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度子痫前期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王国兰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 观察,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2009年9月至201 0年8月共收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人员密切配合,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结果:51例孕产妇均好转或痊愈出院,产妇恢复良好,新生儿健康.结论: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及产科护理质量.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电话回访对PVPPKP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

    目的:提高PVPPKP术后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及日常保健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将180例PVPPKP术后出院患者的资料登记,于出院后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一年,通过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和评价.结果:全部获访,其中136例存在健康问题,经过电话回访式健康指导,存在问题均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结论:通过电话回访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是一种简单、实用、经济、便捷的医疗服务,不仅可促进患者院外的自我护理,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和满意度,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还有利于提高专业护士的业务知识水平.

    作者:龙清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眼压控制不良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控制不良状态下的手术治疗.方法:39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经局部及全身药物降眼压治疗仍在40mmHg以上,于术前2~3天行前房穿刺放液1-3次,其中9例加玻璃体穿刺放液后再行常规搞青光眼手术.结果:随访一年,28例眼压控制正常,11例术后加用局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正常,其中4例术后合并脉络膜脱离,经治疗好转.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药物无法控制眼压状态下,术前2~3天行前房穿刺放液及术中行玻璃体抽液,可以有效降低眼压,避免高眼压状态下手术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志广;李勇;李贤亮;吴翠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国古代预防医学的成就

    在一些人的意识中“预防”一词是西方医学的专利.即使在一些医界同仁中,也很难把“预防”与中国古代医学联系起来.事实上直至明代中叶我国传统医学在预防领域一直处于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其成就以今日的科学水平来衡量仍不失先进之处.1.先进的预防思想预防思想的建立是源于对传染病的认识.《内经》即明确认识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疫”者,疾病之至如役使然,言其流行传染之势.“病状相似”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特征.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疾年”的记载.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科质量的影响,维护、促进母婴健康.方法:将我站2010年1~5月452例正常足月孕妇,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临产前无绝对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实施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236例为观察组,实施导乐助产士在产前、产时、产后2小时全程陪伴.未实施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216例为对照组,除不进行导乐分娩外其他产科处理措施与研究组相同.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4.07%,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10.59%,明显低于对照组25.93%,结论导乐陪伴分娩可缩短总产程,减轻产妇的痛苦,降低剖宫产率,,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同时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既提高了分娩质量,同时也能更多地照顾到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新型的分娩服务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虹;赵梅;马云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优化出入院一站式服务流程的实践

    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入,影响医院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逐渐成为改革的重点,其中服务流程再造已由企业界引入医学界而备受关注[1].做为中小型医院囿于布局、人力、就诊量,就诊人员身份复杂等因素,整合就医流程更有显著意义.近二年,医院结合实际,在整合门诊就医流程的同时,重组了出入院一站式服务流程,不仅为患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也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了医患双赢[2].

    作者:王佩;李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足部穴位按摩及护理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足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预防保健和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糖尿病足的发展及预防严重的糖尿病足并发症.方法: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9诊断标准,将入选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用药的基础上,辅以每晚温水泡脚15-30分钟,并按摩涌泉定、按压足三里15--20分钟.结果:经30天治疗后,治疗组糖尿病足肢端感觉异常症状减轻或消失,足背动脉搏动增强,总有效率为90%,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足肢端感觉异常症状,减少糖尿病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细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吉西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7月我科收治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治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00mg/m2,第1天、第8天;多西紫杉醇75mg/m2,第1天.对照组24例,接受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治疗方案为长春瑞滨30mg/m2,第1天、第8天;顺铂、30mg/m2,第1天、第2天,第三天.结果:①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可以作为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有效的化疗方素之一.

    作者:曾春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10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颌面部骨折的原因和临床特点,探讨科学合理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1年间10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骨折发生的部位,分析骨折的原因.结果:对本组100例病例经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随访1~3年,发现显效67例,有效24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91%,骨折线对位情况、颌面部形态,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张口度恢复情况较为理想.4例患者骨折线对位明显错位,3例患者咬合关系异常,咀嚼功能障碍,另有2例出现植入物排异反应,从而进行了二次手术.结论:根据颌面部骨折患者骨折发生的部位、范围及相关并发症情况,合理的选择手术时机,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保证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肩胛骨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及其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2007年5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肩胛骨不稳定骨折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5例患者术后进行了1~4年的随访,平均时间为2.8年 .根据疗效评价,25例为优,7例为良,2例为可,差1例,优良率为86.9%,术中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肩胛骨不稳定骨折经手术治疗疗效得到肯定,运用合理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的方式,术后进行功能锻炼,可使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陶纯全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肛周术后中药熏洗坐浴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肛肠病病人术后行中药熏洗坐浴的疗效.方法:将88例肛肠病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中药熏洗坐浴,并配合相应护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熏洗坐浴用于肛肠病术后病人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姜仁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细菌菌膜病的防治及研究展望

    1细菌菌膜的致病性1.1细菌菌膜病随着医用体内植入物的广泛应用,医源性感染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难题.许多顽固性、难治性感染均与形成细菌菌膜有关.细菌菌膜对抗菌药物和宿主的防御体系具有天然的抵抗力,可在发病前生长于牙齿、牙龈、皮肤、肺、尿道及其他器官的表面达数月甚至数年,是造成顽固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据估计,人类65%的细菌性感染与菌膜有关.特别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异常增加,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作者:王明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消化系统类癌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和分析消化系统类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2010年3月到2011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系统类癌45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为27例,女性为18例,年龄分布为为46.7±11.6岁,病程分布为2.4±1.8年.研究对象进行内镜检查,将内镜下或者手术中活检取样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学诊断.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结果:消化系统类癌患者内镜下分布部分分析显示直肠为24例,位于胃窦患者的为6例,贲门为5例,胃底为4例,十二指肠为4例,球降部为3例,乳头处为1例,其他类型为2例,均为胃窦部多发性类癌.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患者为23例,其中内镜下电凝电切术为14例,病灶清除为9例,外科病灶切除术为6例,直接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7例.术后随访效果良好.结论:消化道系统类癌疾病类型较多,应采用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进行确诊,采用早期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崔桂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妇科病人解脲脲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解脲脲原体(Uu)引起妇科生殖道感染的状况,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德抗生素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MycoplasmaIST2试剂盒对198例妇科病人宫颈拭子进行支原体的培养鉴定,并对阳性株进行了9种抗生素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出68株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培养阳性率为34.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Uu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已达67 65%和44.12%;原始霉素、多西环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的抑菌能力较强,其敏感率分别为:92 6%、85.3%、86.8%和85.3%.结论:多西环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应作为目前治疗妇女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作者:周薛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化疗药物对病人血管损伤的防护

    通过静脉血管给药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一种重要有效的治疗手段.多数化疗药物的毒性大,刺激性强,给病人的血管带米损害.化疗病人由于长期的静脉输注,血管弹性变差,脆性增加,容易出现静脉炎,血管硬化等问题.如果化疗药液外漏还可引起血管周围软组织炎症、粘连,严重者可出现组织坏死和溃烂,长期不愈,甚至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给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取综合措施合理使用和保护静脉血管,使血管炎和化疗药物外漏性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化疗病人的静脉使用次数及时间明显提高和延长.体会如下.

    作者:何素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护理心得

    静脉留置针穿刺方便,对血管刺激小,可较长时间留置使用,无需反复穿刺,不影响患者活动,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等[1]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各个科室被普及应用.护士是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护士双手上时常见到割伤、针刺伤等伤口.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由于针尖保护系统具有伸缩式专利设计,拔出针芯时针尖自动收纳于保护套内,并无法复原,表面不留残血,使护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避免了与血液的接触,从而也达到了使其远离针尖扎伤的威胁的日的我科从2008年5月起开始应用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玉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帕金森病晚期患者留置胃管改进的方法和护理

    目的:改进帕金森病晚期患者留置胃管的方法和护理.方法:将48例患者按住院号的奇偶数进行分组,奇数组20例为观察组,偶数组2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用改进的方法,对照组用传统方法.结果:改进的方法提高了帕金森病晚期患者留置胃管的成功率,减少病人反复插管的痛苦.结论:帕金森晚期患者由于颈肌僵硬,口、舌、鄂及咽部肌肉的运动障碍,出现颈项强直,吞咽困难,进食水易、呛咳,传统的方法在帕金森晚期患者中应用成功率较低,宜采用改进的方法在晚期帕金森患者中应用.

    作者:尹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一例颈内动脉闭塞再通支架植入术护理体会及文献复习

    目的:总结一例颈内动脉闭塞再通支架植入术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对一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进行了术前心理护理、术前用药、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与护理.结果:此患者未发生并发症,术后痊愈出院.结论:颈内动脉闭塞再通支架植入术对病人损伤小,痛苦小,是一种支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护理为手术的成功及患者顺利康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作者:张抗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卡西他宾的药理与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探讨卡西他宾的药理作用与临床治疗应用方法,总结其临床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1月至2010年11月32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常规使用紫杉醇和蒽环类药物治疗,对于治疗无效的患者再改用卡西他宾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药物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32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采用常规紫杉醇和蒽环类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12.5%; 32例患者改用卡西他宾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6%,两组治疗方法疗效对比存在显著差异(X2=122.11,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毒副作用对比存在明显差异( 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西他宾的临床适应症为经紫杉醇和蒽环类药物治疗无效的转移性乳腺癌,能有效缩小肿瘤体积,药物的毒副作用较低.

    作者:廖翠玲;唐江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功能性子宫出血进行临床治疗,并作相应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接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48名,将这48名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名患者,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1给予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2给予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各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病情恢复状况进行统计,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x 2分析,α =0.05.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好转3例,无效1例;对照组1:治愈9例,好转3例,无效4例;对照组2:治愈6例,好转4例,无效6例.结论:临床上对功能性子宫出血合理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锦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论标本的采集处理在临床检验中的重要性

    不同标本、不同的检验项目其标本采集和保存的要求不同.检验结果是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所需要的重要信息,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因此,标表采集和保存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吴天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