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树才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活性变化及血清淀粉酶变化的影响,从而评估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60只SPF级Wistar系雄性健康大鼠,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丹参组(1、2、3、4组),10只/组.采用L-精氨酸腹腔注射方法复制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丹参组于不同时间(造模前30 min、造模同时、造模后30、60 min)尾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造模后2h,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采血3mL.利用ELISA法分别测定大鼠血清淀粉酶含量及TNF-α含量,评估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血清淀粉酶水平模型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丹参各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丹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TNF-α水平模型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丹参各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丹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降低AP大鼠血清淀粉酶和TNF-α含量;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确切;早期应用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佳.
作者:戴奇成;姚常柏;陈文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固本止喘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就诊于我院呼吸科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口服自拟中药膏方固本止喘膏,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68.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疗效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总IgE、EO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哮喘平均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口服固本止喘膏治疗支气管哮喘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总IgE及EOS水平,并能大大降低发作次数,且中药膏方简便易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蒲春阳;石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方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我科将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运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结果: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观察组锻炼依从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运用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中医基础理论,优化了常规护理方案,使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得到了进一步的缓解,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崔颖;王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肛瘘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疾病,手术是治疗肛瘘有效的方式.彻底清除原发病感染灶,正确处理原发性内口是肛瘘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文章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处理肛瘘内口的各种方法,提出肛瘘内口的处理方法有切开内口、切除内口、挂线引流、不处理内口等,分别总结了其原理、适应症及操作方法,并提出临床上无论采取哪种处理方式,都要根据患者症情、经济条件、治疗需求等因素来决定.
作者:韩宁;王业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中药及三联疗法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2例消化道溃疡患者分为两组,以单纯接受三联疗法治疗者为西医组,以接受联合应用中药及三联疗法治疗者为联合组,每组41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各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症状总积分及溃疡面积直径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以上观察指标均明显改善(均P<0.05),均以联合组改善较西医组明显(均P<0.05).同时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此外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溃疡在三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可在不增加药物副作用的同时,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云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通过分析大柴胡汤方证的要义,收集近年来有关此方的古今文献、现代临床药理学研究成果,以及探讨个人临证应用体会,对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
作者:方文岩;张琪;卢成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癌、食管癌术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及住院处的135例胃癌、食管癌患者进行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及中医体质的调查,并分析9种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四诊信息经聚类分析后胃癌分脾胃虚寒型(26例)、脾虚痰湿型(21例)、肝气犯胃型(13例)、胃阴不足型(17例)、气血两虚型(12例)5个证型;食管癌分为肝胃不和型(11例)、痰气交阻型(19例)、气阴两虚型(16例)3个证型.(2)偏颇体质中多见的体质为阳虚质35例(25.93%),气虚质33例(24.44%),气郁质20例(14.81%).(3)胃癌中气虚质与气血两虚型、脾虚痰湿型显著相关(P<0.05);胃癌阳虚质与脾胃虚寒型(不论术后无癌及有癌)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脾虚痰湿型显著负相关(P<0.05);术后复发或转移的胃癌肝气犯胃型(P<0.01)和食管癌肝胃不和型(P<0.05)均与气都质显著相关.结论:胃癌患者出现的阳虚质与其本来体质相关,胃癌、食管癌患者的气郁质与疾病的修饰有关,气虚质可能是胃癌患者的主要病机基础.
作者:纪立秋;殷东风;高宏;邢向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近年来,肾病综合征(NS)使患者健康遭遇了严重威胁,发病率更是居高不下.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功用,能明显抑制肾组织活性的损伤和延缓肾病进展,一直为免疫介导肾病的基本治疗.然而使用激素治疗一段时间后,激素不良反应和激素撤退后疾病易反弹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通过各种临床实践证明,利用祖国医学辨证施治,参与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有明显的减毒增效的作用.中医药在减轻激素的不良反应及防止复发方面愈来愈显示出其优势.
作者:桂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通脉胶囊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心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按随机分布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通脉胶囊治疗.分别在药物治疗前后测定患者体内心肌损伤指标CK-MB、LD、cTnI、Mb;凝血指标PT、APTT、血纤维蛋白原以及心功能指标LVESD、LVEDD、LVESV、LVEDV、LVEF等.结果:经相关药物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药物治疗后CK-MB、LD、cTnI、Mb有明显降低,PT、APTT时间均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LVESV、LVEDV均降低,LVEF均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K-MB、LD、cTnI、Mb明显降低;PT、APTT时间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减少;LVESV、LVEDV明显降低,LVEF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通脉胶囊,抑制血栓形成,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许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在二妙丸降低血尿酸抗痛风作用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二妙丸对痛风症大鼠血清中金属元素代谢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乙胺丁醇和腺嘌呤造模法,开展二妙丸抗痛风的药理药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药理药效中的各组大鼠血清中金属元素含量进行聚类统计分析,找出具有差异的金属元素.结果:二妙丸具有降低血尿酸抗痛风的药效,并探究了痛风症可能与体内金属离子的作用相关.结论:该实验结果为二妙丸从金属离子的角度对其能够降低血尿酸抗痛风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卉卉;孙兆姝;包永睿;孟宪生;王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蓝芩口服液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氧饱和度、IL-6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于我院就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72例,按照其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罗格列酮片、三贝苎鼾胶囊,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蓝芩口服液.经治疗3个月后采用多导睡眠仪监测低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暂停指数.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低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暂停指数(AHI)、白细胞介素-6(IL-6)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SaO2水平较高(P<0.05);AHI、IL-6水平较低(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能够有效的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推测其机制可能与升高患者体内血清血氧饱和度、降低有关白细胞介素-6蛋白水平、减少呼吸暂停次数有关.
作者:唐梓轩;余文兴;税磊;赵之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参灵固本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将91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GP方案化疗,治疗组患者应用参灵固本丸5 g,日3次口服.化疗药剂量及用法同对照组,治疗14d为1疗程.行4周期化疗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力状况评分、化疗不良反应,判定疗效.并通过生存期(平均生存期、1年生存率)判断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62.2%)有效率优于对照组(41.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卡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恶心呕吐、腹泻症状改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皮疹、血小板减少及肝肾功能损害改善方面,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参灵固本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明确减轻化疗毒副作用,缓解不良反应,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提高远期临床疗效.
作者:潘淑云;李秋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应用128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迂曲进行观察,比较冠状动脉迂曲男性与女性的差异、冠状动脉迂曲在主要的三支大血管中的发生规律、进一步探究胸痹心痛中医临床常见证型对冠状动脉迂曲辨证分型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19例冠状动脉迂曲患者的冠脉CT结果进行观察,将所收集的病例分别按照男、女,冠状动脉迂曲不狭窄、迂曲狭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以及中医临床常见证型进行分类,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1)单纯迂曲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2)冠状动脉发生迂曲的支数病变中,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3)气阴两虚型多,痰浊内阻型次之,气滞血瘀型及心血瘀阻型依次减少,冠状动脉单支迂曲证型分布符合这一规律.结论:冠状动脉迂曲的发生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周一叶;陶弘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推拿疗法治疗在不同的理论体系指导下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并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思路和推拿手法.在对膝骨性关节炎疾病的认识和实践中,各学派均由软骨损伤致病原理发展为软组织、肌肉致痛原理,各学派辨证分型思路相似,均不再局限于膝关节局部损伤,辨证分类更加准确而精细,手法治疗靶点更加明确,诊疗思路具有一定的共性,该文初步总结肌筋膜链理论、软组织外科学理论、筋膜激痛点理论和现代经筋疗法等现代推拿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共性诊疗思路,为提高现代推拿疗法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春雨;曹锐;董宝强;宋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为儿童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危害惠儿及家长健康及生存质量.急性发作缓解后,其缓解期的诊疗往往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造成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复发或再发.“治未病”是一种预防思想,就是将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改善机体亚健康状态,是一种防变思想的体现.“治未病”的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思想尤其适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各个阶段的防治.
作者:田立东;白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多种因素对小鼠慢性皮肤溃疡模型的影响,探讨符合中医阴症疮疡证型特点的复合因素造模方法.方法:50只清洁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单纯皮损组、皮损+激素组、皮损+异物组、皮损+激素+异物组、空白组,每组样本各10只.将皮肤缺损、激素注射、异物植入三种因素叠加进行造模,观察小鼠一般状态、局部创面情况,定期测量体重及创面面积并计算创面愈合率;于造模后第14天处死小鼠并取材,进行组织学检测,观察各组小鼠组织切片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在体重增加、创面愈合率方面,皮损+激素+异物组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在小鼠一般活动状态、创面形态、组织学检查方面,皮损+激素+异物组更表现出阳虚的特点.结论:皮肤缺损叠加激素注射和异物植入的复合因素造模方法能够良好反映中医阴症疮疡的辨证特点.
作者:柴政;吕延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当归多糖与黄芪多糖配伍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致死量环磷酰胺每日腹腔注射380 mg·kg-1共3d,建立骨髓抑制小鼠模型,正常组小鼠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和配伍组,在各组加入相同的培养液,药物干预组中分别加入EPO 50U·mL-1+G-CSF 250 U·mL-1,当归多糖0.2g·L-1,黄芪多糖0.2g·L-1,当归多糖0.2g·L-1+黄芪多糖0.2g·L-1培养,4d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用ELISA法检测IL-3、SCF、INF-γ和TNF-α的表达情况,QPCR检测红系GATA-1和粒系PU.1的表达情况.结果:增殖率、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表达,各组均优于模型组P<0.05,配伍组与阳性药物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配伍组优于当归多糖组和黄芪多糖组P<0.05,黄芪多糖组差.结论:当归多糖与黄芪多糖配伍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因子分泌.
作者:李影迪;初杰;范颖;林庶如;李秀;许卓;崔运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PRf对骨肉瘤细胞和人成纤维细胞是否具有细胞凋亡和DNA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骨肉瘤细胞系(MG-63,U-2OS,HOS和SAOS-2)和人成纤维细胞;利用MTT法检测人参皂苷-Rf对骨肉瘤细胞系和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再用彗星电泳和γ H2AX焦点实验检测人参皂苷-Rf诱导MG-63和U-2OS细胞的DNA损伤作用;后利用DNA梯度实验观察人参皂苷-Rf对受损人成纤维细胞的修护作用.结果:MTT显示人参皂苷-Rf对骨肉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人参皂苷-Rf诱导骨肉瘤MG-63、U-2OS细胞凋亡和DNA损伤,随浓度和处理时间增加而显著增加;进一步发现人参皂苷-Rf可修复和保护发生DNA损伤和凋亡(MNNG诱导)的人成纤维细胞.结论:人参皂苷-Rf可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同时保护和修复受损的正常细胞.因此人参皂苷-Rf不仅可以作为抗癌药物使用,同时与其它抗癌药物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抗癌药物对正常细胞的副作用,保护正常细胞,使抗癌药物更好的发挥作用.
作者:周青;项光刚;刘超群;刘春风;陈豪;刘进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弹力线自动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0例,采用RPH联合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两组术后均采用抗炎、坐浴、换药及对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术后疼痛指数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创面恢复时间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创面恢复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疼痛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较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术更合适,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作者:赵仑;柳越冬;貟登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查疮灵液对慢性创面肉芽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及促进创面愈合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背部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液注射模型,实验分为疮灵液组与对照组,疮灵液组以疮灵液覆盖创面,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创面,隔日换药,术时、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创面照相测面积,取分泌物测TNF-α、IL-6含量及粒细胞总数,取肉芽测金属蛋白酶(MMP1、MMP2、MMP9)及其抑制剂(TIMP1)与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结果:术后3~14 d,疮灵液组创面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疮灵液组创面分泌物中白细胞总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4d时,疮灵液组白细胞总数接近正常;疮灵液组创面分泌物中TNF-α、IL-6含量于术后7d恢复正常,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d起,创面肉芽内MMP1、MMP2及MMP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MMP9表达影响疗效显著,疮灵液对TIMP1未见明显影响;创灵液组在术后7、14d肉芽中羟脯氨酸含量升高较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疮灵液能够下调肉芽中金属蛋白酶含量,抑制慢性创面分泌物炎症因子分泌,并能够调节创面羟脯氨酸含量,从而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作者:许岩磊;陈绪;卞卫和;姚昶;朱永康;朱小纾;陈佳静;叶小舟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