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原因分析及措施

朱润玲;丁晓君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 锐器协, 防护措施
摘要:手术室护士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工作中经常接触大量沾有病人血液,体液的锐利器械,是传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高危人群.可通过针刺伤传染的血源性传播疾病有20多种,常见,危险的是乙肝,丙肝,艾滋病,一次即可感染.有资料显示[1],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伤占80%.因此,对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对保障自身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超声诊断价值

    文章通过对本院住院治疗的CSP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经阴道彩超早期诊断CSp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及康复锻炼

    目的: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康复指导及护理的效果.方法:对79例COPD患者加强护理指导,进行康复治疗.结果:患者的呼吸功能逐渐得到改善,运动耐力时间明显提高.结论:针对性的康复锻炼及护理是必要的,十分有效的,能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一定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金冰青;朱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门诊输液中心护理缺陷分析与防范措施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医院联系社会的桥梁,是人群相对集中、流动性较大的场所.所以,门诊输液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和永恒的主题,加大护理质量控制力度,实现“零缺陷”的工作目标,持续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是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问题.

    作者:严亚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综合干预脑梗死后抑郁、焦虑的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干预脑梗死后抑郁、焦虑患者对神经功能等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梗死后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对抑郁、焦虑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等,疗程4周.治疗前、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袁(HAMA)、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与对照组(未行心理治疗)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过综合治疗4周后患者,无论抑郁、焦虑、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有助于脑梗死后抑郁、焦虑患者情绪的改善,能明显提高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对脑梗死预后好转有积极意义.

    作者:孙新芳;肖桂荣;朱仁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是一种新的治疗肾结石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何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溃疡患者的疗效影响

    目的:总结分析对消化道溃疡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在2008年11月~ 2010年11月收治的消化道溃疡患者共有200例,随机将2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等常用药进行对症治疗,对于有出血现象的患者,在胃镜下喷洒药物进行止血.对照组采用平时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100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两周后患者均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有64例显效,显效率为64%,27例患者有效,有效率为27%,9例患者无效,患者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患者有58例显效,显效率为58%,14例患者有效,有效率为14%,28例患者无效,患者总有效率为72%.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效果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消化道溃疡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有效地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王兴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先兆流产的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探讨

    西医学上的先兆流产,在中医上属于胎漏,胎动不安之类的疾病,近十年来,我们收治了889例先兆流产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所有患者均经B超或彩超确诊胚胎或胎儿存活,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先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00年10月-2011年9月,10余年间,我们收到了1078例经B超或彩超确诊胚胎或胎儿存活的先兆流产患者,包括门诊和住院病人.

    作者:宋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的临床应用已日趋厂泛,大手术术后静脉药物的输注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减少反复芽刺的痛苦,保护血管,持续保留静脉通道,容易被护理人员和患者接受.下面从静脉的选择、留置针选择、穿刺方法、冲管和封管、留置时间和护理等方面综述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新体会.

    作者:王菊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对脑挫裂伤后脑水肿问题的再认识

    目的:强调脑挫裂伤后脑水肿的致死性危害必须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方法:通过对多个真实的典型病案进行分析讨论.结论:深刻认识脑外伤后脑水肿病理生理过程和适时正确诊断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李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探讨老年人高血压105例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0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特点、临床表现及合并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达标患者占43.6%,好转占47.2%,6.9%无好转迹象,5例患者因心血管并发症引起心脏衰竭、脑出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占2.3%.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非药物结合药物治疗,可以起到有效控静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效果.

    作者:谭超;雷海英;张玉萍;姚宏强;陈晓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医辩证与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中医辩证方法与西医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疗效.方法:将95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包括患者43例,我们给予中医辩证方法治疗;对照组包括患者42例,我们给予西医方法治疗.现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辩证方法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11例胆囊癌肝浸润患者CT表现分析

    目的:研究CT检查胆囊癌肝浸润患者的价值,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1例胆囊癌肝浸润患者,分别采用CT以及B超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结果.结果:11例胆囊癌肝浸润患者中CT检查确诊10例,其中1例因为仅作平扫,浸润的肝组织改变呈等密度状态而遗漏,检出率为90 9%;B超检查出来3例,检出率为27.3%两组相比,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以及B超检查各有自身优势与不足,B超可作为初诊手段,CT能协助进一步确诊,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准确率.

    作者:田瑜;张荃;高晓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由于各种围产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液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脑损伤,多见于足月儿,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可产生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是围产期足月儿损伤的主要原因.欧美发达国家HIE发病率仅为0.02-0.04%,而我国高达3%-10%不等(因地区不同而异),因此导致的智力行为障碍发生率为1.3-15.3%,严重制约了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因此,防止室息对减少围产期死亡及预防伤残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已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脑损伤后的后遗症发生,尤其重要.现将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治疗状况加以综述.

    作者:刘清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严重多发伤的急诊护理:附186例病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目前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在抢救、分析典型病例的基础上,总结临床工作,制订护士配合抢救分工程序化的急救护理措施,从而使多发伤患者得到了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为患者争取急诊手术赢得宝贵的时间,并为后期治疗及预后打下良好基础.结果:本组186例中抢救成功165例,成功率88 8%;死亡21例,死亡率11.2%.结论: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为提高救活率、降低并发症及伤残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高了正确的诊断率和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倪慧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治进展

    功能性胃肠病( FG IDs)是一类具有消化道症状,经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或不能用生化结构异常解释的一类消化系统疾病.按目前分类方法包括28种疾病,以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为常见.不同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小同,如FD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和上腹胀满、早饱、恶心等;IBS患者常有腹部不适,或以腹痛为主要症状,且伴有大便次数与性状异常;FC患者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排便有未尽感等.

    作者:卢若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拜城县3年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拜城县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宫颈刮片和/或液基细胞学检查,妇科临床检查、腹部B超或阴道B超、乳腺B检超等方法,对三年来共计4280名育龄妇女进行妇女病为查.结论: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患病率为34.22%,依次为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及其他.

    作者:高玉琼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颅骨缺损手术治疗体会

    需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中很常见,手术难度及风险也不很大.自2004年9月至2010年10月,我科共收治该类患者124例,手术均采用CT薄层扫描三维重建个体化塑形钛网修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男96例,女28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2.1岁.外伤因素者106例,脑出血术后颅骨缺损的16例,以上为伤后3个月~ 1.5年不等,颅骨骨瘤及大脑凸面脑膜瘤致颅骨病变的4例,均有手术指证.

    作者:王晓亮;田德洲;高晓;高瑞;刘军;潘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3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3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下胫腓韧带损伤者,以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另加石膏外固定.结果:38例患者随访18个月,Baird-Jackson评分:优26例,良5例,可3例,差4例;优良率81.58%.结论:良好的复位、稳定的固定及积极主动地术后锻炼可健大多数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作者:陈俊;杨述飞;蒲自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P504s免役组织化学在前列腺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我们的目的是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504s在前列腺腺癌穿刺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进行标记.结果:p504s是前列腺腺癌诊断中的阳性标记物,具有极高的价值.

    作者:郭金明;张克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狭窄原因与预防

    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分析102例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的资料,对手术方法、吻合口位置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生吻合口狭窄8例(7 84%),与吻合口至肛门的距离、吻合口瘘等因素相关.结论:低位直肠癌发生术后吻合狭窄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位置有关,术中应保留有效血供、避免脂肪组织的夹杂、合理选择吻合方法.可减少术后吻合狭窄.

    作者:汪黎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