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饮食管理

曹伟芹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 血糖, 血脂, 饮食管理
摘要:通过对95例糖尿病合并缺血心脑卒中患者进行饮食管理,科学合理地安排每日膳食,对比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血搪,血脂水平,发现饮食管理是控制血糖、血脂的有效手段,可以促进患者病情恢复,预防脑梗塞复发.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西药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应用

    阿莫西林( Amoxicillin,AMO),又名安莫西林或安默西林,是一种常用的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一种白色粉末,半衰期约为61.3分钟.在酸性条件下稳定,胃肠道吸收率达90.阿莫西林杀菌作用强,穿透细胞壁的能力也强.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口服青霉素之一,其制剂有胶囊、片剂、颗粒剂、分散片等等.本文笔者对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恩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急性左心衰竭的急诊抢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在急诊抢救中应注意的护理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急诊室接诊的典型病人抢救护理的资料,总结抢救成功经验.结果:20例病人经急诊抢救护理并转送ICU进一步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在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急诊抢救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得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加强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建设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临床技能实验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得核心内容之一.医师具备熟练规范的临床技能是本职业的基础,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高科技医疗设备运用到临床,但仍无法取代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基本技能操作等临床技能在疾病诊断中得地位.由于医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医疗体制的改革以及医患关系的紧张,医学生及年轻医师临床技能的培训不能得到保障,严重影响了业务水平,因此重视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建立科学的临床技能培训体系,是临床教学改革的必然.

    作者:孙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出院后电话回访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在子宫全切术后出院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200例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进行出院后1月和3月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出院后恢复情况、遵医情况,并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然后统计随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结果:首次随访部分患者存在食欲减退、便秘、阴道血性分泌物、会阴瘙痒、体力恢复及性生活疑虑等症状,经督促来院诊治,继续健康教育,出院3月后再次随访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P<0.05),患者的满意度由电话回访前的87%上升至98.5%(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话回访易于了解患者回访需求,提供相应知识宣教,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率及电话回访满意度,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侯春玲;汪顺;刘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泌尿外科护理见习带教之心得体会

    作为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临床见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同时也是他们与病人接触的真正开始.这个时候学生离开学校的理论学习转入实践运用,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较高,因此临床见习期是见习带教老师因势利导,督促见习学生学习的大好时机.在我院泌尿外科临床见习的学生为医学院院校护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这些学生在学校已经完成了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疾病及护理程序已有一定了解,所以见习带教要使学生在实践中较快掌握专业技能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核心.本文结合本人在泌尿外科见习带教的实践,谈一谈见习带教的心得体会.

    作者:曾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治进展

    功能性胃肠病( FG IDs)是一类具有消化道症状,经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或不能用生化结构异常解释的一类消化系统疾病.按目前分类方法包括28种疾病,以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为常见.不同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小同,如FD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和上腹胀满、早饱、恶心等;IBS患者常有腹部不适,或以腹痛为主要症状,且伴有大便次数与性状异常;FC患者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排便有未尽感等.

    作者:卢若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科质量的影响,维护、促进母婴健康.方法:将我站2010年1~5月452例正常足月孕妇,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临产前无绝对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实施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236例为观察组,实施导乐助产士在产前、产时、产后2小时全程陪伴.未实施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216例为对照组,除不进行导乐分娩外其他产科处理措施与研究组相同.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4.07%,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10.59%,明显低于对照组25.93%,结论导乐陪伴分娩可缩短总产程,减轻产妇的痛苦,降低剖宫产率,,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同时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既提高了分娩质量,同时也能更多地照顾到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新型的分娩服务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虹;赵梅;马云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饮食管理

    通过对95例糖尿病合并缺血心脑卒中患者进行饮食管理,科学合理地安排每日膳食,对比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血搪,血脂水平,发现饮食管理是控制血糖、血脂的有效手段,可以促进患者病情恢复,预防脑梗塞复发.

    作者:曹伟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内科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和研究急性重症胰腺炎内科治疗的方法、疗效以及进展.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0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对照组采用甲硝唑的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甲硝唑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皮、大黄等中药,内科治疗无效后转外科手术治疗,并对两组的治愈率、病死率、症状缓解时间、发热持续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急性重症胰腺炎在治愈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有显著差异性,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甲硝唑联合丹皮、大黄等中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瘢痕子宫再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98例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瘢痕子宫再妊娠分娩的病例中,阴道分娩42例,阴道分娩率为42.9%;剖宫产56例,无子宫破裂病例出现.结论:瘢痕子宫并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在严密监护下,适当病人可以采取阴道分娩.应严格掌握阴道试产及催产素,人工破膜的适应症,医生应向家属及孕妇充分说明阴道试产的可能性及其危险性,争取其大程度的配合,试产过程由专专职医护严密监护,随时监控子宫形态,及是否存在子宫下段压痛、血尿等指征.做好输血及急症手术的准备,一旦出现子宫破裂征兆应立即行剖宫产手术.

    作者:王惠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有关内科护理学教学的研究

    作者针对内科护理学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内科护理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内科护理学教学存在问题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作者:康国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缩宫素不同途径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缩宫素不同给药途径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150例产妇随机分为三组.比较三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两小时的出血量.结果:经结果分析,Ⅲ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少,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Ⅲ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短,与其他两组比较,p<0.05.结论:在产妇胎儿娩出后给予脐静脉注射缩宫素,围产期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严妇的子宫收缩,并减少产后出血.

    作者:秦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微创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200例报告

    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病变只是局限在下肢浅静脉,包括了大隐静脉及其分支,病变的浅静脉会逐渐伸长、扩张以及蜿蜒屈曲,甚至可能是卷曲成一个团,尤其是在站立的时候极为明显.在患者的早期,会出现酸胀、不适以及疼痛的现象,如果病变时间长的话,特别是小腿的踝部皮肤,通常会出现营养性的改变,会有色素沉着、脱屑以及瘙痒等等的症状,甚至会有湿疹.本文选取了某医院从2005年至2006年的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00例,来对微创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

    作者:张清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自制象皮胶配合珍珠粉治疗溃疡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压疮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07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自制象皮胶配合珍珠粉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77%,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结论:象皮胶配合珍珠粉治疗溃疡压疮效果显著.

    作者:夏小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红细胞和血小板临床输注有效性分析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临床红细胞和血小板在输液时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 12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输注红细胞的164例和需要输注机采血小板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输注红细胞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种评价方法显示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不同的年龄段患者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比较其CCI和PPR评价法,结果显示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病因和不同输血次数患者两种评价法进行比较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输注有效性和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中应尽量减少输血次数,合理配型,提高输注有效性.

    作者:王玉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究剖宫产产妇中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7月行剖宫产160例产妇随机分组,实验组80例,行积极护理干预;对照组80例,予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产妇开乳时间多集中在2~3天,共39例,占48.75%:观察组产妇多集中在1~2天,共42例,占52.5%.2组通过统计计算,P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护理干预度心理疏导,使产妇及家属提高母乳喂养认识,共同参与母乳喂养的工作中,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李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结直肠癌手术后肠瘘的治疗研究

    研究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手术后肠瘘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明确诊断为结直肠癌术后肠瘘26例临床资料.结果:行保守治疗16例,治愈13例,死亡3例.行确定性手术治疗6例,治愈5例,死亡1例.结论:对肠瘘要早诊断、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遵循一定原则,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从而提高肠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缩短疗程并减少费用.

    作者:刘仁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用化痰清热平肝潜阳法治疗“三高血症”的经验

    本文开题明义,用化痰清热、平肝潜阳法,可治疗“三高血症”,其所对证型为痰热中阻、肝阳上亢型眩晕.病机特点为平素情志不畅,嗜酒肥甘,胆胃不和,痰热内生,血脉郁滞,肝阳化风,风挟痰火上蒙清空,流窜四肢所致.立论依据是痰为百病之母,化痰亦可降血粘、降血脂、通血脉;清热可断肝阳化风之路,又可避其燥痰发生;平肝潜阳可直折风火之势,风火降血脉静,血压自平.文后举一案例证治的全过程,旨在佐证开题立论的可靠性.

    作者:任顺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穴位埋线对慢传输型便秘者胃肠动力学和胃肠道激素的影响

    目的:评价定位埋线对慢传输型便秘( STC)患者胃肠动力学和胃肠道激素的影响,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STC患者111例随机分为埋线组和莫沙比利组,分别采用定位埋线治疗和莫沙比利治疗2个月.检测血浆胃泌素(GAS)、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胃肠道激素,症状体征半定量评价临床疗效,结肠传输试验(GITT)动态追踪结肠传输功能,随访12个月了解复发情况.结果:①干预后埋线组血浆GAS、SP和VIP升高(P<0.05),莫沙比利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②埋线组近期治愈的优势是莫沙比利组的2 23倍(P=0.030);③GTTT显示:疗前、疗后0、1、3和6个月肠道标记物残留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388,P=0.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F=44.296,P=0.000)).两组标记物残留数量趋势变化不平行(F=24.254,P=0.000).④埋线组和莫沙比利组12个月复发率分别是16.7%和429%(P=0.033).结论:STC患者存在明显的胃肠动力学和胃肠道激素异常,穴位埋线可调节胃肠道激素分泌,增强胃肠动力,从而到达长期的症状缓解效果.

    作者:陈永军;徐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儿童听力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82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造成儿重听力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做听力检查,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疾病占已原因明确中的比例高,应用耳毒性药物、产伤外等均可造成先天性耳聋,并且大多数属遗传问题.结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有效的保障有听力障碍的儿重的尽可能的保留语言能力.

    作者:赵翠娥;梁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