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体会[附81例]

龙兴华;吴小云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 中毒, 抢救, 经验
摘要:目的:对本组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同时找出不足之处.方法:整理、归纳病例,对诊治、抢救过程进行剖析.结果:抢救治疗方案可行,抢救成功率高,不足之处得以完善.结论: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论标本的采集处理在临床检验中的重要性

    不同标本、不同的检验项目其标本采集和保存的要求不同.检验结果是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所需要的重要信息,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因此,标表采集和保存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吴天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临床常见的护患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

    目的:探讨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对策,从而为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奠定基础.护患关系的现状分析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因护理人员和护理工作直接引起纠纷者,所占比例不如医生多.但是,许多医患纠纷常为多种因素.同时,随着近年来纠纷发生率的增加,纠纷的范围扩大,在新近发生的医患纠纷中,护理人员为直接责任者或作为直接投诉对象者也在增加.为此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和杜绝了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保证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祖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肝脓肿患者的护理

    目的:总结对肝脓肿患者的护理体会,以提高对肝脓肿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1年8月期间,我科收治住院的17例肝脓肿患者进行观察,总结了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重点分析护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结果:针对肝脓肿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特点,护理方面要对患者加强营养支持的护理、发热的对症护理、经皮肝穿刺抽脓治疗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抗生素治疗中应注意的护理问题.结论:加强对肝脓肿患者的护理,有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和顺利康复.

    作者:麦肖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与护理质量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和护理质量的要点,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09年1月~2011年9月的临床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主要的护理工作,分析心血管内科的主要护理内容和护理要点.结果:心血管内科中主要的护理内容为:病情观察、治疗性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其中以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基础护理相对薄弱.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在保证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更好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并为患者提供生活照顾.

    作者:冯海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川芎嗪配伍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158例

    川芎嗪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动脉血流,抑制血小板集聚和降低血小板活性等作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除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脑血管以外,还可治疗神经性耳聋,与川芎嗪合用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徐建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三本高校学校医院的发展策略

    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各高校内部医院必将面临许多新问题.特别是三本高校经过近十年的扩张,其校医院日益不能满足全校师生医疗服务的需求,三本高校医院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使自己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顺应医改的形势.在医改的大形势下,三本高校医院只有大胆贯彻管理改革,求质量,才能有一个稳定的优化的业务结构,才会开创出三本学校医院服务师生的新局面.

    作者:段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1月我院门诊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疏肝健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病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病理改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病理改善有效率为8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素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从瘀论治浅析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导致机体代谢活动下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在中医属“瘿病”“心悸”、“虚劳”等范畴.治疗甲减历来以温补为主,笔者在临床过程中发现对于本病从”淤”伦治往往能取得很好的疗效,现谈谈对此的肤浅体会甲减的病因病机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可见颈前肿大、心悸、气短、胸闷、怕冷、汗少、疲乏、浮肿、表情淡漠,女性月经不调,男性阳萎等.

    作者:邓仲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发挥食安办职能作用的几点体会

    办公室是一个集政务服务、事务管理和部分业务工作于一体的综合职能部门,是机关的枢纽,具有承上启下、沟通左右、联系内外的重要作用.食安办作为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办公室,地位更加特殊,作用更加突出.宝应县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以来,食安办就设在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几年来,我局就食安办职能作用发挥进行了认真实践.总结几年来的工作,我们认为,食安办只有积极“动脑”当参谋,主动“动手”抓运作,敢于“动嘴”严督办,才能提升一个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作者:苏洪美;王长春;王二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手机辐射对小鼠睾丸形态学的影响

    本文探索手机辐射对小鼠睾丸形态学上的影响.实验用手机染毒小鼠28d后对其进行解剖,取出睾丸称重、制成石蜡切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染毒三周后开始实验组体重明显小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睾丸质量及睾丸脏器系数变小,睾丸生精小管发生萎缩,结构变得疏松,管腔也变得狭窄,内有异物.生精上皮结构变疏松,管腔内可以看出精于变少,大部分精子出现断尾、畸形等现象.生精小管之间的结缔组织结构变薄且不完整,细胞间隙变大,其间质细胞也明显减少.

    作者:孙莹莹;朴敬爱;朴君;金文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静脉输液中的沟通技巧

    目的:通过护患沟通加强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信任.方法:以叙述的形式阐述护患沟通技巧.结果:加深护患之间的了解及信任.结论:在输液过程中适当的交流不仅可以加深患者对护士的信任,而且减轻患者对输液的恐惧和紧张心理.

    作者:胡娅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缺血性卒中早期康复手段的探讨

    通过对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措施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卒中后康复手段对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预后.结果提示康复治疗是改善缺血性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有效措施,早期康复训练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常青;曹晓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临床检验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属于临床常见疾病,通常包括COPD、肺炎、支气管扩张等.为了解本院该病病原菌情况以有效指导临床用药,笔者对我院2009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64例下呼吸感染患者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建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预防静脉注射中空气产生方法分析

    探讨在静脉注射如何防止微量空气进入血管,从而减少感染机会及一些不良后果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11年8月至2011年10月住院的5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以两组气泡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连接后有空气者250例占100%对照组有空气者0例结果示对照组方法明显可杜绝微量空气进入血管,防止了空气颗粒的污染,保证了病人的安全.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可有效降低气泡的发生率,防治效果显著.

    作者:樊亚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饮食管理

    通过对95例糖尿病合并缺血心脑卒中患者进行饮食管理,科学合理地安排每日膳食,对比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血搪,血脂水平,发现饮食管理是控制血糖、血脂的有效手段,可以促进患者病情恢复,预防脑梗塞复发.

    作者:曹伟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析迈瑞BS-300和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仪的原理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代替手工加样、混匀、保温、检测、计算等与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性相关的过程,较手工操作灵敏、准确、快速,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主观误差,提高了检测质量.本文就迈瑞BS-300和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仪的原理进行分析,结合各自的特点,合理使用,为我们医学者在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及健康状态提供信息依据.

    作者:金明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脑血管后遗症患者康复期的健康指导分析

    目的:脑血管后遗症患者在康复期的护理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脑血管后遗症患者共28例.对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配合一定的物理治疗和心理辅导.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28例患者中,有效的患者有17例(60.7%),显效患者8例(28.6%),无效患者有3例(10.7%).治疗有效率达89.3%.结论:使用该方法取得的治疗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吕康晶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国古代预防医学的成就

    在一些人的意识中“预防”一词是西方医学的专利.即使在一些医界同仁中,也很难把“预防”与中国古代医学联系起来.事实上直至明代中叶我国传统医学在预防领域一直处于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其成就以今日的科学水平来衡量仍不失先进之处.1.先进的预防思想预防思想的建立是源于对传染病的认识.《内经》即明确认识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疫”者,疾病之至如役使然,言其流行传染之势.“病状相似”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特征.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疾年”的记载.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瘢痕子宫再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98例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瘢痕子宫再妊娠分娩的病例中,阴道分娩42例,阴道分娩率为42.9%;剖宫产56例,无子宫破裂病例出现.结论:瘢痕子宫并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在严密监护下,适当病人可以采取阴道分娩.应严格掌握阴道试产及催产素,人工破膜的适应症,医生应向家属及孕妇充分说明阴道试产的可能性及其危险性,争取其大程度的配合,试产过程由专专职医护严密监护,随时监控子宫形态,及是否存在子宫下段压痛、血尿等指征.做好输血及急症手术的准备,一旦出现子宫破裂征兆应立即行剖宫产手术.

    作者:王惠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 CSEA)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两者之优点,起效快,肌松好,镇痛完善,麻醉药用量少,并发症少.我院自2007年引进腰-硬联合麻醉技术,4年来用于妇产科手术,麻醉效果良好,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2007年6月~2011年6月的剖宫产病人460例,年龄19 ~ 39岁,平均25 8岁:以23 ~ 30岁年龄段居多(72%),19 ~ 23岁占20%,31~39岁占8%;平均体重63±5kg,少数达85kg以上;身高平均158±5cm.ASA Ⅰ或Ⅱ级.

    作者:邵天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