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咳嗽敏感性增高豚鼠模型两种造模方法比较研究

王谦;史利卿;马建岭;季坤;温绍惠;林彬;杨凯;宋欢;白逸晨;邸洁;孙静宜

关键词:咳嗽敏感性增高豚鼠模型, 咳嗽变异性哮喘, 动物模型, 风邪伏肺
摘要:目的:比较咳嗽敏感增高豚鼠模型两种造模方法的优劣.方法:选用SPF级Hartley雄性豚鼠30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只,分别为模型Ⅰ组和模型Ⅱ组模型Ⅰ为环磷酰胺加高剂量卵蛋白腹腔注射主动免疫,模型Ⅱ为低剂量卵蛋白腹腔注射主动免疫,余方法一致雾化激发后,两组豚鼠予以500μmol/L辣椒素溶液雾化吸入2 min,记录雾化后3min内的咳嗽频次.两组豚鼠用10%水合氯醛,0.4 mL/100g麻醉后,插管上机,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及不同浓度乙酰甲胆碱溶液进行气道激发,并测定其阻力结果:辣椒素雾化测定咳嗽频次方面,Ⅰ组和模型Ⅱ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生理盐水和不同乙酰甲胆碱溶液浓度进行激发气道阻力测定方面,生理盐水、乙酰甲胆碱400 mg/L、800 mg/L,3组无明显差别(P>0.05),在乙酰甲胆碱100 mg/L、200 mg/L激发时,模型Ⅱ组气道阻力远大于模型Ⅰ组(P>0.05)结论:咳嗽敏感增高豚鼠模型Ⅰ与模型Ⅱ在咳嗽敏感性方面无明显差别,但模型Ⅱ的气道收缩反应更为强烈,较低浓度乙酰甲胆碱就使气道阻力达到峰值,而模型Ⅰ豚鼠气道阻力随着乙酰甲胆碱浓度增高而平缓上升,能够很好模拟咳嗽敏感性增高.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使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治疗效果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郭志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研究进展

    从中医学角度阐述了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验方及内外同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示中医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优势地位,开展中医药防治亚急性甲状腺炎具有现代研究价值.

    作者:张霞;李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胃癌中医病理因素特征与ING1甲基化及CD133、CD44表达间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中医病理因素特征与胃癌组织抑癌基因ING1甲基化及CD133、CD44基因表达间的关系 方法:采集100例胃癌术前临床资料,进行中医病理因素的提取,探求其病理因素特征,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测其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ING1甲基化水平,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CD 133、CD44水平,探讨ING1甲基化对CD133、CD44表达水平的影响,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病理因素与ING1甲基化状况、CD133和CD44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病理因素主要为气虚、痰、瘀、气滞;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ING1甲基化和CD133、CD44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胃癌组织ING1甲基化状况对CD 133、CD44表达产生显著影响(P<0.05);ING1甲基化状况、CD133和CD44表达水平对胃癌中医病理因素气虚、痰、瘀产生显著影响(P<0.05)结论:胃癌病理因素气虚、痰、瘀与ING1甲基化状况、CD133和CD44表达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王常松;沈建英;张凌媛;朱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针刺大杼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

    目的:观察针刺大杼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刺大杼穴治疗进行回顾总结.结果:经5次针刺,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刺大杼穴治疗功能评定,治愈46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为98.33%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刺大杼穴治疗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梁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黄芪种子与药材对免疫功能低下大鼠肝脏凋亡基因Fas/FasL表达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比较黄芪种子与饮片对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大鼠相关凋亡基因Fas/FasL表达的作用差异,探讨、评价黄芪种子作为药用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M)、黄芪饮片组(HYG)、黄芪种子组(HZG)4组,每组10只,除NC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环磷酰胺法(Cy,80mg·kg-1·d-1)复制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HYG和HZG组灌胃给予黄芪饮片、种子水煎剂(20g·kg-1·d 1),其余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7d 7d后,处死动物,取血清、肝脏等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A、IgM、IgG含量及CD3+、CD4+、CD8+比值;Rt-PCR检测Fas/FasL基因的表达;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M组动物肝小叶及血窦呈高度扩张瘀血,细胞呈水样变性,黄芪等治疗组肝脏组织病理损伤较M组明显改善.M组动物血清IgA、IgM、IgG的含量明显高于NC组(P<0.01);HYG组血清IgA、IgM、IgG的含量明显低于M组(P<0.05);与HYG组比较,HZG组血清IgA、IgM、IgG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NC比较,M组血清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U1);HZG及HYG较M组血清CD4+/CD8+含量明显增加(P<0.01) 与NC组比较,M组的Fas、FasL 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01);HZG和HYG组Fas、FasL 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M组(P<0.01);与HZG比较,HYZ组Fas、FasL mRNA的表达量更低(P<0.05)结论:黄芪种子及饮片组能明显降低Cy模型动物血清IgA、IgM、IgG的含量,增加CD4+/CD8+比值,下调肝组织凋亡基因Fas、FasL mRNA的表达,对抗Cy所致的免疫抑制性肝脏损伤,提示黄芪种子可作为黄芪药材新的入药部位,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侯渊;王永辉;陈文超;周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星状神经节埋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星状神经节埋线结合康复训练对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电针组和康复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康复训练治疗,针刺组给予常规电针治疗,埋线组予以颈部双侧星状神经节埋线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证候总积分、视觉模拟评分、FCA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上肢疼痛及综合功能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3组患者的证候总积分、VAS评分、F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埋线组均优于电针组及康复组(P<0.05).(2)埋线组总有效率达92.50%,电针组80.00%,康复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组患者均无脱落病例,依从性好,都能正常完成整个治疗过程,且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星状神经节埋线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有显著疗效,其疗效优于电针组及单纯的康复训练治疗.

    作者:赵彬;唐强;王艳;朱路文;叶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心脏移植模型大鼠ICAM-1mRNA表达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大鼠移植心肌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免疫抑制作用的机理,为苏木的新药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制备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Real Time-PCR法测定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苏木组、CsA组及苏木加半量CsA组均能明显抑制ICAM-1 mRNA的表达,而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及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加半量CsA抑制ICAM-1 mRNA表达的作用相当,且在抗排斥反应时,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以减少CsA的用量.结论:在大鼠心脏移植模型中,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抑制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大鼠心肌ICAM-1 mRNA的表达,减轻移植心脏的急性排斥反应.

    作者:史海蛟;杨可鑫;周亚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顾勤从“土虚木贼”辨治慢性腹泻经验探析

    顾勤教授治疗慢性腹泻灵活多变,治疗总以健脾化湿为本,柔肝、温肾、固涩止泻兼施.慢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饮食不节、情绪过度紧张、素体脾虚等因素密切相关,“土虚木贼”是中医病理机制之一,“扶土抑木”为对应的中医治法.该文拟从病机辨证,因人、因时、园地制宜,治法用药等方面分析总结导师顾勤教授治疗慢性腹泻的一些经验.

    作者:季晓杭;顾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中主要二萜醇酯类成分大鼠肠吸收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中主要二萜酯类化学成分千金子素L1、千金子素L2、千金子素L3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差异.方法: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中主要二萜酯类成分的浓度.结果:千金子素L1、千金子素L2和千金子素k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依次分别为千金子生品提取物中(19.81±0.24)~(26.89±1.01)、(15.79±1.70)~(24.03±2.60)、(19.37±2.14)~(26.66±1.33),千金子霜品提取物中(15.38±1.27)~(21.92±3.74)、(9.67±1.01)~(17.51±2.35)、(14.56±0.93)~(22.31±2.29);千金子素L1、千金子素L3和千金子素L3在大鼠各肠段的药物表观渗透系数(Ppp)依次分别为在千金子生品提取物中(2.36±0.23)~(3.10±0.11)、(1.84±0.30)~(2.51±0.35)、(2.32±0.20)~(2.87±0.24),千金子霜品提取物中(1.74±0.18)~(2.55±0.51)、(0.99±0.22)~(1.58±0.14)、(1.62±0.20)~(2.15±0.14).千金子生品提取物中上述3成分的Ka、Papp值大于千金子霜品提取物的相应成分的K、Ppp值.结论: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中主要二萜醇酯类成分千金子素L1、千金子素L2、千金子素L在整个肠段吸收均较好,制霜可以显著减少千金子素L1、千金子素L2千金子素L的吸收,进一步揭示了千金子制霜减毒的作用机理.

    作者:李凤英;王英姿;李文华;张瑜;骆声秀;张春泥;聂瑞杰;孙振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药用芳香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药用芳香植物(MAPs)是指富含芳香物质药用植物类群,其独特的天然优势逐渐引起重视,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香精香料、化妆品和园林建设.该文总结了常见MAPs的分布、功效、药理作用和开发利用,对MAPs的前景进行展望和探讨,以期对MAPs的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叶丽琴;孙萌;张忠爽;李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冠心病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16年6月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和pubmed,收集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后,有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然后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9篇文献总计7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对心电图和血脂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改善效果明显,并且对心电图和血脂有改善作用,但是仍需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支持其临床疗效.

    作者:邹宏;张明雪;李涵;杨云铄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王雪峰教授“通因通用法”治疗小儿不典型便秘经验

    便秘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但有一部分严重便秘的患儿却没有典型便秘的表现,而是以大便黏腻滑脱不能自控大便失禁等为主要症状就诊,王雪峰教授认为,这类患儿出现重度便秘是由于肠中实热积滞较甚,燥屎内结大肠,致大肠传导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热结旁流之证,应采用“通因通用法”治疗,以清腑泄热、润肠通便的小承气汤为治疗基本组方.

    作者:董丹;王雪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膻中应用方法文献研究

    目的:探讨集特定穴、经络部位、中医学藏象中的器官不同理论于一体的膻中应用方法,为拓展并指导针灸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膻中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中文文献,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按照膻中不同的中医概念(特定穴、气海、器官)分类整理,依据文献研究内容,进行不同病证和理论研究计数统计.分析各自类别的研究重点;将统计数据转换成SPSS 17.0数据库,以特定穴、气海、器官为因变量,以3个类别研究内容为自变量,采用决策树(CHAID)方法进行分类研究.结果:(1)纳入文献813篇,特定穴研究为87.21%,涉及病证(中西医)68个,以呼吸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乳房疾病、抑郁症为显著;(2)分类树模型显示交叉变量为:理论研究(特定穴49.1%,气海32.7%,器官18.2%);抑郁症(特定穴72.7%,气海1.5%,器官25.8%);心血管病(特定穴90.7%,气海5.6%,器官3.7%)结论:膻中应用方法显著的是特定穴理论,膻中为喜乐之官的理论对其治疗抑郁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作者:霍素刚;徐然;谷忠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从脾阳虚证论治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与正常人之间胃经、脾经循经皮温均温及两经原穴温度的差异性,揭示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脾阳虚证的病机本质,并进一步采用脾阳虚证经方理中汤验证从脾阳虚论治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就诊或住院的8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并随机选取在我院体检的4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理中汤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对照组仅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健康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分别于入组前及入组3个月后使用红外热像仪观察各组成员胃经、脾经循经皮温均温及两经原穴温度的改变情况,并对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肝功能、肝脏硬度值的变化情况.结果:(1)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治疗前的脾胃经均温及两经的原穴穴位温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经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脾经胃经均温仍低于健康对照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的脾经胃经均温得到显著改善(P<0.05).(2)经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肝功能、KPA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阳虚是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基本病机,从脾阳虚证论治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余静芳;周晓玲;刘莹;覃凤传;陈峭;韦金秀;李灿;李泽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矿物药研究综述

    矿物药应用历史悠久,是中药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该文对矿物药的本草沿革、成分情况、鉴别方法、药理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对其发展做了展望,为矿物药的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王海波;张涵硕;邹童阳;谢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93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目的:探讨青岛市口腔医院93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方法:根据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表现和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四诊信息设计临床调查表,运用SPASS20.0统计学软件对93例门诊患者的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然后结合中医学临床专业知识,采用辨证思维的分析方法,探讨本组牙周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结果显示93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表现为两类证型特点:第一类为肝肾亏虚、脾气不足共50例;第二类为脾胃失和、肝肾亏虚共43例.两类都是虚实兼杂,以虚证为主兼见实证.结论:肝肾亏虚、脾气不足、脾胃失和为93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证型分布特点.

    作者:杨靖靖;崔颀;张爱娟;蒋声果;吴迎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吴茱萸热熨联合电针治疗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吴茱萸热熨联合电针治疗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n=35),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术后联合采用吴茱萸热熨和电针疗法,比较两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d、5d,研究组的腹痛、腹胀、胃肠反应评分均较术后1d显著降低,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29%,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联合采用吴茱萸热熨和电针疗法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轻术后胃肠不适.

    作者:王永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针对老年人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间失眠中医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老年人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间改善失眠质量的临床研究.方法:收集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间存在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64例.利用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及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觉醒次数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老年人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间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减少觉醒次数.

    作者:聂红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牛皮癣与白疕二证名辨析兼论中西医病名对应之惑

    在中医皮肤学史上,牛皮癣与白疕二证名时有混用,而其二证名与西医病名银屑病的对应辨析沿革过程充分说明中西医病名的对应除了需要娴熟的中西医专业知识外,还需要精于中医典籍与西医医学史的相关信息,否则极易陷入望文生义的误区,甚至积重难返牛皮癣曾与银屑病对应即是一例.中医文献浩如烟海,全面深入查阅中医古文文献必须依靠具有强大检索功能的中医文献数据库结合中西医历史横断面比较,中西医病名才有可能正确对应,以此拓宽中医学科建设的视野,有利中医经典阅读与应用走向世界在诸多举措中,建立相当于PubMed检索功能的中医文献数据库,是中西医病名对应的技术保障.

    作者:张俊;晋永;宋瑜;杨明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阴阳理论对腧穴研究启示

    阴阳理论在中医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针灸学本身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打上浓重的阴阳烙印,所以对腧穴的研究也同样离不开阴阳理论的指导.该文以阴阳理论为切入点,从腧穴本身的阴阳属性、开阖状态、穴性、腧穴配伍、针灸疗效等方面探讨对腧穴研究的认识及启示.研究阴阳理论对今后腧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林星星;董宝强;蒋嘉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