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7例肩周软组织的损伤B超诊断配合针刀治疗

陈丽丽;周江红

关键词:超声检查, 肩, 软组织损伤, 针刀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显像在肩周组织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57肩)肩周痛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以健侧作为对照.结果:图像显示,急性损伤时肌腱组织内水肿,肌腱回声减低;慢性损伤时肌腱内回声杂乱,光点增粗增强,并可伴有钙化.57例B超诊断分别是肱二头肌长头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积液、冈上肌腱炎、冈下肌腱炎、三角肌下滑囊炎、腱鞘积液等.在B超的引导下刺入针刀,进行松解、剥离及除疤痕.结论:B超可以对肩周软组织损伤部位作出定位定性诊断,为临床针刀治疗提供客观依据.使针刀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长期的腹泻可以造成患儿体内的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会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针灸法、中药敷贴法、中药熏蒸法等,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

    作者:王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56例小儿肠炎的临床治疗与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56例小儿肠炎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小儿肠炎病例临床资料,依据不同小肠病因的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液体疗法等基础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结合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及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各个对症治疗方式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治疗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实践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脊柱外科临床实践的应用成效.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入住本院脊柱外科实施常规护理的3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院脊柱外科实施优质护理的37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优质护理包括:改善配套措施,提供全面具体的健康教育,深化护理内涵.结果:两组的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的满意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均P<0.01).结论:在脊柱外科中实施优质护理得到患者好评,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赵春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重症脂肪栓塞的治疗预防及护理体会

    目的:早期发现脂肪栓塞的方法、治疗和护理要点、通过对股骨干骨折病人术前术后用药预防及有效护理、减少了脂肪栓塞的发生率.

    作者:赵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缝合指背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分析

    目的:对缝合指背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手术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0例患者对42指进行治疗,血管链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上有所形成,并将其作为血供.指体侧方中线为皮瓣轴线,对皮瓣进行设计,中节指体中远端作为皮瓣的转折点,通过逆行转移对指远端皮肤缺损进行修复,缝合修复皮瓣携带的创面指神经断端与指背神经,或对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进行缝合修复,使手指感觉得到重建.结果:通过8-18个月的随访,全部患者的皮瓣成活,皮瓣质地和外形良好,有效的恢复了关节的活动度.结论:通过缝合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支血管链皮瓣对指远端皮肤缺损进行修复,其手术操作非常的简单方便,可靠的血供、指固有动脉和神经的确保都对患者的康复有所帮助.另外手术的并发症较少,手指感觉的重建使其成为有效的手术修复方法.

    作者:石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瘢痕子宫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瘢痕子宫的足月妊娠产妇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观察组90例采用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90例则无实施镇痛分娩,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程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4% (χ2=27.90,P<0.01).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7%,对照组为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第二、三产程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有效有效率达97.1%.两组均未见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瘢痕子宫可行走无痛分娩效果可靠,既能解除分娩疼痛,又能保证母婴安全,可降低剖宫产率,减轻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平秀红;张洪波;蔡炳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血浆降钙素原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分析血浆降钙素原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4例休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BRAHMS-Q测定,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血培养检测.记录两组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浓度,对比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的准确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浆降钙素原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兵;倪以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

    目的:探讨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2型糖尿病组(T2DM组)120例及正常对照组(CON组)150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和内脂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根据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T2DM患者FBG、FIN、IRI、TG、内脂素的检测数值[分别为(10.18±6.17)mmol/ml,(11.90±10.19)μg/ml,5.91±4.31,(2.13±1.82)mmol/ml,(23.81±15.31)pg/ml]高于健康人群的检测数值[分别为(4.92±0.51)mmol/ml,(5.26±1.93)μg/ml,1.15±0.44,(1.27±0.54)mmol/ml,(15.47±5.1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324,7.036,7.109,4.957,5.716,P均<0.05).结论:内脂素可能是T2DM的危险因子.

    作者:杨冰;刘忠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药师指导门诊儿童科学正确用药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儿童用药有其特殊性,为确保患儿安全,有效,合理,高质量地使用药物,将药物引起的不良影响或造成的伤害降到低程度.本文通过详细阐述药师在儿童用药时应该如何对家属进行正确的用药指导,从而有效避免用药不当和错误,提高患儿用药的依从性和安全合理性.

    作者:白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妇产科盆腔手术的消化道护理分析

    通过分析在2000年01月到2011年01月进行的乙状结肠和直肠的妇产科手术48例的效果,达到总结与肠道的妇产科盆腔手术的消化道护理经验的目的.根据术后回访信息,可以看出,在手术前对病情了解充分,正确的评估以及规范的围手术消化道进行护理,对盆腔手术和结直肠手术后的消化道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大幅度降低.

    作者:张志勤;余琛琛;鲍岑娟;李芝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下肢动脉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下肢动脉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4例疑似有下肢动脉系统疾病的病人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通过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高级血管分析(AVA)等多种处理方式,并与原始图像相结合,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54例患者中,有85位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狭窄,6例由于外伤导致的动脉栓塞,17例检查出有动脉瘤,大动脉炎7例,下肢搭桥术后10例,动脉静瘘11例,下肢动脉内支架术后3例,夹层3例,表现正常的12例.结论:MSCT下肢动脉成像技术对于下肢各级狭窄及闭塞情况的诊断比DSA更加准确.MS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以及逐渐成为精确诊断病变及评估手术效果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应红月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1年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4例.其中A、B两组在均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A组还特别性地加入了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4个月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进行评价.结果:A组患者的总体恢复状况要远远好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康复护理能有效地促进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邵筱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大剂量维C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大剂量维C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大剂量维C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大剂量维C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明显,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大剂量维C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有效药物.

    作者:曹慧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其网络行为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其网络行为的相关联系,为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使用网络成瘾问卷(LAT)和自编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家庭情况调查表,对乐平市119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级和性别的中学生网络成瘾人数和比例不同.单、双亲家庭中学生网络成瘾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上网时间与网络成瘾率成正比;不同上网地点网络成瘾性不同,其中在网吧上网易成瘾.结论:男生网络成瘾性的比例高于女生,单亲家庭对中学生网络成瘾性影响大,上网时间和上网地点均对网络成瘾有影响.

    作者:徐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妇产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成效探析

    目的:探讨妇产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成效.方法: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93例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制度干预前后的情况.结果: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后,联合用药率、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及抗菌药物应用种类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采取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观察妊高症产妇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研究并观察妊高症产妇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培训及住院分娩的妊高症产妇100例做为干预组.对干预组进行孕期健康宣传、心理护理干预、围生期护理等护理措施.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住院,未进行培训及产前检查的妊高症产妇100例为做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疾病控制程度、分娩方式及胎儿结局.结果:干预组产妇的先兆子痫、子痫、难产等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干预组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妊高症产妇属于高危妊娠的范畴,在有效地护理干预下能够降低孕产妇子痫病症等发生率,提高产妇及婴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鲁文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拜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2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4例,对照组104例,对照组用拜阿司匹林0.1g口服,每日一次长期应用,氯吡格雷75mg口服,每日一次,共服4周.治疗组拜阿司匹林0.3g口服,每日一次,连用3天,以后改为0.1g口服,每日一次,长期应用,氯吡格雷首次300mg口服,以后75mg口服,每日一次,共服4周.观察疗效.结果:1周内心绞痛控制情况:治疗1周内,两组低危组患者均有效控制心绞痛,但中高危组患者治疗组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两组低中危组患者心绞痛复发,AMI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危组患者间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高危患者治疗组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后一周内心绞痛控制疗效及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贵森;胡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8与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8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C)、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DM1)、2型糖尿病并发症组(DM2),比较三组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18的变化.结果:NC、DM1、DM2组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故认为血清I L-18、CRP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随着血清I L-18、CRP值的升高,糖尿病并发症逐渐发生.结论:动态监测血IL-18、CRP,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及治疗,为临床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提供新的实验室监测指标.

    作者:包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临床检验科职业暴露及防护对策

    检验科作为医院重要的医技科室之一,检验人员长期接触患者的含有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的血液、体液,各种传染性分泌物以及微生物的纯培养物,同时在工作中也要面对各种化学生物试剂等危险物质,极易造成感染.作者通过对检验科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现象,提出了安全防护对策和工作中个人预防医院感染及发生职业暴露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以减少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止暴露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富翠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便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减少误诊率.方法:对我院在2010-2011年间收治的52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咳嗽有其特殊性,比如患儿宰你夜间经常会出现喘鸣或者突然间进行剧烈咳嗽,这也成为临床诊断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依据.经过了解,患儿大多有过敏史或者患儿的家族有家族性过敏史.在给患儿进行支气管扩张和白三受提调节剂治疗后受到显著效果.结论:在临床上如果遇到长期慢性咳嗽的患儿,应当高度警惕是否为本病,医院应当提高医护人员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在发现本病事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在患儿本病的早期,可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者白三烯受体调节剂进行治疗,这对患儿的治疗有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孙金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