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实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徐文静;金实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金实, 临床经验, 中医药疗法
摘要:金实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邪实正虚,当治分缓急,依次进退,选药轻灵活泼,运用萎胃汤化裁治疗胃虚瘀热证收到良效.并参考胃镜与病理检查结果择药.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白虎加桂枝汤治疗慢性鼻窦炎16例临床分析

    1995年,笔者应用白虎加桂枝汤为主治疗一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病例,结果发现在治好患者关节病症的同时,其多年的慢性鼻窦炎也随之而愈,由此病例的启示,先后用此方加减治疗慢性鼻窦炎16例,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东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血府逐瘀汤治验举隅

    血府逐瘀汤出于王清任<医林改错>,药用:桃仁四钱,红花二钱,当归三钱,川芎一钱半,生地三钱,赤芍二钱,枳壳二钱,柴胡一钱,桔梗一钱半,甘草二钱,牛膝三钱.方中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配合当归、生地养血活血,使瘀血去而又不伤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使气行则血行;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桔梗入肺经,载药上行,使药力发挥于胸(血府);甘草解毒通百脉以调和诸药.此方乃四逆散、桃红四物汤加味组成,主要功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血府逐瘀汤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常获明显疗效,兹举验案数例,就正于同首.

    作者:吴松柏;刘德泉;艾素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努力构建和谐的辽宁中医药大学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大学校园,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笔者认为构建和谐辽宁中医应该着重做好如下五方面工作.

    作者:魏金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愈疡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愈疡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以愈疡散1号200mL保留灌肠2个疗程,后改愈疡散2号200mL保留灌肠2个疗程.对照组以思密达9.0g、云南白药2.0g与生理盐水共混合成200 mL保留灌肠,均共4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近期疗效及6个月后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10<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愈疡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远期疗效优良.

    作者:孙敏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

    支气管哮喘,由于有反复发作之特点而成为顽固之疾,其治疗单靠中医或西医疗效均欠满意.自2004年1月-2004年12月,笔者以自拟益气固本汤配合西药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金实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金实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邪实正虚,当治分缓急,依次进退,选药轻灵活泼,运用萎胃汤化裁治疗胃虚瘀热证收到良效.并参考胃镜与病理检查结果择药.

    作者:徐文静;金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糖敏汤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对照观察

    采用中药糖敏汤配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60例,并与格列美脲治疗30例随机对照,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BG)、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FBG和BG显著下降,ISI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SI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糖敏汤具有明显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作者:任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温胆汤临床应用举隅

    温胆汤,原于<千金方>,为祛痰剂.具有清胆和胃,除痰止呕作用.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应用温胆汤治疗慢性胃炎、脑动脉硬化症、美尼尔氏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英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顽咳证治举隅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症,也是一种难治病症,尤其顽咳多是久治不愈之疾,非常法之所宜,余在临床中摸索治疗一得以飨同道.1顽咳乃热人血分血热充斥肺失宣降咳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新咳多外感,久咳为内伤,新感咳嗽无论外感风寒、风热之邪,常邪气犯肺,肺失宣降所致;内伤则由脏腑功能失调或痰、或火、或阴伤、或气耗,内干于肺或使肺气阴受损而致,此均病之常.然顽咳多新感之邪,久蕴不解,化热由气入营血或内伤热结日久直入营血,血热充斥,内舍于肺,结于咽喉,肺失宣降所致.临床症见:咳嗽阵阵,入夜尤甚,咳声高亢,咽干咽痒,面红咽紫(黯),甚色如草莓,舌黯红,苔少,脉细数.治则:凉血散血,清肺止咳.方药:犀角地黄汤合止嗽散化裁.若外合寒邪则合杏苏散化裁;若合风热则加桑菊饮;若苔偏厚,痰黄加胆南星、金瓜蒌等.

    作者:吴燕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面中掀翻术治疗鼻腔鼻窦鼻咽肿瘤26例分析

    目的:分析面中掀翻术经鼻腔、鼻窦、翼腭窝摘除鼻腔、鼻窦、鼻咽部肿瘤的临床应用优点.方法:通过26例患者,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13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根据chandler等分期:Ⅱ期2例,Ⅲ期3例;颧突、上领窦前壁骨瘤1例;筛窦骨瘤3例;上领窦癌(T2N0M0)2例;鼻腔外侧壁鳞癌1例;鼻中隔巨大软骨瘤1例.均采用面中掀翻术治疗.结果:26例患者手术效果良好,具有术野宽阔、肿瘤充分暴露、直视操作、切除干净、出血少、复发率低、面部不遗留瘢痕等优点;2例半年复诊患侧鼻翼矮小.结论:面中掀翻术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是治疗鼻腔、鼻窦、鼻咽部肿瘤的首选术式;也可作为鼻中隔穿孔修补术;鞍鼻、歪鼻的整形术式.

    作者:吴世宝;程军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七味白术散临床应用举隅

    七味白术散载自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原名白术散,由人参、白茯苓、白术、藿香叶、木香、甘草、葛根组成,治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津液内耗,烦渴多饮等.该方为笔者临证常用,随证化裁,用治于湿阻脾胃,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厌食、慢性泄泻等病症,每获良效.现选介于下.

    作者:蒋琴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温阳利水法治疗胸积液10例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胸积液的疗效.方法:运用温阳利水汤,日1剂,水煎服.结果:10例胸积液病人全部治愈.结论:真武汤温阳利水治疗胸积液疗效满意.

    作者:梁国权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喉痹63例

    喉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咽炎,是咽黏膜发生炎症的一种常见疾病,因其表现咽痛、咽部干燥灼热、咳嗽、夜间尤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睡眠.病毒与细菌感染均可引起本病,受凉、受热、烟酒过度以及各种物理和化学等刺激都可成为本病发病的诱因.养阴清肺汤来源于<重楼玉钥>,用以治疗素体阴虚蕴热,复感燥气疫毒时邪所致的白喉主方,其配伍特点为标本兼顾,养肺肾之阴以扶其正,疏散利咽以祛其邪.

    作者:吴红卫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医学学科属性刍议

    从研究对象、思维方式、文献表现、知识构成等诸多方面论证认为,中医学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属性和色彩.与其说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领域,毋宁说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医学应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以利于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臧守虎;罗良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针刺合按摩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电针、按摩、中药内服相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焱;回世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舌诊在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将舌诊应用于临床护理中,通过分析消化道手术后病人的舌象变化,指导临床,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一般护理常规的基础上,进行察舌辨证,辨舌施护.结果:消化道手术后病人的舌象分别在术后1~2天、3~7天、7~10天有明显的变化特点.结论:舌诊应用于术后的康复护理中,有助于明确观察重点,及早发现异常,正确判定顺逆,对临床护理起着重要的指南作用.

    作者:王晓雯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肝硬化病人发生情感变化的临床护理

    情感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引起情绪和情感反应的原因很多,严重的情绪紊乱可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研究证实,人在应激时,体内内啡肽、儿茶酚胺及消化道激素分泌增加,可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消化道症状,致使肝硬化病人突然出现病情恶化,严重影响治疗,甚至危害生命,所以在日常护理中应多注重人文关怀,沟通好家庭成员的支持与关心,防止应激不良的发生.

    作者:钟晓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36例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66例带状疤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均给予中药内服、中药外敷、灯火灸综合治疗,对照组30例均给予西药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结果: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姜锦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伤寒病人的中医辨证施护

    目的:为探索伤寒病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51例已确诊的伤寒病人,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对照组按西医伤寒病人的常规治疗护理措施进行.结果:通过x2检验发现观察组无论在缩短病程及发热时间(P<0.01),减少住院天数(P<0.01),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P<0.005)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伤寒病人是有效和有益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为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之临证笔谈

    更年期综合征是中老年妇女的一种常见病.一般发生在45~55岁,平均年龄在49岁左右.女性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新生儿期、幼年期、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和老年期等各个生理阶段.更年期是妇女从性成熟期逐渐进入老年期的过渡阶段,它是人体衰老进程中一个重要而且生理变化特别明显的阶段.在这个过渡期中,大部分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的比较缓慢、稳定,机体植物神经功能调节得好,能适应雌激素量的改变,所以能比较平稳的度过此期.而有的人却不能适应,出现一系列的因雌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与个性特点及精神因素引起的症状,以及因家庭和社会环境改变有关的症状.

    作者:鲍亚荣;高娃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