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荣
社区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奕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梅毒硬下疳创面的临床床疗效.方法:以康复新液和红霉素软膏分别外用治疗梅毒硬下疳创面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溃疡面愈合的时间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结论:康复新液是辅助治疗梅毒硬下疳创面的有效药物.
作者:杜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是对急诊现有和潜在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处理,是有组织、系统消除或减少造成风险事件发生,大限度地化解和降低风险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以实现大安全保障.作为医院的高风险科室,急诊室护理具有风险水平高、不确定性强、复杂多变以及后果严重等特点,护理风险始终隐含在护理操作各环节和过程中,因此,必须重视与加强急诊护理风险管理.
作者:付绍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我院行腹腔镜治疗24例阑尾炎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阑尾炎5例,化脓性阑尾炎9例,慢性阑尾炎10例.结果:24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0-55min,平均45min;住院时间3-6天,平均4天;没有出现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治疗阑尾炎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黄华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保护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与效果.方法:以我院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间收治的8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脑保护剂依达拉奉,对组使用安慰剂,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14天及21天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治疗21天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4天及21天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优于对照组,在治疗21天后,疗效由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有效保护脑梗死患者神经细胞功能,提高脑梗死患者预后水平.
作者:陈小兰;金肖;阮佳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出现肝性脑病后在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进行辨证施护,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减轻并发症、促进恢复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高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通过护患沟通技巧的灵活应用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更有效的满足患者的身心健康,使护理工作开展的得心应手.
作者:罗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医患关系是一个避无可避又十分棘手的问题,甚至是一个十分敏感,且医患双方都不愿直面的问题.本文对医患关系现状,原因及解决方法试做分析与探讨,以待更好的医患关系从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良好发展.
作者:程家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浅析骨科护理安全隐患,探讨相应的有效对策,以便更好的避免和减少护理隐患.方法:分析我院骨科常见的护理安全,由此分析而整理出其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有效地维护了护理安全.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全面评估骨科护理安全隐患,给予预防性的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是临床骨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李红香;贺尊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舒眠胶囊治疗肝郁伤神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方法,观察并比较治疗组(舒眠胶囊组)与对照组(阿普唑仑片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时间为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有效率为55.56%;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眠胶囊治疗肝郁伤神型失眠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王丹萍;吴利云;肖兆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应用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为诊疗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份至2010年3月份收治的64例脑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文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针对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应用抗凝药物、抗感染以及应用脑细胞保护剂等,同时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液,观察组应用血塞通注射液.在治疗结束后,依据无效、有效、显效、痊愈的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期间,患者的肾功、肝功、血常规与尿常规皆无异常变化.对照组共22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68.8%.观察组共30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3.8%.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塞通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显著不良反应,预后效果十分积极,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洪志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的选择方法进行探讨.方法: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期间,对11例低位直肠癌在根治的基础上进行保肛,术中将血供良好的结肠断端无张力拉下与肛管吻合(行闭合器、吻合器低位切除吻合).结果:全部病例治愈出院,无吻合口瘘和感染发生,随访0.5-1年病人均健在.结论:在选择好适应症的基础上,对肿瘤下缘距肛缘6~8cm和对少数较瘦患者、肿瘤下缘距肛缘5~6cm的低位直肠癌可以采用闭合器、吻合器低位切除吻合保肛术.
作者:李俊忠;肖兰福;文海波;马超;彭正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2006年秋,江汉大学落实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计划,在学院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我有幸被选派到美国纽约城市大学(CUNY)医学院作访问学者.期间对于多门相关课程的教学进行了观摩学习,感受到了一些中西方医学教学的差别.以下就药理学教学做点介绍.
作者:叶少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的CT、MRI影像学特征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和手术确诊结节性硬化病人的CT、MRI影像学资料.结果:根据脑内病灶所处的位置以及合并脑内或其他脏器病变进行影像分型.CT典型表现为侧脑室内或周围的钙化灶,实质内小错构瘤,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累及腹部脏器时有大小不一的错构瘤.MRI表现脑实质内异常信号灶,T1WI显示为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CT、MRI表现是脑内结节性硬化确诊的主要依据,二者相互结合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海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区2011年1-10月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方法:对本区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166例本地户口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结果:剖宫产率从1月份的82%降至10月份的52%,尤其是2011年6月开展分娩镇痛后,剖宫产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通过新技术的开展、产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及行政干预,本地区的剖宫产率有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开展分娩镇痛后,剖宫产率显著下降,有效控制了无指征剖宫产,基本杜绝了社会因素剖宫产.
作者:王东红;陈善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四种测试方法对两种纳米复合树脂抛光表面的测试结果.方法:两种纳米复合树脂Z350及Majesty在Sof-lex抛光盘抛光后依次由光泽度仪,机械表面粗糙度仪,比较不同测试方法的特点.结果:Z350表面粗糙度Ra值低,抛光表面平滑均一,光泽度仪,机械表面粗糙度仪能反映抛光表面的平均性质.结论:采取多种测试方法综合测试,可将复合树脂材料性质与抛光效果关系完整而充分的表达出来.
作者:李晓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流动儿童免疫工作的调查评价,加大免疫工作的力度和提高疫苗接种率.方法:分析我国免疫现状和对上海流动儿童免疫调查和研究.结果:流动儿童存在流动性大,居住情况复杂隐蔽、经济条件和卫生条件状况较差等特点,计划免疫工作常难以开展,造成疫苗接种率和免疫覆盖率低下,甚至存在免疫空白现象,引起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问题已愈来愈突出,成为计划免疫工作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到计划免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郑东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在采取积极的临床治疗前提下,精心护理则成为预防和延续其进展的重要手段.
作者:徐秀敏;张小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摘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治疗的100例慢性胃溃疡病患者(分析组),对分析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在此基础上,还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以及心理护理;另外,选取100例以往在我院实施基础护理的慢性胃溃疡患者;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都能够取得效果,但是,分析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基础组(P<0.05),有效治愈率较高(97%),并且分析组患者慢性胃溃疡复发比例低(3%).结论: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出结论,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亚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新药物的广泛应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RD)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国内有报道,因ARD而导致死亡病例占全部死亡病例的7.7%[1].我院是小的综合医院,门诊输液室主要病员为儿科、内科病人,其他科室病员相对较少.每日输液,肌肉注射合计在50-80人次.近几年来,也发生过数起较严重的ARD.为了更好地对ARD进行及时处理,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发生,笔者对于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加强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胡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