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锋国
有文献报道,99.55%产妇希望护理人员与其进行交流沟通;95%以上产妇认为良好的交流与沟通以及动作的轻柔能促进产妇更好地配合护士护理工作的开展,而且能提高护士在产妇及其家属心目中的地位.产科是风险较大,易产生护患纠纷的科室,有效的交流沟通在产科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占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总结工作中的失误与不足,及时纠正与消除护理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隐患,杜绝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加强护患沟通,对搞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起很大作用[1].针对产科临床护理特点及护士在履行护理告知义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护理告知制度并通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告知能力,以有效降低护理纠纷.
作者:慕运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血站成功采血工作的全面护理管理产生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摘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的在我市收集的无偿献血者的样本进行研究分析,从2010年1月开始,在我市中心献血站中成立了全面护理管理体系,对献血者进行了全面护理管理,观察全面护理管理的作用,同时,观察2010年1月之前没进行全面护理管理对血站采血工作的作用,对比效果.结果:对两个时间段的血站采血工作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通过全面护理管理,血液报废率有所下降,护理之前的报废率为4.7%,经过护理,报废率为2.0%,通过对比两个时间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全面护理管理在血站采血工作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能够降低血液报废率,使血液资源能够有效利用,同时还能够降低一些经过输血传播的疾病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仇连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加强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以达到治疗效果的预期目标.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低位直肠癌的患者实行以健康教育为目标的整体化护理,内容包括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比较患者护理前后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通过对患者积极的健康教育,患者护理前后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的态度、认知、行为发生变化,得到了科学的治疗和管理,提高了患者对自身健康的维护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4月~2012年1月收治的73例桡骨骨折患者采用中药辨证施治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8周后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73例患者中治愈者45例,有效者23例,无效者5例,总有效率93.15%,无一例发生筋膜室综合征.结论:中药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骨折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利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各型的义齿加工中心在国内逐渐兴起,但修复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部分小型的义齿加工中心对口腔修复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另一部分高端的小型加工中心,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口腔修复质量.小型义齿加工中心的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它们该以何种方式发展也在不断研讨当中.
作者:毛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索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在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膀胱痉挛中的应用.方法:本文通过对120例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为采用常规的心理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事先制订的心理护理临床路径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膀胱痉挛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日期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制定合理的心理护理临床路径有利于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的患者.
作者:苏依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难度较高的技术操作,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病种患儿穿刺失败的情况.这不但会给患儿带来身体上的疼痛,而且还会引起家长的质疑,恶化医护关系.因而,要掌握高水平的操作技术与护理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和输液质量,让药物在短的时间内注入患儿的体内,为治疗患儿争取宝贵的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做到药到病除,从而让患儿和家属都感到放心和满意.
作者:李屏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下肢动脉检查结果为对照标准,探讨MSCT的CTA检查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中对不同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病变类型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临床及(或超声)提示有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病例72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21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5.3±6.8岁.所有患者行64排CT直接去骨CTA(DE-BR-CTA)检查,获取容积再现及大密度投影图像,2周内行DSA检查,并将结果与DSA结果进行对照.使用Kappa分析的统计方法分别进行DSA与CTA的一致性评估.结果:大腿段主要血管的DSA和CTA比较,Kappa值为0.912.小腿段主要血管比较,Kappa值为0.862.足部主要血管比较,Kappa值0.692.结论:MSCTA对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中,大腿段,小腿段主要血管的狭窄闭塞判断与DSA结果比较一致性良好,对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有重要诊断价值;对足部血管的一致性较差.
作者:郑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茶多酚是茶叶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对茶多酚的不同的提取方法并进行了比较,对合理提取茶多酚及推进茶多酚应用开发方面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
作者:史丽岩;史景明;张先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岛叶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要点和具体护理对策,以提高神经外科专科护理水平.方法:对38例岛叶胶质瘤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实施开颅占位切除术,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心理护理、胃肠道反应的护理、术后语言障碍的护理、术后肢体障碍的护理以及放疗后皮肤的护理.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相应并发症的专科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质量,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席新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健康促进在感染者和病人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规范开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和病人)咨询,定期举办感染者互助活动,利用乡街开展宣传,以病人需求为中心及时提供相关服务转介.比较项目前后随访、表达CD4分子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计数、阳性配偶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检测和各类医疗服务等,评估健康促进的作用.结果:首次随访、新报告感染者与病人配偶检测、母婴阻断均100%完成.累计报告感染者与病人随访、CD4检测显著提高(χ2分别为23.508、6.357,P值均<0.05);随访管理中接受各项医疗服务比例均有提高,其中抗病毒治疗、结核检查、机会性感染治疗显著提高(χ2分别为85.46、10.726、8.556,P值均<0.05).结论:健康促进能大程度地发现感染者和病人并促进其接受各项医疗服务,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经明珍;安晓静;孙忠杏;张宝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呃逆俗称打嗝,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连续或间断发作,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多突然发生,可单独出现,更多为其他疾病的兼有症状,现代医学称为膈肌痉挛.常因急食饱餐、情绪变化、恶性肿瘤、手术刺激等引起.轻者影响患者饮食和睡眠,重者常使病人感到喘憋不适,甚至加重病情,给病患带来很大的痛苦和烦恼.
作者:瞿广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在当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情况下,乙肝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乙肝防治研究的新进展和临床诊治的新经验,成为指导乙肝规范诊治和优化治疗的重要准则和依据,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作者:唐巧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总结重症心力衰竭伴严重低蛋白血症患者皮肤状况评估及护理干预,以预防或减少压疮的发生.方法:对3例重度心衰伴严重低蛋白血症患者进行皮肤状况动态评估,给予保护性干预和个体化护理.结果:3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均未出现压疮.结论:重症心力衰竭伴有严重低蛋白血症患者经有效的皮肤护理,可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及感染率.
作者:严明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为了更好地对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的管道护理方式,进行有效地护理,使病患更好的恢复健康.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期间,在我科神经外科进行管道护理的35例病患进行分析,并从几个方面的护理进行分析:例如,气管套管的护理、引流管及吸痰管护理、吸氧管及鼻饲管的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全部的患者进行手术后,疗效较为满意、身体恢复较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加强对神经科重症病人的管道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存的质量,因此,注重对病患的术后管道护理工作对病患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身体的健康[1].
作者:赵妙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对院内呼吸内科老年患者进行分析,以老年人呼吸内科感染部位,感染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叙述.
作者:罗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讨论复发性髌骨脱位诊断的标准和治疗的方法和观察效果.方法:选取在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来我院治疗的髌骨脱位的患者,区分开外伤性脱位和复发性脱位,将为复发性的髌骨脱位患者的随机抽取其中的80例并且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的年龄在20-45之间,对实验组患者施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施行保守治疗,患者的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分析性.结果:对复发性的髌骨脱位的患者有三种实验方法,x线片的与CT扫描的图像共同影响病情性质的判定,对于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的治疗进行关节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明显比较好,髌骨可以尽快的恢复正常,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论:对于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好的治疗选择就是关节镜手术治疗,它可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薛华伟;李玉前;王晓东;李宏斌;张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背景: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多节段颈椎病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后路椎板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可通过扩大椎管容积,脊髓后移,避开前方压迫,以达到脊髓减压的目的来治疗颈椎病.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已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中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广泛的应用,但多节段颈椎病常常伴有颈椎失稳,致使术后出现后凸畸形以及C5神经根麻痹等现象,影响手术疗效.目的:应用后路C4至C6椎板减压侧块固定后再辅助小关节撑开植骨融合固定联合C3至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回顾整理我院脊柱外科2007年8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32例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随访14个月,记录术前和术后一个月的JOA评分,X线对比术前术后椎间高度,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JOA评分平均提高5.3分,术后疗效优良率达76.2%;椎间隙高度平均恢复1.2mm.结论:应用后路C4至C6椎板减压侧块固定辅助小关节撑开植骨融合固定联合C3至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能实现对颈脊髓的充分减压,恢复椎间高度,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稳定颈椎的失稳节段,并能预防颈椎后凸畸形以及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及颈椎失稳的加重,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景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玻璃体出血进行临床结合治疗探讨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2009年1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因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并玻璃体出血患者178例进行分组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分析影响患者痊愈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糖尿病引发视网膜病变及玻璃体出血,可有效缓解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及大限度治疗玻璃体出血,在短期内恢复和提高患者视力.
作者:王宝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程度及临床特点,探讨与之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将30例窒息新生儿按孕周、体重、窒息程度、宫内窘迫、体温多因素进行分组研究,并将各器官的功能损害分为轻度与重度加以分析.结果:窒息后器官损害发生率为86.8%,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55.6%.窒息后器官损伤占首位的是大脑,其次为肾脏、心脏、电解质、胃肠、代谢、肺脏、肝脏.多器官损害随脏器损害个数的增加重度器官损害发生率逐渐升高,且死亡率亦升高.结论:器官损害发生率及程度与孕周、体重、窒息程度、低体温有相关性.注意保暖,减少冷损伤,提高医护人员复苏水平,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器官损害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陈静;周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