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OPD患者小气道CT研究进展

于寰;侯学松;陈宁

关键词:患者,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纤维支气管镜, 小气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通气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病, 影像学评估, 肺功能检测, 肺功能减退, 弹性回缩力, 诊断效率, 早期干预, 相关研究, 图像重组, 死亡人数, 任意方向, 气道阻塞, 气道重构, 临床应用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肺部疾病,主要累及段及段以下支气管,以影响肺通气功能、管腔内径小于2mm的小气道(small airway)为著.早期可因没有或症状较轻,丧失有效的诊断时机.本病主要由吸烟、职业及污染所致;国内相关研究表明至少有 5 000 万COPD患者,死亡人数高达 130 万.本病预后较差,研究显示: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疾病转归.本病的病理特点之一是气道重构(airwayremodeling),可致气道阻塞,肺弹性回缩力下降及肺功能减退.其病理改变、影像学评估、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检测及支气管活检判断小气道的形态、功能,但其诊断效率及有创方式极大地限制了临床应用,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 compute tomography)以其无创、高保真性等优势在小气道的结构分析及对疾病的判断中显得十分重要.HRCT图像实现了各向同性,能任意方向图像重组,为影像学定量评价段和亚段支气管改变提供了可能[1],本文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HRCT对小气道定量分析作一综述如下.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1例住院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患儿在病情恢复时间上的差异.结果:治疗组41例,总有效率92.7%,对照组40 例,总有效率75%.两组炎症的消失和住院时间上,具有明显差异性.结论: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经济,使用方便,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蒋健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显微手外科护理问题研究

    目的:探讨显微手外科病人护理管理要点,营造更好的康复条件.方法:分析158例显微手外科病人治疗护理中的相关因素,确认护理管理要点.结果:护理管理要点包括抓好护理人员整体专业素质的培养,严格病房管理,充足的环境及物品的准备,切实做好宣教指导工作,加强病人管理.结论:良好的护理应从护理管理入手,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强调护士-患者-环境的整体配合,把好每个环节,是显微手外科护理工作成效的保证.

    作者:蔡一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114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护理

    早在几十年前,电视腹腔镜下进行胆囊切除手术便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这种手术方法就被普遍的应用到了胆囊息肉和胆囊息肉等一系列的胆囊切除手术当中.近些年以来,在腹腔镜下切除胆囊的重要启发之下,微创手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我院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期间进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计114例,并且这114例手术患者均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手术效果,手术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仕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术后健康教育前移对非急诊手术患者留置胃管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后健康教育前移对非急诊手术患者留置胃管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5例非急诊手术后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常规在手术后接受留置胃管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在术前1-2d将留置胃管健康教育知识对患者进行宣传,并要求患者掌握;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留置胃管依从性的评价.结果:实验组留置胃管依从性好为96.30%,对照组依从性好78.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健康教育前移,让患者在术前明确术后留置胃管的重要性,增加患者自我控制的能力,可以提高手术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龙云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治疗观察

    本文探讨和研究奥硝唑碘仿糊剂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74例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观察组患牙41例,对照组患牙40例.观察组采用奥硝唑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加牙胶尖进行根管填充;对照组则采用氧化锌甘油糊剂加牙胶尖进行根管填充.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硝唑碘仿糊剂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氧化锌甘油糊剂,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魏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精神科重性精神病患者临床治疗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精神科重性精神病患者临床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2010年间收治的78例精神科重性精神病患者,其中男性38例,年龄在34-65岁之间,女性40例,年龄在28-59岁之间.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意识不清,随时发作、有自杀和攻击他人倾向.78例患者中,33例患者有精神分裂症,21例患者有分裂性情感障碍疾病,13例患者有癫痫性精神障碍疾病,11例患者有偏执性精神障碍疾病.给予78例患者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精心的护理,并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结果:经过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精心护理,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其中,处于稳定期的患者有41例,处于波动期的患者有23例,处于发作期的患者有14例,治疗和护理效果显著.结论:通过在对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给予精心护理,患者的病情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而且效果显著,因此,在治疗重性精神病患者的过程中给予其精心的护理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松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健康教育的影响

    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就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健康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性提出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的措施.

    作者:申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为探视者提供网络化服务管理

    为病人探视者提供优质化服务,让每一位来医院探视病人的亲友、家属,能尽快顺利地找到自己要探视的病人,虽然提起来很容易,但实际上,也是一件即简单又烦琐的问题,首先需要查寻到住院病人的科室、病房、床号,因为医院的医护人员每天都很忙,百忙之中很难为探视者解决这一难题.

    作者:段黎清;陈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温馨提示在妇产科病房的应用

    目的:探讨妇产科病房实行温馨提示护理的新举措.方法:开展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营造人文气氛,构造健康交流平台,创造温馨舒适,整洁:温度适宜的母婴同室休养环境.结果:为孕产妇提供了优质、舒适、安全的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由92%上升到98.2%,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满意.结论:人性化护理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德华;王亚丽;张艳萍;潘淑梅;张丽涛;符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原发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PDVI)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0年12月我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2例原发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外科治疗.结果:本组22例30条患肢术后近期效果良好,症状、体征均完全或基本消失,且无感染及皮瓣坏死发生,其中溃疡创面均于术后30d内愈合.平均随访1.5年,成功随访28条,其中疗效良好患肢26条(92.8%),患肢轻度肿胀2例(7.2%).术后1~6个月行下肢静脉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示及Valsalva 试验,显示静脉瓣膜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患有PDVI的下肢施行综合性外科治疗,包括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曾令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护理感染管理相关性研究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降低院内感染率.本文主要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医院护理感染的相关性,通过加强规章制度的健全,各项监测及再生物品的质量管理等措施,以期提高医院的护理感染质量.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贫血的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贫血的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1月到2011年12月诊治的103例妊娠合并贫血的孕妇,对这103例孕妇进行心理及饮食护理,总结护理体会.结果: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治疗后,103例妊娠合并贫血的孕妇均获得健康顺利生产或者治愈出院.结论:妊娠合并贫血及时发现,早期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孕产妇的危险并有效预防并发症.

    作者:郝桃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情况,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2月份至2011年12月份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皆出现吞咽障碍,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含50例.向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向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对比护理效果的不同.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与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手段,可以显著促进疾病症状的改善,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脑血管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治疗及护理

    目的:探讨脑血管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治疗及护理,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理特征以及护理方法.结果:通过针对性护理措施,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结论:临床当中,大部分脑血管疾病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护士要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消除不良情绪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杜丽娟;李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子宫切除术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在术前准备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200例子宫肌瘤需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将持续质量改进理论用于术前准备:分析术前准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延误率和术前准备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患者术前准备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能显著提高术前准备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运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选择麻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4月间住院且施行剖宫产产妇126例,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分为腰硬组与硬膜外组各6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手术完成至术后1d内并发症发生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两组的麻醉效果比较,硬膜组的优良率为100.00%;硬膜外组的优良率为87.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少数产妇出现恶心,未出现呕吐,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手术完成至术后1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麻醉,运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值得推广.

    作者:吴云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黄芪注射液与氯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与氯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各组糖尿病肾病患者均给低盐糖尿病饮食及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给氯沙坦50mg口服,一天一次;黄芪注射液50ml加入生理盐水150ml中静滴,一天一次,15天一疗程,用药30天,对照组不用ACEI及其他对蛋白尿有影响的药物.2组在用药15天及30天时均检查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及血生化.结果:糖尿病肾病病人用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治疗前后比较(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与氯沙坦联用治疗DN不但显著减少尿蛋白的排除,而且可以进一步改善肾脏的微循环及血流动力学.

    作者:吕粉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模糊护理在临床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模糊数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与实际动手能力.方法:对临床护理中的模糊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模糊现象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存在,模糊护理使护理教育、护理管理趋于合理化,临床护理水平得到提高.结论:把模糊数学用于临床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可以更好的解决护理问题.

    作者:马德勇;童婷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总胆汁酸联合出凝血四项联合检测肝病法

    这篇论文搜集了本医院285例肝病患者及75例健康体检者的相关检测数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TBA进行联合检测,以探讨肝病患者随病程的进展该五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及临床意义,旨在总结上述指标在肝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临床意义.分析出凝血四项及总胆汁酸随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而变化的情况,并探讨联合检测出凝血四项及总胆汁酸的意义.根据以下结果:TBA在各型肝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T、APTT、TT、FIB四项在急性肝炎、慢性轻度病毒性肝炎患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慢性中、重度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及重症肝病患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得出结论:联合检测PT、APTT、TT、FIB及TBA能较好地反映肝功能状况并评估肝脏受损程度,因此可以互相印证,从不同的方面为肝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准确的实验依据.

    作者:王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15%硫磺乳剂的研制与应用

    疥疮是由于疥虫(或称疥螨)感染皮肤引起的皮肤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尤其是在基层部队中,如不注意集体卫生很容易成为一种多发的军团病,严重影响官兵的身体健康.因此,疥疮病的预防和治疗是部队基层医疗单位经常遇到的和必须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讲述通过研制15%的硫磺乳剂并应用于疥疮患者中,得到很好的疗效,说明硫磺乳剂可广泛应用于疥疮患者的治疗中.

    作者:郝海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