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丽;穆振坤;陈长卓;王立敏
某女,2001年1月26日出生,于2004年10月18日16:00在医院保健科按常规消毒后,于左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酵母)0.5ml(广东省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31061-2,有效期至2005-10),接种当时未见异常.
作者:唐华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meningococcal COniugate vaccine,MCV)的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按随机、对照、盲法的原则,评价试验组和对照组疫苗免疫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抗体阳转率及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 免疫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疫苗全身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和6.43%,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54%和1.43%.试验组疫苗免疫后A/C群杀菌抗体同时阳转率分别为94.28%、94.81%和90.86%,对照组分别为6.00%、94.84%和95.00%,6~12月龄儿童的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疫苗6~12月龄、2~12岁儿童和对照组免疫后A群、C群杀菌抗体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0岁成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冻干A+C群MCV在≥6月龄人群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作者:周伟忠;朱加宏;孟繁岳;叶强;朱凤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前全世界仍有4个国家未阻断本土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WPV)的传播,印度是其中之一,其它3个国家分别是阿富汗、尼日利亚、巴基斯坦.2006年在印度发生了由Ⅰ型WPV(WPVⅠ)引起的脊灰爆发,特别是位于北部的北方邦和比哈尔邦,仍有脊灰流行.
作者:马丽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作者:马丽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对IBL公司和Virion公司白喉IgG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评价,以获得试剂盒的稳定性和准确度的相关数据.方法 购买IBL和Virion公司的白喉IgG抗体 ELISA 检测试剂盒,检测标本来自31份健康从业人员体检血清以及试剂盒内标准品.标准品同时进行10孔检测.血清样品双孔检测,标准品每天检测1次,共检测3次.分析试剂盒检测结果的批内差异及批间差异以检测其稳定性,将标准品的测得浓度与实际浓度相比较,评价试剂盒的准确度.结果 IBL 试剂盒标准品检测的批内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为13.550 7%,批问CV为9.989 0%;血清样品检测的批内CV为14.527 0%,批间CV为11.003 9%.Virion试剂盒标准品检测的批内CV为5.9541%,批间CV为2.472 8%;血清样品检测的批内CV为11.0612%,批间CV为8.030 0%,标准品的测得浓度与实际浓度之间的CV:IBL试剂盒为17.688 9%,Virion试剂盒为1.396 6%.IBL和Virion试剂盒检测结果与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均为65%.结论 两公司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均满足试剂盒自身的质量控制标准,CV满足 ELISA 的常规质量控制标准(CV<20%).标准品的测得值和实际值之间比较,Virion试剂盒的CV较小.与IHA相比,两种试剂盒的符合率相同.
作者:赵欣;任东升;徐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白喉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推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免疫以来,全球白喉发病率迅速下降.中国近几年虽未发现白喉病例,但周边一些国家仍存在白喉病例及爆发.说明白喉对中国人群健康仍存在潜在威胁,了解并加强白喉的实验室诊断技术仍十分必要.现概述白喉的实验室诊断及分子分型技术以及近年来关于这些技术的新进展.内容涉及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微生物抗生素敏感试验、血清学检测以及分子分型技术.
作者:赵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患儿,男,10日龄,2006年9月30日18: 40经县妇幼保健院剖宫术生,出生体重4.5kg,身长60cm,阿氏评分1min 7分,5min 10分.19:00为其接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北京天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030105,有效期至2009年4月)1剂,接种部位为右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肌内注射,剂量0.5ml(5μg).
作者:李国丽;穆振坤;陈长卓;王立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 免疫规划制品管理的背景 随着软硬件的发展,免疫规划信息化在近几年得到较大关注.在免疫规划信息化进程中,免疫规划制品(制品)是联系各业务信息化模块的纽带.预防接种管理中的接种记录必须选择接种的制品,预防接种安全性监测必须记录制品信息,制品管理更是以制品为基础的物流管理.
作者:陶黎纳;胡家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5年5月19日上午,延安市宝塔区某预防接种门诊为1名4岁男童在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灭活疫苗(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3121702,有效期至2006年6月1日)第2剂0.5ml(2002年4月30日接种了第1剂).
作者:刘东芳;高崇武;吴春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贵州省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效果,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策略.方法 综合分析强化免疫接种率、人群抗体水平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结果 MV强化免疫共接种目标儿童8 611 528人,报告接种率和快速评估接种率均>95%,免疫后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显著升高,麻疹发病率较强化免疫前下降98%.<5岁和<1岁病例构成比相对增加,2006年占总病例数的80.8%、37.0%,病例中81.9%无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报告病例中约1/3是风疹.结论 贵州省MV强化免疫效果显著,高质量强化免疫是迅速控制麻疹流行、降低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为保持MV强化免疫取得的成果,必须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使漏种儿童得到补种,同时在强化免疫后3~4年考虑开展MV后续免疫.
作者:朱青;童亦兵;张大勇;杜雯;吴升伟;徐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2年联合国大会儿童特别会议确立了到2005年麻疹死亡率与1999年相比降低50%的目标.尼泊尔在世界卫生组织(WHO)东南亚区,人口2 700万,从2003年开始执行消除麻疹的策略,并确定了到2005年麻疹死亡率与2003年相比下降50%的目标.
作者:马丽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4年11~12月,栖霞市对2~15岁儿童进行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接种,共接种20 681人,其中1例接种后出现过敏性紫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洪朋;范玉红;徐淑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为了解老年人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neumonia Vaccine,PnV)的安全性,在成都市对≥65岁身体健康的128人接种23价PnV后的局部反应、全身反应进行了观察,按<预防接种手册>(迮文远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15)判定结果.
作者:胡榕;叶年莲;张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健康人群白喉抗体状况.方法 2005~2007年在浙江省9个设区的市13个监测点,对2~4、6~8、13~15、25~39岁健康人群3 136人采集血清,采用间接血凝试验进行了白喉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4个年龄组的白喉抗体保护率分别为83.89%、72.82%、71.11%、47.04%,平均72.35%;抗体几何平均浓度为0.061 21U/ml.结论 浙江省健康人群已形成了较好的免疫屏障,预测近期不会出现白喉流行.
作者:徐宝祥;王复甦;朱水荣;杨婷婷;陆烨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2005年外来人口儿童免疫规划五种疫苗的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两阶段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调查上海市3个区(县)的1~3岁外来人口儿童免疫规划五种疫苗接种率,并开展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五种疫苗接种率与居住区(县)、性别、出生地、出生场所、在上海居住时间有统计学关联,未发现家庭年人均收入对接种率的影响.结论 影响外来人口儿童接种率的主要因素在于家长缺乏预防接种知识,须多途径加大预防接种宣传力度,加强郊区(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和预防接种人员队伍建设,尽早实现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
作者:王于超;胡家瑜;陶黎纳;赵丽丽;沈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2005~2007年诊治接种卡介苗反应36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在诊治的接种卡介苗反应367例中,西宁市211例,占57.49%;省辖州、县109例,29.70%;外省47例,占12.81%.年龄小的32日龄,大8岁.男223例,女144例.
作者:石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6年3月,云南省巧家县某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发生一起2名儿童皮下误种卡介苗O.5ml的事故.现报告如下.1 事件经过 某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只有1名防疫医生,新聘的村医未经过培训,对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都不清楚.
作者:王兴贵;徐发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06年麻疹爆发事件及关联的麻疹个案的报告质量,为传染病预警和控制提供完整、准确的基础数据.方法 通过分析麻疹爆发事件与个案的关联、个案与机构类型的关联,以及用户信息与个案和爆发事件的关联关系,整理出完整的数据结构,从而对各指标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麻疹爆发事件代报构成比为33.93%;未关联个案的爆发事件报告率为12.50%;与事件关联的麻疹个案平均医疗机构报告率为43.26%;爆发个案报告及时率为75.51%;爆发个案代报构成比为12.07%.结论 麻疹爆发事件报告和关联个案报告仍存在很多问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需要更加关注疫情爆发时的数据质量问题.通过采取更多的质量控制方法和评价方法,保证上报数据的质量.
作者:戚晓鹏;马家奇;曹玲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从2000年开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必须制定一项综合策略以减少和管理由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DPVs)引起的脊灰病例和脊灰爆发,尤其是在全球阻断了脊灰野病毒(WPV)传播后.
作者:严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山东省2004~2006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04~2006年百日咳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山东省2004~2006年百日咳年平均报告发病率0.19/10万,均为散发;4~8月病例数占72%;80%的病例为<6岁儿童.健康人群百日咳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占75.43%.结论 提高免疫接种率,加强百日咳传染源管理和人群抗体水平监测,是控制百日咳的主要措施.
作者:肖作奎;王敏;宋立志;许青;李漫时;张伟燕;张丽;徐爱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