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萍;谢萍;周媛
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与人性化管理策略及效果.方法:将妇产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0例患者,对照组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方式则为风险控制与人性化管理.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结果:从总体情况来分析,研究组治愈率95.00%(38/40),对照组则为84.21%(32/38),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3~14天,平均为5.4±2.5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则为6~25天,平均为9.4±2.8天,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妇产科患者而言,采用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的护理方式,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除了能使得患者病情更好的改善之外,还能提高治愈率,同时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见疗效十分显著,而患者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召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也是实施优质护理的关键.从护理人员、医院、管理者、患者几方面总结分析了本院外科病区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有利于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大限度的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缺陷和纠纷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完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让患者获得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作者:幸世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健康教育组,每组各42例,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情况,分析健康教育的意义.结果: 健康教育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患者并发症减少,舒适度及依从性高升高.结论: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骨科患者的恢复.
作者:黄金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说课程即是对某一课程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阐述课程的本质特点,促进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升、手段的改进.笔者针对<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资源及课程特色五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刘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46例血液净化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并总结其应用体会.结果:46例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均得到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至99.7%.结论:舒适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黄玉芬;沈献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针灸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周围性面瘫患者均采取针灸分期疗法,其中急性期针灸患者52例,静止期针灸患者45例,恢复期针灸患者41例,比较不同分期患者针灸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急性期针灸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静止期以及恢复期针灸患者(P<0.05),静止期针灸患者与恢复期针灸患者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佳介入时间因为发病的早期(即急性期),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作者:周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维持老年痴呆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 方法:对38例老年痴呆症患者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定时电话指导家属或陪人,同时建立病情档案. 结果:经过综合护理措施,提高了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自理能力,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经过定期电话随访对家属或陪护进行指导,加强了他们应对痴呆患者的能力,改善和提高了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美玲;邹小艳;郭代珠;陈妙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是指发生中风以后所遗留下的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残疾症.脑卒中后康复训练是综合协调地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减轻残疾和因残疾所带来的后果,使残疾者的残存功能和潜在能力在治疗后获得大的发挥,获得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重返家庭和社会,平等地享受人类的各种权利,提高生活质量.我科利用疗养院优势,运用康复综合手段对30例脑中风后遗症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作者:许小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伴下肢骨折非手术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从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之间收治的20例精神分裂症伴下肢骨折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行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加施康复护理,对比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比较好的护理效果.实验组的10例患者全部治愈.对照组的10例患者也全部治愈.结论:对精神分裂症骨折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具体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非常值得各医院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魏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改良式腹直肌外缘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阑尾炎病患,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各8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式的腹直肌外缘切口的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80例患者则给予以往常规的切口手术方法进腹.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差异性以(P<0.05)统计学意义进行表示.结果:实验组80例病患中40例显效,35例有效,5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80例患者中33例显效,31例有效,16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病患的手术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 05).结论:改良式腹直肌外缘切口的手术方法在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朱文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妊高症孕妇100例,对100例患者在围产期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用药护理、产时护理以及产后护理等全面、科学的临床护理.结果:100例孕妇均顺利分娩,母婴安全,未出现妊高症心脏病、胎盘早期剥离以及子痫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中有2例孕妇出现了产后血液循环衰弱症状,经临床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其中有1例孕妇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经临床处理后得到缓减.孕妇出院时,对其进行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满意95例,一般满意3例,不满意2例.结论:对妊高症孕妇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用药护理等全面、科学的临床护理,能够很好的控制产妇的血压水平,降低妊高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产妇顺利的完成分娩,保证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
作者:支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对2005年2月-2008年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癌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心理护理.结果: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结论:应针对患者的吧同心理特诊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作者:王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疼痛控制在开胸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心胸外科收治的8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疼痛控制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疼痛控制干预有利于减少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硬膜外麻醉和全麻是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的主要方法,自2007年以来,我院逐步开展腰丛-坐骨神经丛阻滞用于下肢手术的麻醉,具有起效快,效果确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副作用少等优点,适用于老年、心血管疾患、低血容量等患者.本研究通过比较此三种麻醉方法应用于老年下肢手术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变化,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下肢手术免疫功能的影响,这对减轻围术期免疫抑制,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树斌;赵玉国;李文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抗生素使用频率相当高,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甚至滥用将诱导细菌产生耐药,还可能产生选择性耐药菌,从而引起病程迁延、并发症产生、治疗失败等,本文就儿童呼吸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了探讨.
作者:马强;丁明玲;周京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胃镜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和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62例,首先采用胃镜检查后进行手术治疗病理性检查,随机分为两组患者,甲组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乙组患者32例,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检查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胃镜检查确诊60例,确诊率为96.77%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患者62例,确诊率为100%,对比两种准确诊断率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胃镜检查操作时间等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胃镜进行临床检查早期胃癌的准确诊断率较高,可进行早期胃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采用人性化干预护理措施可显著缩短胃镜检查操作的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术中不适感,增加患者配合度和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宜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应用.
作者:孙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我院15例肠外瘘患者阶段性肠内外营养支持及护理措施.方法:15例肠外瘘患者在采取充分引流,控制感染的同时,分别在肠外瘘的不同时期给予阶段性的营养支持治疗,并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15例患者均治愈,自愈11例,手术治疗4例,住院时间35天~72天.全肠外营养支持(TPN)时间7~18d,平均10土3.6d;肠外营养支持(PN)+肠内营养支持(EN)3~8d,平均5土1.2d;全内营养支持(TEN) 14~43d,平均20土8.6d.结论:对肠外瘘患者在疾病的不同时间段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及精心护理,对疾病的恢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亚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以不断提高治疗质量,为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所有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绝大部分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50例痊愈,20例有效,仅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22%.结论:通过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可以对消化性溃疡起到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所以应当不断加大对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的探讨、研究,改进治疗措施与方法,提高治疗质量,确保患者身体健康.
作者:马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产后乳汁淤积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产后乳汁淤积症产妇60例,对60例产妇的产生乳汁淤积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导致产后乳汁淤积的主要原因有:未及时早吸吮、哺乳姿势不正确、乳头发育异常、心理等因素导致拒绝哺乳等.根据产后乳汁淤积症产生的原因加强对产妇的对症护理.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本组60例产妇均在3~6d内疏通乳腺管,消散乳汁淤积,成功实施母乳喂养.结论:加强对产后出现乳汁淤积症产妇的对症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饮食护理、手法按摩以及加强对乳头发育不良产妇的对症护理等,可有效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黄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国产和进口重组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为临床选择经济有效的乙肝疫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1-2006年出生的HBsAg和抗-HBs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儿童161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80人,B组:81人,按0、1、6个月免疫程序,分别接种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观察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用ELISA法检测接种后1、7个月血清中抗-HBs水平.结论:两种疫苗初免后1个月的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3.75%、96.30%,无显著差异,初免后7个月的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5%、98.77%,无显著差异,国产和进口疫苗的免疫效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因其价格低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喻林玲;何九宏;李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