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遵红;丁朝霞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急性肺栓塞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10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通过螺旋CT肺动脉造影确诊,入院后均行血清CRP、血浆肌钙蛋白I、动脉血气分析以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根据血清CRP测定值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42例患者,CRP≥10mg/L;对照组共60例患者,CRP<10mg/L.结果: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右心室功能不全以及心肌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高危、低危、入住ICU人数以及死亡人数方面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CRP可作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预后指标,协助评估病情、判断预后.
作者:王立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2型糖尿病组(T2DM组)120例及正常对照组(CON组)150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和内脂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根据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T2DM患者FBG、FIN、IRI、TG、内脂素的检测数值[分别为(10.18±6.17)mmol/ml,(11.90±10.19)μg/ml,5.91±4.31,(2.13±1.82)mmol/ml,(23.81±15.31)pg/ml]高于健康人群的检测数值[分别为(4.92±0.51)mmol/ml,(5.26±1.93)μg/ml,1.15±0.44,(1.27±0.54)mmol/ml,(15.47±5.1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324,7.036,7.109,4.957,5.716,P均<0.05).结论:内脂素可能是T2DM的危险因子.
作者:杨冰;刘忠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主要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本院选择了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者44例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措施和护理后存话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具体方法为:对医生的抢救方法进行全力配合,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以及进行康复指导等.结论: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治愈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者十分关键.
作者:方微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针对上消化道出血应该采取何种措施进行护理.方法:将252例发生上呼吸道出血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26人,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内科护理.结果:对治疗组患者实行主动内科护理后,126例患者无再次出血现象,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全部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结论: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内科护理,需在短时间内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同时根据病情,给出相应的治疗措施,帮助病人及早恢复健康.
作者:朱丽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科技的发达,医学的进步,新生儿的死亡率已经大大降低,但是临床上难免还是会出现新生儿的死亡.新生儿死亡的原因很多,而呼吸窘迫综合征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通过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24例通过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利用统计学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表明,NCPAP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不仅简单易行、相对无创,还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的发生.
作者:杨明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讨论全麻病人恢复麻醉后一般常见的并发症及有效的处置方式;以此来确保全身麻醉患者的安全.方法:研究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非洲赞比亚中央省医院所经治的341例患者全身麻醉后病人的恢复状况,当中女性占51.2%,男性占48.8%,年龄在8~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1岁,在恢复室呆着时间在21~258分钟不等,平均为49分钟.结果:被安全送回病房的患者达99.9%,被转入ICU的有2例患者.术后寒颤(3.2%)、术后恶心呕吐(1.1%)、循环不稳定(5.5%)、苏醒推迟(0.5%)、低氧血症(5.6%)等是PACU常见的并发症.结论:麻醉的意外和并发症容易在术后2小时内出现,导致其发生的因素很多,要进行综合解析,第一是要去除病因,如果不能很快找到病因,那么就要先进行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措施,等患者意识清醒、循环呼吸稳定及所有反射都正常后在送回病房.
作者:蒋朝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并比较常规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电生理室2010年3月-2011年12月行心电检查冠心病患者85例,均依次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两种方式监测,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方式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阳性率,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等检出阳性率等.结果:本次研究85例患者中常规心电图监测检出心律失常51例,检出阳性率为60.0%;动态心电图监测检出心律失常65例,检出阳性率76.5%.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监测(P<0.05);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监测;两组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检出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率失常阳性率检出率较常规心电图显著提高,特别是对于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类型.
作者:鞠伟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和医疗作风不仅与广大病员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同时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具体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 医德医风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笔者根据工作实际就医德医风的现状、地位作用和如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做出思考.
作者:杨康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近几年,我们分别对石咀山电厂、905厂接触噪声的224名工人进行听力的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方法电测听检查:用丹麦(Den mark)产的DANPLEXASFZ型电测听对接触的224名工人(其中男133人,女91人)进行听力检查,年龄20-60岁.工种包括球磨机、电锯、机床、通风机、空压机、喷射器、汽笛、锅炉排放、发电机、变压器等旁的工作人员.
作者:罗苇;庞应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运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选择麻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4月间住院且施行剖宫产产妇126例,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分为腰硬组与硬膜外组各6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手术完成至术后1d内并发症发生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两组的麻醉效果比较,硬膜组的优良率为100.00%;硬膜外组的优良率为87.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少数产妇出现恶心,未出现呕吐,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手术完成至术后1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麻醉,运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值得推广.
作者:吴云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凯时是前列地尔注射液的商品名,是以脂微球为药物载体的静脉注射用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制剂.本品主要适用于治疗慢性动脉闭塞症引起的四肢溃疡及微小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四肢静息疼痛,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脏器移植术后抗栓治疗、缓解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低氧血症以及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等.凯时外周静脉给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静脉炎,而良好的护理措施对于静脉炎的预防及康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蒋立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儿家长在照护期间的真实感受,为护士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深度访谈法收集8名家长资料,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儿家长照护体验主要有4个主题:被患儿的护理问题困扰;心理负荷过重;照顾任务繁重;经济负担过重.结论:糖尿病患儿家长承受较大照顾和心理压力,护士应为其提供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
作者:陈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心肌梗死(MI)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在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前提下,出现冠状动脉血供急剧降低或者是中断,导致相应的心肌严重且持久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病变被称作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本病在欧美较常见,而在我国缺乏AMI死亡率统计资料.新疆阿勒泰地区基层医院绝大多数患者没有能够在24h内展开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早期药物再灌注治疗以及对受体阻滞剂(B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予以早期使用为基层医院对急性心肌梗死展开救治的基本手段.
作者:刘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矽肺是尘肺中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尤其是在天气骤然变冷时矽肺患者易合并肺部感染.高龄矽肺患者在各种不适宜的情况下肺部感染症状会加重.在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后,必要的健康指导更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
作者:李巧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患者肢体瘫痪及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重要病因之一.我院于2008年10月~2011年10月采用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132例及对照组10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长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塑形钛网技术,在早期修补脑外伤术后大面积颅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利用CT进行头颅薄层扫描,原始数据上传至厂家,在计算机中数字化塑形,制模并重建钛网,比对无误后,经手术用钛网修补颅骨缺损部位.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拆线,术后头颅外形基本对称,总体费用同手工塑形钛网持平,1例出现硬膜外血肿,2例出现皮下积液,无感染、癫痫等并发症.结论:应用数字化塑形钛网技术,早期修补脑外伤术后大面积颅骨缺损,优点多,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张进朝;刘新军;谢冬根;杨祟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我院2011年度32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以便寻求更好的盆腔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32例轻到中度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进行分析,其中平均年龄控制在32.4岁.采用左氧氟沙星100ml配伍甲硝唑0.5g,实行静脉滴注.结果:经过治疗,32例中痊愈6例,痊愈率为18.75%,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7%.结论:此联合抗生素疗效较好,成本效果比高,值得在轻至中度阶段盆腔炎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沈桂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中心血站检验科血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我市2009年6月-2011年9月中心血站发生职业损伤的检验科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站检验科职业伤害发生锐器损伤的比例高,可达64%,明显高于其他危险因素,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有效处理后,无1人发生血源性感染.结论:增强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重视血站检验科的血源性感染危险的防护,严格执行相关安全防护措施,可有效避免血源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黄明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给予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的手术时间、止痛例数、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3天的焦虑评分、住院天数等.结果:研究组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术后3天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止痛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术后焦虑感,可加快患者的身心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CCU(冠心病监护病房)运用优质护理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64例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该364例患者通过积极治疗以及有效的、优质的护理,随着生命体征的逐渐平稳,转普通病房的时间在进入CCU病房的5-7天后.结论:CCU(冠心病监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主要包括通过对语言交流、礼仪注重,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增加患者舒适感,通过对CCU患者运用优质护理,是使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改善,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在临床中需要大力推广.
作者:张瑶;刘俊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