男223例,女144例.

    作者:石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海南省健康人群抗脑膜炎奈瑟菌抗体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海南省健康人群抗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d meningitides,Nm)感染的抗体水平.方法 按<海南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监测方案>的要求,于2006年采集海口市琼山区、东方市、儋州市各年龄组健康人群的静脉血676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A群和C群Nm多糖抗体(IgG),抗体含量≥2μg/ml为保护性抗体.结果 676份血清中,A群IgG抗体≥2μg/ml者420人份,保护率为62.13%;C群IgG抗体≥2μg/ml者195人份,保护率为28.85%.不同年龄组人群Nm多糖抗体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A=72.64,X2C =56.47;P均<0.01),其中35~45岁组Nm多糖抗体水平高.不同地区A群Nm多糖抗体保护率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54.76,P<0.01).但C群Nm多糖抗体保护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3.92,P>0.05).结论 海南省部分地区健康人群A群Nm IgG抗体处于中等水平,C群Nm IgG抗体处于较低水平.建议加强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gnococcal polysaceharide vaccine,MPV)的接种,同时推广使用A+C群MPV.

    作者:王少玲;邓海英;黄昌和;吴捷;马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贵州省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贵州省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效果,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策略.方法 综合分析强化免疫接种率、人群抗体水平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结果 MV强化免疫共接种目标儿童8 611 528人,报告接种率和快速评估接种率均>95%,免疫后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显著升高,麻疹发病率较强化免疫前下降98%.<5岁和<1岁病例构成比相对增加,2006年占总病例数的80.8%、37.0%,病例中81.9%无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报告病例中约1/3是风疹.结论 贵州省MV强化免疫效果显著,高质量强化免疫是迅速控制麻疹流行、降低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为保持MV强化免疫取得的成果,必须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使漏种儿童得到补种,同时在强化免疫后3~4年考虑开展MV后续免疫.

    作者:朱青;童亦兵;张大勇;杜雯;吴升伟;徐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0~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2000~2006年麻疹监测资料.结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0~2006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6.50/10万(1.81/10万~13.32/10万).3~6月发病数占全年的55.24%.男女性别比为1.34:1.<15岁病例占81.73%,爆发病例占29.90%.8月龄~14岁病例无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史的占33.32%,有1剂免疫史的占29.75%,≥2剂免疫史的占6.38%,免疫史不详的占30.56%.结论 MV接种率低是造成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提高MV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局部地区麻疹疫情控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控制麻疹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陆冠臣;钟革;黄林;周为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上海市2005年外来人口儿童免疫规划五种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上海市2005年外来人口儿童免疫规划五种疫苗的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两阶段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调查上海市3个区(县)的1~3岁外来人口儿童免疫规划五种疫苗接种率,并开展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五种疫苗接种率与居住区(县)、性别、出生地、出生场所、在上海居住时间有统计学关联,未发现家庭年人均收入对接种率的影响.结论 影响外来人口儿童接种率的主要因素在于家长缺乏预防接种知识,须多途径加大预防接种宣传力度,加强郊区(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和预防接种人员队伍建设,尽早实现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

    作者:王于超;胡家瑜;陶黎纳;赵丽丽;沈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引起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

    2004年11~12月,栖霞市对2~15岁儿童进行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接种,共接种20 681人,其中1例接种后出现过敏性紫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洪朋;范玉红;徐淑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白喉实验室诊断技术及进展

    白喉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推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免疫以来,全球白喉发病率迅速下降.中国近几年虽未发现白喉病例,但周边一些国家仍存在白喉病例及爆发.说明白喉对中国人群健康仍存在潜在威胁,了解并加强白喉的实验室诊断技术仍十分必要.现概述白喉的实验室诊断及分子分型技术以及近年来关于这些技术的新进展.内容涉及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微生物抗生素敏感试验、血清学检测以及分子分型技术.

    作者:赵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偶合血友病患儿肌内出血1例报告

    患儿男,2007年5月11日出生,2007年8月11日17时在村卫生室于右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百白破联合疫苗(DPT,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70101-6,有效期至2008年7月)0.5ml,接种前体温正常,精神状态良好.当晚24时许患儿出现哭闹,家长发现患儿右上臂及右前胸肿胀.

    作者:周任兵;赵翔;郭娓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减毒株P2区基因序列测定与特征分析

    目的 测定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H2减毒株P2区基因序列,了解其减毒和细胞适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特异扩增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成品疫苗及其亲本毒种P2区VP1/2A、2B、2C基因序列,经测序、比对,分析检测毒力基因VP1/2A、2C的变异情况.结果 甲肝减毒活疫苗H2成品疫苗及其亲本毒种毒力基因VP1/2A、2C区毒力相关基因簇均为减毒型特征.结论 甲肝减毒活疫苗H2减毒株毒力基因VP1/2A、2C均为减毒型特征,且遗传稳定性良好.

    作者:刘建生;侯宗柳;马绍辉;孟明耀;张云昆;李琦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全国2006年麻疹爆发事件及关联个案的质量分析

    目的 分析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06年麻疹爆发事件及关联的麻疹个案的报告质量,为传染病预警和控制提供完整、准确的基础数据.方法 通过分析麻疹爆发事件与个案的关联、个案与机构类型的关联,以及用户信息与个案和爆发事件的关联关系,整理出完整的数据结构,从而对各指标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麻疹爆发事件代报构成比为33.93%;未关联个案的爆发事件报告率为12.50%;与事件关联的麻疹个案平均医疗机构报告率为43.26%;爆发个案报告及时率为75.51%;爆发个案代报构成比为12.07%.结论 麻疹爆发事件报告和关联个案报告仍存在很多问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需要更加关注疫情爆发时的数据质量问题.通过采取更多的质量控制方法和评价方法,保证上报数据的质量.

    作者:戚晓鹏;马家奇;曹玲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

主管:中国计划免疫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