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一晗;张文洁;李镝;英锡相
通过CNKI、维普、万方等三大中文数据库对近10年中文文献中针灸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39篇,排除无效文献后,终有效文献133篇.对其选穴进行整理,采用频数统计、分层聚类等统计方法分析前10个穴位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规律.频数分析结果提示:百会、四神聪、风池为排名前三的穴位处方.聚类分析结果提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百会穴为主穴,根据辨证,使用配穴,多以督脉经穴为主,配伍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经穴为辅.选穴所取的部位以头面为主,远端肢体穴位为辅.
作者:覃蔚岚;金香兰;周丽;杨文津;胡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将陈修园医案和陈士铎医案中关于中风医案的中药名词术语进行规范化,采用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陈修园和陈士铎治疗中风的用药规律,比较两位医家治疗中风的用药特点.笔者发现陈修园和陈士铎两位医家在治疗中风方面均重视脾胃,陈修园重视通经络、疏肝郁,陈士铎重视培补肝肾和祛除痰浊,这对临床辨治中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童秋玲;杨朝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医古籍中没有“肿瘤相关性疲劳”的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主要概括为:非特异性乏力、虚弱、全身衰退、睡眠障碍、疲劳、焦虑、悲伤感、易怒、肢体沉重感、行动缓慢、无力等症状,可将其归为“虚劳”病这一范畴.作为一种常见慢性虚弱性疾病,中医在临床治疗上积累了一些经验,且疗效显著.该文主要从对肿瘤相关性疲劳的中医认识、辨证治疗、针灸方面来展开论述.
作者:邹瑜;殷佩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近年来对美洲大蠊的药用研究越来越多,美洲大蠊作为一种虫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从美洲大蠊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两个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综述,为深入究其药用价值、拓宽其临床应用范围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并对其今后的研发应用进行了展望.
作者:于珊珊;张华;张婷婷;刘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预防性针刺结合塞来昔布干预对创伤后膝关节镜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缓解及血凝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2015年4月来我院治疗创伤后膝关节镜围手术期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口服维生素配合骨科常规处理,研究组27例采用预防性针刺配合塞来昔布干预治疗,在入院当晚及术前1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疼痛程度,测定患者健侧及患侧痛阈和耐痛阈,测量两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弹力图指标,行患侧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结果:在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健侧痛阈及患侧痛阈上,对照组用药前后无差异(P>0.05),研究组用药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血小板计数上,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无差异(P>0.05),研究组用药后低于对照组(P<0.05);在D-二聚体含量、纤维蛋白原含量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上,对照组用药前后无差异(P>0.05),研究组用药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R时间上,对照组用药前后无差异(P>0.05),研究组用药后高于用药前(P<0.05);在angle角、M值及G值上,对照组用药前后无差异(P>0.05),研究组用药后显著低于用药前(P<0.01).结论:采用预防性针刺结合塞来昔布干预可以超前缓解创伤后膝关节镜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提高痛阈,同时降低血液高凝状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推广.
作者:王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分析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心律失常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3例,给予步长稳心颗粒口服;对照组53例,给予盐酸普罗帕酮口服,均观察4周.监测治疗前、后检查普通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每周1次;检查电解质、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2%,2组治疗效果相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治疗组中,患者电解质,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结论:步长稳心颗粒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赫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斑马鱼具有繁殖能力强、体外受精发育、胚胎透明、性成熟周期较短、个体小、遗传基因与人类相似等诸多特点,作为一种模式生物正逐渐拓展到生命体的各个系统.目前已经广泛用于人类疾病模型的建立、新药研发和药物的筛选等方面.此外,斑马鱼还被应用于毒理学、发育生物学和遗传学等的研究.斑马鱼在科学研究的多方面均展现了广阔前景,该文主要从斑马鱼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情况进行综合阐述.
作者:刘晓金;陈华利;高燕;王平;于宗渊;赵渤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在几千年的理论实践和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治疗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中优势明显,而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中药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降低血糖.该文就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基础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海焱;刘铜华;秦灵灵;姜月滢;吴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马齿苋提取物中6种活性成分在大鼠9种主要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服给予马齿苋提取物后的组织生物样品,以葛根素作为内标物,乙腈-0.1%甲酸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该研究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应用于大鼠心、肝、脾、肺、肾、胃、脑、肠以及肌肉中的咖啡酸、对香豆酸、东莨菪素、阿魏酸、槲皮素和橙皮苷的定量分析.结果:口服给药后,对香豆酸和阿魏酸分布为广泛,仅在较少组织中检测到咖啡酸、东莨菪素及槲皮素.结论:该实验首次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马齿苋提取物中6种活性成分在组织中分布的测定方法.该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大鼠口服马齿苋提取物后6种活性成分的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作者:孟一晗;张文洁;李镝;英锡相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清血沉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于我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亚铁片、塞来昔布胶囊,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简称血沉)、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RP(High sensitivity CRP.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水平,以及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得分.结果: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ESR、IL-6、hs-CRP、TNF-α水平明显较低(P<0.05);生活质量得分明显较高(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够减轻进行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推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IL-6、hs-CRP、TNF-α水平,加快血清血沉,提高生活质量有关.
作者:黄吉利;罗明;潘捷;赵鸿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八区八穴”取穴眼针疗法与“八区十三穴”取穴眼针疗法对中风病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病房患者群中收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中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八区八穴”组和“八区十三穴”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同时采用基础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同时,八区八穴组给予眼针治疗,选取主穴取上焦区穴、下焦区穴,配肝胆区穴、肾膀胱区穴,10 min行针1次,针刺20 min.每日1次.八区十三穴组给予眼针治疗,选取主穴取上焦区穴、下焦区穴,配肝区穴、肾区穴,10 min行针1次,针刺20 min.每日1次.以上各组2周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治疗期满,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皮素、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一氧化氮含量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统计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与八区十三穴组比较,治疗后的八区八穴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八区十三穴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内皮素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浓度检测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内皮素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与八区十三穴组比较,治疗后的八区八穴组患者血清内皮素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浓度显著低于八区十三穴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一氧化氮浓度检测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一氧化氮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与八区十三穴组比较,治疗后的八区八穴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一氧化氮浓度显著高于八区十三穴组(P<0.05).结论:针刺眼针穴区可调节中风急性期患者血清中ET-1、CGRP平衡,改善病灶局部血流量.八区八穴取穴法的治疗作用强于八区十三穴取穴法.
作者:张威;马贤德;田维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通2号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疗效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手术,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予以心通2号方口服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肝肾功、冠脉支架直径、冠脉再狭窄率、ADMA、UA、CRP等水平变换情况.结果:实验组血脂、肝肾功、冠脉支架内血管直径、再狭窄发生率、ADMA及CRP、UA、NO等水平与对照组相似,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通2号方可改善血管内皮活性,降低脂类物质沉积率,促进血尿酸及一氧化氮代谢,降低内皮及心肌细胞CRP水平,稳定炎性反应状态,有效控制冠状动脉支架血管直径,降低冠脉支架再狭窄发生率,临床疗效与西药治疗相似,安全有效、治疗低廉,可作为临床有效治疗方案,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东昇;张颖;高宪玺;王清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小檗的组织构造与显微特征进行观察,为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及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采用石蜡切片法制备小檗根、茎和叶的组织切片,观察其组织构造及特征.②采用水合氯醛透化或醋酸甘油不透化法制备粉末片,观察粉末的显微特征.结果:①小檗根横切片皮层有石细胞散在,单个或成群,韧皮部及中柱鞘可见纤维.小檗根粉末中中柱鞘纤维长梭形(320.8~378.3μm),壁厚,木化,孔沟清晰,淡黄色或黄绿色;石细胞类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厚,孔沟清晰,黄棕色或黄绿色.②茎横切片的皮层可见少量石细胞,韧皮部有石细胞群伴有纤维.小檗茎粉末中中柱鞘纤维细长梭形(283.5~396.6 μm),壁厚,木化,淡黄色或黄绿色;石细胞类长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厚,孔沟清晰,黄绿色或淡黄棕色.③叶横切片上表皮细胞长方形,其下有栅栏细胞1列;下表皮细胞细小扁平,可见气孔;主脉维管束外韧型,上下均有微木化的纤维束.小檗叶粉末中表皮细胞多角形,细胞壁不均匀增厚;气孔不定式;单细胞非腺毛圆锥形,壁薄,有轻微疣状突起,基部弯曲.结论:小檗根、茎和叶的组织构造与粉末的显微特征比较明显,可为该药材的生药学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或依据.
作者:梅晓丹;余佳培;初天舒;许亮;翟延君;初正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骨疏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CNKI、CBM、维普、万方等中文生物医学数据库,收集关于骨疏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检索文献的日期从建库以来至2013年10月.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提取资料,以Detsky评估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后,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以骨疏康或骨疏康加钙剂或加维生素D为干预措施进行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21篇,其中高质量2篇,中质量19篇,总计1352例.在提高骨密度、改善骨痛、维持血清磷、碱性磷酸酶、雌激素正常水平方面,骨疏康组与对照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痘的疗效相当,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维持血钙方面,则骨疏康组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骨疏康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疏康可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改善骨痛情况,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相当,且在维持正常血钙水平方面优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而在改善血清磷、碱性磷酸酶及雌激素水平方面则效果相当,且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适当注意.
作者:黄莉;李悦;邱建利;王俊玲;杨贞;田琦;邓伟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优选丁香叶中总酚酸佳水提取乙醇沉降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原儿荼酸、咖啡酸的量为评价指标,选取加水倍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丁香叶中总酚酸的佳水提工艺;选取醇沉浓度、醇沉时间、醇沉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丁香叶提取液的乙醇沉降工艺.结果:优选的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h,佳醇沉工艺为含醇量为70%,温度60 ℃,静置12 h.结论:该工艺简单稳定,可作为丁香叶工业化的提取工艺.
作者:王浩;张振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肿痛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6月,选取100例膝关节镜手术住院患者(均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2区收治),其中中药熏蒸治疗组50例,单纯局部热敷组50例,对两组病例术后1周关节积液量及KSS、VAS评分、治疗后1周、2周后的关节积液量及KSS、VAS评分等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将各项观测指标应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在关节积液量、KSS评分、VAS评分的比较方面,组间比较及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镜术后肿痛比单纯热敷具有更好疗效,因此,在关节镜手术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可促进疾病恢复.
作者:刘向春;叶超;李春根;赵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第149条,是寒热错杂、辛开苦降的代表方剂,全方共奏健脾益气、和胃降逆、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临床多用于寒热错杂证,现代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是其主要的致病因子.大量文献表明半夏泻心汤能明显改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对Hp感染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作用机制为保护胃黏膜、单药成分作用、促进受损黏膜修复、减少毒力因子损害、调节胃内菌群.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的症状和证型相吻合,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婷;杨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中外文数据库收集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9个试验,共8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85,95%CI(2.85,5.2),(P<0.00001)];在血流速度指标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SMD=1.16,95%CI(0.87,1.45)].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提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具有促进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作用.
作者:甘业贤;陈海峰;胡跃强;毛丹凤;郑景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对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科采用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68例,根据住院号奇偶性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患者服用当归补血汤,对照组予以硫酸亚铁片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变化,并通过Harri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的Hb水平变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7天的Hct水平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在改善老年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导致的贫血症状具有一定优势,而且有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金山;常兵;程治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桑皮止咳方治疗儿童肺郁热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门诊收集的100例感染后咳嗽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桑皮止咳方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皮止咳方对儿童肺郁热型感染后咳嗽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吕珊珊;白晓红;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