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艳清
目的:总结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本院于2010年1月~2013年4月经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的200例尿路结石患者,对其护理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排石时间加快,排石率高达99.0%,术后并发症减少,恢复快,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加强了患者对碎石的了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治疗.结论: 专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提高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有利于该病更好地治疗.
作者:曾明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提高无痛胃镜复苏室安全、运作效率的管理方法.方法改善无痛胃镜复苏室环境,合理配制设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工作流程,取消陪护,对比分析改善前与改善后的差异.比较改善前后空气培养结果.结果改善前护理工作强度5.02 ±3.85min/例*护士,复苏室滞留时间为10.67±2.65 min, 改善后护理工作强度3.16±2.42 min/例*护士,复苏室滞留时间为7.79±2.11 min,.改善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5%,改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3%.改善前空气培养菌落数为635.25±38.94 CFU/m3,改善后为434.00±65.10 CFU/m3,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科学的方法管理无痛胃镜复苏室能有效的提高复苏室的运作效率,从而提高无痛胃镜检查、治疗的效率;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复苏室的空气质量,降低了医院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赖维丹;毛淑兰;黄纯秀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临床实验室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医师的医疗决策质量,临床实验室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合理的选择微生物检验项目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药物的副作用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分析了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几种常见问题
作者:谷万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9例妊娠15-24周妇女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羊膜腔内利凡诺注射引产(79例);B组采用单用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引产(70例),比较2组引产效果.结果:两组相比,A组宫缩发动时间及产程短,引产成功率高,软产道损伤率低.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引产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石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调查我院2012年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门诊2012年1月-2012年12月西药处方400份,对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不合理用药15分,不合理用药率3.7%.其中药物间相互拮抗5份,选择药物不当3份,用法用量不当3份,无感染诊断使用抗生素2份,重复用药2份.多因素回归显示药费、年龄和使用药物种数为影响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我院2012年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发生比率比较低,多为药物间相互拮抗引起,要根据危险因素加强预防与管理.
作者:卢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是急诊内科的常见疾病.由于很多患者发病急,病情重,精神症状突出,不配合检查和治疗,病人在门诊治疗中常易发生跌倒、坠床、误吸、脱管等意外事件[1],同时病人因为醉酒状态也可能对医护人员、病人,医院财物造成伤害及损坏,因此在急性酒精中毒病人门诊治疗时护士应充分认识到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加强自身防范,对病人实施正确安全的治疗及护理.
作者:刘天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影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检查有54例骶髂关节表现异常,CT检查显示62例骶髂关节表现异常,MRI检查显示78例骶髂关节表现异常,三种检查方法检出病例数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X线和CT的影像学特点是:骶髂关节局部骨质硬化、囊性病变或侵蚀,关节面有毛刺感,不光滑;MRI影像学特点是:骨髓水肿,骶髂关节软骨损伤,滑膜、关节韧带及软骨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化.结论: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X线是基本的检查方法,具有经济优势但定性分析不如CT和MRI;CT对关节骨质钙化及关节面的骨质情况有清晰的显示,可以较好的表现骨质变化;MRI对早期的骨髓水肿、软骨损伤以及韧带破坏有很好的诊断作用,较X线和CT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曾波;张发尧;杨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儿科院前急救转运常见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在2007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接待的587例院前急救转运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总结儿科院前急救转运出现风险的原因. 结果:587例院前急救转运患儿中,有237例为新生儿疾病,71例为呼吸系统疾病,159例为高热惊厥159例,56例为神经系统疾病,64例为上呼吸道感染.23例在院前急救转运后24h内死亡,经过统计分析6例为医疗原因导致的死亡,占26.09%;7例为车辆、气候、道路等非医疗原因导致的死亡,占30.43%;10例为患儿自身病情导致的死亡,占43.48%.结论:儿科院前急救转运常见风险因素主要有医疗原因、非医疗原因及患儿自身病情原因,通过加强和规范儿科院前急救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及加大政府对院前急救工作的扶持等,可以有效的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和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B超诊断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诊治证明的急性阑尾炎150例患者进行分析, 将1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B超图像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总结急性阑尾炎B超图像诊断特点.结果:阑尾增粗是急性阑尾炎B超图像基本特征,回声变弱,患者粘膜出现缺损、中断或者增粗,儿童患者阑尾直径超过0.6cm,成年人患者阑尾直径超过0.7cm.根据B超图像特点,可分类为:阑尾附近出现脓肿;坏疽性阑尾;化脓阑尾;单纯性阑尾炎.结论:明确急性阑尾炎B超诊断特点有利于急性阑尾炎的快速诊断和正确治疗.
作者:李长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神经外科患者重症监护过程中的抗感染措施以及治疗的临床疗效,为神经外科临床工作者对于患者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6例神经外科患者,行开颅手术后出现较为严重的颅内感染情况,分析易感染因素、易感部位.同时,我科临床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及时我科采取静脉抗感染给药、全身支持治疗、鞘内注射给药+脑脊液置换、鞘内注射给药+腰蛛网膜下腔不间断引流、护理干预、提前预防并发症等各项抗感染措施进行治疗.抗感染给药选择:稳可信联合美罗培南给药;稳可信联合罗氏芬给药.结果:神经外科病人出现感染的易感因素包括:术野感染,颅内留置异物,咳嗽反射功能障碍、排痰困难,手术时侵入性操作较多,术后并发症预防懈怠、护理不到位.感染部位包括:手术切口、下呼吸道、泌尿道、上呼吸道、胃肠道、软组织以及皮肤.经过我科针对性治疗后,痊愈35例,占76.09%;显效6例,占13.04%;有效3例,占6.52%;治疗无效死亡2例,占4.35%.结论:引起神经外科患者出现感染的易感因素以及感染部位较多,需要针对性排除解决.提前积极预防,合理治疗与护理都可以降低神经外科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提高神经外科患者的感染治愈率.及时采取抗感染给药、全身支持治疗、鞘内注射给药、腰蛛网膜下腔不间断引流、护理干预、提前预防并发症等各项措施是治疗神经外科患者感染的有效措施,值得在临床上针对性推广使用,从而提高神经外科患者的生存治疗、感染治愈率、降低神经外科疾病治疗的复杂性.
作者:明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主管护师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及扎实的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在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主管护师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勇于创新管理.组织主管护师人员参与科室护理管理工作,能充分体现主管护师在科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并能连帮带教指导护理人员为患者做好护理,并能及时从护理工作中找出问题并及时解决,我院于2011年6月成立了主管护师护理管理小组,对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作者:吴根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狂犬病是一种病死率几乎达100%的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特效药物[1].被犬或其他哺乳动物咬(抓)伤后,伤口规范的暴露后处置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有效手段,包括及时、正确地进行伤口清洗、消毒,全程足量接种狂犬病疫苗,以及必要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犬伤门诊是实施伤口处理、狂犬病暴露免疫接种的重要场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犬伤门诊的规范化设置,对处置服务能力、软硬件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目前我国各地各级医疗机构犬伤门诊的设置、分布和功能等差别较大, 应建立规范的犬伤门诊,从而利于规范开展狂犬病暴露后的监测和处置工作.
作者:杨鼎君;付乐章;代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总结了心血管外科带教护理实习生的经验及体会.成立了带教组织并设立总带教,选拔并培养了带教师资,制订了带教计划,确定了评价指标与考评方法.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方式,完善教学环境与设施,对护生进行入科教育,采用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特别注意加强监护室专科的带教,并培养护生的护理管理能力.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结核病治疗过程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观察组由专业医疗团队给予指导用药,观察比较两组的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耐单药、耐多药例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用药满意度显著提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合理用药,临床医师应注意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提高治愈率,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作者:吴鸿;许宗斌;方明仁;李丽;赵江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为脑卒中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11月~2013年6月收治住院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早期认知康复训练组和常规康复训练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早期认知康复训练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等指标均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治疗方法,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缪抱红;陈海洪;顾俊;沈治军;杨海锋;崔荣辉;周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与抢救护理方法.方法:运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术(即ABCDE复苏方案)对69例窒息患儿进行抢救.结果:69例患者中有5例为重度窒息,经过窒息复苏术抢救后全部成功.结论:及时有效的抢救与细致谨慎的复苏后护理,能够对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并发症、降低围生儿的死亡及伤残几率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丁新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通过探析护理学理论蕴含的美,围绕儿科门诊护士职业形象特点,结合优质护理,阐述塑造护士职业形象美的意义、方法和技巧,认为护士职业形象美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达到内在美、外在美的融合与统一,才能创造真正的职业形象美.
作者:张康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至2012年间于我院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准的60例患者临床完整资料为探究依据.根据60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分析各(二维)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特征.结果:本次临床探究的60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单发性患者39例,多发性21例.根据病理组织学分型:属于非肿瘤性息肉病变者43例,占71.67%,其中胆固醇性息肉者28例,胆囊腺肌增生15例;肿瘤性息肉17例,占28.33%,其中胆囊腺瘤者11例,早期胆囊癌者6例.6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进行血流分级评定,良性病变者共54例,其中包括胆固醇性息肉28例,胆囊腺肌增生15例及胆囊腺瘤者11例,血流0级-Ⅰ级者攻占88.89%;胆囊癌6例,以Ⅱ-Ⅲ级为主,占83.33%.良性病变组与恶性病变组间的收缩期大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但是胆囊恶性病变组的阻力指数(RI)明显大于胆囊良性病变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性质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薛少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所应采取的护理措施以及所获得效果进行相应的探讨;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5月~2011年2月所收治的56例股骨干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所有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均通过手术治疗,并由护士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护理,诸如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等等;结果:所有这些老年患者(56例),其肢体功能均恢复良好,没有出现并发症或者意外死亡现象,均能准时康复出院;结论:要确保老年患者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症尽可能降低下来,一定要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这是促使手术成功率有效提高,以及加快病人康复、确保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提高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预防老年患者便秘的护理.方法:对93例内科老年患者便秘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饮食、药物等指导,解除了便秘痛苦.结论: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便秘的发生.
作者:李风雨;曲新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