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杨珊;李晓玲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 小儿支气管肺炎,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了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病毒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喜炎平注射液,对比观察两组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同时进行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的检查,用药第7天复查胸片的情况.结果:喜炎平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6.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部体征,缩短病程,作为一种中药提取物,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主动脉夹层导致血性胸腔积液两例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内的血液经内膜撕裂口流入囊样变性的中层,形成夹层血肿,随血流压力的驱动,逐渐在主动脉中层内扩展,导致主动脉中层解离.临床特点是:起病急、疼痛剧烈、死亡率极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灾难性危重急症,如不及时诊治,48小时死亡率可高达50%.临床上近年来病例数有明显增加趋势.少数病人表现为血性胸腔积液,而疼痛较轻,诊断难以及时准确.现报道两例主动脉夹层导致血性胸腔积液,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缪春健;孟国凡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头面部烧伤病人的护理

    目的:头面部烧伤患者在病程的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例头面部烧伤病人的临床资料,介绍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创面护理、五官护理等综合措施.良好的医疗环境和护换关系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是护理质量的保证.结果:本组病人一期愈合5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头面部烧伤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作者:郭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儿童哮喘的护理体会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受遗传、感染、气候、生活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儿童哮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此病虽不能根治,却可以通过适当的手段得到控制.在对儿童哮喘的护理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做好患儿及家长的防护指导,对其症状的控制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作者:赵英华;符玉萍;潘淑梅;张丽涛;张艳萍;陈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心得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措施.结果:7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护士应掌握熟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并做好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

    作者:崔庆庆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方法:随机采集2011年1月-2011年10月门诊患者60例,住院部患者280例来进行血凝试验,对检验结果有可疑的患者,主管医生以及护理相关人员,检验人员进行回访调查.结果: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有样本的采集和处理,检验试剂以及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的检验步骤的规范性.结论:为了确保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必须确保有可能影响检验结果中检验环节的控制.

    作者:车方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在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对照组中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对实验组中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解比较.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较好,并且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血压控制情况均较好,p<0.05.结论: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关护理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患者的生活治疗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标准大骨瓣冶疗重型颅脑损伤60例分析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60例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其中良好有32例,占53.4%;中度残疾有11例,占18.3%;重度残疾有6例,占10%;植物人状态有2例,占3.3%;死亡患者9例,占1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廷江;刘真风;覃进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手术患者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处于一种社会性隔离,而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而不是指临床上那种由于疾病引起的丧失意识的病理性休克.由于手术室环境的特殊性,导致手术患者文化休克的程度增高,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发生急剧变化,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展.为减轻患者的文化休克,提高手术患者的手术质量,对手术患者产生文化休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周林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10例人工耳蜗植入术的配合及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总结了210例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通过术前访视,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电钻、显微镜、面神经监护仪等仪器的管理和使用等系列手术配合.结果:全部手术患者术中监测效果满意,术中未出现配合及护理意外,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通过一系列流程化的手术配合,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朱宣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护患沟通培训前后神经外科护患沟通的情况.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2011年1~6月对住院时间≥6d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培训,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明显减少;护士能够正确运用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方法,护患关系和谐率由50%上升至65%;患者满意度由90%上升至95.6%.结论:有针对性的护患沟通对提高神经外科护士沟通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云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咳嗽性晕厥1例护理体会

    1 病历资料患者,男,85岁,因3小时前晕厥1次入院就诊.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病、前列腺增生病史,平时服用氨茶碱、氨氯地平、非那雄胺、多沙唑嗪治疗.3小时前患者剧烈咳嗽时突发晕厥,跌倒在地,致左侧额部擦伤,约10余秒钟后自行转醒,醒后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当时查体:体温36.5℃,BP130/70mmHg,双瞳对光反射灵敏,桶状胸,两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不肿,病理征阴性.入院后查头颅CT提示头皮血肿,胸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表现,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心肌酶谱、血糖、电解质均未见异常.入院后1周患者再度于剧烈咳嗽后发作晕厥一次.进一步查脑电图、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均未见异常.诊断考虑咳嗽性晕厥,予止咳祛痰,并停用氨氯地平、多沙唑嗪.观察2周,患者无晕厥发作,安排出院.

    作者:李慧;包纪盛;朱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一例土方垮踏致复合伤的护理体会

    2012年5月17日,我科收治一名因土方垮踏所致严重复合伤病人,病情危重,经抢救和护理,效果理想.1 临床资料患者杨××,女,36岁,住院号12050813,因做工时土方垮踏压伤胸腹部等全身多处疼痛入院.查体:左上肢、双下肢活动受限,全身多处皮肤擦伤,我院CT提示:第1-4腰椎右横突骨折、左肾挫伤.B超提示:左肾混合性回声声像(考虑左肾破裂),腹腔暗区(考虑积血),入院时神志清楚,精神差,急性痛苦面容,测T35.5℃,P120次分,R22次分,BP101/74mmhg,立即给开通静脉通道,给止血剂氨甲环酸,吸氧、心电监护、留置尿量,胃管,做好术前准备,配血、备血等,1小时后进手术室,在全麻下行了肠破裂修补术,肠系膜破裂修补术、左肾破裂切除术、术中留置腹腔引流管,4小时后术毕回病房,麻醉清醒,给外科I级护理,吸氧、心电监护,术中失血2200mL,术中输入B型悬浮红细胞4U,血浆550mL.术后仍留置尿管、胃管.

    作者:姚应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139例康复护理

    目的:旨在临床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心脏及相应的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139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均选自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病患,在其住院期间进行康复护理.结果:139例病患在接受康复护理之后,只有13例再发生梗死现象.平均住院天数15天,出院时,全部病患生活均可自理.其生活质量大幅提高.结论: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心脏和相应的机体功能可以有效地恢复,避免或是减少病患卧床及并发病的发生率,大大缩短了住院天数,全面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冯丹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金钗石斛生物碱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金钗石斛生物总碱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金钗石斛生物总碱(DNLA)低、中、高剂量组、尼莫地平组.用线拴法制造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患侧全脑组织匀浆测定MDA、NO的含量,SOD、NOS的活性及MDA与SOD的比例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NLA高、中剂量组MDA、NO的含量减少,NOS的活性降低,SOD的活性升高,MDA与SOD的比值减少.结论:金钗石斛生物总碱能减少急性脑缺血大鼠的氧自由基的生成,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

    作者:刘俊;姜晨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江阴市2010~2011年嫖客人群安全套使用情况及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监测哨点嫖客人群安全套使用情况及特点,为防病宣传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指定医疗机构设立嫖客监测哨点,2010~2011年共有720名嫖客接受调查,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嫖客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8.84%,嫖娼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1.63%,与固定性伴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有33.33%;20~50岁年龄段、本省户籍、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越高,嫖客安全套使用情况也越好.结论:嫖客人群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偏低,存在把艾滋病等疾病传播给性伴的较大风险,需要加强宣传和干预.

    作者:曹恒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有机磷中毒5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与比较阿托品治疗与长托宁治疗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5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阿托品治疗与长托宁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平均用药次数、症状消失时间、CHE恢复时间、治愈时间、治愈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优于阿托品,且其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靳永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

    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在新药开发中重要的规律,具有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阐述了生物电子等排原理的定义以及常见的几类生物电子等排体及其应用.

    作者:刘晓雷;陈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中药材的保管和养护

    中药材是中医临床调配和中成药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药材种类繁杂、来源广泛、炮制方法和规格不一,在贮藏中容易变质,不仅经济上带来损失,更让临床用药得不到安全保障.因此,如何贮藏中药材及在贮藏过程中如何养护,是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段秀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探讨护理对应用高压注射进行CT血管造影的配合价值

    目的:探讨护理在高压注射结合CT血管造影的检查方案中的价值,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至我科检查的1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规范的高压注射结合CT血管造影的操作程序对患者实施护理,根据检查前后患者的不良反应与检查结果质量评价护理质量.结果:1492例患者检查结果较满意,检查成功率为99.47%,8例检查者在注射造影剂过程中出现渗漏,检查结果不理想,失败率为0.53%.852例患者在注射造影剂过程中有自觉发热以及咽部灼热感等不适症状,检查结束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属于造影剂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8%.结论:在行CTA检查前后,对检查者实施心理疏导,选择恰当的穿刺血管,规范的操作等措施,密切与患者和医生间的配合,可以获得较理想的影像诊断,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可靠资料.

    作者:傅闽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静脉与末梢采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

    目的:血常规检测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显得越发重要.由于大多数血球计数仪要求采用静脉血,末梢血需要放置3-5min后测定,因此有必要对静脉血和末梢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为血常规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对20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用两种不同方法采血送检做血常规,其检测结果、标本合格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例血常规用两种方法采血送检,血细胞检测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静脉采血重复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末梢采血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静脉采血标本合格率为97%,手指采血标本合格率为90%.结论:为保证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建议在血细胞检测时皆应使用静脉抗凝血.

    作者:杜国梅;贺玉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