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景萍;高爱玲;刘建英
目的:评估末梢法及静脉法血糖测定与氧化酶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便于临床血糖检测.方法:60例中老年糖尿病人用稳步血糖仪末梢血微量法、静脉血微量法,Glamour 2000临床自动分析仪静脉血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浓度.结果:各测定法血糖浓度分别为:末梢血微量法9.53±3.25mmol/L,静脉血微量法9.34±3.32mmol/L,静脉血氧化酶法8.90±3.14 mmol/L,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稳步倍加型血糖仪体积小,携带方便,测定血糖准确、快速、简单、需血量小、无痛苦,同时可存储150个有时间和日期的数据,非常适合于临床监测.
作者:陈巧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采用自拟加味三黄汤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65例,并与用甲硝唑液灌肠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84.5%,总有效率98.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本方药在改善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临床症状和局部组织阳性体征方面有明显疗效.
作者:马金萍;李洪永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进行眼科手术的患者154例,平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针对性的眼科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从患者的满意度、配合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和主动配合度分别为98.7%、9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5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眼科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清如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探讨莫西沙星片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盆腔炎性包块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方法治疗后患者的包块吸收率、疼痛率(疼痛评分≥4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率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片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二联抗生素治疗,能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减少包块,使包块缩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杨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以及社会老龄化,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过往主要通过偶测血压来观察和调整加压药使用方法,但这症方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以及不真实性.
作者:郑英;李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患者,男,69岁,因渐进性声音嘶哑伴吞咽疼痛2月,于2012年6月13日入院,喉镜检查: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会厌缘光滑,右侧声带前联合1/3处可见一个灰白色新生物,约1.5cm×1.3cm×1cm,表面光滑,呈隆起型.
作者:张遵红;丁朝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全科医生在慢性病防治中实施心理疏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收治50例在情绪方面存在问题的患者,并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进行病情调查以及测试.结果:绝大部分被检查者存在焦虑或者抑郁等不良情绪,其中占总人数的75%-80%,心理病情相对较重的患者高达45%左右.结论:患者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全科医生应该重视对患者心理的疏导,必要时可以让患者转诊至专科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以防延误病情.
作者:韩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早在几十年前,电视腹腔镜下进行胆囊切除手术便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这种手术方法就被普遍的应用到了胆囊息肉和胆囊息肉等一系列的胆囊切除手术当中.近些年以来,在腹腔镜下切除胆囊的重要启发之下,微创手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我院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期间进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计114例,并且这114例手术患者均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手术效果,手术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仕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确诊为MP感染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儿以婴幼儿为主,3岁以内42例.3岁-5岁30例,5岁以上6例.婴幼儿以发热、肺部表现为主,其中表现为喘息者18例.MP感染并发肺外表现者以年长儿多见,且主要损害血液、泌尿、心血管、消化系统,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肾炎、胸腔积液、心力衰竭及肝功能损害等、结论:儿童婴幼儿感染MP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不同年龄组的临床表现各异,有肺外表现者可涉及各个系统,提示对以喘息和肺外表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应警惕MP感染,以免延误治疗.
作者:顾晓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小儿慢性腹泻并发乳糖不耐受患者的治疗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慢性腹泻患儿共132例.入选患者需要进行粪便菌群比例检查.还需要对患儿进行血气分析以及食物过敏原的测定.治疗的基本方案是针对患儿的病因开展治疗,同时辅助以支持营养疗法和对症治疗.结果:132例患者中有88例患者治愈,另外30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无效有5例,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2%.结论:小儿慢性腹泻并发乳糖不耐受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对因治疗,并且诶同时辅助支持脱乳糖营养疗法以及对症治疗,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建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为病人探视者提供优质化服务,让每一位来医院探视病人的亲友、家属,能尽快顺利地找到自己要探视的病人,虽然提起来很容易,但实际上,也是一件即简单又烦琐的问题,首先需要查寻到住院病人的科室、病房、床号,因为医院的医护人员每天都很忙,百忙之中很难为探视者解决这一难题.
作者:段黎清;陈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介入治疗的50例冠心病病人进行围术期护理回顾性分析.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使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心情平静,无局部血肿及穿刺点出血,无并发症出现,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为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通过整体护理,减少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郑伟;潘淑梅;王亚丽;张丽涛;张艳萍;符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8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C)、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DM1)、2型糖尿病并发症组(DM2),比较三组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18的变化.结果:NC、DM1、DM2组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故认为血清I L-18、CRP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随着血清I L-18、CRP值的升高,糖尿病并发症逐渐发生.结论:动态监测血IL-18、CRP,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及治疗,为临床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提供新的实验室监测指标.
作者:包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症合并肌酸激酶升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58例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肌酸激酶升高与否,分为观察组(升高组))24例和对照组(正常组)34例,对其生化指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生化检测检查结果及心肌酶谱的变化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发生急性并发症时,患者的心肌酶谱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对肌酸激酶的检测能为诊断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高璐;沙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议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的术后护理内容、方法与经验.方法:通过对69例术后患者行留置三腔尿管压迫止血,进行持续膀胱冲洗,预防便秘等术后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出现.结果:本组69例患者术后3~5 d拔除三腔导尿管,患者自排尿64例,术后3例出尿路感染,2例术后出血,均经过及时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三腔尿管护理、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和出院后的指导等,对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俊慧;田如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外科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和微循环障碍,从而引起组织低灌,细胞急性氧代谢障碍,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危急临床综合症.休克是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危急情况,必须及早发现和救治,否则病情迅速恶化,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作者:何锦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本文将从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认真分析了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对构建和谐医患的重要意义,从宏观方面提出了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角度,推进和谐医患构建进程.
作者:李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社区护理对产后抑郁妇女的影响,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法,给予A组(n=60)产后抑郁症妇女一般护理,给予B组(n=60)产后抑郁症妇女社区护理干预,产后随访3个月观察心理状况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的心理评估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3个月后B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护理前,且优于A组护理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产后抑郁症妇女的心理状况,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琴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4例肾上腺肿瘤行后腹腔镜手术切除,术后严密注意有无出血、体液不足、皮下气肿、高碳酸血症、肾上腺危象、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果:出血1例,肾上腺危象1例,肺部感染1例,经过积极护理干预和及时处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后严密观察及积极处理是护理成功的关键.
作者:方敏;范晓娟;宁永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超在诊断产后盆腔静脉曲张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常规彩超及经阴道彩色超声对35例盆腔静脉曲张症患者进行检查,记录盆腔静脉曲张病变范围、曲张静脉的内径及血流速度.结果:常规彩超及经阴道彩色超声对盆腔静脉曲张症患者均能作出定性、定位及病变程度的诊断,并能与其它疾病所致的慢性盆腔疼痛作出明确的鉴别诊断,但经阴道彩超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经腹彩超.结论:常规彩超及经阴道彩色超声断盆腔静脉曲张症具有简便、安全、有效、无创伤和可重复的优点,对于瘀血程度的判定也具有较高的诊断率,特别经阴道彩色超声应为诊断盆腔静脉曲张首选的方法.
作者:杨东升;李建英;沈凌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