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葡萄糖浓度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RNA及蛋白的影响

孟馨;张锦;滕颖;甘宇

关键词:葡萄糖, 内皮细胞, 血管,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摘要:目的:探讨葡萄糖浓度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t)mRNA及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5.6,11.1,16.7,22.0,28.0 mmol/L)的葡萄糖孵育10 d及同一浓度(22.0 mmol/L)葡萄糖孵育0,5,10,15 d.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及Western Blot检测MIP-1α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5.6~28.0 mmol/L),随着葡萄糖浓度增加,内皮细胞内MIP-1 α表达明显增加,22.0 mmol/L时表达高,28.0 mmol/L时表达稍降低;各组内皮细胞内MIP-1α mRNA表达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12.54±2.78,17.69±1.38,23.35±2.13,32.23±2.25及28.46±2.46(P<0.05);各组内皮细胞内MIP-1α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5.6 mmol/L葡萄糖组的1.42倍、1.87倍、2.58倍及2.12倍(P<0.05).同一浓度葡萄糖(22.0 mmol/L)孵育后,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内皮细胞内MIP-1α表达逐渐增加,至15 d时表达高;各组内皮细胞内MIP-1α mRNA表达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10.43±2.13,18.67±1.46,32.23±2.25及38.28±3.14(P<0.05);各组内皮细胞内MIP-1α蛋白的表达量分别0 d组的1.75倍、3.06倍及3.64倍(P<0.05).结论:葡萄糖浓度可促进内皮细胞MIP-1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这种作用与葡萄糖的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四氢生物蝶呤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及线粒体ATP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四氢生物蝾呤(BH4)对未成熟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心肌线粒体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幼鼠离体全心缺血再灌注模型,80只幼鼠随机分为实验组(BH4停搏液)和对照组(St.ThomasⅡ液),每组40只.测定缺血前、缺血再灌注30,60和120min时的冠状动脉流出量.分别测定两组之间不同时间点的心肌丙二醛(MDA)含量、心肌一氧化氮(NO)浓度以及心肌细胞线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结果:BH4能显著提高冠脉流出量的恢复率,增加NO的产量,降低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并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后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的下降(P<0.05).结论:BH4心脏停搏液通过增加NO的产量,保护心肌细胞线粒体ATP酶的功能,对未成熟心肌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

    作者:王文生;王维林;潘丽丽;李强;王占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双羟二丁基乙醚治疗亚临床黄疸39例报告

    本研究比较亚临床黄疸病人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和症状、体征,探讨双羟二丁基乙醚(DHBE)治疗亚临床黄疸的疗效.结果发现DHBE胶囊治疗亚临床黄疸,可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缓解临床症状、体征.

    作者:赵金满;于继红;施贵静;张铁英;傅宝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唾液酸和α1酸性糖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检测9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唾液酸和α1酸性糖蛋白的变化,探讨其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尹正;张玉英;崔连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p57Kip2和p27Kip1基因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57Kip2和p27Kip1基因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分别检测p57Kip2和p27Kip1基因mRNA在108例胃癌组织及6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57Kip2基因mRNA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8.70%,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6.67%(P<0.05),p57Kip2基因mRNA相对含量检测胃癌组织为0.59±0.17,显著低于癌旁组织1.63±0.21(P<0.05);p27Kip1基因mRA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3.15%,低于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1.67%(P>0.05),p27Kip1基因mRNA相对含量检测胃癌组织为1.53±0.23,稍高于癌旁组织1.46±0.35(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p57Kip2和p27Kip1基因蛋白表达的降低与转录机制有关,并在胃癌的发生中存在不同的抑癌途径或不同的调控机制.

    作者:高红;张志波;尚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经皮肾活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活检术在经皮肾活检中的应用.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用Tru-cut手动式活检针和长射程内槽切割式自动活检枪及相应活检针经皮对肾脏进行活检术.结果:299例共穿刺574针,取出组织条563条,长度0.5~1.8 cm,均有病理结果.299例中具有不同程度不良反应者67人,占22.41%.结论:经皮肾活检的成功与否,超声引导是关键,超声引导下经皮肾活检术安全,可靠,副作用少.

    作者:陶春梅;王学梅;欧国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葡萄糖浓度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RNA及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葡萄糖浓度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t)mRNA及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5.6,11.1,16.7,22.0,28.0 mmol/L)的葡萄糖孵育10 d及同一浓度(22.0 mmol/L)葡萄糖孵育0,5,10,15 d.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及Western Blot检测MIP-1α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5.6~28.0 mmol/L),随着葡萄糖浓度增加,内皮细胞内MIP-1 α表达明显增加,22.0 mmol/L时表达高,28.0 mmol/L时表达稍降低;各组内皮细胞内MIP-1α mRNA表达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12.54±2.78,17.69±1.38,23.35±2.13,32.23±2.25及28.46±2.46(P<0.05);各组内皮细胞内MIP-1α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5.6 mmol/L葡萄糖组的1.42倍、1.87倍、2.58倍及2.12倍(P<0.05).同一浓度葡萄糖(22.0 mmol/L)孵育后,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内皮细胞内MIP-1α表达逐渐增加,至15 d时表达高;各组内皮细胞内MIP-1α mRNA表达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10.43±2.13,18.67±1.46,32.23±2.25及38.28±3.14(P<0.05);各组内皮细胞内MIP-1α蛋白的表达量分别0 d组的1.75倍、3.06倍及3.64倍(P<0.05).结论:葡萄糖浓度可促进内皮细胞MIP-1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这种作用与葡萄糖的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作者:孟馨;张锦;滕颖;甘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肾母细胞瘤术后复发、转移的治疗

    我科肾母细胞瘤术后复发患儿22例,探寻肾母细胞瘤术后复发、转移的治疗问题.结果显示,对复发肾母细胞瘤应采取极积治疗措施,包括再次手术加化疗,其顸后仍能获得较理想疗效.

    作者:王常林;蔡炜嵩;侯英;陈辉;杨屹;杨建勋;牛之彬;王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金纳多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的动态影响

    目的:研究金纳多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60只Wistar雄性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和金纳多治疗组.缺血组和金纳多治疗组分别在脑缺血再灌注后6,12,24,48 h处死,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脑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及凋亡细胞数.结果:缺血组和金纳多治疗组凋亡细胞数于脑缺血再灌注后24h达高峰,金纳多治疗组各时点凋亡细胞数均明显少于缺血组(P<0.01).缺血组和金纳多治疗组Bcl-2表达于脑缺血再灌注后12 h达高峰,金纳多治疗组各时点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缺血组(P<0.01).缺血组和金纳多治疗组Bax蛋白表达于脑缺血再灌注后24h达高峰,金纳多治疗组各时点Bax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缺血组(P<0.01).结论:金纳多注射液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作者:张鸿;赵冬雪;郑东明;丛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三氧化二砷治疗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对9例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完全缓解6例,占66.7%,有效率77.8.

    作者:王晓红;任洪军;柴静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脂肪栓塞综合征临床表现的诊断价值分析

    回顾性分析29例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患者中临床表现相对于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出现的比例高,时间早,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是脂肪栓塞综合征有价值的诊断指标.

    作者:田野;李雷;付勤;王海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复方氯胺酮口服液对鼠小脑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和γ氨基丁酸A受体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鼠服用复方氯胺酮口服液(CKOS)后不同时点行为变化及小脑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和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的分布,探讨其口服液对鼠小脑NMDAR1和GABAA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技术检测SD大鼠服用CKOS后不同时点NMDAR1和GABAAR在小脑Purkjnje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0点处(正常对照)NMDAR1在小脑Purkinje细胞表达多;随着药效的增加,NMDAR1在小脑Purkinje细胞上的表达逐渐减少,30 min时NMDAR1表达低值,120 min时Purkjnje阳性细胞逐渐恢复,360min恢复接近正常.而GABAAR与NMDAR1的表达方式正相反,GABAAR在Prukinje细胞上的表达随着药效的增强而增加,又随着药效减低而减少.结论:CKOS对鼠小脑NMDAR1在Purkinje细胞上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抑制,应产生不协调运动.但GABAAR在Purkinje细胞上的表达呈剂量依赖增强,抑制不协调运动.CKOS对小脑的作用为促使大鼠协调运动.

    作者:张锦;汪薇;邵素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不同心脏负荷及心室内压变化对大鼠早期心肌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检测容量(VOL)和压力超负荷(POL)早期大鼠左心室内压变化诱导左心室心肌原癌基因c-fos、c-jun、c-myc、egr-l mRNA表达时间变化和差异.方法:测定假手术大鼠、及心脏超负荷后不同时间点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内压谷值(LVDP)变化,用狭缝杂交检测各时间点左室心肌c-fos、c-jun、c-myc、egr-l mRNA表达,用密度仪定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不同心脏负荷后早期LVSP均下降(P<0.05),48 h VOL组低,POL组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负荷后LVDP逐渐增高,POL后6 h,VOL12 h高(P.<0.05),后者48 h与假手术组相近(P>0.05).POL诱导原癌基因表达峰值早于VOL,48 h c-myc、c-jun出现第2次表达增加.VOL后1 h检测到c-fos、c-jun、egr-l、c-myc弱表达,48 h c-fos无表达,c-jun表达减弱,c-myc和egr-l仍有较高表达.结论:VOL、POL后左室内压增加诱导不同的心肌c-fos、c-jun、c-myc、egr-l表达增加的时间顺序,与LVDP增高无关,c-fos、c-jun、c-myc表达与LVSP增高有关,提示左心室主动收缩产生的室内压为诱导原癌基因表达的主要因素;心脏超负荷后心肌原癌基因可持续表达,不同负荷原癌基因表达的时间过程差异可能对发生不同类型心肌肥厚有重要影响.

    作者:李贺;李锦毅;胡小萍;白旭芳;费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4例报告

    研究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的临床特点,旨在正确诊断和治疗本病.

    作者:刘嘉晖;张朝东;陈淑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蟾蜍毒素的部分分离纯化及其抗白血病作用

    目的:研究蟾酥不同成分对白血病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硅胶层析法部分纯化蟾蜍皮脂腺分泌物的提取物;应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部分纯化物的组分;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硅胶层析部分纯化,制备了4种混合物,其中乙醇提取物中含有6种组分,可能含有蟾蜍灵.4种混合物均可抑制人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其中3种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单用蟾蜍灵.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4种混合物均可诱导细胞凋亡,并且不引起细胞周期阻滞.结论:蟾蜍皮脂腺分泌物的部分纯化物可能通过诱导不伴有细胞周期阻滞的凋亡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

    作者:金波;孙林;刘云鹏;卢香兰;田昕;梁再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HCV HVR1准种在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患者中的分布

    目的:通过研究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HCV HVR1)准种复杂性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基因型HCV致病性差异的机制.方法:采用C区型特异性引物PCR法进行HCV基因分型,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法(SSCP法)检测HCV HVR1准种.结果:68例丙型肝炎患者中,Ⅱ型49例(72%),Ⅲ型13例(19%),Ⅱ、Ⅲ混合型6例(9%).Ⅱ型和Ⅱ、Ⅲ混合型HCV感染患者的HCV HVR1准种复杂性(SSCP条带数)明显高于Ⅲ型感染的患者,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结论:HCV HVR1准种复杂性的差异可能是导致不同基因型HCV致病性差异的因素之一.

    作者:李颖;张琳;黄芬;赵桂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硫酸镁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大鼠心肌组织ATP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大鼠心肌组织ATP酶活性变化及硫酸镁对其影响.方法:Wistar健康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氧化乐果染毒组(B组);硫酸镁预处理后再染毒组(C组),每组10只.分别测定大鼠心肌组织Na+,K+-ATP酶、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B组与A组相比,ATP酶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C组与B组相比,ATP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地恢复,Na+,K+-ATP酶、Mg2+-ATP酶活性恢复(P<0.01)较Ca2+-ATP酶活性恢复(P<0.05)明显.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心肌组织Na+,K+-ATP酶、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均明显受抑制.硫酸镁预处理能减轻ATP酶活性的抑制程度,尤其是Na+,K+-ATP酶和Mg2+-ATP酶.

    作者:李长喻;赵敏;杜艳秋;杨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KISS-1和MMP-9在裸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KISS-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子宫不同生长阶段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将生育年龄妇女的分泌晚期子宫内膜组织种植入裸鼠的盆腹腔,建立裸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模型.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生长阶段异位内膜中KISS-1 mRNA及MMP-9mRNA的表达相对强度.结果:KISS-1在5,10,15 d组和对照组比较,表达降低,差异显著(P<0.05);30 d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MP-9在5,10,15,30 d组与对照组比较表达增强,差异显著(P<0.05);且15 d组表达强,与5,10,30 d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KISS-1和MMP-9两者表达比较呈负相关(r=-0.575,P<0.01).结论:KISS-1表达减弱和MMP-9表达增强可能与EM的侵袭过程有关,两者在EM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牛慧彦;王丹波;张淑兰;甘淑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0.75%左旋布比卡因与0.75%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比较

    通过观察0.75%左旋布比卡因与0.75%布比卡因用于下肢骨科手术硬膜外麻醉时临床麻醉效果及心肌酶学改变的不同,比较两种局麻药临床麻醉效能和心脏毒性的差别.

    作者:李明川;王俊科;王琨鹏;王秋实;朱冰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近期排尿困难的诊治和预防

    回顾性分析16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近期(6个月内)出现排尿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治和预防进行探讨.

    作者:宋永胜;殷波;吴斌;霍军;王鸿起;郭恩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自身残存听骨鼓室成形术远期效果观察

    回顾性分析应用自身残存砧骨及锤骨柄行鼓室成形术和乳突开放式或闭合式手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34例.结果显示大多数病例听力有明显改善,有2例移植膜穿孔.

    作者:乔秀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