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杨宏锋;高远;贾志梅

关键词:心肌病, 介入治疗, 心功能
摘要:观察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疗效.回顾性分析了行PTSMA治疗的24例HOCM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室间隔厚度及心功能(NYKA分级)的变化.2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TSMA是有效治疗HOCM的手段之一.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老年人口咽部寄殖菌分析

    目的 明确社区老年人口咽部寄殖菌状况,为老年肺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沈阳市某社区706名65岁以上老年居民行咽拭子细菌培养,将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706份标本中,共265份标本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37.5%.共分离出菌株29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48株,占85.5%;革兰阳性球菌42株,占14.5%.在革兰阴性杆菌中,肺炎克雷伯杆菌158株,占63.7%.结论 社区老年人口咽部革兰阴性杆菌的寄植率明显增加,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常见.

    作者:王爽;李冬;褚云卓;朱丽英;刘凤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呼气末正压对低潮气量单肺通气氧合及气道压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30例开胸手术病人行低潮气量单肺通气期间呼气末正压(PEEP)对动脉氧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气道压力的影响.方法 所有病人开胸后行容量控制低潮气量单肺通气,单肺通气20 min后加4 cmH2O<,2> PEEP,20 min后再恢复0 cmH2O PEEP状态.双肺通气20 min后、单肺通气20 min后、单肺通气加用4 cmH2O PEEP 20 min后以及恢复单肺通气0 cmH2O PEEP 20 min后分别采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脉搏血氧饱和度及气道压力,将组内单肺通气应用PEEP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值、脉搏氧饱和度及气逆压力进行比较.结果 低潮气量单肺通气与常规潮气量单肺通气相比气道压力大大减小;4 cmH2O PEEP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且可显著改善动脉氧合、提升脉搏血氧饱和度.结论 低潮气量容量控制单肺通气时加用4 cmH2O PEEP可作为改善单肺通气动脉氧合的一种方法 ,对开胸手术也是一种保护性通气策略.

    作者:李丹;孟凌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大剂量地塞米松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SOD和MDA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复苏后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评价大剂量地塞米松对复苏后脑组织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C组)、大剂量肾上腺素组(H组)、大剂量肾上腺素+大剂量地塞米松组(HD组).采用窒息致心跳骤停,停跳10 min后复苏,HD组自主循环恢复后给予地塞米松(5 mg/kg).C组动脉置管15 min后和H组、HD组在自主循环恢复后30,60,120 min时点采集脑组织标本,检测脑组织SOD活性、MDA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主循环恢复后各个时点,HD组、H组SOD活性均明显低于C组(P<0.05),MDA含量均高于C组(P<0.01).自主循环恢复后各个时点HD组SOD活性较H组高(P<0.05),而MDA含量低于H组(P<0.05).结论 伍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可明显提高大剂量肾上腺素复苏后脑组织SOD活性、降低IVIDA含量.

    作者:于铁英;孟凌新;王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应用灰色摆动模型预测沈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趋势

    目的 应用灰色摆动模型预测沈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熟(HFRS)发病趋势,以期为相关部门科学合理的制定HFRS防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1984-2004年沈阳市HFRS发病率数据建立灰色摆动模型GM(1,1,sinω),并作拟合精度检验;采用平均误差率(MER)来评价样本的拟合与预测效果,进而预测沈阳市HFRS发病趋势及下一个发病高峰年.结果 GM(1,1,sinω)预测模型为:Xω(1)(k+1)=-158.4104e-0.0444k+162.6622+11.7276sin2kπ/21+5.6982cos2kπ/21,经拟合精度检验,模型拟合精度较好(C=0.3912,P=0.9048),其拟合MER为20.34%,预测值的MER为14.3%,模型的拟合与预测效果均令人满意.利用本模型预测2008~2010年HFRS发病率分别为:3.89/10万、2.65/10万、1.39/10万,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下一个发病高峰年在2025年,发病率为5.05/10万.结论 本模型较好的拟合了沈阳市HFRS发病趋势,预测结果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未来沈阳市HFRS发病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估计在2019年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至2025年达到高峰,提示相关部门根据发病趋势相应调整制定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

    作者:郭立春;吴伟;郭军巧;王萍;周宝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1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位于胰头部4例,胰颈部2例,胰体尾部12例.无特异性临床表现.B超发现胰腺低回声实性或囊实性占位.CT检查发现胰腺低密度占位病变,增强扫描肿瘤周边出现明显不规则强化.血清肿瘤标记物均为阴性.3例行保留脾的胰体尾切除术,6例行胰腺肿瘤摘除术,9例行胰体尾及脾切除术.对18例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2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对年轻女性出现的胰腺巨大肿瘤应高度怀疑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积极的手术治疗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作者:刘哲;许元鸿;于国志;郭克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FANCF蛋白表达研究

    目的 研究FANCF蛋白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相关性.方法 以84例AML患者骨髓提取的单个核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FANCF蛋白表达.结果 FANCF蛋白表达率在初诊AML组为5.0%,完全缓解AML组为68.5%,对照组为75.0%;初诊AML组较对照组中FANCF蛋白表达率明显减低(P<0.05);完全缓解AML组与对照组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NCF蛋白在初诊AML中表达率减低,缓解AML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提示FANCF蛋白可能与AML发病、预后有相关性.

    作者:娄晔;于艺冰;詹立辉;孟锐;邓娜;樊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艾司洛尔对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和切皮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对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和切皮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骨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七氟烷组即对照组(S组,20例),采用面罩吸入6%七氟烷诱导气管插管;芬太尼组(F组,20例),2 μg/kg;艾司洛尔组(E组),先1 mg/kg,并以50 μg·kg-1·min-1(E1,20例)或100μg·kg-1·min-1(E2,20例)速度维持.观察诱导前、后,插管前及后1、3、5 min,切皮前及后3min收缩压(SBP),心率(HR)和BIS值变化.结果 插管后1min S组,F组和E1组SBP,HR明显升高,E2组没有明显变化.插管后1,3 minF组,E1组,E2组SBP均低于S组(P<0.01).插管后1,3 minE1和E2组HR和BIS明显低于S组(P<0.01).切皮后各组SBP、HR和BIS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艾司洛尔1 mg/kg后给予100μg·kg-1·min-1维持输注可稳定七氟烷吸入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和BIS增加.

    作者:赫冠男;吕黄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异种抗原治疗肿瘤对荷瘤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目的 研究异种抗原免疫续贯瘤内注射的方法 对荷瘤小鼠肿瘤局部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影响,及其对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利用异种抗原免疫续贯瘤内注射的方法 处理试验小鼠,测量瘤块大小,计算抑瘤率,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主要组织相备性合体Ⅰ类(MHC-Ⅰ)类型表达及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使用ELISA方法 检测瘤内白细胞介素2(IL-2)浓度.结果 实验组小鼠的MHC-Ⅰantigen、CD3+CD8+T细胞以及CD3+CD4+CD25+T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42.45%、22.58%和2.91%,IL-2的浓度为100.6 pg/ml,与免疫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异种抗原免疫续贯瘤内注射的治疗方法 可以上调肿瘤MHC-Ⅰ类抗原,减少肿瘤局部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孙丽斌;胡喜钢;张积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婴儿烧伤创面的临床治疗体会

    通过总结131例婴儿烧伤创面的处理体会,发现采用早期简单清创、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及时换药、适时手术植皮对修复婴儿烧伤创面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挺;王玉山;孙树;刘晓虹;姜英令;薛宝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er G2,ABCG2)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方法 检测44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距离癌2 cm)及食管切缘正常黏膜(距离癌5 cm以上)ABCG2的mRNA表达.结果 ABCG2在食管癌原发灶组织中有较高程度的表达,其表达量为0.77±0.11,而正常食管黏膜中的表达量为0.66±0.12;其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黏膜(P<0.01).ABCG2在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中-高分化鳞癌(P<0.05).食管癌中ABCG2在年龄和性别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BCG2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食管癌原发性耐药及化疗中多药耐药的形成.其可作为一种新的引起多药耐药的分子,指导临床上食管癌的化疗.

    作者:刘亮;赵丽;刘江惠;郭建文;王静;左连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Ki67、p53和P糖蛋白在肺鳞癌、腺癌中的表达关系及意义

    目的 探讨Ki67、p53和P糖蛋白(P-gp)在肺鳞癌、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Ki67、p53和P-gp在112例肺鳞癌、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Ki67、p53和P-gp的阳性率分别为40.2%(45/112)、49.1%(55/112)和37.5%(42/112),Ki67和p53的表达呈正相关(r=0.191,P=0.043),并且Ki67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与肺鳞癌、腺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同时二者的协同表达是肺癌低分化的密切因素;而P-gp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r=0.240,P=0.011).结论 Ki67和p53的表达分别与肺鳞癌和腺癌的低分化程度相关,P-gp的表达与肺鳞癌和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Ki67和p53的协同表达可能是促进肺癌的恶性进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树立;姜波;徐彦金;李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Wnt拮抗因子SFRP5在胃癌中的甲基化和异常表达

    目的 检测Wnt拮抗因子分泌型Frizzled相关蛋白(SFRPS)在胃癌中的甲基化和表达状态,探讨SFRP5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ER(MSP)检测SFRP5在胃癌中的甲基化状态,采用逆转录PCR(RT-PCR)和即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SFRP5在胃癌中的表达状态.结果 在胃癌组织中,有29例(72.5%)检出SFRP5甲基化,在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有4例(10%)检出SFRP5甲基化.SFRP5在胃癌组织中的甲基化频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32.237,P<0.001).SFRP5 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SFRP5在胃癌细胞系HGG-27、AGS和NCI-N87中发生甲基化,表达消失,而在SGC-7901中未发生甲基化,存在表达.结论 SFRP5甲基化及异常表达在胃癌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其参与了部分胃癌的发病过程.

    作者:赵成海;尚超;徐彦金;卜献民;张宁;王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颌下入路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的临床解剖研究

    目的 探讨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的颌下入路解离方法 ,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成年尸体(男女不限)15具(30侧),模拟颁下入路,显露颌下三角区:分别用三种不同的解剖分离方法 来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结果 方法 一:无法直视面神经下颌缘支,仅在颌下腺表面可以分离;方法 二与方法 三均可直视下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但以方法 三为可靠、安全.结论 在颈阔肌浅面掀起皮瓣,在下颌骨下缘1.5~2.0cm以下切开颈阔肌,在颈阔肌深面逐层解剖显露面神经下颌缘支的方法 较为可靠.

    作者:谭学新;李波;刘纯义;马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氯诺昔康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估氯诺昔康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A)、自控镇痛(PICA)组(B)、单次给药组(C) 3组,记录术后不同时点疼痛、镇静、总体印象评分及不良反应,检测手术前后凝血功能及白细胞介素2,6的变化.结果 B组术后备时点疼痛评分逐渐降低,明显低于A、C组(P<0.05),总体印象佳.3组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3组术后白细胞介素2和6均较术前显著变化,B组改变程度小(P<0.05).3组术后凝血功能均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改变.结论 氯诺昔康用于小儿术后PCLA安全、有效,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有较好的平衡细胞因子和缓解围术期免疫损伤的作用.

    作者:郭一闽;王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C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SOEing法引入228位点突变

    目的 为获取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芯片病毒靶序列,对C型HBV第228位碱基进行点突变.方法 通过不同基因型HBV全基因组的序列比对分析,显示基因型A,C,D,G在228位上的碱基为G,而基因型B,E,F,H为A,所以检测该位点的碱基类型可以实现HBV基因型的初步分型.结果 将C型乙肝病毒第228位上的单位碱基由G突变为A,经测序后证明突变成功.结论 重叠区扩增基因拼接法(SOEing)是一种简便引入点突变的方法 ,可以应用此法制备HBV基因分型芯片检测基因片段序列.

    作者:徐晓雪;房凯;钟连生;潘忠诚;吴土焕;赵雨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观察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疗效.回顾性分析了行PTSMA治疗的24例HOCM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室间隔厚度及心功能(NYKA分级)的变化.2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TSMA是有效治疗HOCM的手段之一.

    作者:杨宏锋;高远;贾志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糖对肝星状细胞T6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及层黏蛋白和透明质酸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糖对肝星状细胞T6(HSC-T6)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及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的影响.方法 按不同葡萄糖浓度进行分组,并设葡萄糖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处理HSG-T6 48和72 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测胞浆内CTGF和PDGF-BB的表达及细胞上消液中LN和HA的表达.结果 HSC-T6在高糖环境中培养48 h后,高浓度组(4 500和6 000 mg/L)胞浆中CTGF和PDGF-BB表达较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明显增加;在高糖环境中培养72 h后,高浓度组(4 500和6 000 mg/L)细胞上清液中HA及LN表达较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增加.结论 高血糖作为糖尿病的重要表现,可能通过刺激HSC分泌CTGF、PDGF-BB、HA及LN促进肝纤维化.

    作者:苌新明;焦明丽;任莉;常远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人孕中期胎儿结膜上皮干细胞定位特征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 研究孕中期不同胎龄胎儿结膜上皮细胞中,角蛋白7、14、19 p6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人胎儿结膜上皮干细胞的定位特征.方法 取正常引产6 h内的孕中期不同胎龄胎儿眼球前部组织,采用HE、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角蛋白p63和PCNA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 PCNA及p63表达情况一致,主要表达在睑缘皮肤黏膜交界处及角膜缘上皮深层细胞.角蛋白19主要表达在穹窿部及球结膜上皮细胞.角蛋白14表达在睑缘皮肤黏膜交界处及睑结膜上皮细胞.角蛋白7表达在穹隆部至角膜缘上皮细胞.结论 细胞角蛋白7、14、19和p63及PcNA在人孕中期不同胎龄的胎儿结膜上皮细胞的特征性表达表明,人孕中期胎儿结膜上皮细胞普遍具有增殖的活性,干细胞位于睑缘皮肤黏膜交界处和角膜缘上皮细胞的深层.

    作者:张昊;洪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常用颌骨矢状向位置关系评价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析

    目的 分析常用颌骨矢状向位置关系评价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选择恒牙<牙合>期208名患者的数码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和面部正侧位照片进行颌骨矢状向位置关系(骨性Ⅰ类、Ⅱ类和Ⅲ类)评判,并以此为标准对ANB角、APDI值、Wits值和A点凸度分别在骨性Ⅰ类、Ⅱ类和Ⅲ类错<牙合>畸形中进行分析,并对以上4项测量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NB角、APDI值、Wits值和A点凸度在骨性Ⅰ类、Ⅱ类和Ⅲ类错<牙合>畸形中均具有显著性差异,APDI的变异系数较小,其余3项的变异系数波动较大.ANB角、APDI值、Wits值和A点凸度4项测量指标均具有高相关性.结论 ANB角、APDI值、Wits值和A点凸度4项测量指标在评价骨性Ⅰ类、Ⅱ类和Ⅲ类错<牙合>畸形时均具有一定的准确性,而APDI值的可靠性更好,并提示多项测量指标均指示为同一类错<牙合>畸形时,结果 的可靠性更高.

    作者:阎秀林;郝玉全;丁伟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3种模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拟合预测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3种不同的模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拟合预测中的应用,并选用合适的模型预测HFRS在该地区未来的发病趋势,为合理调配HFRS防治的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灰色GM(1,1)模型、自回归模型、ARIMA模型对1990~2007年沈阳市HFRS的发病率资料进行数据拟合,并比较3个模型的拟合效果,选择优模型预测沈阳地区未来几年的HFRS发病趋势.结果 针对沈阳市HFRS发病率建立的GM(1,1)模型、自回归模型和ARINA模型的平均误差率(MER)分别为52.76%、20.53%和6.75%,R2分别为0.466、0.945和0.991;预测在2012年前后沈阳市HFRS发病将会出现一个高峰,达到4.4035/10万.结论 对于隐含波动周期并且不稳定的循环型时间序列,无论拟合还是预测,ARIMA模型的效果都优于灰色GM(1,1)模型和自回归模型.目前沈阳市HFRS正处于发病率的低谷期,预测未来几年呈上升趋势,应引起注意.

    作者:梁会营;李雪莲;郭军巧;王萍;周宝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