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
伸直性膝关节僵硬临床上比较多见,骨折是常见的原因.膝关节僵硬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对此类疾患,膝关节周围组织松解、股四头肌成形术是应用较多的术式.术后多依靠患者自身功能锻炼或辅以中药熏洗、按摩、手法扳动来巩固疗效.但因患者术后疼痛、膝关节和股四头肌重新粘连等因素的影响,膝关节功能虽有改善但并不十分满意.CPM(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持续被动活动)理念应用于临床以来,伸直性膝关节僵硬的治疗有了明显改观.分析我院2009.12-2010.12应用CPM机械辅助治疗的伸直性膝关节僵硬患者,证实疗效较好.
作者:张丽萍;阿米娜·具来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乡镇卫生院的现状分析,寻找有利于乡镇卫生院护理发展的道路和方法,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规范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使广大农村居民不仅能就近能就医,更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要争取领导对护理工作的足够重视,保障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能持续健康发展.方法:调查统计20家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基本情况,分析问题,采取对策.结果:乡镇卫生院的护理人员从少到多在逐步增加,护理工作不断规范,护理质量逐步提高.
作者:申建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常规生化试剂对循环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的影响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将血清总胆汁酸设定为被观察项目,然后将部分常规生化试剂设立为干扰项目,用不同的常规生化试剂对血清总胆汁酸进行干扰,然后对干扰后的血清进行检验测定,从而分析出不同的生化试剂所带来的影响,要保证每一份受干扰的血清量一样多以及所加入的干扰生化试剂量也是一样多,因此各组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经检测与常规生化试剂接触后的循环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假性升高,它的异常偏高一部分是因为携带污染造成另一部分是因为常规生化试剂本身就可以使总胆汁酸假性升高.结论:循环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是现代流畅的精确的检测方法,常规生化剂如果与其接触会产生交叉污染,对测定结果有影响,一定要注意避免接触生化剂类物质以及避免污染.
作者:刘远程;魏聪;刘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眼外伤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2011年1月间进行心理疏导处理的眼外伤手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经过对其临床心理特征分析得知,眼外伤手术患者通常具有恐惧、害怕;紧张、担心;忧虑、沉默;消极、失望等不良心理,基于此对改组患者针对性进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心理疏导.结果:125例患者均积极配合完成手术治疗,为日后的治疗愈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心理护理是依靠心理学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一种知识和技能,它可以让帮助患者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心理状态,从而有效帮助提升手术质量,将心理护理与眼外伤手术有效的结合,可显著减少患者心理问题,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杜雪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临床上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在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把我院在2009-2011年间收治的75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分为常规胃镜治疗组和无痛胃镜治疗组两组进行治疗,普通未经治疗组患者37例,无痛胃镜治疗组患者38例,根据患者异物种的类和不同形状选择治疗器械和治疗措施,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术中反应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常规胃镜组37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成功取出异物,占本组患者的94.60%,无痛胃镜治疗组38例患者中有37例成功取出异物,占到本组患者总人数的97.37%,两组患者成功率进行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无痛胃镜治疗组中有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出血、呛咳等症状的患者8例占到本组患者总人数的21.05%,普通胃镜治疗组患者中有上述不良症状的患者21例,站本组患者总人数的56.76%;无痛胃镜治疗组患者中有咽炎、吸入性肺炎等术后并发症的患者4例,占本组患者的10.52%,普通胃镜治疗组中上述并发症的患者27例,占所有患者的72.97%.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差异性较大(P<0.05),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其中有1例常规胃镜治疗组患者因为病程比较长,并且症状有恶化倾向转为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在临床治疗当中,利用胃镜进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手术是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且在临床治疗中已经比较成熟,无痛胃镜取出异物治疗较常规胃镜治疗有着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依存性好等优点.
作者:王强;朱竹;徐利;魏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中应用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通过对实验组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抑郁和焦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而且密切了医护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卢环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肾钙乳症的ICD-10编码.方法:根据肾钙乳症的病因、部位和临床表现,结合国际疾病分类的编码原则,进行编码.结果:肾钙乳症的ICD-10编码是N20.0.结论:对罕见疾病进行正确编码,需要通过多方面了解疾病的性质,结合编码原则,综合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编码.
作者:陈灵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从我科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介入临床中治疗恶性胸腹水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共60例患者,其中肝癌15例,肠癌15例,肺癌13例,其他各种肿瘤及腹腔转移17例,所有患者均有大量积液.经皮穿刺留置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水或腹水引流术,术后配合静脉输注白蛋白和利尿剂或根据患者病情注入化疗药物.结果:本组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时间为7-90天,平均20天积液引流量7000-9000ml,平均12000ml,并发症5例均为穿刺点渗液感染对症处理后痊愈,1例为引流不畅,通过生理盐水正压冲管后通畅.结论:留置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水和腹水安全、简单方便、有效.
作者:张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为了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识别、分析、处理、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保障护理安全.方法: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明确护理风险易发环节,加强护理业务质量建设,提高应对和规避护理风险的能力.结论:护理风险无处不在,护理人员要深刻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提高护理风险管理的应对能力,从而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鲁妍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手术患者心理分析,在临床中实施心理护理,以有效克服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心理.方法:对我院外科1390例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通过实施心理护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患者均能以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情绪配合手术治疗,基本无并发症发生,预期康复出院,患者及家属都感到满意.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对于克服患者的心理紧张,提高手术耐受力和术后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使手术护理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肝脏恶性肿瘤,尤其肝细胞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化疗药物的发展和正确使用,肝脏恶性肿瘤切除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得到了进一步提高.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大年龄67岁,小年龄35.主要表现为肝病疼痛、腹胀、乏力、消瘦,其中26例病人有明显的黄疸表现,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均大于400ng/ml,肝功能检查中转肽酶、碱磷酶增高显著.所有病例经B超、CT确诊.
作者:陈海彦;王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在临床应用上,抗生素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其对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也是呼吸系统感染治疗的必备药品.我国对抗生素的使用量极大,对于呼吸内科的医生而言,使用抗生素应极为慎重,避免使用不当的现象出现.本文探讨呼吸内科医生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问题,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论述.
作者:牟厚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病房发药是护士护理技术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药交代是护士在工作中用语言或文字将药品所配发的方法、用量、禁忌症及其他注意事项明确告诉患者.药品如何正确使用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发药交待是使患者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药品的重要环节.
作者:毛静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浅静脉留置针在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临床82例患者采用一次性浅静脉留置针实施静脉化疗的应用,一针穿刺成功77例,二针穿刺成功4例,1例穿刺失败.其中发生顺铂渗漏1例,渗漏率1.2%,是病人上厕所后渗出,经冰敷6h后局部无不适.静脉炎3例,发生率为3.6%.,经外敷土豆片及50%硫酸镁湿敷后症状均缓解.结论:临床上运用静脉留置针可保护血管,减少穿刺疼痛,减轻了病人病痛,提高了工作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融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ICU专科护理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参加ICU专科护理培训的专科实习护士65例,按实习时间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ICU出科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师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ICU出科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应用于实习护士ICU专科护理培训有助于拓展实习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杜清;杜广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探讨和研究护理管理理念,使护理人员更好的对患者进行优质化的服务.方法:通过对工作实践的回顾、总结,立足儿科护理特点进行探讨,改变护理管理理念,制定优质化的管理措施.结果:转变了儿科护理管理理念,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融洽了科室人员关系,提高了服务质量.结论:在儿科实施管理,提高了管理者和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从而达到了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伍中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是人们有效沟通的桥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语言是沟通护患关系的纽带,通过语言能将信息直接传递给对方,护士与患者交流时,语言应和蔼可亲,使患者感到安慰、信任,大限度的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以便更好的配合治疗.特别是当前各级医院正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更加密切,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在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邓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为了规范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采取护工公司和护理部的管理模式,护理部成立监督部门,统一制定及实施各个管理方法,重视素质和技能培训,使得患者和医务人员对护工的满意程度大大增加,护工的上岗率上升,陪护天数持续增长,因此,由护工公司管理,由护理部门进行监督管理是护工管理的新模式,更加规范管理,强化培训,规范管理,兼顾各方利益是提供优质陪护服务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艾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动脉硬化斑块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可导致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它会让动脉血管管壁渐渐增厚,管壁变硬而失去弹性.管腔变窄导致血流不通畅,形成血栓,终缺血缺氧导致组织器官坏死.人们发现斑块以后,西医采取了很多有效方法和动脉硬化斑块进行长期斗争,找到了很多治疗的办法.
作者:李冬娟;褚雪原;蒋恒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膳食营养对高血压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通过发放传单、广播、健康讲座及医生宣传等形式,对干预人群进行膳食营养干预.结果:两组干预前BMI、WC、SBP及DBP经比较,均(p>0.05).干预组干预后BMI、WC、SBP及DBP与对照组相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膳食营养可不仅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还能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
作者:尹明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