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华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观察效果.方法:对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50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腹腔镜手术前后的良好护理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较为关键.
作者:赵秀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在急诊抢救中应注意的护理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急诊室接诊的典型病人抢救护理的资料,总结抢救成功经验.结果:20例病人经急诊抢救护理并转送ICU进一步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在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急诊抢救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得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炎性反应期胆囊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6年7月~ 2011年7月69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40min,平均( 104.53±13.79)min,出血量40~80ml,平均(60.47±6.05) ml,未出现明显的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炎性反应期胆囊安全有效,完备的术前检查及评估,灵活运用手术方法及技巧,术后进行有效的引流,是保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
作者:郭鹏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屈光度对LASIK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日本NIDEK公司生产的EC-5000准分子激光仪治疗近视眼,对高度近视眼(大于-8.00D)采用多部分区切削法,按屈光度分为,1组:-2.00D~-7.75D,986眼,2组:-8.00D~-11.75D,212眼.3组:-12.00D~ 15.00D,87眼,术后随访1年的视力,屈光度进行分析.结果:2组,3组与1组相比较,术后的视力和屈光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小于0.05),术后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较,下降1~2行,不变.或上升占99.8%.结论:LASIK治疗近视是一种可靠性,预测性极强,安全稳定的方法,但对于高度近视,特别是超高度近视的准确性,预测性,稳定性和疗效稍欠佳.
作者:周志雄;王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如何防止或减少精神科护理人员职业性损伤发生的对策,切实提高职业卫生水平,保障身心健康.方法:综合分析精神科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结果:预防为主,加强法制及职业安全教育,增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及心理调节,同时完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能够有效防止或减少职业危险因素的损伤.结论:合理的自我防护,完善的医院规章制度及科学的职业规范对于有效保护精神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程俊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DTI)评价高血压左室肥厚及高血压无左室肥厚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并与脉冲多普勒(PW)技术检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参数进行比较.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五组,30例正常对照组,高血压无左室肥厚及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各35例,先用PW测量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计算E/A,高血压无左室肥厚及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中E/A<1,E/A>1各分为一组,再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测定各组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Ea、Aa,计算Ea/Aa,并对2种检测方法和各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无论E>A或E<A组,Ea/Aa均<1,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DTI技术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北较PW检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参数而言,可以更准确估测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郑芳;罗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子宫切除术选用硬膜外麻醉(EA)存在起效慢,阻滞不全,肌松欠佳等缺陷;腰麻(SA)起效快,作用完善,肌松好,但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且头痛发生率高;腰硬联合麻醉( CSEA)既发挥了腰麻作用迅速,镇痛,肌松完全的特点,又可通过硬膜外给药延长麻醉时间,又可施行术后镇痛.
作者:杜力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本院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消化内科2009~2010年收治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并经胃镜检查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上消化道急性应激性黏膜癌变、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复合性溃疡、胃癌,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收治人数呈上升趋势.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目前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王,中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病死率有所上升.应加强消化性清疡的防治,大力推广急诊内镜诊治,同时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及时转送外科行手术治疗.
作者:陈多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抗菌药后效应(PAE)是新近提出的重要概念,它是细菌对抗微生药敏感性的结构性指标,且几乎是所有抗菌药物的特性,多种抗菌药物具有PAE.传统所用的药物方案是使血药浓度维持在稳定状态,且大于低有效浓度的剂量.而PAE在减少给药次数、降低副反应、提高疗效、减少患者药物费用和提供方便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PAE已作为审核新型抗菌药和药物方案是否合理的重要参照物.所以其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PAE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作了详细的分析.
作者:周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分析102例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的资料,对手术方法、吻合口位置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生吻合口狭窄8例(7 84%),与吻合口至肛门的距离、吻合口瘘等因素相关.结论:低位直肠癌发生术后吻合狭窄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位置有关,术中应保留有效血供、避免脂肪组织的夹杂、合理选择吻合方法.可减少术后吻合狭窄.
作者:汪黎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观察恩密达在治疗3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的治效,探讨其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口腔内科就诊的5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成思密达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B及给予抗炎治疗,思密达治疗组另外应用思密达干粉局部涂敷.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应用思密达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欧阳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比较预充肢体液与晶体液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循环系统的影响,以增加剖宫产手术安全性.方法:择期剖宫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麻醉前分别输入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盈源)(Ⅰ组)和乳酸林格氏液(Ⅱ组).产妇侧卧位,选择L2.3间隙穿刺行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左布比卡因1.0-1.2ml,硬膜外头向置管,控制麻醉平面于T6以下.于麻醉前、麻醉后3、5、10min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及SpO2.结果:Ⅰ组麻醉后3、5、10min及术毕SP、DP较术前无明显变化( P<0.05);Ⅱ组麻醉后3、5、10min及术毕SP、DP较术前下降(p<0.01).Ⅰ组麻醉后各时点SP、DP均较Ⅱ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心率麻醉后各时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盈源对剖宫产患者预扩容,可有助于维持腰硬联合麻醉后产妇的循环稳定.
作者:陈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以减少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10年共56例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经有效的护理干预50例低血压恢复正常继续透析,6例低血压终止血透,下机后血压恢复,无一例死亡.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
作者:温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1典型病例患者男,70岁,因“上腹痛7小时”入院消化内科,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2年,平时服用“硝酸异山梨酯”、“倍他乐克”、“阿司匹林”等药物,血压控制在150/90mmHg左右,有“心房纤颤”病史1年.入院查体:T36.5℃、P88次/分、R22次/分、BP180/120mmHg,神志清楚,精神萎靡,表情痛苦,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率102次/分,律不齐,二尖瓣膜听诊区可闻及双期杂音,脉率88次,绝对不规整.腹平软,上腹压痛,右上腹为主,无反跳痛,肝脾助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奠非氏征阴性,肝区叩击痛阳性,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作者:王爱玉;张丽莉;宋军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42例,对其进行孕期干预,选择同期糖代谢正常的孕妇4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2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早产、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早产、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等方面虽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出现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结论:加强产前检查,重视耱尿病筛查,做好孕期合理膳食及休息,对妊娠期糖尿病及早的诊断和药物治疗,配合合理的饮食、运动,以减少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曾爱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手术室护士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工作中经常接触大量沾有病人血液,体液的锐利器械,是传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高危人群.可通过针刺伤传染的血源性传播疾病有20多种,常见,危险的是乙肝,丙肝,艾滋病,一次即可感染.有资料显示[1],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伤占80%.因此,对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对保障自身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润玲;丁晓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桥本氏甲状腺炎(HT)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特征及共同病因.方法:对照分析2008至2011年桥本病并发甲状腺微小癌10例资料.结果:本组桥本病并发甲状腺微小癌发病率为16.94%( 10/59).全组出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全部随访1个月至3年无死亡及复发.结论:桥本病并发甲状腺微小癌临床诊断较困难,术前常规B超、细针穿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有科于术前、术中确诊及正确的手术方式选择.
作者:张彪;田财耀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肛肠病病人术后行中药熏洗坐浴的疗效.方法:将88例肛肠病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中药熏洗坐浴,并配合相应护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熏洗坐浴用于肛肠病术后病人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姜仁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征与护理方法.方法:选职2011年3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280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通过观察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与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对患者的消毒与隔离.从发热、口腔、皮疹、心理等几个方面对患儿进行护理.结果:收治的2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经过5~7天的对症治疗及有效护理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治愈出院隔离两周后患儿未发现并发症.结论: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针对患儿的具体症状进行护理,尽量避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本文从中医对老高血压病人认识,补肾方药改善高血压病症状,靶器官损害,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综述.
作者:韩晓洁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