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夏津县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

李德峰;徐书艳;徐书敏

关键词:夏津县, 农村居民, 土源性线虫, 感染情况调查, 危害程度, 人群健康, 人体, 分布
摘要:为了解夏津县农村土源性线虫的分布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2002年5月开展了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调查.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相关文献
  • 核酸疫苗VR1012/Sj31粘膜免疫诱导小鼠抗攻击感染的研究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核酸疫苗VR1012/Sj31粘膜免疫诱导小鼠抗攻击感染的保护力. 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A组为单磷脂(MPL)组,B组为VR1012组,C组VR1012+ MPL组,D组为VR1012/Sj31组,E组为VR1012/Sj 31 + MPL组.滴鼻免疫.在第3次免疫后2周,每只鼠经腹部感染40±1条尾蚴,45 d后宰杀,观察减虫率和减卵率.在初次免疫前和攻击感染前尾静脉采血并收集粪便,ELISA检测血清内特异性IgA、IgG及粪内sIgA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R1012/Sj 31及VR1012/Sj 31加MPL滴鼻免疫均可引起小鼠血清IgG、IgA和粪内sIgA升高,且VR1012/Sj 31加佐剂滴鼻免疫组抗体的增幅>不加佐剂组.VR1012/Sj31和 VR1012/Sj31加MPL滴鼻免疫诱导小鼠产生的减虫率分别为21.70%和28.82%,减卵率分别为27.98% 和40.72%.二者的减虫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减卵率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5). 结论 VR1012/Sj31滴鼻免疫可引起小鼠产生全身和粘膜免疫应答及部分抗攻击感染的免疫保护力.

    作者:黄复深;易新元;曾宪芳;唐连飞;张顺科;王林纤;Larry McReynolds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饱和盐水漂浮法与Kato-Katz法检查肠道线虫卵的效果评价

    肠道寄生虫感染检查方法有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以下简称漂浮法)、沉淀法、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等[1].其中Kato-Katz法为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推荐方法.

    作者:蒋诗国;杨伟;廖春艳;李继银;肖邦忠;孙家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NO在IL-12诱导抗伯氏疟原虫感染免疫效应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NO在IL-12诱导抗伯氏疟原虫(P.b)感染免疫效应中的作用. 方法每只BALB/c小鼠接种5×105个感染P.b 的RBC,分组后分别给予5 mg/d NO合成酶选择性抑制aminoguanidine、0.03 μg/d IL-12和aminoguanidine联合IL-12 处理.观察各组小鼠原虫血症变化及生存时间.感染第5 d收集小鼠血清进行NO水平测定. 结果 aminoguanidine联合IL-12处理组小鼠的原虫血症水平与单独IL-12组差异不明显,却使小鼠生存率显著降低;IL-12联合aminoguanidine处理组较单独aminoguanidine及感染对照组原虫血症达峰值的时间显著推迟,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IL-12处理小鼠血清NO水平显著上升;给予aminoguanidine后的小鼠血清NO含量较低,与感染对照组水平接近. 结论 aminoguanidine能有效的抑制IL-12诱导的NO的产生,显著降低IL-12处理小鼠生存率,但对原虫血症水平无明显影响.因此,IL-12抗P.b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部分依赖NO介导,且NO的作用可能并非是NO对疟原虫的直接杀伤.

    作者:陈姝;陆惠民;高琪;张山鹰;唐学恒;孙臻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间日疟原虫MSP1C端基因亚克隆及在肠埃希菌中的融合表达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中融合表达间日疟原虫MSP1 C端编码基因,以获得能作为检测抗原的重组蛋白GST-PvMSP1 C. 方法以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SalⅠ双酶切质粒pMD/PvMSP1C,获得间日疟原虫MSP1 C端编码基因片段,柱纯化后,插入表达质粒载体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体pGEX-4T-2/PvMSP1C,并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阳性克隆以限制性酶切分析鉴定后,以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以SDS-PAGE电泳与免疫印迹分析. 结果双酶切质粒pMD/PvMSP1C,获得1 119 bp的 PvMSP1 C编码基因片段,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所构建的pGEX-4T-2/PvMSP1C重组体阳性克隆经双酶切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SDS-PAGE电泳显示,GST-PvMSP1C融合表达蛋白的大小约63 ku,且能够分别被GST抗体与间日疟患者的血清所识别. 结论成功亚克隆并构建了间日疟原虫MSP1 C 端编码基因pGEX-4T-2/PvMSP1C表达质粒,诱导表达了GST-PvMSP1C融合蛋白,表达蛋白具有一定免疫活性.

    作者:高世同;吴少庭;张仁利;袁仕善;黄达娜;雷明军;秦莉;潘晖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常州市牛带绦虫感染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14岁,体重52 kg,西藏人,藏族.2002年8月从拉萨来到江苏常州民族中学就读初中.

    作者:谢轶青;邹永根;冷瑞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夏津县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

    为了解夏津县农村土源性线虫的分布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2002年5月开展了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李德峰;徐书艳;徐书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广州管圆线虫病免疫学研究进展

    广州管圆线虫病,亦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Eosinophilicmeningitis or Meningoencephalitis,EM),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其病原体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由我国陈心陶教授于1935年首先在广州黑家鼠和褐家鼠体内发现.

    作者:谭峰;潘长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肠蛔虫致急腹症58例

    者统计了1955~1990年我院收治的58例肠蛔虫致急腹症病例资料,其中胆道蛔虫病32例,蛔虫性肠梗阻24例,蛔虫致急性阑尾炎和蛔虫致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各1例.患者多数为儿童(7~15岁),占70.69%(41/58);青壮年(16~60岁)15例,占25.86%;60岁以上2例,占3.45%.现将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治疗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孙卫国;张学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吸虫虫卵沉积致慢性胃溃疡1例

    患者,男,69岁,株洲市人.因阵发性腹痛伴腹胀,腹痛呈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于2001年11月8日入院,住院号11-1013.

    作者:钟望云;陈绍雄;何湘华;吴晓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3S技术在疟疾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

    疟疾是热带、亚热带国家或地区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疟疾感染周期短、传播速度快、易发生疫情蔓延[1].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150~270万人死于疟疾.

    作者:毕艳;王金亮;张再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犬蠕形螨病病理组织学观察

    目的研究蠕形螨病病犬皮肤、淋巴结及内脏中蠕形螨的寄生情况及病理组织学变化. 方法解剖蠕形螨病病犬,分别对皮肤、腮腺淋巴结、下颌淋巴结等13个部位淋巴结以及肺脏、肝脏、肾脏、脾脏、心脏等分别用5%NaOH消化法和病理组织切片法进行检查,并测量虫体大小. 结果除了在重症蠕形螨病病犬的皮肤组织外,在部分浅表淋巴结中也检查到了蠕形螨虫体和虫卵,而内脏中除了肝脏、肺脏外,其他脏器未查到蠕形螨虫体和虫卵.皮肤病变主要发生于毛囊和真皮,破坏的毛囊周围组织见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病变,并有程度不同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病变淋巴结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生性淋巴结炎、出血性淋巴结炎和卡他性淋巴结炎.而各脏器切片均未发现有明显病变.经对皮肤和淋巴结内虫体进行测量,淋巴结内成虫明显比皮肤内的小(P<0.01).而若虫大小及虫卵大小则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蠕形螨不仅寄生于犬皮肤,还能在许多浅表淋巴结寄生,并能造成明显病变.

    作者:杨举;张西臣;尹继刚;李建华;潘耀谦;高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湖沼渠网地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过多年的对象治疗和扩大化疗,湖沼渠网型地区农村常住人口血吸虫病流行已得到控制,发病率大幅度下降.随着劳务市场的开放和用工需求量的增加,疫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为了解该人群血吸虫感染状况,作者于2001年对张金镇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免疫学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其;张瑞;张娟;舒儒荣;何庆炫;孙维山;胡合举;章伟;杨晖;刘云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波阳县基层血防机构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

    波阳县位处鄱阳湖畔,是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地区之一.自1992年执行<世界银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方案>以来,血吸虫病流行得到有效控制,人群和耕牛感染率均有大幅度下降,随着世行贷款血防项目的结束,防治经费尤显不足,疫情反弹将有可能发生.

    作者:宁澄宇;熊衍琨;徐仁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山东省金乡县华支睾吸虫动物宿主感染调查

    华支睾吸虫属后睾科,支睾吸虫属,人体感染是因食生成未煮熟的含有其囊蚴的鱼、虾而引起.

    作者:文其岭;周若群;张清正;赵中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安徽省1996~2003年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目的分析当前血吸虫病流行状况,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以流行村为单位,统计全省疫区1996~2003年各项疫情指标,结合各年度疫情专题调查材料,分析全省血吸虫病流行态势和流行特点,提出防治对策.结果 1996~2003年,全省人群与耕牛感染率下降53.9%和59.6%;疫区人群年均急感发病率呈波动状态,波幅1.8/10万~5.0/10万;全省螺情仍呈上升态势,钉螺面积净增8.10 km2. 结论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主要表现为:以青少年成批急性感染为主的突发疫情,钉螺面积扩大与螺密度增加,未控制流行区人畜重复感染严重,内陆流行乡村疫情回升等.因此,做好区域性防治规划,控制人群的感染与发病,加强钉螺的监测与控制措施,是当前全省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主要内容.

    作者:杨卫平;高风华;张诚;尹年武;谢静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甲硝唑霜剂治疗面部毛囊虫皮炎45例效果观察

    作者等用自制甲硝唑霜治疗面部毛囊虫皮炎患者,效果良好.对于2001年7月~2002年7月在本站诊治的45例患者病例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孙慧萍;赵学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眼蝇蛆病2例

    病例1,男,12岁,吉林市人.2002年10月6日上午10时左右左眼被一飞行虫体撞击,随后自觉左眼磨擦痛、瘙痒、畏光、流泪,且逐渐加重,2 h后感左眼內有小虫爬行,急诊于我院.

    作者:刘丽梅;李春贺;李薇;崔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惠州市1996~2000年疟疾疫情分析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的东北端,东经113°49′~115°25′,北纬22°33′~23°57′,全市总面积11 158 km2,海岸线长223 km,北部为多山地,中部、西部和沿江地带为冲积平原,东部和南部为丘陵和台地.

    作者:张春明;魏和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东明县农村肠道寄生虫分布调查

    为了解东明县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布、流行及危害情况,于2002年10月在东明县开展了抽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人毛滴虫感染致肠炎120例临床分析

    人毛滴虫感染可致肠炎,腹泻为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现将我院1999年2月~2003年8月收治的120例人毛滴虫致肠炎患者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赵庆革;郭庆军;冯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主管: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