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繁;贾春芒;张晓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报道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神经纤维瘤病的影像表现.CT表现为:①颅内肿瘤,4例为双侧听神经瘤,脑膜瘤2例,视神经胶质瘤1例,单侧听神经瘤1例.②颅骨改变,表现为颅盖骨缺损,颅板变薄,内听道、蝶鞍、眼眶、视神经孔扩大及骨质缺损.
作者:何柳;庞大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阐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扬长弃短,变弊为利,是提高<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其优势主要表现在:极大地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极大地调动了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难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条件不足;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有待提高;学生尚未完全适应多媒体教学.通过3个方面:改善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条件;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尊重学生,教会学习方法,使利大于弊,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易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乌梅丸源于医圣仲景的<伤寒论>,主治蛔厥证及下利.笔者近年将乌梅丸为汤剂,辨证运用该方治疗各种杂病,均获良效,现举例于下.
作者:熊竹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由于有反复发作之特点而成为顽固之疾,其治疗单靠中医或西医疗效均欠满意.自2004年1月-2004年12月,笔者以自拟益气固本汤配合西药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尿失禁是指任何增加膀胱内压或降低尿道压,而导致尿道外口不自主地溢出尿液的一种疾病.液体流动的规律是从高压处流向低压处.排尿期膀胱压大于尿道压,尿液得以排出.同理,若储尿期出现膀胱压大于尿道压的现象,则发生尿失禁,各种尿失禁都具有这一基本特征.它既可作为一个独立症状,又可是许多不同疾病中的一个症状,为临床常见病,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女性、儿童和老年人.国外资料表明,女性30~59岁发病率为25%,60岁以上发病率为38%.1998年我国北京和重庆两地的抽样调查显示其发病率接近30%.此病属中医学小便失禁的范围.约有半数的病人由于对疾病认识不足,羞于启齿,求治意识不强,或者因误诊误治而不能得到正确有效的治疗.笔者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方法,配合功能锻炼,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雷;王艳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千金要方>继承和发展了<内经>摄生养生的观点,并依据实践经验,提出调性养生、运动养生、行不妄失、起居有常、治未病之病等一系列养生原则和措施,迄今仍有其指导和实践价值.
作者:崔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脑卒中是临床的急危重症,使用中药直肠滴入给药,方法简便易行,能较好的利于中医的辨证施治,及早恢复患者平稳的生命体征,为康复提供时机,尽可能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结果满意.
作者:谢敏;毕璠;罗兰;况时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疗效.方法:运用推拿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用长海痛尺评估法进行疼痛评估.结果:连续治疗2个疗程(20天,每天1次)后,患者疼痛显著减轻.结论:推拿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傅;陈丽珍;赵刚;辛玉凤;刘涛;蒋剑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采用中药糖敏汤配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60例,并与格列美脲治疗30例随机对照,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BG)、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FBG和BG显著下降,ISI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SI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糖敏汤具有明显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作者:任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半夏为一种常用中药,在很多方剂中都会出现,然而该药在不同的方剂中与不同的药物配伍功用不尽相同,通过对临床常用方剂加以概括分析,并结合新的临床报道总结出半夏的临床配伍应用,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魏玉明;王建华;李学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长期以来,临床护理只强调留置尿管的方法和步骤,却忽略了拔除尿管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使得有些病人拔除尿管后出现第1次自行排尿困难,临床上由于拔除尿管后出现尿潴留而再次行导尿术者较多见.这样,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有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又增加了护理工作量.有研究表明,用个体放尿法,可以保护留置尿管病人的膀胱功能,提高拔管后排尿成功率[1].如何掌握拔除尿管的时机,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自2002年9月-2004年9月,对22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拔除尿管时机作了对照观察,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岩;杨萍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前,中西医对儿童哮喘的认识均有一套较成熟、科学性强的理论,在哮喘的诊疗上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然而,科学地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应该是目前为止本病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许尤佳;杨华萃;罗笑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肩周炎为中老年人常见运动系统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日常活动及身心健康的慢性进行性病变,为引起中老年人关节疼痛,影响关节功能的常见原因,其表现主要为无菌性炎症过程,与肩部劳损及感受风寒、代谢障碍有关.总结1997-1999年34例病例,以中药内服配合自主功能锻炼为主,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华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阴囊湿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由于搔痒难忍,致使患者寝食不安,精神上受到很大的痛苦.湿疹发生于阴囊部位,名为阴囊湿疹,俗称绣球风或肾囊风.其病因一般认为是各种内、外因素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或与核黄素缺乏,神经机能障碍有关.中医则认为因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急性以湿疹为主,慢性多伴有血虚及久病耗血所致.
作者:赵从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电针、按摩、中药内服相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焱;回世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肌收缩性头痛又称紧张性头痛,是慢性头痛中为常见的一种,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侧枕颈部或头部的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笔者采用针剌治疗该病4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探索高血压病人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本组以602例社区高血压病人为干预对象,主要采取指导长期合理应用降压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所致的自行停药,展开面对面经常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使干预对象关心重视高血压危险因素和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坚持定期测血压,规律性服药的依从性意识增强.
作者:石晓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05例采用西药静滴复方甘草酸苷加中药煎剂口服治疗,对照组60例使用西药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8%,对照组6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尚利娜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