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赫敏

关键词:稳心颗粒, 心律失常,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心律失常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3例,给予步长稳心颗粒口服;对照组53例,给予盐酸普罗帕酮口服,均观察4周.监测治疗前、后检查普通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每周1次;检查电解质、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2%,2组治疗效果相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治疗组中,患者电解质,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结论:步长稳心颗粒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清代医家陈修园和陈士铎治疗中风用药特点比较

    将陈修园医案和陈士铎医案中关于中风医案的中药名词术语进行规范化,采用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陈修园和陈士铎治疗中风的用药规律,比较两位医家治疗中风的用药特点.笔者发现陈修园和陈士铎两位医家在治疗中风方面均重视脾胃,陈修园重视通经络、疏肝郁,陈士铎重视培补肝肾和祛除痰浊,这对临床辨治中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童秋玲;杨朝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卒中后偏身运动功能障碍头针干预机制探析

    偏身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主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有研究表明,头针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该文从头针对血肿、脑水肿和血脑屏障,血肿物质释放,免疫和炎症反应,病灶区域血流动力学,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等方面的影响,探析促进脑卒中后偏身运动功能障碍的可能恢复机制,确立头针-中枢皮层反射区联系途径理论,为提高头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提供有力的生理学证据支持.

    作者:赵敬军;罗曼;贲卉;翟煦;荣培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美洲大蠊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

    近年来对美洲大蠊的药用研究越来越多,美洲大蠊作为一种虫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从美洲大蠊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两个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综述,为深入究其药用价值、拓宽其临床应用范围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并对其今后的研发应用进行了展望.

    作者:于珊珊;张华;张婷婷;刘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COPD且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抗炎、平喘、化痰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润肺活血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证候积分、肺动脉压力、6 min步行试验的变化.结果:总显效率治疗组(88.0%)优于对照组(74.0%),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6 min步行距离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东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减方澄源塞流治疗青春期血崩证(肾阴虚)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减方口服对青春期血崩证(肾阴虚)患者生殖激素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凝血指标的影响,评估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青春期血崩证(肾阴虚)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妇科止血灵片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减方口服,10di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在生殖激素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凝血指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2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减方口服治疗青春期血崩证(肾阴虚)患者能调节生殖激素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有效抑制血崩证出血症状.

    作者:郭志鹏;杜红艳;孙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海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海参是一种珍贵的食品也是重要的海洋药物资源,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海参多糖、海参皂苷、多肽、胶原蛋白等,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药理作用.该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关于海参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期能对海参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旭朝;孙稚颖;周凤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远志寡糖酯改善东莨菪碱诱导学习记忆获得障碍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远志寡糖酯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9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远志寡糖酯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mg/kg)和多奈哌齐阳性对照组(0.75 mg/kg).以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制备小鼠学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通过跳台法及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小鼠的行为变化;并测定小鼠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小鼠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后出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海马组织中AChE活性增加,MDA含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远志寡糖酯能明显减少模型小鼠的跳台错误次数,延长跳台潜伏期;能缩短小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逃避潜伏期,增加撤台后穿台次数,缩短首次穿台时间;能降低海马组织中MDA含量,抑制AChE活性.结论:远志寡糖酯能改善氢溴酸东莨菪碱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可能与其抗氧化、改善脑内胆碱能系统功能有关.

    作者:王冉;裴文慧;方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周围性面瘫采用针灸分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分期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不分期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研究组总有效率达到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4个疗程后,研究组痊愈率96.7%,对照组痊愈率40.0%,研究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麻痹程度评分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神经麻痹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House-Brackmarn分级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House-Brackmann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D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FD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季文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温通法联合乳头矫形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

    目的:评价温通法联合乳头矫形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以及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3月间我科收治的蒙细胞乳腺灸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患者总体疗效、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第4周好转率88.2%,第12周治愈率11.8%,第20周治愈率41.1%,第24周治愈率64.7%,第48周治愈率70.6%,第96周治愈率76.7%.治疗前后比较乳房肿块缩小于第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乳疼痛于第2周好转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乳皮肤红肿于第2周好转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乳乳头溢液于第2周出现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通法联合乳头矫形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慢性肿块期近期改善乳房疼痛、皮肤红肿效果显著,中远期改善乳头形态、缩小肿块疗效显著,远期复发率低,该治法安全、可行.

    作者:董雨;王雨;游伟;董威;王伏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檗的组织构造与显微特征

    目的:对小檗的组织构造与显微特征进行观察,为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及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采用石蜡切片法制备小檗根、茎和叶的组织切片,观察其组织构造及特征.②采用水合氯醛透化或醋酸甘油不透化法制备粉末片,观察粉末的显微特征.结果:①小檗根横切片皮层有石细胞散在,单个或成群,韧皮部及中柱鞘可见纤维.小檗根粉末中中柱鞘纤维长梭形(320.8~378.3μm),壁厚,木化,孔沟清晰,淡黄色或黄绿色;石细胞类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厚,孔沟清晰,黄棕色或黄绿色.②茎横切片的皮层可见少量石细胞,韧皮部有石细胞群伴有纤维.小檗茎粉末中中柱鞘纤维细长梭形(283.5~396.6 μm),壁厚,木化,淡黄色或黄绿色;石细胞类长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厚,孔沟清晰,黄绿色或淡黄棕色.③叶横切片上表皮细胞长方形,其下有栅栏细胞1列;下表皮细胞细小扁平,可见气孔;主脉维管束外韧型,上下均有微木化的纤维束.小檗叶粉末中表皮细胞多角形,细胞壁不均匀增厚;气孔不定式;单细胞非腺毛圆锥形,壁薄,有轻微疣状突起,基部弯曲.结论:小檗根、茎和叶的组织构造与粉末的显微特征比较明显,可为该药材的生药学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或依据.

    作者:梅晓丹;余佳培;初天舒;许亮;翟延君;初正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三黄降糖片及其主要成分对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三黄降糖片及其主要成分对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抑制作用.方法:在反应体系为7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200 mmol/L NADPH、5μgHMG-CoA还原酶、2 mmol/L EDTA、2 mmol/L半胱胺、0.06% BSA中,加入浓度1、5、25、125μg/mL的三黄降糖片,三黄降糖片的主要成分大黄的水煎液和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普伐他汀,然后加入37℃预热的HMG-CoA(0.6μg/mL)启动反应,检测在340 nm中反应前后其酶的即时活力、15 min内其酶的活力变化和NAPDH下降率.结果:HMG-CoA还原酶抑制作用强弱为普伐他汀>三黄降糖片>大黄水煎液,三种药物在浓度范围内呈现剂量效应关系.与浓度0μg/mL比较,三种药物在浓度25μg/mL和浓度125μg/mL时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P<0.05),NADPH下降率显著增加(P<0.05),而浓度为125μg/mL时,抑制作用会随时间延长而有所降低,浓度为25 μg/mL时抑制作用变化不大.结论:三黄降糖片及其主要成分对HMG-CoA还原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其降脂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沈创鹏;黄丽平;项华;邓敏贞;朱章志;刘敏;罗广波;张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马齿苋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目的:研究马齿苋提取物中6种活性成分在大鼠9种主要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服给予马齿苋提取物后的组织生物样品,以葛根素作为内标物,乙腈-0.1%甲酸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该研究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应用于大鼠心、肝、脾、肺、肾、胃、脑、肠以及肌肉中的咖啡酸、对香豆酸、东莨菪素、阿魏酸、槲皮素和橙皮苷的定量分析.结果:口服给药后,对香豆酸和阿魏酸分布为广泛,仅在较少组织中检测到咖啡酸、东莨菪素及槲皮素.结论:该实验首次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马齿苋提取物中6种活性成分在组织中分布的测定方法.该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大鼠口服马齿苋提取物后6种活性成分的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作者:孟一晗;张文洁;李镝;英锡相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眼针“八区八穴”与“八区十三穴”眼针疗法对中风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八区八穴”取穴眼针疗法与“八区十三穴”取穴眼针疗法对中风病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病房患者群中收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中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八区八穴”组和“八区十三穴”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同时采用基础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同时,八区八穴组给予眼针治疗,选取主穴取上焦区穴、下焦区穴,配肝胆区穴、肾膀胱区穴,10 min行针1次,针刺20 min.每日1次.八区十三穴组给予眼针治疗,选取主穴取上焦区穴、下焦区穴,配肝区穴、肾区穴,10 min行针1次,针刺20 min.每日1次.以上各组2周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治疗期满,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皮素、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一氧化氮含量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统计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与八区十三穴组比较,治疗后的八区八穴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八区十三穴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内皮素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浓度检测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内皮素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与八区十三穴组比较,治疗后的八区八穴组患者血清内皮素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浓度显著低于八区十三穴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一氧化氮浓度检测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一氧化氮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与八区十三穴组比较,治疗后的八区八穴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一氧化氮浓度显著高于八区十三穴组(P<0.05).结论:针刺眼针穴区可调节中风急性期患者血清中ET-1、CGRP平衡,改善病灶局部血流量.八区八穴取穴法的治疗作用强于八区十三穴取穴法.

    作者:张威;马贤德;田维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刀治疗运动系统疾病实验研究进展

    综述近10年来有关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肩周炎、颈椎病以及骨折等其他运动系统疾病方面的实验研究的进展,主要从镇痛机制、炎症反应、细胞因子、组织修复、血管活性物质改变、细胞凋亡、局部组织形态学、行为学以及生物力学等方面开展了相应的实验研究.旨在阐明针力在治疗运动系统疾病的作用机理,为针刀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田弯弯;李开平;李敏;张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当归补血汤对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影响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对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科采用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68例,根据住院号奇偶性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患者服用当归补血汤,对照组予以硫酸亚铁片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变化,并通过Harri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的Hb水平变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7天的Hct水平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在改善老年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导致的贫血症状具有一定优势,而且有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金山;常兵;程治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斑马鱼模式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进展

    斑马鱼具有繁殖能力强、体外受精发育、胚胎透明、性成熟周期较短、个体小、遗传基因与人类相似等诸多特点,作为一种模式生物正逐渐拓展到生命体的各个系统.目前已经广泛用于人类疾病模型的建立、新药研发和药物的筛选等方面.此外,斑马鱼还被应用于毒理学、发育生物学和遗传学等的研究.斑马鱼在科学研究的多方面均展现了广阔前景,该文主要从斑马鱼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情况进行综合阐述.

    作者:刘晓金;陈华利;高燕;王平;于宗渊;赵渤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选穴规律分析

    通过CNKI、维普、万方等三大中文数据库对近10年中文文献中针灸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39篇,排除无效文献后,终有效文献133篇.对其选穴进行整理,采用频数统计、分层聚类等统计方法分析前10个穴位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规律.频数分析结果提示:百会、四神聪、风池为排名前三的穴位处方.聚类分析结果提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百会穴为主穴,根据辨证,使用配穴,多以督脉经穴为主,配伍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经穴为辅.选穴所取的部位以头面为主,远端肢体穴位为辅.

    作者:覃蔚岚;金香兰;周丽;杨文津;胡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刺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综合征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Meta分析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针刺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VIP、CBMdisk、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有关针刺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辅以手工检索相关资料,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5年5月.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2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0个RCT研究,共计760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刺与激素替代疗法比较,Kupperman评分的总有效率[RR=1.10,95%CI(0.96,1.25)]、血清E2[WMD=-3.39,95%CI (-11.27,-0.29)]、FSH[WMD=-0.93,95%CI(-4.63,2.76)]、LH[WMD=-1.22,95%CI(-3.16,0.73)]水平变化值相近(P>0.05);Kupperman指数症状评分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4.27,95%CI(-8.25,-0.29),P<0.05],针刺在改善绝经综合征症状方面优于激素替代疗法;10项研究皆未报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现有证据提示,针刺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综合征在总有效率和改善血清激素水平方面两者相当,在改善绝经综合征症状方面,针刺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纳入研究证据等级不高,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作者:孟方;段培蓓;徐慧文;杜世正;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生殖毒性体外实验研究进展

    生殖毒性作为中药学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是中药安全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中药生殖毒性研究评价主要采用国内外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指南所推荐的三阶段试验,然而存在费用高、实验周期长等缺点.欧洲替代方法研究中心(ECVAM)所推荐的胚胎干细胞试验、胚胎细胞微团培养试验及全胚胎培养试验等体外替代试验已应用于中药生殖、胚胎毒性的研究.该文就中药单体或复方生殖毒性体外试验评价的现状,对体外替代试验方法及其优缺点、必要性等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志伟;汪受传;徐建亚;单进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从痰瘀论治

    冠心病和糖尿病均属于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机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主要为瘀血、痰浊,同时痰浊、瘀血作为其病理产物,贯穿在整个疾病过程中,且相兼为患.该文将从痰瘀两方面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进行论治.

    作者:张颖;张明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