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晋永;宋瑜;杨明山
目的:研究济川煎方中不同药物对模型小鼠肠蠕动的主效应作用.方法:以温肾润肠组、降浊组、升清组为考察三因素,每因素设两水平,选用3×2析因设计表,以碳末推进率、小肠含水量及排便粒数为考察指标,解析方中三大类药物对小鼠肠蠕动的主效应作用.结果:降浊组为该方对模型小鼠炭末推进率影响的主效应中药(P<0.05);温肾润肠组为该方对模型小鼠小肠含水量影响的主效应中药(P<().01);温肾润肠组、降浊组单独用药对模型小鼠排便粒数影响不大(P>0.05);但联合用药则能显著提高模型小鼠的排便粒数(P<0.05).结论:温肾润肠药物主要影响小肠含水量,降浊药物主要影响小肠推进率,合用能促进排便.
作者:陈桂芬;王英豪;林燕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进展期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白癜风寻常型进展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给予白芍总苷胶囊内服、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组除外用0.1%他克莫司外擦外,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将患者辨证分型为气血不和、肝气郁滞、肝肾亏虚,分别用中药对证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1个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证型治疗效果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寻常型进展期白癜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琦;李铁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咳嗽敏感增高豚鼠模型两种造模方法的优劣.方法:选用SPF级Hartley雄性豚鼠30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只,分别为模型Ⅰ组和模型Ⅱ组模型Ⅰ为环磷酰胺加高剂量卵蛋白腹腔注射主动免疫,模型Ⅱ为低剂量卵蛋白腹腔注射主动免疫,余方法一致雾化激发后,两组豚鼠予以500μmol/L辣椒素溶液雾化吸入2 min,记录雾化后3min内的咳嗽频次.两组豚鼠用10%水合氯醛,0.4 mL/100g麻醉后,插管上机,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及不同浓度乙酰甲胆碱溶液进行气道激发,并测定其阻力结果:辣椒素雾化测定咳嗽频次方面,Ⅰ组和模型Ⅱ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生理盐水和不同乙酰甲胆碱溶液浓度进行激发气道阻力测定方面,生理盐水、乙酰甲胆碱400 mg/L、800 mg/L,3组无明显差别(P>0.05),在乙酰甲胆碱100 mg/L、200 mg/L激发时,模型Ⅱ组气道阻力远大于模型Ⅰ组(P>0.05)结论:咳嗽敏感增高豚鼠模型Ⅰ与模型Ⅱ在咳嗽敏感性方面无明显差别,但模型Ⅱ的气道收缩反应更为强烈,较低浓度乙酰甲胆碱就使气道阻力达到峰值,而模型Ⅰ豚鼠气道阻力随着乙酰甲胆碱浓度增高而平缓上升,能够很好模拟咳嗽敏感性增高.
作者:王谦;史利卿;马建岭;季坤;温绍惠;林彬;杨凯;宋欢;白逸晨;邸洁;孙静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经火郁证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在中医发生学原理指导下,借鉴古代兵法谋略“因势利导”思想以及对自然界火象的观察和体验,运用取象比类思维方法,探讨火郁证的特点及治疗.结果:火邪“上炎下传”之势是内经火郁证的特点,治疗当顺应其势,向上向外宣发透达郁热,向下向内清泻降泄邪热,其代表方剂为仲景栀子豉汤和杨氏升降散.结论:运用中医思维解析中医理论,是提高其理论研究水平的重要方法和路径之一.
作者:唐元瑜;纪立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系统评价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16年6月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和pubmed,收集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后,有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然后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9篇文献总计7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对心电图和血脂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改善效果明显,并且对心电图和血脂有改善作用,但是仍需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支持其临床疗效.
作者:邹宏;张明雪;李涵;杨云铄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通过查阅文献、跟师学习等方法,总结、整理并分析傣医典籍中关于体质的有关理论.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分析与综合,笔者认为根据人体四塔功能情况的不同可将人的体质划分为10种,即火塔偏盛型、水塔偏盛型、风塔偏盛型、土塔偏盛型、火塔偏弱型、水塔偏弱型、风塔偏弱型、土塔偏衰型、相兼型、调和型.运用这种体质学说不但对于预防疾病、临床诊治疾病与保健康复会有一定帮助,也应该会对傣医药学者进一步深入挖掘傣医学理论中蕴含的体质学说内容,进一步充实、完善傣医学体质学说的理论实体奠定一定的基础,对促进傣医药学学术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潘立文;杨先振;李海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青岛市口腔医院93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方法:根据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表现和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四诊信息设计临床调查表,运用SPASS20.0统计学软件对93例门诊患者的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然后结合中医学临床专业知识,采用辨证思维的分析方法,探讨本组牙周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结果显示93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表现为两类证型特点:第一类为肝肾亏虚、脾气不足共50例;第二类为脾胃失和、肝肾亏虚共43例.两类都是虚实兼杂,以虚证为主兼见实证.结论:肝肾亏虚、脾气不足、脾胃失和为93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证型分布特点.
作者:杨靖靖;崔颀;张爱娟;蒋声果;吴迎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药用芳香植物(MAPs)是指富含芳香物质药用植物类群,其独特的天然优势逐渐引起重视,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香精香料、化妆品和园林建设.该文总结了常见MAPs的分布、功效、药理作用和开发利用,对MAPs的前景进行展望和探讨,以期对MAPs的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叶丽琴;孙萌;张忠爽;李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为了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含网织红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表达谱的变化,并分析二者的差异方法:利用lncRNA芯片技术分别检测3例中间型β-地贫患者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含网织红细胞)和PBMC表达谱,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达到均一化后,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并进行分析结果:与用药前的lncRNA表达比较,红细胞中变化2倍以上lncRNA共6条,PBMC中变化2倍以上且P<0.05的lncRNA共260条.结论: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和PBMC中的lncRNA表达谱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揭示中医肾藏精生髓、髓生血治疗地中海贫血理论内涵打下基础.
作者:张英;张新华;侯雪筠;赵娟;孙士鹏;刘贵建;吴志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大鼠移植心肌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免疫抑制作用的机理,为苏木的新药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制备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Real Time-PCR法测定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苏木组、CsA组及苏木加半量CsA组均能明显抑制ICAM-1 mRNA的表达,而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及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加半量CsA抑制ICAM-1 mRNA表达的作用相当,且在抗排斥反应时,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以减少CsA的用量.结论:在大鼠心脏移植模型中,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抑制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大鼠心肌ICAM-1 mRNA的表达,减轻移植心脏的急性排斥反应.
作者:史海蛟;杨可鑫;周亚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自清代以来中医大都认同肝硬化属毒邪侵袭,正气虚损,“正虚血瘀”是其根本病因病机,总体治疗手段为扶正祛邪(瘀).但具体治疗思路及遣方用药上,各时期的不同医家,各有特色.该文特总结清代以来名老中医治疗肝硬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作者:孙润菲;陈曦;孙明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评价穴位埋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治疗组和普通针刺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糖尿病基础治疗 治疗组选取双侧三阴交、足三里、外关、血海等穴位埋线,对照组选取与治疗组相同的穴位进行普通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密歇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筛查表(MNSI)总积分、正中神经运动纤维传导速度(MNCV)和腓总神经感觉神经纤维传导速度(SNCV)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MNSI积分均较前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MNSI积分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NCV、SNCV均较前提高(均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治疗组MNCV和SNCV均优于普通针刺组(均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普通针刺组(86.7% vs 63.3%,P<0.05).结论:穴位埋线与普通针刺对DPN的治疗均有良好疗效,相较于普通针刺方法,穴位埋线治疗DPN疗效确切,作用柔和持久、不良反应少、弥补了单纯普通针刺穴位治疗作用时间短、治疗次数多、患者依从性差的缺陷适合DPN的防治和长期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润东;刘悦;纪静芸;邓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羌活-独活药对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HPLC法测定蛇床子素、异欧前胡素含量,并以蛇床子素、异欧前胡素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考察超声时间、甲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次数对羌活-独活混合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响应面法超声提取羌活-独活药对中蛇床子素和异欧前胡素的佳工艺参数:超声时间40 min,甲醇体积分数95%,料液比1:15,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蛇床子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得率分别为(2.113±0.096)mg·g-1、(1.884±0.082)mg·g-1,均与理论预测值吻合.结论:该响应面法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药对羌活、独活中蛇床子素和异欧前胡素的提取.
作者:卢雪花;黄美霞;邱颂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老年人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间改善失眠质量的临床研究.方法:收集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间存在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64例.利用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及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觉醒次数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老年人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间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减少觉醒次数.
作者:聂红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土壤施氮量对龙胆药材中龙胆苦苷等3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为提高龙胆栽培技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龙胆随机分为5组,每组土壤氮含量依次升高,栽培15d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材龙胆中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色谱柱为Waters C18(5μm,4.6 mm×250 mm),保护柱:Securiwguard-C18(5μm,4.0 mm×2.0 mm);流动相:甲醇-水(25∶75);流速:1min·mL1,柱温:30℃;选样体积:10 μL;检测波长:254 nm.结果:龙胆活性成分中龙胆苦苷与土壤中含氮量成倒数相关,獐牙菜苷与土壤中含氮量成S相关,獐牙菜苦苷与土壤中含氮量无相关性.结论:一定程度内追加氮肥,能显著增加作物产量,但过量追施氮肥,也会造成作物藏产.
作者:王琳琳;尹海波;张紫嫣;杜文锦;齐岳;贾晓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健脾补肾方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 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加用健脾补肾方,连用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有效率的提高、中医临床症候的改善、生活质量改善、毒副反应减轻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方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具有增效减毒、改善症状的作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五味子水提取液(SWE)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衰老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1孵育12h)和给药组(衰老处理后加不同浓度SWE);MTT法检测各组神经细胞的活力,检测乳酸脱氢酶释放量,RT-PCR法检测各组SH-SY5Y细胞中p53和p2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用不同浓度的t-BHP处理的SH-SY5Y细胞存活能力显著降低,并得到t-BHP诱导SH-SY5Y细胞衰老的适条件为100 μmol/L孵育12h与模型组比较,给予不同浓度的SWE能显著提高t-BHP损伤细胞的存活率,改善受损SH-SY5Y细胞的形态,降低LDH的释放量.给药组SH-SY5Y细胞的活力较模型组显著增强(P<0.01);LDH释放量显著降低(P<0.01);p53和p21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以500μg/mL效果好结论:SWE对t-BHP诱导的SH-SY5Y细胞衰老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这可能与抑制了p53-p21通路有关.
作者:靳艳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逐瘀泄毒法对脑出血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及疗效,同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逐瘀泄毒法治疗.7d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Hcy检测.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Glasgow评分、血肿吸收情况、NIHSS评分比较P<0.05,有明显差异.实验组Hcy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逐瘀泄毒法对脑出血后Hcy有明显干预性,证明逐瘀泄毒法联合常规内科治疗的方案优于单纯西医内科治疗.机制可能为抑制、清除或消耗出血灶及周围脑组织血浆Hcy氧化时形成的产物,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改善血肿周围循环,缩小水肿,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奇效.
作者:付英德;汪振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阴阳理论在中医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针灸学本身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打上浓重的阴阳烙印,所以对腧穴的研究也同样离不开阴阳理论的指导.该文以阴阳理论为切入点,从腧穴本身的阴阳属性、开阖状态、穴性、腧穴配伍、针灸疗效等方面探讨对腧穴研究的认识及启示.研究阴阳理论对今后腧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林星星;董宝强;蒋嘉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湿阻中焦证对胸腺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平胃散的干预作用.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给药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平胃散(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建立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并选择平胃散作为反证治疗药物.观测各组大鼠胸腺重量、脏器系数、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CD4+、CD8+和CD4+/CD8+比值等指标 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平胃散(高、中、低剂量)组胸腺重量及脏器系数均降低,其中平胃散中剂量组(3 g/kg)胸腺重量及脏器系数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平胃散空白给药组TNF-α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平胃散(高、中、低剂量)组TNF-α均升高(P<0.01),平胃散中剂量组(3 g/kg) TNF-α接近正常值;模型组CD4+、CD4/CD8+比值均低于空白组(CD4+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CD8+高于空白组(无统计学意义),平胃散(高中低剂量)组CD4+、CD4+/CD8+,平胃散(高低剂量)组C D8较自然恢复组均有降低(P<0.01)结论:湿阻中焦证大鼠胸腺免疫功能发生异常改变,而平胃散对湿阻中焦证大鼠胸腺免疫功能异常有改善作用,这可能是平胃散苦温燥湿发挥功效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琦越;杨旭;陈继兰;黄秀深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