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KC抑制剂与电离辐射对Panc-1凋亡的影响

乔俏;李光;刘大力;李建军;朱晓彤

关键词:胰腺癌, 蛋白激酶C抑制剂, 凋亡
摘要:目的:探讨特异性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CH)与小剂量照射联合应用对Panc-1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CH和电离辐射对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H与电离辐射对细胞凋亡的诱导.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H对受照后Panc-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53,Bcl-2,Bax)的影响.应用瑞-吉姆萨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CH增加了电离辐射对Panc-1增殖活性的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H和照射二者具有协同作用,使凋亡指数增加,且呈药物浓度依赖性.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CH使受照射后Panc-1细胞的p53和Bax蛋白表达增加,而对Bcl-2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形态学观察可见典型的凋亡小体.结论:CH通过降低Panc-1细胞的凋亡阈值,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增殖,提高射线对Panc-1细胞凋亡的诱导,以增加Panc-1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在喉鳞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的变化与喉癌组织恶性度及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在喉癌中的表达.结果:3者在喉癌中的表达具有一致性;在高分化喉癌中表达多完整,在低分化肿瘤中缺失率明显增加;且随肿瘤浸润程度的加重,3者表达的缺失也逐渐加重,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5);同时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之间,3种蛋白表达程度亦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细胞外基质中的基底膜与喉癌的细胞分化程度及浸润能力密切相关;活检病理中的基底膜表达可以作为预测喉癌是否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作者:施磊;马金萍;任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临床常见致病菌快速诊断用芯片的初步构建

    目的:构建针对21种常见致病菌的快速诊断用芯片.方法:针对细菌的高度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探针,优化条件下与细菌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杂交.结果:得到特异的杂交结果.结论:芯片方法可用于快速鉴别不同种类的细菌,该方法简便可行,优于传统诊断方法.

    作者:康素明;潘忠诚;张玉魁;何群;马佳明;赵雨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应用蛋膜固定器防止睑球粘连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自制蛋膜固定器防止睑球粘连的有效性,选择60例患者104眼,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自制蛋膜固定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眼部常规消炎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为38.46%.

    作者:谷玲;高阳;曲勃;赵江月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术中内镜的临床应用

    通过41例术中内镜检查证明术中内镜有利于病变部位的确定,降低手术的盲目性.

    作者:王孟春;李秀芬;王彩霞;常桂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金刚石涂膜材料对成骨细胞骨钙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材料表面成骨细胞的功能状态.方法:用Wistar大鼠颅顶骨建立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模型,将第三代成骨细胞接种到金刚石涂膜(CVD)、羟基磷灰石(HA)、纯钛(Ti)3种种植材料表面,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方法测定成骨细胞骨钙素mRNA.结果:CVD表面的成骨细胞骨钙素mRNA表达比HA出现早,Ti表面未见骨钙素mRNA表达.结论:CVD表面骨钙素的早期表达,推测其有成骨功能,适合成骨细胞生长.

    作者:李增健;孔庆华;王玉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肥大细胞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的分布特点及其作用

    目的:观察肥大细胞在回盲部和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部的分布特点和数量,探讨肥大细胞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用鼠抗人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单克隆抗体,测定类胰蛋白酶染色阳性的肥大细胞.结果:在IBS患者回盲部肥大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腹泻型IBS患者增加更加明显(P<0.01).而在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部没有看到肥大细胞明显增加,但可见明显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活动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患者在回盲部和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部均可见到肥大细胞的轻度增加,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BS患者回盲部肥大细胞的增加可能与其发病机理有关.

    作者:姜敏;李红菊;汤浩;张义侠;傅宝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临床诊断明确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进行超声检查,并与纤维结肠镜检查对照,观察其超声图像特点.结果:溃疡性结肠炎声像图特征性表现为肠壁增厚,回声减低,肠腔变窄,肠气消失.结论:超声检查可以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疗效观察.

    作者:陶春梅;王学梅;欧国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水平垂直部分喉切除术疗效分析

    探讨29例T3期声门上型和跨声门型喉癌,行水平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声门上型和跨声门型喉癌的疗效.结果:3年生存率为72.4%,5年生存率为48.3%,术后3个月拔管率为96%.在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喉重建技巧,水平垂直半喉切除术3~5年生存率不低于全喉切除术,并且保留了吞咽和发音功能.

    作者:白素娟;李国栋;王铁;王保华;王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胰肾联合移植术的护理

    总结9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阐述围手术期的术前指导、术中监护、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

    作者:张东;金娜;赵振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小鼠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小鼠免疫应答的差异性.方法:约氏疟原虫腹腔感染DBA/2、BALB/c和C57BL/6小鼠,制备薄血膜,姬姆萨染色,计数红细胞感染率;通过ELISA和Griess实验分别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γ干扰素(IFN-γ)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感染第3 d之后,DBA/2小鼠的虫体血症水平显著低于BALB/c和C57BL/6小鼠;将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PRBC)和脂多糖(LPS)或IFN-γ分别与3种感染第3 d小鼠脾细胞共同培养后,DBA/2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FN-γ和NO水平明显高于BALB/c和C57BL/6小鼠.结论: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不同遗传背景小鼠在Th1型细胞免疫应答的建立和巨噬细胞活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刘军;刘英杰;汪绍伯;曹雅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宫颈癌中核因子κB p65的表达与PCNA的关系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p65,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32例宫颈癌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NF-κB活化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NF-κB可能通过上调PCNA,导致肿瘤增殖.

    作者:程大丽;陈浩阳;乔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PKC抑制剂与电离辐射对Panc-1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特异性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CH)与小剂量照射联合应用对Panc-1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CH和电离辐射对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H与电离辐射对细胞凋亡的诱导.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H对受照后Panc-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53,Bcl-2,Bax)的影响.应用瑞-吉姆萨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CH增加了电离辐射对Panc-1增殖活性的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H和照射二者具有协同作用,使凋亡指数增加,且呈药物浓度依赖性.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CH使受照射后Panc-1细胞的p53和Bax蛋白表达增加,而对Bcl-2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形态学观察可见典型的凋亡小体.结论:CH通过降低Panc-1细胞的凋亡阈值,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增殖,提高射线对Panc-1细胞凋亡的诱导,以增加Panc-1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

    作者:乔俏;李光;刘大力;李建军;朱晓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特征与抗生素应用策略的关系

    收集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离的128株病原菌,探讨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特性与抗生素应用策略的关系.

    作者:刘璠;康健;李艳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0.2%罗哌卡因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采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60例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行分娩镇痛,分析产程中疼痛程度,运动神经阻滞,母体及新生儿生命体征,比较不同背景输注速率下,0.2%罗哌卡因的总用量及使用bolus的次数.结果显示0.2%罗哌卡因以6~8 ml/h的背景输注速率行分娩镇痛是较为合适的.

    作者:李国福;徐莹;孟凌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沈阳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血脂水平调查

    调查沈阳市1544名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血脂4项及脂蛋白(a)水平,发现血脂4项和LP(a)5项均在合适水平的仅占调查人群的42.0%,高脂血症发病率的增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孙艳;王贵新;王彦峰;丁素春;许连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类成骨细胞样细胞中的表达

    应用RT-PCR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和KDR/Flk-1 mRNA在SaOS-2和MG63细胞中的表达,探讨VEGF在人类成骨细胞样细胞中的自分泌作用方式.

    作者:李长有;梁德勇;宋今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伴三系病态造血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形态学观察及临床意义

    回顾性分析我院246例初诊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病例中33例伴三系病态造血病人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敬东;侯丽君;刘云鹏;侯科佐;卢香兰;刘永琴;李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与酶联定量PCR技术在 HBV-DNA载量检测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与酶联定量PCR(ELQ-PCR)技术在检测HBV感染血清HBV-DNA载量的灵敏度,精确性.为乙型肝炎临床抗病毒治疗和评价药物疗效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应用RQ-PCR方法检测212例(4组)HBV感染者血清,ELQ-PCR方法检测228例(4组)HBV感染者血清.结果:RQ-PCR和ELQ-PCR方法检测HBV-DNA,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HBsAg,HBeAg,HBcAb-IgG(+)组100%和82.61%;HBsAg,HBeAb,HBcAb-IgG(+)组90.63%和73.21%;HBsAg,HBcIgG,HBcAb-IgM(+)组80.00%和57.58%;HBsAg,HB-cAb-IgG(+)组70.15%和51.43%.HBV-DNA载量的阳性检出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Q-CPR方法检测HBV-DNA载量在实时监测,节时快速,高灵敏,高精确度等方面都更优于ELQ-PCR.

    作者:马力;赵桂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钛铸造包埋材料中ZrO2含量对纯钛铸造全冠适合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改变铸钛包埋材料中ZrO2的含量对钛全冠适合度的影响.方法:用铜制全冠代型模具制作30个全冠蜡型,随机分成a、b、c、d和e共5组,e组作为对照组,用Titavest CB包埋材料一次性包埋.其余各组内包埋采用自行研制的含有不同配比ZrO2的包埋材料,外包埋采用磷酸盐类包埋材料.利用CYCLARCⅡ型真空压力铸钛设备进行铸造.对所得铸件先检查其完整性,再利用实体显微镜测量钛冠边缘适合度.对各组测量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结果:a、b、c和e组铸件无缺陷,铸件的边缘适合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d组铸件有较严重的铸造缺陷.结论:随着包埋材料中ZrO2成分的增加,铸件的适合度下降.

    作者:秦哲;杨晓东;王彦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肠上皮内淋巴细胞促L929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目的:了解应激性溃疡模型中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L)培养上清促L929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水浸限制刺激法制备小鼠应激性溃疡模型.分别提取iIEL和脾T淋巴细胞,在含ConA的培养液中培养.采用MTT法检测iIEL和脾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的促L929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正常鼠iIEL培养上清促L929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脾T细胞培养上清(P<0.05).应激性溃疡发生后,iIEL培养上清促L929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于第4天降至低(P<0.05),1周后恢复正常.结论:iIEL培养上清中可能含有高水平的促进L929细胞增殖的因子,这种因子的活性在应激性溃疡中可能发生变化.

    作者:祁赞梅;吕昌龙;刘北星;刘冬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