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和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12-2011.12入住我院门诊部的1500例高血压患者,筛选出680例农村地区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性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340)不实施任何健康教育,观察组(n=340)实施强化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以及生存质量,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要明显地高于对照组,且二者呈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2)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为(99±5)分,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为(128±8)分,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由于受到学历、知识等因素的影响,不能自觉地进行自我保护以及健康习惯的养成,因此向其实施强化式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其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及生存质量,应该在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加以推广并及应用.
作者:李爱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82例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8/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30/4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将肌瘤完全剔除,微创,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加快身体的恢复,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左柏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紫色尿袋症候群(purple urine bag syndrome, PUBS)是导尿管留置一段时间后,尿管及尿袋色素沉着,颜色从淡紫色或蓝色变成深蓝色或深紫色.紫色尿产生原因是饮食中色氨酸代谢产物吲哚硫酸盐降解所致,患有慢性便秘及胃肠道消化功能障碍的患者,因肠蠕动及消化差,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食物腐败产生吲哚物质,在大肠快速被吸收,经由肝门循环之肝脏转变成氧靛基质硫酸盐,经尿液排除后转变成氧靛基质.上述过程经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摩根氏杆菌等及碱性尿液的条件下,氧靛基质转变成蓝色靛蓝和红色的靛玉红,这些颜色混合后呈现紫色.[1]此现象常引起患者和照护者的不安.我科于2011年7月18日收治1位104岁女性,长期卧床并合并有慢性便秘及导尿管留置,每月更换尿管一次,采用硅质材质,于更换尿管后约一月余出现紫色尿袋.其尿液本身呈紫色,pH值介于5.5-9.0,尿液培养出多重菌种.病患未使用抗生素治疗,仅予以加强泌尿道照护及改善排便习惯、充足的水份摄取,于出现紫色尿袋立即更换尿管并将更换次数改为2星期一次,PUBS在更换2次后随即消失.针对不同的存在问题,采用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把高龄老人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出现的紫色尿袋症候群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春芳;曹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出现,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剂型选择.但由于中药注射剂原料成分比较复杂,以及中药材品种、产地、采收季节等不同而造成所含成分的差异、制备工艺和分析技术的不规范性和临床使用中缺少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配伍的知识和经验,配伍应用不合理等因素常会发生些不良反应,因此,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工作中就显得尤重要
作者:柴有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0年间收治的81例声带息肉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22-63岁之间,女性41例,年龄在24-71岁之间.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44例患者,治愈22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2%,对照组37例患者,治愈16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8.4%.结论:在治疗声带息肉疾病时,采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较采用常规药物保守治疗更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较大帮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傅铭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诊断和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Roux-en-Y胃转流术(RYGBP)治疗,B组患者给予改良的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BPDDS)治疗;检测入院时以及术后1、3、6和12周空腹血糖,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入院时比较,术后各时间段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术后12周A组和B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96.3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YGBP和BPDDS具有相似的降糖作用,但BPDDS临床疗效明显优于RYGBP.
作者:王正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提高我院社区护士的护理能力.方法:对我院12名护士从社区护士的理念转变迁理论的培训到技能的训练.结果:我院护士100%参加高等自学考试;80%达到大专以上学历;100%的护士取得了岗前培训合格证.结论:对我院社区护士的岗前知识、技能的培训是提高我院社区护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曾玉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1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并发低血压的时间及原因、处理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采取积极抢救措施,血压均于1h内缓解.结论:拔鞘按压时的力度,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观察等对及时发现低血压并正确处理,对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严重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作者:高剑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于胎龄儿的胰岛素敏感性.方法:对50例小于胎龄儿(SGA)和50例适于胎龄儿(AGA)的葡萄糖/胰岛素比值(G/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进行测定.结果:SGA组G/I、ISI低于AGA组(P<0.01).结论:小于胎龄儿存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IR).
作者:蔡仕俊;陈敬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疝环境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腹沟疝采用美国美国Bard 公司的聚丙烯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行疝环境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包括Ⅱ型15例:Ⅲ型41例:Ⅳ型4例,观察手术时间、术后自主能力恢复、并发症、复发率.结果:手术时间30-70 min,术后6 h 下床活动,3例术后伤口持续疼痛,伤口区短期异物样感2例,尿潴留4例,阴囊积液1例,无伤口感染.住院时间4~5 d.全部病人随访3个月~5年,平均37个月,1 例有异物感、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黎国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配伍口服米非司酮用于未产妇引产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200例引产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引产前一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早50mg、晚25 mg,第2天上午腔内注射利凡诺100 mg,同时继续口服米非司酮早50 mg、晚25 mg,对照组常规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 mg,并同时口服乙烯雌酚,每次5mg、每日3次.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99%)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时间,总产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胎膜残留发生率(13%)低于对照组(74%).软产道裂伤的发生率(1%)低于对照组(10%).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未产妇引产能明显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谢小萍;安亚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通过采用耳声发射方法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进而为我们的新生儿筛查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本文将选取2012年2月~2012年6月经笔者所在医院出生的1000例新生儿的听力筛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文对1000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其中有932例通过了初筛,初筛通过率为93.2%;复筛的婴儿有68例,而经过复筛后通过者为51例,复筛通过率为75%;当新生儿的孕龄<37周、体重<1500g时,其筛选通过率会明显降低(P<0.05);另外不同分娩方式的婴儿之间的听力筛查未通过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P<0.05).结论:通过本文的临床听力筛选,可提前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问题,进而做到尽早发现尽早干预,将听力障碍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的影响降到低点,从而有效提升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永琪;李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有机磷农药属于有机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目前在我国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对人、畜、家禽均有毒性.多成油状或结晶状,稍有挥发性,具有蒜味.毒物主要经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黏膜吸收,分布在肝、肾、肺、脾、肌肉、脑,由肝脏代谢,排泄以肾脏为主,呼吸道和皮肤腺体等.抑制人体内胆碱酯酶活性,与乙酰胆碱竞争胆碱能受体.在临床上,多数患者一旦中毒症状出现后,病情迅速发展,抢救的关键是有效迅速地清除体内毒物,及时足量、持续、有效地应用解毒剂和胆碱酶复能剂.2010年1月~2011年11月,我科收治有机磷中毒患者18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本文基于医院内审风险内涵,探讨了其主体引发成因,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控制预防策略,对降低风险因素的不良影响,提升医院内审管理水平,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作者:沈相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适应症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降纤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与临床疗效、适应症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10天后两组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但研究组个别有皮下出血现象.结论:小剂量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防止出血并发症.
作者:赵彦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不敏感川崎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在大量文献资料的支持下,对24例静脉注射注射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进行临床分析,同时结合着患者的身体状况,在原有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一定剂量的地塞米松,对其治疗效果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不敏感治疗川崎病患儿的过程中,需要医务人员在原有的基础上配合地塞米松注射,在取得好的退热效果时,还能提高医治质量.
作者:梭飘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针对上消化道出血应该采取何种措施进行护理.方法:将252例发生上呼吸道出血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26人,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内科护理.结果:对治疗组患者实行主动内科护理后,126例患者无再次出血现象,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全部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结论: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内科护理,需在短时间内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同时根据病情,给出相应的治疗措施,帮助病人及早恢复健康.
作者:朱丽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PDVI)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0年12月我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2例原发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外科治疗.结果:本组22例30条患肢术后近期效果良好,症状、体征均完全或基本消失,且无感染及皮瓣坏死发生,其中溃疡创面均于术后30d内愈合.平均随访1.5年,成功随访28条,其中疗效良好患肢26条(92.8%),患肢轻度肿胀2例(7.2%).术后1~6个月行下肢静脉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示及Valsalva 试验,显示静脉瓣膜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患有PDVI的下肢施行综合性外科治疗,包括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曾令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57例脑梗死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9例,对照组78例,两组除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外,停用一切降脂药物.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10mg/d,晚饭后服药.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10mg/d,晚饭后服药.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及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脂指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年显示治疗组患者脑血管事件再发30次,对照组再发50次.结论:辛伐他汀降脂疗效可靠、副作用轻微,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一、二级预防药物.
作者:陈玲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制腕(脚)带标识在新生儿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在自制腕带上面填写患儿信息.结果:使用自制腕带标识后,无因身份识别原因而产生差错纠纷,佩戴腕(脚)带处无皮肤损伤.结论:应用自制腕带标识,提高医务人员对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有利于防范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作者:杨兵芬;袁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