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淀粉对乙酰螺旋霉素片溶出度的影响

崔淑金;姜莉

关键词:溶出度, 崩解剂, 表面活性剂
摘要:目的探讨干淀粉对乙酰螺旋霉素片溶出度的影响.方法压制乙酰螺旋霉素片前采用外加法加入干淀粉适量与外加表面活性剂吐温-80适量做对照.结果外加干淀粉的乙酰螺旋霉素片的溶出度达到90%以上,外加吐温-80的乙酰螺旋霉素片的溶出度为83.2%~85.1%.结论在乙酰螺旋霉素片的溶出度不符合规定时(限度为75%),采用外加干淀粉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与外加表面活性剂吐温-80比,该法即经济,又省时,省力.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阿昔洛韦联合强地松治疗48例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我科于1999年3月~2001年12月应用阿昔洛韦联合强地松治疗老年带状疱疹48例,收到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郝士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实验性光损伤大鼠视网膜病理改变的电镜观察

    目的观察实验性光损伤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光损伤后1天(D1)、3天(D3)、5天(D5)组,每组10只.D1、D3、D5组大鼠采用4178Lux照度的可见光进行12小时间歇光照射,连续3天,总计36小时,然后在正常环境中分别饲养1天、3天、5天.灌流固定,摘取眼球,制成超薄切片,应用电镜技术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正常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清楚,染色均匀,细胞形态规整.光照后1天,光感受器外节膜盘叠状结构解离,外核层核染色质开始固缩.光照后3天,视网膜内节线粒体肿胀,空泡性变,外核层核染色质向中心聚集,呈岛状.光照后5天,视网膜光损伤达到高峰,视网膜内、外节空泡变明显增多,外核层出现细胞核碎裂,边集,光感受器细胞内线粒体空泡变,核膜皱缩,内陷.光照后各组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内核层及节细胞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实验性光损伤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特点是光感受器的退行性变.

    作者:于树春;刘学政;李永洋;刘玉玲;李艳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家兔缢死的血气分析和pH值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家兔缢死的血气分析和pH值的变化,探讨血气分析和pH值检验对鉴定缢死的法医学意义.方法将家兔用缢颈的方法处死,进行血气分析和pH值测定.结果缢死家兔pH值下降(P<0.005),Pco2增高(P<0.05),O2SAT下降(P<0.05),Po2,Hco3,Tco2和BE变化不明显.结论缢死家兔pH值,Pco2和O2SAT发生明显变化,检验血气分析和pH值对鉴定缢死具有法医学意义.

    作者:礼晓明;李学金;礼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00例健康成人P波离散度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P波离散度范围及特点.方法同步描记100例(男、女各50例)健康成人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大时限(Pmax)、小时限(Pmin),计算Pd并分析其特点.结果①正常成人Pd为28.90±7.51(10~40)ms;②Pmax为88.30±8.29(70~110)ms,常见于aVR、Ⅱ、aVF导联;③Pmin为59.40±9.19(40~80)ms,常见于V1、V2及Ⅰ、aVL导联;④男、女性别组间Pmax、Pd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常成人Pmax和Pd上限分别为110ms和40ms,且不受性别影响.

    作者:刘仁光;周红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42例空心钉内固定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相关因素分析

    1995年开始我院骨科应用AO中空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回顾了1999~2001年42例新鲜股骨颈骨折的资料,并做了随访及结果分析总结出:(1)空心钉的疗效;(2)股骨头坏死的比率及相关因素.

    作者:柴继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麻醉气体吸附器在全麻催醒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麻醉气体吸附器在全麻苏醒期对回路内麻醉气体浓度的影响.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均采用低流量循环密闭麻醉(O2:N2O=2:3),随机分为3组,Ⅰ组关闭Enf挥发罐后接吸附器、Ⅱ组关闭Enf挥发罐后不接吸附器、Ⅲ组关闭Enf挥发罐后不接吸附器,加大O2和N2O流量至5L/min,监测关闭Enf挥发罐后0、3、6、9、12、15、18、21分钟,拔管前的呼气末二气化碳分压(PetCO2)、吸入气安氟醚浓度(FiEn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关闭N2O前6、3分钟、关闭时、关闭后3、6分钟吸入氧化亚氮浓度(FiN2O)的变化以及关闭Enf挥发罐至呼吸恢复时间,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结果Ⅰ、Ⅲ组与Ⅱ组比较FiEnf有极明显差异(P<0.01),Ⅰ、Ⅱ组与Ⅲ组比较PetCO2有显著差异(P<0.05~0.01),SBP、DBP、HR、SPO2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关闭N2O前FiN2O无显著差异(P<0.05),关闭N2O后FiN2O明显下降(P<0.01),且Ⅲ组比Ⅰ、Ⅱ组更明显(P<0.01);关闭Enf挥发罐后至呼吸恢复时间和手术结束后至拔管时间Ⅰ、Ⅲ组比Ⅱ组明显缩短(P<0.05),Ⅰ、Ⅲ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麻醉气体吸附器可以加快全麻苏醒速度,且对PaCO2几乎元影响,但对N2O不起作用.

    作者:丁宝纯;杨英华;佟雪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辅酶Q10对早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抗氧化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CoQ10对早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抗氧化治疗作用.方法建立早期帕金森病的大鼠模型,A组术前一周开始预服CoQ10,持续五周,B组只建立模型不给CoQ10,C组为手术对照组,D组为空白对照组.手术四周后用APO诱导实验动物,观察各组行为学改变和检测大鼠中脑MDA含量及中脑黑质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APO测试所有动物的行为变化,A组、B组分别与C组和D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与B组比较,A组大鼠的中脑组织MDA含量明显减少(P<0.05),中脑黑质的损伤亦较B组轻微.而C组与D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oQ10能减轻6-OHDA对大鼠黑质DA神经元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作者:李熙东;赵宝东;邹晓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药导入治疗骨质增生的体会

    骨质增生为关节软骨的一种退行性病变,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对于不宜手术治疗及术后复发者,我们应用自制中药导入,在临床上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认同.

    作者:张金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心房起搏器

    心房起搏器既可以保持心房-心室顺序收缩,又可以保持正常人心室激动收缩顺序.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神经内分泌反应接近生理状态,起搏治疗合并症少,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在我国逐步得到推广应用[1].下面报告12例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心房起搏器结果.

    作者:唐晓宁;周翠华;姜红梅;王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实验性光损伤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观察较强可见光所致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现象,探讨视网膜光化学损伤发病机制.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光损伤后1天(D1)、3天(D3)、5天(D5)、7天(D7)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在12h明12h暗环境中饲养7天,然后暗适应36h.D1、D3、D5、D7组大鼠采用4178Lux照度的可见光进行12h间歇光照射,连续3天,总计36h,然后在正常环境中分别饲养1天、3天、5天、7天.10%水合氯醛麻醉大鼠,摘取眼球,制备视网膜石蜡切片及超薄切片,行HE染色、TUNEL法标记及重金属染色,光镜、透射电镜观察,MIAS-1000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结果正常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清楚,外核层排列规则,染色质电子密度均匀.TUNEL法染色阴性.光照后1天,外核层开始变薄,其厚度减少11.88%.核染色质开始固缩.可见少量TUNEL法标记的阳性细胞核,染色质向核膜下聚集,呈现典型的凋亡细胞表现.光照后3天,外核层厚度减少26.80%.电镜下核染色质向中心聚集.TUNEL法标记的凋亡细胞增加.光照后5天,外核层厚度减少39.76%.TUNEL法标记的凋亡细胞更多.光照后7天,外核层厚度和TUNEL法标记的凋亡细胞数与光照后5天基本相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节细胞及内核层均无明显变化.也未发现炎症细胞.结论实验性光损伤导致大鼠光感受器丧失,光感受器丧失的性质为细胞凋亡.实验结果初步证实光感受器细胞凋亡是实验性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重要机制.

    作者:刘学政;于树春;王大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氨茶碱与茜素红显色反应的研究

    目的利用氨茶碱与茜素红的显色反应测定氨茶碱注射液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用721分光光度计,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茶碱的含量.结果在水溶液中氨茶碱与茜素红发生显色反应,产物的大吸收波长为530mm,线性范围是0~30m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5×104L·moL-1·cm-1.利用拟定的方法测定制剂中药物的含量,结果与紫外法相符,回收率在95%以上.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对药物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穆伟;李华侃;赵桂芝;荣玉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及防治

    1935年Tennant和Wiggers通过再灌注狗心脏,首次观察到了心室纤维性颤动.1960年Jennings等人发现狗心脏严重缺血后再灌注可以加重心肌坏死.70年代对AMI病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死亡病例尸解发现,心肌有大量出血性梗塞灶.80年代以来,随着介入性心脏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心肌缺血后在一定时间内恢复血供,可导致缺血心肌发生更严重的损伤,这种由再灌注诱发的一系列有害反应,被定义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简称再灌注损伤[1~2].

    作者:任婕;王化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肾小体的发生和发育

    肾小体(renal corpuscle)似球形,故又称肾小球,由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体有两个极,微动脉出入的一端称血管极(vascular pole),与近端小管相连接的一端称尿极(urinary pole).血管球是入球微动脉与出球微动脉之间蟠曲成球的毛细血管袢.血管极处有少量结缔组织细胞,随血管进入血管球,分布于毛细血管袢之间,构成血管系膜(mesangium),血管系膜又叫球内系膜,由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肾小囊(Bowman capsule)有壁、脏两层,脏层上皮细胞又称足细胞,足细胞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或足细胞突起与血管系膜之间存有较厚而完整的基膜.肾小体的功能是超微滤过.滤过屏障由毛细血管内皮、血管球基膜以及足细胞的裂孔膜构成.

    作者:王灵均;郭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30例采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配合分析

    我院自2000年10月~2001年5月开展了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CSEA具有起效迅速,麻醉和患者都很满意.本文通过对30例采用CSEA方法下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配合,针对它的临床特点,对其护理问题及处理意见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陈翔;杨辉;王戈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介入溶栓为主综合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病因复杂,病程长久,致残率高的复杂性疾病,以往早期患者缺乏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大多数选择中医药治疗,因其见效慢,常常延误了佳治疗时机;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对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我院对35例58个患肢进行了以介入溶栓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时祥;王志铭;张祥林;陈宇军;刘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例安眠药成瘾患者的心理护理

    安眠药成瘾大多是由于神经衰弱导致的,轻者智力下降,精神萎糜,四肢无力,重者可慢性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学科,在临床护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把1例安眠药成瘾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6岁.主因间断乏力,发热1年入院.患者1年前渐出现乏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低热,体温在37℃~38℃之间,偶有鼻衄,腹泻,伴有消瘦.家族史:2兄弟患肿瘤,1人去世.查体:血压18/12kPa,神清,睑结膜苍白,表浅淋巴结不大,双肺呼吸音略粗,无干湿罗音,心率80次/份,律齐,肝不大,脾肋下约3cm,无触痛,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正常.

    作者:张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及耐药性的检测

    目的三种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方法的比较及调查产ESBLs细菌的耐药现状.方法对342株肠杆菌科细菌同时用纸片扩散初筛法,确证法和双纸片协同法进行检测.结果初筛法、确证法、双纸片法检出ESBLs菌株阳性率分别为12.0%、6.7%、6.4%.产ESBLs菌对10种常用抗生素耐药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结论选择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提高ESBLs菌株的阳性检出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霞;谭志新;宣润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体会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展,长期神经营养不良可影响患者感知能力,患者常不自知而发生下肢创伤感染,影响生活质量.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下降,更易发生足部并发症.因此,提示我们应特别关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我科于2000年6月~2002年5月,共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4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提毒生肌散治疗重度乳突型宫颈糜烂268例报告

    目的应用中药提毒生肌散治疗难治的重度乳突型宫颈糜烂.方法将提毒生肌散每隔1~2天涂敷于糜烂面上.结果共治疗268例,痊愈48例,占92.5%;好转16例,占6%;无效4例,占1.5%.结论本法疗程短、疗效高、复发率低、为治疗棘手的重度乳突型宫颈糜烂,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李红;刘丽英;高梅;张士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