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孙中勤
目的:研究不同孕期诊断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于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50例经收入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入院后诊断和治疗的孕周分为早期干预组(孕24-32周)和晚期干预组(孕32周以上).通过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不同孕期进行治疗,分析其对孕妇和新生儿预后的不同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干预组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并发症较晚期干预组明显降低(P<0.01);晚期干预组孕产妇并发症明显高于早期干预组(P<0 05);早期干预组较晚期干预组顺产率高(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明显降低其并发症及新生儿患病率,明显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徐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往往来势凶猛.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急性肾衰,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席汉综合症及产后感染,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病,当紧急综合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应适时采取手术,而治疗产后出血保守处理与控制出血的措施同等重要.
作者:周俊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加减内疏黄连汤内服合金黄膏外用治疗肛周脓肿疗效.方法:每天用内疏黄连汤加减内服,金黄膏外用,早晚各1次结果:41例中除8例无效而改切开排脓外,其余33例全部治愈.结论:加减内疏黄连汤内服合金黄膏外用能有效治疗肛周脓肿
作者:刘国平;黄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探讨农牧区瘢痕性子宫与正常子宫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农牧区2006年12月~2010年12月43例妊娠7周以内的孕妇.根据孕妇的子宫情况,分为瘢痕性子宫组13例和正常子宫组30例,观察对比两组孕妇的药物流产效果、流产期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瘢痕性子宫组孕妇的完全流产率较低,其孕囊排除的时间更长,出血量较大,与正常子宫比较,p<0.05.两组孕妇的药物不良反应、转经时间、阴道出血时间等无明显差异.结论:孕产妇瘢痕性子宫使用药物流产具有较好的效果,其安全有效,医生要注意掌握其适应症,观察其流产的情况.
作者:保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对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进行临床分析,以总结影响因素,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总结经验.方法:从2008年1月-2011年3月,分为两阶段,将在此期间来我院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134例根据治疗的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分组依据为我院前后采用的两种手术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感染率为9.87%,对照组的感染率为17.46%,治疗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手术的时间、手术方法、腹腔脓液引流方法都能明显的影响患者的切口感染.
作者:谢大发;曾金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3种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的疗效等临床分析.方法:将315例门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3种不同方案的正规三联根除Hp治疗1周,4周后复查14C呼气试验,检查Hp根除状况.结果:A组(方案一)正规根除治疗1周的105例患者中,4周后用同样方法复查患者Hp感染的情况,完全转阴者占91.42%,B组为71.43%,C组为53.3%.而A组相对于B、C组副作用率稍高,A、B组相对C组费用高.结论:方案较方案二、三根除Hp的效果显著,根除率高;方案二三副作用相对小;方案三费用低;临床医师需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具体方案.
作者:虞轶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文章通过对本院住院治疗的CSP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经阴道彩超早期诊断CSp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讨论腹妇科手术的麻醉及手术问题.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临床患者228例临床资料,均采取气管内全麻.结果:麻醉方法满足妇科手术的要求.其中中转开腹2例(0.3%),发生并发症6例(1.6%),无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实践证明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满足了手术的要求,保证了患者安全,是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作者:张志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近回盲瓣回肠切除吻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固急腹症行近回盲瓣回肠切除吻合术病例资料,按照回盲瓣与吻合口距距离分为:3例<2cm,2cm<5例<5cm,5cm<7例< 10cm,分析其手术效果.结果:本组14例患者中完成手术后出现3例吻合口瘘并发症,3例并发症回盲瓣与吻合口距均小于5cm.切口感染3例,死亡2例,其余患者术后2-6天肠功能恢复正常,且术后随访半年,患者恢复起好.结论:近回盲瓣回肠切除吻合术虽然在临床治疗中相对于传统的肠外置造瘘术和右半结肠切除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它能保留患者回盲瓣及其功能,有效地减轻了患者负担,但吻合口距回盲瓣小于5cm手术易发生吻合口瘘,临床上应给予重视.
作者:金晓昌;杨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成年后起病的散发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两个亚型:MSA-P型和MSA-C型,前者是黑质纹状体变性,以帕金森样症状为主,后者是橄榄体脑桥小脑变性,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1].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但可以采取多种综合方法改善病情,起到治标目的[2].我科2011年8月份收住一例晚期多系统萎缩患者,该患者具备了两个亚型的临床表现,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尹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采取社区康复训练后的日常生活与运动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我社区11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112例患者为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患者.指导对照组患者自行锻炼:实验组患者进行社区康复训练.实施康复训练9个月后,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患者的评分结果.结果:对照组经自行锻炼后有14例患者能够自理或依赖程度较轻,康复比例为25%,42例患者仍无法恢复日常生活与运动的功能;康复护理组有48例患者能够自理或依赖程度较轻,康复比例为85.7%,8例患者无法恢复日常生活与运动的功能.两组患者的康复比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取社区康复训练能较好的恢复其日常生活与运动功能,达到生活自理或依赖程度较轻的程度.
作者:张顺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作者针对内科护理学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内科护理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内科护理学教学存在问题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作者:康国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驱血带在骨科长骨手术中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长度长、与手术部位接触范围广,且为橡胶材料,因此局限了对灭菌方法的选择.对于驱血带,使用环氧乙烷灭菌法是目前临床较有效经济的方法.但由于我们基层医院各种条件的局限,在没有环氧乙烷灭菌设备的情况下,我院尝试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戊二醛浸泡、低温等离子灭菌三种方法,现将三种消毒灭菌的结果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李洁;王娇群;陈燕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对基层医院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和相关体会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急救患者病例42例,对院前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关体会进行总结.结果: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通过快速有序的院前急救护理,使得患者的接诊顺利进行,在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的救治,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稳定的控制,通过积极的后续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在基层医院中指定合理有序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可以保证患者的接诊顺利进行,使患者的病情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的处理,为对其进行后续治疗正确更多的时间,对患者尽快康复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蔡卫鸿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对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治疗的观察.178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组89例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对照组89例单用三联疗法根除治疗,并对疗效进行比较.得出治疗组较对照组HP根除率高,患者耐受性好,治疗不良反应轻.所以笔者认为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可以提高HP的根除率,降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文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病症,是一种常见的腰部慢性多发疾病,本院选择64例腰肌劳损患者进行治疗,对其中对照组的32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的32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外加中医推拿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比例,结果证明腰肌劳损患者除进行常规治疗以外,实行中医推拿治疗的结果疗效显著,值得在腰肌劳损治疗工作中大力推广.
作者:马雪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总结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生物学特点及其预后.方法:收集安阳市肿瘤医院2004--2007年收治的35岁以下青年乳腺癌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青年乳腺癌分化程度较低,病理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83.3),ER、PR阳性率低,预后差.结论:青年乳腺癌预后差,早期容易漏诊,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早期诊断率,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
作者:吴凡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由于各种围产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液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脑损伤,多见于足月儿,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可产生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是围产期足月儿损伤的主要原因.欧美发达国家HIE发病率仅为0.02-0.04%,而我国高达3%-10%不等(因地区不同而异),因此导致的智力行为障碍发生率为1.3-15.3%,严重制约了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因此,防止室息对减少围产期死亡及预防伤残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已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脑损伤后的后遗症发生,尤其重要.现将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治疗状况加以综述.
作者:刘清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CT检查胆囊癌肝浸润患者的价值,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1例胆囊癌肝浸润患者,分别采用CT以及B超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结果.结果:11例胆囊癌肝浸润患者中CT检查确诊10例,其中1例因为仅作平扫,浸润的肝组织改变呈等密度状态而遗漏,检出率为90 9%;B超检查出来3例,检出率为27.3%两组相比,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以及B超检查各有自身优势与不足,B超可作为初诊手段,CT能协助进一步确诊,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准确率.
作者:田瑜;张荃;高晓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跌倒是指跌倒是指平地行走或从稍高处摔倒在地上.跌倒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损伤,增加了其痛苦及经济负担,近年来由于跌倒而引发的医疗纠纷不断上升.因此我院已将预防患者跌倒作为患者安全的工作目标,制定了防跌倒流程及上报制度,以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及安全医疗隐患.现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所有入院患者作为对象.1 2方法1.21评估:患者入院后均由首席护士在对其入院评估的同时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确定跌倒危险因子评估分值.
作者:陈晶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