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疹血凝抑制试验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

卢亦愚;徐宝祥;严菊英;姜晓路

关键词:麻疹, 抗体, 血凝抑制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试剂盒
摘要:为了解决麻疹血凝抑制(HI)试验中猴红细胞的保存与人血清中非特异性凝集物质吸收的难点,推广麻疹HI试验方法,研制了麻疹HI试验试剂盒,并用该试剂盒与经典HI试验方法平行检测353份待检血清,结果有322份血清两法检测的效价完全一致(91.2%),其余31份两法检测效价的差异为±2倍,即在HI试验允许误差范围内.两法检测效价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且试剂盒不必用猴红细胞去吸收血清中的非特异性凝集物质,还可在4℃保存4个月以上.该试剂盒的研制与使用,可大大方便与促进麻疹血清流行病学工作的开展.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相关文献
  • 青海省部分地区少数民族抗-HAV调查

    我国是甲型肝炎(甲肝)高发区,各地流行率差异显著,造成甲肝免疫低屏障区和高屏障区交互存在.为了预防特大型甲肝的暴发或流行,应认真做好流行病学调查.我们于1998年10月对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撒拉族、土族的部分人群进行了甲肝病毒(HAV)的自然感染史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段万瑞;李晓东;初正韬;林克勤;达明山;陶玉芬;褚嘉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黑龙江省婴幼儿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多糖抗体水平监测

    为了解黑龙江省婴幼儿b型流行性感冒(流感)嗜血杆菌(Hib)的感染状况,对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佳木斯、鸡西、牡丹江6个市的0~48月龄婴幼儿共300份血清,用放射免疫方法进行了流感嗜血杆菌多糖(Hib-PRP)抗体水平的监测.结果显示:该人群抗体阳性率平均为42.00%,其中男性为36.94%,女性为47.55%;Hib-PRP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0.18μg/ml.Hib-PRP抗体的年龄别分布是:出生后抗体稍高,4~6月龄降至低,8月龄后抗体阳性率和GMT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按城市分,Hib-PRP抗体阳性率和GMT高的是哈尔滨,其次为大庆、鸡西、牡丹江,低的是齐齐哈尔、佳木斯.按采样地可分为医院组、城镇组和农村组,婴幼儿Hib-PRP抗体水平以医院组的明显高于城镇组,城镇组明显高于农村组.

    作者:苏华;王华庆;郑仁淑;许世光;刘英华;姜文海;崔智多;邹怡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过敏反应1例报告

    某男,6岁,1月20日上午9:50在其祖父带领下,去就近的兰州公路总段服苗点口服1粒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OPV),随即回家.约20分钟后出现面色发红、气喘,继而面、颈部出现大片风团块,双眼睑高度水肿,眼睛呈一条缝,搔痒,急返服苗点诊治,诊断为过敏,急送附近医院.给于泛酸钙10mg、强地松片5mg、复合维生素片10mg一次口服.服药后约30分钟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下午4:00症状基本消失,仅有右眼睑轻微浮肿,颈后部有搔抓痕迹.

    作者:魏秀琴;高宝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河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肠道病毒监测分析

    河北省1997~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肠道病毒监测结果显示,分离到的47株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经型内特征鉴定均为疫苗病毒;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80株,占AFP病例病毒分离数的63%.在明确型别的毒株中,有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Cox.)A组1个型别;Cox.B组的5个型,以Cox.B1常见;有埃柯病毒(Enteric cytopathic human orphan virus, ECHO)的10个型别,ECHO15型在3年中都有分离.NPEV有明显的夏秋季高峰,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人群,5岁以下儿童的感染占77.5%,2岁以内的占56.3%.

    作者:张振国;宋慧军;郭( );张晓晔;陈玫;孙印旗;张玉琪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Ⅰ型灭活疫苗接种组和对照组定群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为比较肾综合征出血热Ⅰ型灭活疫苗接种组和对照组免疫后4年的抗体水平,1997年11月~1998年7月在浙江省建德市肾综合征出血热Ⅰ型灭活疫苗随机对照试验现场,分别采集接种组和对照组双份血清295人和268人,检测血清中间接荧光抗体.按血清间接荧光抗体阳性或阴性来比较接种组和对照组的抗体水平,均未见接种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接种组同对照组免疫后4年抗体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未见肾综合征出血热Ⅰ型灭活疫苗增强接种人群发生隐性感染.

    作者:阮玉华;柳炜;徐校平;翁寿清;周卫群;邓新清;顾惠心;朱智勇;徐志一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2002年销毁保留的天花病毒--WHO天花病毒顾问委员会研究报告

    1999年5月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作出决定,暂时将彻底销毁天花病毒的时间推迟到2002年,以便对天花病毒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大会要求总干事成立一个新的专家小组,就销毁现存天花病毒的时间进行研究,并终达成一致意见.

    作者:刘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难度成因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与日俱增.这些人居无定所,难以管理,流动儿童常常不能得到及时的免疫接种,从而影响了计划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被视为当前计划免疫工作的一大难点.现根据多年的实践,就其难度成因与对策谈一些体会.

    作者:任西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珠海市12~23月龄儿童四种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调查

    珠海市1999年对12~23月龄儿童进行了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混合制剂(DPT)、麻疹疫苗(MV)接种率调查,现简报如下.

    作者:朱武杰;黄渝扬;柯建厚;许养娇;徐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提纯灭活疫苗人体反应观察

    溧水县于1999年首次使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提纯灭活疫苗,为观察其人体反应,于1999年4月我们在城镇计划免疫门诊随机抽取接种对象进行了观察.

    作者:余录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海口市流动儿童分布及其免疫现状调查

    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是近年来我市计划免疫工作突出的难点.为了解我市流动儿童的分布情况及其免疫接种现状,以便加强对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现将1998年我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调查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李克柠;梁毅航;邝继琰;黄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威海市控制白喉的效果

    威海市60年代发生的白喉流行,曾给儿童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之后,采取预防接种措施,提高并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人群中形成了稳固的免疫屏障,全市连续25年无白喉病例报告.

    作者:郭子华;张秋玲;王芝芳;陈德颖;王桂芬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免疫接种反应前瞻性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灭活疫苗的免疫接种反应,在江苏省和上海市对182406接种人次进行了前瞻性调查.结果显示,乙脑灭活疫苗的一般接种反应发生率为3.68%,异常反应发生率为20.96/10万~23.01/10万;主要临床表现以全身性过敏性皮疹反应为主;大年龄组的接种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小年龄组,有过敏史的对象接种易引发严重的接种反应.因此,要改善乙脑灭活疫苗的免疫接种反应状况,除了应提高疫苗的质量外,在实施免疫接种时应严格执行卫生部1998年颁发的乙脑灭活疫苗免疫接种程序,以减少该疫苗的免疫接种反应.

    作者:马福宝;孙晓冬;应颖;丁筱竹;徐文忠;余录根;李燕婷;赵莉莉;刁连东;蔡光辉;谢广中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赤峰市小学生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e B virus, Cox.B)共有6个血清型,属人肠道病毒属的小RNA病毒,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原体.另外还可引起肋肌痛、脑膜炎、类麻痹症、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皮疹、肝炎、发热等疾病,在儿童期感染性疾病中尤为常见.在缺乏特异性病原学诊断的情况下,很难将它与其它病因所致的疾病区别开.为了解Cox.B在儿童中的感染情况,我们采用血清中和试验法检测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部分健康儿童血清中和抗体,现简报如下.

    作者:李秀玲;孔健;董春明;鄢盛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德州市德城区计划免疫受方计划免疫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计划免疫的供方和受方是组成计划免疫体系的两个部分,通过对双方加强教育,有利于提高计划免疫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了解本区受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情况,于1999年8月在本区内随机抽取105名儿童家长进行现场调查.

    作者:崔凤环;安德峰;谢研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荷兰1999年4月~2000年1月的麻疹暴发

    1999年6月21日,在荷兰一所宗教办小学的390名学生中,报告发生了5例麻疹.这一教派的人们通常不接受预防接种.市政卫生机构(MHSs)在入学儿童中调查,发现了160例麻疹疑似病例.截止2000年2月4日,35个MHSs共报告了包括3名与麻疹相关的死亡病例在内的2 961例麻疹病例,表明在荷兰未免疫的人群中,麻疹仍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

    作者:马丽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儿童预防接种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预防接种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儿童的身体健康,因此做好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至关重要.要做好这项工作,建立健全一套完备的预防接种法律、法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我国目前预防接种立法现状及由于法制不健全而出现的许多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法律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作者:王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预防和控制策略探讨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中的不同血清型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不同的国家及地区均有病例报告.临床上以发热、出血、肾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其病情重,病死率高,在我国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危害性较大的一种重要急性传染病.本文依据我国HFRS疫情、主要防制措施--防鼠灭鼠和HFRS疫苗预防接种的研究结果,探讨我国HFRS预防和控制策略.

    作者:阮玉华;张兴录;王克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999年全国儿童计划免疫与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为了解我国儿童计划免疫和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的现状,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采用组群抽样法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四种疫苗的接种率是:卡介苗97.2%,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3剂全程)92.0%,百白破混合制剂(3针全程)92.7%,麻疹疫苗93.0%;四种疫苗全程免疫覆盖率平均为85.3%;计划免疫保偿率为46.0%.乙肝疫苗3针全程接种率全国平均为70.7%,12月龄内3针全程接种率平均为63.5%;全国接种点提供乙肝疫苗免疫服务的占85.4%.向儿童家长的调查表明,影响四种疫苗接种的原因是:(1)不知道要接种;(2)时间不合适;(3)本地无户口;(4)计划外生育.影响乙肝疫苗接种的原因是:(1)本地不提供服务;(2)不知道要接种;(3)收费太贵.本次调查也证实,我国计划免疫工作薄弱之处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边远地区和山区;人群主要是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的儿童.今后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应加强对这些地区和这些特殊人群的宣传教育,探讨为当地居民乐于接受的方法和形式来提高居民对计划免疫的认识和要求,既有利于减轻计划免疫服务方的工作负担,又有利于提高计划免疫服务的质量.

    作者: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快速调查法在常规免疫状况调查中的应用

    在计划免疫工作中,掌握辖区内各种疫苗的接种情况是评估计划免疫工作进展的重要手段.正安县于1997年开始用快速调查法对19个乡(镇,下同)进行了常规免疫督导,现以1998年督导结果为例将有关体会叙述如下.

    作者:丁明新;万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三种细胞用于脊髓灰质炎病原监测的比较

    世界卫生组织(WHO)1998年推荐的L20B细胞整合了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受体基因而对PV敏感,有助于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PV.而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则要通过Hep-2和RD细胞检出.1999年我们采用L20B、Hep-2和RD三种细胞同时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比较三种细胞对不同肠道病毒(EV)的敏感性.

    作者:田宏;罗云秋;孟昭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

主管:中国计划免疫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