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世杰;宋清斌;胡海地;张健;秦岭峰;张赞松;张平;罗英伟;丁奎;白明欣;段志泉
探讨下颌骨缺损患者施行血管化自体腓骨肌瓣游离移植手术的基本方法,总结护士手术配合体会.
作者:赵妮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联合检测Rb2/p130、p53和p21基因编码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7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手术标本Rb2/p130、p53和p21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并与病理组织学、临床分期、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b2/p130和p21蛋白表达阴性者分别为34例(39.1%)和42例(48.3%).p53蛋白阳性表达者为45例(51.7%).Rb2/p130表达缺失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均呈负相关(P<0.05).p53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临床分期无关.p53表达和Rb2/p130表达负相关,同时p53表达阳性和Rb2/p130表达缺失者预后差,术后生存期短(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中,Rb2/p130表达缺失和p53表达阳性提示恶性程度高,同时检测p53和Rb2/p130的表达对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雪君;金波;马艳菊;温华;康健;刘云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正畸治疗引起的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探讨各因素对牙根吸收影响的程度和大小,以期寻找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因子.方法:随机选择病例资料完整的64例矫治已经结束的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正畸治疗引起的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结果: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平均值为0.93mm.t检验结果显示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大小与性别、拔牙与否和安氏分类的类型无关,相关分析结果为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大小与疗程、方丝弓戴用的时间、根尖垂直向位移显著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各相关因子的预测和评估的效率较低.结论:正畸治疗引起的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数量较小,目前尚无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因子.
作者:阎秀林;张扬;刘奕;王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改进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提高其分离质量.方法: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用链蛋白酶、胶原酶体内门静脉灌注消化大鼠肝脏细胞,经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星状细胞.台盼蓝拒染实验鉴定细胞活力,Desm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纯度.结果:肝星状细胞得率为2.8×107/肝.肝星状细胞存活率在90%以上.Desmin阳性细胞原代培养达90%以上,传代培养达95%以上.结论:改良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有利于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的生物学研究.
作者:赵金满;张静;张莹;赵立杰;施贵静;张铁英;傅宝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回顾性分析1994-2005年我院收治的39例胸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后死亡4例,手术死亡率10.27%.手术死亡与术前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术前动脉瘤破裂、术后出血、术中停循环、心律紊乱、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有关.外科手术是胸主动脉瘤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技巧、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加强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有利于提高胸主动脉瘤外科手术的成功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修宗谊;谷天祥;阎德民;章志伟;蒋兆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洛酮对吗啡术后镇痛效能及血浆阿片样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子宫切除、术后使用吗啡静脉自控镇痛病人60例,随机分成3组:M组,镇痛泵中使用吗啡10 μg·kg-1·h-1;MN0.05组,在M组用药基础上加纳洛酮0.05 μg·kg-1·h-1;MN0.2组:在M组用药基础上加纳洛酮0.2 μg·kg-1·h-1.双盲随访3组病人镇痛效果.于入室、术毕、术后6 h、术后24 h及术后42 h采静脉血,用放免法检测血浆阿片样物质(β内啡肽、强啡肽、亮啡肽)水平.结果:MN0.05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M组,MN0.2组在术后6 h VAS评分高于M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MN0.05组血浆强啡肽、亮啡肽水平在术后6 h、术后24 h均高于M组,β内啡肽水平在术后6 h低于M组,术后24 h高于M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MN0.2组阿片样物质水平与M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小剂量纳洛酮对吗啡的镇痛效能有不同的影响,其机制与影响阿片样物质的合成及释放有关.
作者:姚鹏;邢准;孟凌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宫内发育阶段的神经系统损伤及其防治,探讨外源性给孕鼠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宫内生长受限(FGR)胎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子宫动脉钳夹法制作FGR胎鼠模型.将孕鼠分为3组:FGR模型组、假手术对照组和bFGF治疗组.经腹腔给予bFGF 4 u/g.采用RT-PCR法测定脑组织S100-β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的表达.结果:FGR组胎鼠体质量(3.312±0.469)g,明显低于对照组(4.263±1.016)g(P<0.001);bFGF治疗组胎鼠体质量(3.357±0.429)g,较FGR组略有增高.S100-β mRNA的表达,FGR组(1.213±0.273)明显高于对照组(0.989±0.279,P<0.01);bFGF组(1.037±0.390)与对照组较为接近(P>0.05),略低于FGR组(P<0.05).GAP-43 mRNA的表达,FGR组(1.152±0.222)与对照组(1.307±0.191)相比显著减少(P<0.01);bFGF组减少不明显(1.241±0.214),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子宫动脉钳夹法复制出的FGR胎鼠脑组织中S100-β及GAP-43 mRNA表达异常可能与胎鼠神经系统损伤有关.外源性给母鼠应用bFGF治疗后可能对胎鼠的神经系统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性作用.
作者:杜鹃;谷文升;魏轶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腺苷注射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纯种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5组:生理盐水组、腺苷低剂量组、腺苷中剂量组、腺苷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药硝酸异山梨酯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80 min后恢复血流,并持续灌注40 min,复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分别于结扎40 min后经股静脉静滴腺苷114、228、456 μg·kg-1·min-1、硝酸异山梨酯3 μg·kg-1·min-1,生理理水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记录不同时点的肢体Ⅱ导联和体表各导联的心电图,观察各组在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心电图ST段的变化,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的百分比,评价腺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腺苷和硝酸异山梨酯对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影响,但腺苷明显减轻ST-T段的抬高,同时使心肌梗死范围明显缩小,并呈剂量依赖性,药效与硝酸异山梨酯相似.结论:腺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韵;曹旭;高山红;李雪芹;张晶;王淑真;周玲;张福利;章新华;洪洋;王怀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腔舌鳞癌中p53基因突变及其蛋白的表达两者相关性.方法:应用Westem blot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检测38例口腔舌鳞癌、20例口腔癌前病变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及p53基因突变情况.结果:p53蛋白在口腔舌鳞癌、癌前病变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1%(16/38)、10.0%(2/20)、0%(0/10).39.5%(15/38)的口腔舌鳞癌存在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在p53基因突变的病例中,p53蛋白表达与其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结论:p53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过量表达与口腔舌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王莉红;陈波;耿莉;刘丽军;王耀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腰段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治作用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参照OLSON等介绍的方法复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4组:对照组(A组)孕鼠从妊娠14 d起每日皮下注射0.5 ml生理盐水;实验组(B组)孕鼠从妊娠14 d起每日皮下注射L-NAME 50 mg;假手术组(C组)孕鼠从妊娠14 d起行硬膜外腔置管术,但不给药;治疗组(D组)孕鼠从妊娠14 d起行硬膜外腔置管术,每日注入0.125%Bupivacaine 25 μl.双抗体夹心法观察腰段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鼠胎盘、子宫组织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IL-10含量,B、C组较A、D组明显降低(P<0.05),A与D组、B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TNF-α含量,B、C组较A、D组明显增高(P<0.05),A与D组、B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腰段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鼠TNF-α的含量,增加IL-10的含量,可能是其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防治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董有静;白玉;崔健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支气管黏液纤毛运输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 Ⅰ~Ⅱ级择期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一组5%七氟醚吸入麻醉,另一组丙泊酚静脉麻醉,2组病人分别在机械通气10和60 min后测量支气管黏液纤毛运输速度.小儿支气管镜直视下,在右主支气管背部黏膜上方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射亚甲蓝,标记染料在0、2、4、6 min的移动距离,计算支气管黏液纤毛运输速度.结果:七氟醚组在机械通气10和60 min后黏液纤毛的运输速度分别为(14.0±2.2)和(12.7±2.1)mm/min,通气60 min较通气10 min黏液纤毛的运输速度显著下降(P<0.05).丙泊酚组在通气10和60 min后黏液纤毛的运输速度分别为(14.1±2.1)和(14.2±2.0)mm/min,无统计学差异.2组在机械通气10 min后比较,黏液纤毛运输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气60 min后比较,丙泊酚组黏液纤毛的运输速度显著高于七氟醚组(P<0.05).结论:七氟醚抑制支气管黏液纤毛运输功能,丙泊酚对黏液纤毛运输功能没有影响.
作者:印春铭;赵芸慧;何芳;王俊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测定亚低温情况下脓毒症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变化,并结合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初步探讨亚低温能否减轻脓毒症大鼠肺组织损伤的程度.方法:24只Wistar大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组、亚低温组,内毒素组给予腹腔注射内毒素制成脓毒症模型,亚低温组在腹腔注射内毒素后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维持大鼠在亚低温状态.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各组大鼠不同时点肺组织TNF-αmRNA表达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2、3 h内毒素组大鼠肺组织TNF-αmRNA表达分别为1.029±0.055、1.132±0.068、1.107±0.044,亚低温组分别为0.835±0.041、1.056±0.037、1.056±0.032,均较正常对照组肺组织TNF-αmRNA表达(分别为0.625±O.009、0.631±0.007、0.612±0.011)明显增加(P<0.05),尤以内毒素组明显.且亚低温组肺组织TNF-α mRNA表达较内毒素组明显减少(P<0.05).亚低温组肺组织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轻于内毒素组.结论:亚低温减少脓毒症大鼠肺组织TNF-αmRNA的表达,减轻肺组织炎性损伤,可考虑作为防治脓毒症肺损伤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刘春峰;张趣;蔡栩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力,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分裂及凋亡,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解析、凋亡的检测.结果:AsO3呈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系的增殖,作用24、48及72 h后抑制50%细胞生长的药物浓度(IC50)分别为40.03,13.76,4.53μmol/L,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 μmol/L与5 μmol/L的As2O3作用24h后,细胞周期出现G2/M期阻滞及亚二倍体凋亡峰,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随G2/M期细胞减少而逐渐增多.细胞形态学观察分裂期细胞及凋亡细胞明显增加.结论:As2O3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诱导G2/M期阻滞及细胞凋亡.
作者:吴瑛;张敬东;刘云鹏;侯科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舒马曲坦诱发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基因转染等方法,通过MTT及流式细胞仪等检测舒马曲坦及ERK1/2的反义寡核苷酸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舒马曲坦明显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脂质体成功介导了寡核苷酸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转染.反义寡核苷酸明显抑制舒马曲坦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增殖率由(164.67±6.67)%降至(76.67±10.17)%,SPF指数由(11.67±0.33)%降至(3.33±0.33)%,增殖指数由(27.33±0.33)%降至(22.00±0.58)%(P均<0.01),正义和随机寡核苷酸对舒马曲坦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则无抑制作用.结论:舒马曲坦通过5-HTIB受体促进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有丝分裂,其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为ERK1/2MAPK通路.
作者:王爽;章新华;高山红;宋丹;周兆丽;王怀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术治疗42例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2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5例、糖尿病足14例、下肢狼疮性动脉炎1例.术前多数患肢有轻重不同的静息痛,踝肱指数(ABI)均在0.6以下.随访时检查跛行距离、ABI、双下肢放射性核素扫描等客观指标.结果:患者手术1个月后开始随访,其中显著有效11例(26%)、有效16例(38%)、无效15例(36%),总有效率64%.糖尿病足、TAO、下肢狼疮性动脉炎3种疾病总有效率80%,ASO有效率50%,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术能够增加患肢血流灌注,改善某些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作者:辛世杰;宋清斌;胡海地;张健;秦岭峰;张赞松;张平;罗英伟;丁奎;白明欣;段志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采用MK-1精密附着体,为21例磨牙及前磨牙游离缺失的患者制作精密附着体义齿21件,观察临床修复效果.经过5~18个月的临床观察,85.7%以上的患者认为附着体义齿不影响美观、舒适、稳固、易适应、进食方便、咀嚼有力.对42颗基牙复查结果显示,基牙无叩痛、无松动、无根尖周病变及牙槽骨吸收,其中8颗基牙龈缘有充血水肿现象,经治疗炎症均消退.MK-1精密附着体齿能达到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
作者:周彩滨;伊哲;包扬;艾红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对进展期胃癌病人营养及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30例接受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的病人,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2、7、14 d采血,测定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血清铁、免疫球蛋白.结果:术后2 d,所有的营养和免疫指标均急剧下降(P<0.01).术后14 d,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已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而血清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转铁蛋白及各项免疫指标仍未恢复(P<0.05).结论: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对胃癌病人营养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是暂时性的,可逐渐逆转;胃癌病人术后应注重补铁;胃癌病人免疫状况与营养状况呈正相关性.
作者:周春凌;焦广宇;孙玉薇;徐桂强;廉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高能X线诱导人喉癌细胞株Hep-2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高能X线作用于Hep-2细胞株,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细胞的BCL-2和BAX蛋白及mRNA转录水平.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基本呈增加趋势.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显示辐射后BCL-2表达下调,而BAX无明显改变,BCL-2/BAX的比值明显降低.结论:高能X线诱导的Hep-2细胞凋亡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BCL-2和BAX参与了辐射诱导的Hep-2细胞凋亡,BCL-2抑制细胞凋亡可能是Hep-2细胞恶性增殖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阎英;李亚明;刘洁;李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无抗菌活性的红霉素衍生物对体外培养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抗炎活性的机制.方法:利用MTT方法比较9种红霉素衍生物对体外培养T淋巴细胞增殖影响的不同.结果:红霉素、克拉霉素、N-去甲基红霉素衍生物、9(S)-羟基红霉素和十二元环红霉素衍生物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较明显,其IC50值分别是(606.28±35.43)、(431.62±25.60)、(367.31±32.60)、(425.62±32.08)和(176.38±10.42)μmol/L,其中十二元环红霉素衍生物的IC50值明显低于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结论:红霉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此活性可能与其抗炎活性有一定关联.
作者:吴岚;张为革;屈英薇;张传良;赵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非创伤性肢体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早期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Wistar大鼠36只,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3组:缺血再灌注组(Ⅰ组)、非创伤性肢体缺血预处理组(RL组)、L-NAME+非创伤性肢体缺血预处理组(PL-N组).观察各组心肌梗死面积,并测定血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心肌梗死面积PL组较I组明显减少,分别为(34.5±7.6)%和(58.5±8.5)%(P<0.05),而PL-N组与Ⅰ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与I组及PL-N组比较,PL组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PL组NO含量较I组及PL-N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NO在肢体缺血预处理的早期心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氧自由基参与了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的早期保护作用.
作者:陈晓光;吕黄伟;王俊科;吴滨阳;白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