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英杰
采用中药糖敏汤配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60例,并与格列美脲治疗30例随机对照,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BG)、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FBG和BG显著下降,ISI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SI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糖敏汤具有明显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作者:任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以自拟中药愈溃汤配合西药三联疗法(奥美拉唑加羟氨苄青霉素加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结果:总有效率为95.3%.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能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崔红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电针、按摩、中药内服相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焱;回世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根据有关文献从灸法补泻的操作、机理、临床应用3个方面对灸法补泻作一探讨.结论:达到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的目的,临床应用灵活掌指.
作者:张永臣;张晓立;吴富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长期以来,临床护理只强调留置尿管的方法和步骤,却忽略了拔除尿管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使得有些病人拔除尿管后出现第1次自行排尿困难,临床上由于拔除尿管后出现尿潴留而再次行导尿术者较多见.这样,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有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又增加了护理工作量.有研究表明,用个体放尿法,可以保护留置尿管病人的膀胱功能,提高拔管后排尿成功率[1].如何掌握拔除尿管的时机,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自2002年9月-2004年9月,对22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拔除尿管时机作了对照观察,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岩;杨萍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由于有反复发作之特点而成为顽固之疾,其治疗单靠中医或西医疗效均欠满意.自2004年1月-2004年12月,笔者以自拟益气固本汤配合西药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温胆汤,原于<千金方>,为祛痰剂.具有清胆和胃,除痰止呕作用.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应用温胆汤治疗慢性胃炎、脑动脉硬化症、美尼尔氏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英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肾性贫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关于肾性贫血的研究不断完善.一般认为,其形成机制主要分为3个方面: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多和失血.其中以促红细胞生成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是肾性贫血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尿毒症毒素、营养不良、炎症、各种原因导致的溶血、血液透析相关问题、出血倾向以及药物等其他因素也逐渐受到重视,相关研究不断完善.总结归纳综合分析肾性贫血的发生机理势必会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孙劲秋;何学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为探索伤寒病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51例已确诊的伤寒病人,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对照组按西医伤寒病人的常规治疗护理措施进行.结果:通过x2检验发现观察组无论在缩短病程及发热时间(P<0.01),减少住院天数(P<0.01),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P<0.005)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伤寒病人是有效和有益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为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脑卒中是临床的急危重症,使用中药直肠滴入给药,方法简便易行,能较好的利于中医的辨证施治,及早恢复患者平稳的生命体征,为康复提供时机,尽可能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结果满意.
作者:谢敏;毕璠;罗兰;况时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急性乳腺炎常在哺乳期因乳汁瘀积而引起发热、乳房肿块、疼痛等.不仅增加母亲痛苦,而且影响母乳喂养.用马铃薯片外敷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永辉;张敏丽;张树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金实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邪实正虚,当治分缓急,依次进退,选药轻灵活泼,运用萎胃汤化裁治疗胃虚瘀热证收到良效.并参考胃镜与病理检查结果择药.
作者:徐文静;金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运用白虎加桂汤加减进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60例,能有效减轻红肿疼痛的症状,结果总有效率为91.7%.
作者:赵一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咽喉合剂具有清咽利喉、清热解毒之功效,为了控制其质量,笔者对制剂中金银花、甘草、虎杖的鉴别方法加以研究,建立了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胡晓峰;杨晓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喉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咽炎,是咽黏膜发生炎症的一种常见疾病,因其表现咽痛、咽部干燥灼热、咳嗽、夜间尤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睡眠.病毒与细菌感染均可引起本病,受凉、受热、烟酒过度以及各种物理和化学等刺激都可成为本病发病的诱因.养阴清肺汤来源于<重楼玉钥>,用以治疗素体阴虚蕴热,复感燥气疫毒时邪所致的白喉主方,其配伍特点为标本兼顾,养肺肾之阴以扶其正,疏散利咽以祛其邪.
作者:吴红卫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995年,笔者应用白虎加桂枝汤为主治疗一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病例,结果发现在治好患者关节病症的同时,其多年的慢性鼻窦炎也随之而愈,由此病例的启示,先后用此方加减治疗慢性鼻窦炎16例,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东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报道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神经纤维瘤病的影像表现.CT表现为:①颅内肿瘤,4例为双侧听神经瘤,脑膜瘤2例,视神经胶质瘤1例,单侧听神经瘤1例.②颅骨改变,表现为颅盖骨缺损,颅板变薄,内听道、蝶鞍、眼眶、视神经孔扩大及骨质缺损.
作者:何柳;庞大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除风止痒、润肺止咳、下气化痰类中药配伍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祛风止嗽散(麻黄、荆芥、防风、杏仁、半夏、五味子、沙参、生地、前胡、生甘草等)治疗喉源性咳嗽10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此方有除风止痒、化痰止咳的疗效.
作者:姚黎;姚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用三四汤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用以上方法综合治疗.结果:42例,总有效率达95.24%.提示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茂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