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蔡琼

关键词:乳腺癌, 术后, 常规护理, 人性化护理, Zung氏(SAS), 心理评估
摘要: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甲组患者8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乙组患者84例,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术后Zung氏(SAS)进行心理评估、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护理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Zung氏(SAS)进行心理评估情况,安全性较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适宜进行乳腺癌术后患者广泛应用.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髋骨骨折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考察老年髋骨骨折的护理及预防对策.方法:现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接诊的62例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对其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62例患者术后仅发生压疮1例、肺部感染1例.经过上述精心的护理以及对症治疗工作,终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精心的护理能够大限度地减少骨折对于患者患肢功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作者:韩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96例护理体会

    通过回顾性地总结96例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病人的观察和护理过程.作为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的护士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敏锐的观察力,述要有过硬的基础医学知识、熟悉专科理论知识及专科的护理常规.重视病人的主诉,对鼻内镜鼻窦手术后并发症及时识别预防进行观察护理.这样才能为术后并发症及早进行预防和处理为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顺利地痊愈出院.

    作者:杨立秋;凌永梅;周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仅要求护士高精的业务水平,而且需要严谨、规范、安全的护理服务理念,在任何环节上都不能疏忽,否则会给患者带来心理或身体上的损害和障碍,给患者造成痛苦,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应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防范意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杜绝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几种常见老年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一般老年人患有多种内科疾病,患病时由于身体状况的原因,老年病人不能完整叙述病史,且有些疾病症状不典型,在一定的程度上给治疗带来一些困难.因此,本文阐述来了几种老年人常见的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并根据相应的症状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为防止疾病症状的加重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胡春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论肝病的预防

    我国是各种肝病高发的国家.目前,许多肝病还无法彻底治愈,而肝病患者一旦发展到肝硬化、肝癌的地步,其病情更是难以控制.因此肝病的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人们应针对肝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本文作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简述肝病的症状,并提出日常保健和中医理论两方面有效预防肝病的建议.

    作者:于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对其疼痛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3月骨关节科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1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311例患者分成两组,将对照组记为A组,干预组记为B组,A组有155例患者,B组有156例患者.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B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指导等.用11点疼痛数字等级量表(PI-NRS)分别评估两组患者关节炎的疼痛程度,评估次数为两次,第一次在入院时,另外一次为入院15天后.结果:在两组患者入院15天后,使用11点疼痛数字等级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关节炎的疼痛程度,并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统计数据显示,A组和B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B组效果明显好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谈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的疼痛,有利于治疗患者的症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桂玲;张云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效果观察与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组织学习相关文件提高护士认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强调主动服务意识,倡导亲情化服务;完善护理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科室根据需要科学弹性排班,调整工作重点,加强基础护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护士的成就感,使护士的劳动价值和专业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作者:谭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微创手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52例我院脑外科诊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钻孔治疗组、微创引流组,每组患者均为26例,随访三个月后复查头颅CT,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三个后来院门诊复查.经过分析数据,得硬膜下血肿微创手术治疗组治愈率为96%,而钻孔治疗组治愈率为84%,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临床疗效明显较钻孔治疗组优越.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行微创治疗组引流,有较高的治愈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明显优于传统的钻孔治疗组,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颜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抗真菌药的合理应用

    真菌感染可分为表浅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两类,表浅感染是由癣菌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等体表部位造成的,发病率高,危害性较小.深部真菌感染是由念珠菌和隐球菌侵犯内脏器官及深部组织造成的,发病率低,危害性大.在抗真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真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常用的抗真菌药有吡咯类抗真菌药、唏丙胺类抗真菌药和其他类抗真菌药.

    作者:谢珍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库合血方法及应用

    输血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治疗手段,关乎病人生命安全,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前实验室中重要的实验环节,通过交叉配血试验可以发现献血员与病人之间是否存在不相配合的完全和不完全抗体.生理盐水合血法,凝聚氨合血法,微柱凝胶(卡式)合血法是我们实验室常用的三种合血方法,了解三种方法的特点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工作.

    作者:何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突发性聋的治疗影响

    目的:提高小儿突发性聋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对25例小儿特发性聋患儿的心理舒缓,健康教育,消除孤独感及恐惧,保证充足的睡眠,解除后顾之忧及出院前教育等护理干预.结果:25例小儿特发性聋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8.0%,高于国内文献报道的总有效率的36.3%和59.6%.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小儿突发性聋的综合治疗效果.

    作者:刘莉;徐素珍;吴丽君;马迪将;方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药贮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及其防护措施

    中药品质的好坏,跟贮存保管密切相关.如果贮存保管不当,中药产生不同的变质现象,从而直接影响中药的质量和疗效.本文旨在对中药贮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一些防护措施,供各位药学工作者参考.

    作者:叶德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生儿出生时用脐带夹平夹切断脐带后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后用脐带夹断脐带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试验组的新生儿使用脐带夹断脐带后,常规消毒,在脐带夹与新生儿肚脐之间用6cm*6cm 的无菌开口方纱将其隔开,然后常规包扎.对照组的新生儿在脐根与脐带夹之间不用无菌开口小纱布,其他步骤同试验组.结果:使用开口小纱布的新生儿,脐带根部收敛快,3天后剪断脐带夹,脐带根部较少发生脐炎.讨论:新生儿出生时用脐带夹夹闭、剪断脐带后,临床护理方法的改进对新生儿脐带残端的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宋云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整体护理用于改善ICU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整体护理措施与常规护理措施应用于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在改善心理状态方面的临床效果.分析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到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ICU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整体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评分情况并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得分为(45.32±9.84)分,对照组的为(60.47±11.13)分;实验组患者的SDS的得分为(44.81±12.15)分,对照组的为(60.88±11.58)分.实验组的患者的满意率为80%,对照组的满意率为4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用于改善ICU患者的心理状态满意度高,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孙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急救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哮喘急救中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附属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6月重症哮喘共60例,均给予加强龙、氨茶碱静脉给药,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同时给予祛痰药物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后病情未见好转,给予鼻面罩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患者无创正压通气前、通气后12h、24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等进行测定,并观察指标改善情况.结果:59例患者均抢救成功,1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通气后12h、24h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均显著低于通气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善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和体征,急救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作者:高青;曹海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试论孕妇口腔的保健及护理方法

    众所周知,女性在妊娠期内的生理状况与非妊娠状态有十分重大的区别.在这种特殊的生理状态下,妊娠期女性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则极易引发各种口腔疾病,不仅仅会影响到妊娠期女性正常的饮食、睡眠,甚至严重的会对胎儿的健康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在妊娠期对孕妇进行适当及时的口腔保健和护理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妊娠期女性易产生的诸多口腔问题,同时也能够大程度上避免由口腔疾病而引发的不良妊娠结果.本文从归纳妊娠期女性常见的口腔疾病出发分析了可能对妊娠产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和护理方法.

    作者:王子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54例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中胃大部分切除和单纯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分别选取两组患者,均54例,一组行单纯修补术,另一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结果:行单纯修补术的观察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及术后复发、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单纯修补术更适用于急性胃穿孔的治疗,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可避免过于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严志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学基础>课程说课稿

    说课程即是对某一课程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阐述课程的本质特点,促进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升、手段的改进.笔者针对<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资源及课程特色五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刘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病毒性脑炎62例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目的:通过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探讨脑脊液、脑电图、影像学检查在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我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收治病毒性脑炎患者6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本组资料中患者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占74.20%,发热占61.3%,精神行为异常占41.9%,抽搐占30.0%,恶心呕吐占12.9%,意识障碍占16.1%,伴有口周疱疹占9.7%,肌肉疼痛占3.2%.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检查异常占38.7%,脑脊液生化检查异常占64.5%,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异常占58.1%,脑脊液压力异常占35.5脑电图检查异常占67.3%,影像学检查异常占16.8%.结论: 头痛、发热及精神行为异常是多数病毒性脑炎患者入院的首发症状,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脑脊液、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多种检查方法的结合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提供更加充分的证据,进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

    作者:田永攀;郭霞;潘成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在胎儿腹裂畸形中的B超诊断

    目的:探讨B超诊断在胎儿腹裂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以来经分娩、剖宫产、引产或其他方式追踪随访所证实的具有腹裂畸形的7例胎儿的临床结果与B超检查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中有3例羊水比正常偏多,其余4例羊水量正常.2例胎儿前腹壁可见裂口,且有肝脏膨出物,1例可见肝脏漂浮于羊水中,情况较为严重,2例胎儿腹裂畸形位于脐带根部偏右,1例胎儿腹裂畸形位于脐带根部偏左侧,还有1例合并其他畸形.结论:B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产前诊断胎儿腹裂畸形的方法,诊断准确率高,可靠性强.

    作者:邝旭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