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颖;王春艳;马静
老年人在社区人口中占的比例不断增加,根据老年人特点,结合临床,给予恰到好处的护理,使老年人能度过一个安详平稳的老年生活,提高其生存质量,延缓其寿命.
作者:戴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护理人员可通过护患间有效的沟通来帮助患者促进和恢复健康,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尊重理解患者并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结果: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提升医疗护理质量.结论:患者对医疗单位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张茹新;姜树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常见问题以及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在母乳喂养中出现问题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所有产妇均根据其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心理问题以及乳房问题,心理问题中主要表现为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分别占66.18%、33.82%;乳房问题中主要表现为产妇的乳头扁平或凹陷、乳头皲裂、乳胀,依次占33.82%、16.18%、50%.68例产妇经相应的心理护理和乳房护理措施后,产妇乳头扁平或凹陷出院时吸吮成功率达96.8%.乳头皲裂者治愈率100%;乳胀解除率100%.结论: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常见问题主要为心理问题以及乳房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与乳房护理措施,是解决母乳喂养问题、提高母乳喂养率的关键.
作者:陆明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或受到烈日暴晒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过度丧失所致的疾病.我院于2013年6月至7月共救治了10例中暑病人,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我站于2013年6月至7月共救治10例中暑病人,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30-50岁.其中2例为先兆中暑,7例为轻型中暑,1例为重型中暑.
作者:黄敬华;邹晓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儿科病人一般不作为新药临床试验阶段的试验对象.然而药物一旦经过临床试验被批准上市后,只要有适应症可选用,在应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在成人中不易出现的有害反应.研究方法:参照国内外文献及有关流行病学资料,设计儿童用药调查表,对我院住院患儿进行为期十二个月的调查研究,分析儿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结论:药品都具有两重性,如果使用合理则能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尽可能使不良反应降至低限度.在用药前应根据药物的疗效、相宜的适应症、药物的耐受性等综合考虑,合理选择使用.对一些安全范围窄,个体差异较大的药物(如心血管类药物),使用时要随时注意调整剂量、给药时间间隔等.还要考虑患儿的体质,全身各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尤其在新生儿时期更应注意用药剂量的个体化.儿科医生必须熟知所用药物的动力学及作用机制,用药过程中要进行疗效的监测,必要时还应做血药浓度和各重要组织器官功能的监测.
作者:丁明玲;马强;周京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药学监护是我国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符合人们对生命健康质量的迫切追求.本文就药学监护的发展和药学监护工作开展的模式做了简要分析,并对我国药学监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了建议.
作者:傅丽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讨论普通外科病人术后康复阶段手术病灶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 的相关易感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为临床护理及术后康复治疗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我院普通外科于 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手术治疗患者582例作为本研究样本,将所有患者分为感染组与对照组,分组依据为是否发现术后感染.对两组患者的的术后情况资料,以及治疗诊断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治疗后手术病灶部位感染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582例手术治疗患者中,有31例发生术后感染.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5.33%;经过研究对比得到:在普通外科病人术后感染病例中手术持续时间、污染类手术、治疗前白蛋白量、患者年龄、急诊类手术、ASA分级、住院时间过长及抗生素使用不当均是可能导致SSI.结论:切口类型ASA分级以及治疗前白蛋白水平是SSI的单独易感因素,针对上述众多易感条件要尽早给予有效、合理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患者术后SSI的发生.
作者:吴德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当前医院中的重要应用.笔者结合自身工作,浅谈信息化建设成效及建设经验.
作者:林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全程静脉注射疗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选取7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使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39例与全程静脉注射疗法39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成本-效果.结果:序贯组患者与静脉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序贯组治疗成本(69.78元)、成本效果比(0.82)明显低于静脉组(P<0.05);敏感性分析证实成本-效果分析趋势一致.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成本更低,表现出较好成本-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肇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肠内营养病人的营养状况和经济指标,研究重症脑外科术后病人应用肠内营养后的效果,对肠内营养应用做出评价.结论为肠内营养能提高病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CD4/CDS)数量,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肠内营养能够提高病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可以促进病人尽早康复,住院花费减少.
作者:屈燕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本研究将对医院在开展门诊护理管理培训过程中危机管理技巧培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门诊护理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我院从2010年1月1日期开始对门诊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危机管理技巧培训,选择我院门诊2009年所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我院门诊2011年所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就诊满意度以及投诉人数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门诊护理工作进行危机管理培训后,患者的就诊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投诉人数也明显减少,两组患者的就诊满意度以及投诉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门诊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危机管理培训以及对危机管理进行合理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还降低了医疗纠纷以及投诉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采取宫腹腔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06-2013.06期间输卵管性不孕症43例患者,对其采取腹腔镜和宫腔镜联合检查的方法,并针对不同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43例患者中,20例患者输卵管间质部阻塞,14例患者输卵管壶腹部峡部阻塞,9例患者输卵管伞端粘连.其中,间质部阻塞的再通率是95%,其他两种疾病的再通率是100%.其间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的输卵管阻塞再通率是97.67%.结论:采用宫腹腔镜对输卵管性不孕症联合治疗可以明确了解造成不孕的病因,并且有效的针对病因予以治疗.
作者:王榕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贲门失弛缓症(AC)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的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以食管下端的括约肌压力持续增高和松弛障碍所导致,临床上该疾病的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痛和消瘦.目前临床上内镜下治疗AC的方法主要有球囊扩张、放置食管支架、肉毒杆菌镜下注射、微波疗法等,但这些方法的使用疗效不能肯定,复发的几率较高;外科治疗的方法疗效虽然较好,但是手术对于病人的创伤较大,住院的时间长,疾病的恢复慢,手术的费用也较高[1].近年来我科开展了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的方法治疗AC,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王紫蔺;卢莹;翟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 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大的可预防的危险因素.中国目前的烟民约有3.2亿人,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吸烟,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健康[1].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先有医务人员吸烟率下降,才有全民吸烟率下降[2,3].目前,我国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不容乐观,其参与戒烟、提供戒烟服务的能力非常薄弱[4].医务人员在预防和控制烟草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和特殊的作用[5].向群众大力宣传控烟、禁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医务人员责无旁贷的工作,医院控烟健康教育对促进我国控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6].医务人员在控烟方面的榜样作用对于整个社会控烟工作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医务人员应以身作则不吸烟.另外在提高控烟知识水平和控烟能力同时,主动对患者进行控烟健康教育,这对做好全社会的控烟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索朗多布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是我国计划生育事业中重要的工作内容.而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村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的现状, 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完善对策.
作者:胡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长期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年5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长期给予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观察治疗后3个月、6个月患者的症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糖精传输时间,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观察鼻窦粘膜病理改善情况.结果:长期低剂量使用罗红霉素可显著减轻慢性鼻窦炎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而且鼻窦CT、鼻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较治疗前也显著改善.此外,罗红霉素治疗效果与用药时间呈正相关.所有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引起明显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未受影响.治疗前患者的糖精传输时间为(38.6±5.3)min,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糖精传输时间分别为(27 4±3.2)min与(22.5±2.3)min.与治疗前相比,3个月及6个月测得的糖精传输时间显著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鼻窦炎患者,长期低剂量予以罗红霉素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临床治疗效果确切,疗效满意.
作者:罗永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后用脐带夹断脐带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试验组的新生儿使用脐带夹断脐带后,常规消毒,在脐带夹与新生儿肚脐之间用6cm*6cm 的无菌开口方纱将其隔开,然后常规包扎.对照组的新生儿在脐根与脐带夹之间不用无菌开口小纱布,其他步骤同试验组.结果:使用开口小纱布的新生儿,脐带根部收敛快,3天后剪断脐带夹,脐带根部较少发生脐炎.讨论:新生儿出生时用脐带夹夹闭、剪断脐带后,临床护理方法的改进对新生儿脐带残端的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宋云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腹痛是儿科常见的症状,其多为腹部诸多脏器疾病的共同表现.且大多数的腹痛可能是功能性的或由内科疾病所引起,故又称内科性腹痛.但也不容忽视其中的一小部分腹痛可能是外科急腹症,且需紧急作出诊断及处理,否则延误病情对患儿可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儿科医师对小儿腹痛具有系统全面的认识,才能避免临诊及误诊的情况发生.诊断是治疗的依据,所以提高腹痛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快速性尤为重要.
作者:黄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8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等作比较分析.结果: 病毒性脑炎常常急性或亚急性起病(98.4%),临床表现不一, 无特异性表现.脑脊液异常率47.61%, 脑电图异常率85.71%, 颅脑 CT异常率28%.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异常率较高,脑电图检查较CT检查更敏感,优于脑脊液检查,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早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霞;田永攀;潘成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合用氟比洛芬酯在剖宫产手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或Ⅱ级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ICA),随机均分为地佐辛与氟比洛芬酯组(A组)和舒芬太尼组(B组).于术后2、6、12、24h各时点对两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SA)、Ramsay镇静评分法观察镇痛、镇静效果,并记录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ICA)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两组VAS评分、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地佐辛与氟比洛芬酯合用于剖宫产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满意,与单用舒芬太尼相比不良反应少,更适用于临床使用.
作者:李曦;代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