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辉;陈志军;徐赛秀;张宾;彭丽娟;戈永华;熊小玲
目的 研究敌敌畏(O,O-dimethyl-O-2,2-dichlorovinylphosphate,DDVP)对入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的氧化损伤作用. 方法 MEM培养基培养SK-N-SH细胞,细胞计数测定SK-N-SH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不同浓度(0~120 μmol/L) DDVP作用SK细胞48 h后,MTT法测定SK-N-SH细胞48h半数抑制浓度(IC50);巴氏染色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同时分别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结果 SK-N-SH细胞群体倍增时间(36.28±1.46)h;48 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5.22±5.80) μmol/L;随着DDVP染毒浓度的增高,细胞内MDA的含量逐渐增高,SOD、CAT活性逐渐降低,呈现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P<0.05). 结论 DDVP对SK-N-SH细胞有明显的氧化损伤作用.
作者:杨裔;朱家佳;唐乖;龙鼎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北京市密云区性病门诊15岁以上男性就诊者监测结果,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密云区两家艾滋病监测哨点医院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进行检测,收集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4年共监测北京市密云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1 046人,年龄以20~59岁为主(93.79%).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37.19%,且卡方趋势检验发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x2=4.20,P=0.04);各年份间有非婚性伴的人数比例在逐年下降(x2=33.62,P<0.01),与非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从未用过安全套的比例为37.48%,呈逐年下降趋势(x2=14.62,P<0.01);五年间淋病、尖锐湿疣检出率呈下降趋势(x2=16.32、16.37,P<0.01).外省流动人口性病检出率高于本地户籍人群(x2 =7.68,P<0.01),且卡方趋势检验提示本地户籍男性就诊者性病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x2=21.99,P<0.01).2010-2014年共检出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4例,阳性检出率为0.38%. 结论 有关部门应加大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同时加强对外省流动人口性病的筛查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
作者:孙勇;翟艳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代谢监测在妊娠相关并发症及胎儿窘迫等不良事件防预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松桃县人民医院建档行定期产前检查的124例孕周为24~28周的孕妇临床资料,根据其妊娠期葡萄糖筛查试验(GC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结果分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组(研究组,n=48)和妊娠期糖代谢正常组(对照组,n=76).观察对比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剖宫产率、早产率、产后出血率、羊水过多率、羊水过少率、子痫前期率、胎膜早破率、妊高症率)及胎儿结局(Apgar评分、巨大儿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高胆红素血症率、低血糖率、湿肺率)差异. 结果 两组孕妇除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子痫前期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研究组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妊高症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1.7%、39.6%、35.4%、14.6%、18.8% vs.17.1%、11.8%、14.5%、3.9%、5.3%,均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 min和第5 min时Apgar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6±0.2)分、(9.1±0.2)分vs.(9.6±0.3)分、(9.8±0.2)分,均P<0.05];两组胎儿除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新生儿窒息、湿肺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研究组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儿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8.8%、12.5%、39.6%vs.5.3%、2.6%、11.8%,均P<0.05). 结论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可增加母婴不良结局风险,积极有效的早期糖代谢监测对调控母体孕期糖代谢状态、降低相关妊娠期并发症和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等有利.
作者:刘居莉;杨焕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肿瘤预防健康教育不同方法对肿瘤患者孙代近期干预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肿瘤患者孙代20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利用E-mail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和电子版材料对肿瘤患者孙代进行肿瘤预防健康教育,对照组则利用传统纸质材料.比较教育前后及两种教育方法的教育效果. 结果 (1)实验组干预后的知晓率较干预前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H”和“I”知识点外,对照组干预后的知晓率较干预前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实验组对“肿瘤概念”外其他知识点的知晓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孙代肿瘤预防态度均有所好转,干预后实验组各问题正确回答率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不同种行为正确回答率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良好饮食习惯”正确回答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肿瘤预防教育可提高肿瘤患者孙代对肿瘤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态度和行为正确回答率,利用E-mail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和电子版材料教育方法的教育效果优于利用传统纸质材料教育方法.
作者:余小辉;陈志军;徐赛秀;张宾;彭丽娟;戈永华;熊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湖北省新报告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新发感染状况. 方法 收集2010-2014年湖北省新报告HIV/AIDS信息及其中符合BED检测的HIV感染者首次HIV-1抗体确证阳性样本,进行BED检测,计算新报告HIV/AIDS新发感染比例;分层分析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不同传播途径和不同样本来源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果 同性、异性和注射吸毒及其他传播途径的HIV/AIDS中新发感染比例分别为31.47%、15.76%和14.10%,不同传播途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报告HIV/AIDS中,与>50岁的相比,≤30岁(OR=1.284,95%CI:1.065~ 1.549,P=0.009)的更可能是新发感染;与农民及民工相比,商业服务、学生和干部职员(OR=1.412~2.616,P=0.034~ <0.001)更可能是新发感染;与其他就诊者检测相比,通过检测咨询、MSM(男男同性)干预、专题调查、阳性配偶和性伴、羁押人员、无偿献血人员和性病门诊检测(OR=1.559~2.576,P=0.004~<0.001)发现的更可能是新发感染. 结论 2010-2014年湖北省新报告HIV/AIDS中MSM的新发感染比例高;应进一步发挥医疗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作用,促进高危人群早检测,减少二代传播.
作者:彭庭海;彭国平;阳凯;陈慧萍;蒋洪林;汤恒;刘聪;郭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深圳龙华新区2013-2015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监测结果,为合理防控人感染H7N9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深圳龙华新区2013-2015年间报告的人感染H7N9病例信息及相关监测信息进行描述性和分析性研究. 结果 2013-2015年深圳龙华新区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5例,死亡1例.患者从发病至确诊中位数时间为7d,从发病至发展为肺炎的中位数时间为3.5d,从发病到使用达菲抗病毒治疗的中位数时间为4d,患者发病前均有活禽市场暴露史;2013-2015年深圳龙华新区监测的626份活禽市场外环境样品中,检测出H7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117份,阳性率18.69%,其中与患者有流行病学关联活禽市场H7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达31.43%;禁止活禽交易后,禽肉销售市场外环境H7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显著下降(x2=13.52,P<0.001). 结论 活禽市场暴露及活禽市场污染源的存在是导致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的主要风险因素,禁止活禽交易能有效减少禽肉综合市场外环境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感染.
作者:何林;周小锋;许少坚;王金明;彭伟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铅暴露对神经元和脉络丛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分子机制. 方法 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和脉络丛上皮Z310细胞体外培养.采用噻唑蓝法(MTT),通过暴露于0~ 50μmol/L醋酸铅24h和48 h筛选适合剂量.两种细胞分别以醋酸铅10 μmol/L处理,于48 h时间点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于24 h和48 h时间点用Westernblot法检测bcl-2、bax及caspase-3蛋白水平. 结果 醋酸铅浓度为10 μmol/L及以上时,PC12和Z310细胞活力均受到显著抑制,故选择10 μmol/L为铅暴露剂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铅暴露后PC12细胞凋亡(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Z310细胞凋亡细胞数无显著变化(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醋酸铅10μmol/L处理PC12细胞24 h和48 h后,PC12细胞bax/bcl-2比值显著上升,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增高(P<0.05),而Z310细胞bax/bcl-2比值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均无显著改变(P>0.05). 结论 铅暴露诱导不同类型大脑细胞损伤的方式和途径存在差异,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参与了铅损伤PC12细胞的机制,但可能并不是铅诱导Z310细胞损伤的主要方式.
作者:刘杨;宋晗;官瑞丽;刘新秦;沈学锋;陈景元;郑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艾滋病溯源能较为精准的尽早发现感染者,明确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链,阻止艾滋病病毒传播.本文就传统溯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溯源技术进行比较.两个技术结合更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精准性.
作者:伍永勤;邹潇白;陈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与α-干扰素抗病毒应答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荆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0月-2015年10期间诊治的100例老年慢性乙肝患者在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前、治疗12、24周后抽血测定血清炎症因子,包括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 -α)、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炎性小体3(pyrin containing 3 gene,NLPR3)、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 KB,NF-K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白细胞介素1 α(interleukin 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CRP(C-reaction protein).治疗12周后,根据ALT、HBV DNA判定应答情况,分析有应答组患者和无应答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 结果 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12周后,100例乙肝患者中完全应答30人,部分应答34人,无应答组36人:免疫应答组(n=64,包括完全应答、部分应答者)及无应答组(n=36)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应答组患者经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12周和24周后患者血清中IFN-y、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CRP、IL1α、IL1β、IL2、IL6、TGF-β、NLPR3、NF-κB、MCP-1水平显著降低,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上述因子变化更显著(P<0.05). 结论 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白细胞介素等炎症因子水平与α-干扰素抗病毒应答有密切关系.
作者:黄飞;胡勤明;贺新翔;刘文俊;杨忠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信息化手段探索一套查验预防接种证管理工作模式和方法,以提高在校学生查验率和补种率. 方法 在佛山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管理模块,选取10间试点学校/托幼机构作为实验组进行应用前后查验率、补种率和补种剂次完成率比较,同时选取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验证效果对比. 结果 实验组在应用后查验率、补种率和补种剂次完成率分别为99.58%、88.73%和82.28%,较应用前(90.22%、58.01%、57.45%)有显著提高(均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92.63%、59.06%、65.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在佛山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管理模块适用于佛山市各区大部分托幼机构和学校,可以提高查验证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是促进查验证工作和强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作者:麦冰;陈抒豪;黄劲梅;关绮华;朱志伟;黄嘉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近年来上海市松江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报告发病及血清感染免疫现状,评价控制效果,为进一步采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2006-2015年上海市松江区乙肝的报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对2014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松江区国家调查点数据进行乙肝感染情况的分析. 结果 2006-2015年累计报告乙肝6 339例,发病率为54.14/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x2趋势=296.850,P=0.000),其中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为7.35/10万,远低于慢性乙肝报告发病率45.09/10万(x2=3 179.779,P=0.000),均呈下降趋势(x2趋势=487.127,P=0.000;x2趋势=42.415,P=0.000).乙肝报告发病率35~岁年龄组高,40岁之前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x2趋势=1 388.621,P=0.000),之后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x2趋势=493.030,P=0.000).20~54岁为乙肝的高发年龄.男性发病率(77.79/10万)高于女性(28.95/10万),其中急性、慢性乙肝和乙肝未分类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P<0.01).1~29岁常住人口血清学调查人群HBsAg阳性率为0.47%,anti-HBs阳性率为58.60%.明确乙肝疫苗接种182人,接种率为84.65%,其中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100%.调查人群性别间乙肝感染免疫标记物阳性率及疫苗接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岁以下未检出HBsAg阳性.1~岁组anti-HBs阳性率分别高于5~岁组(x2=17.038,P=0.000)和15~29岁组(x2=5.502,P=0.019),而后两个年龄组anti-HBs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35,P=0.092).anti-HBc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 结论 2006-2015年上海市松江区乙肝防控效果较好,特别是免疫规划乙肝疫苗覆盖人群效果显著.
作者:张清慧;李萌;孔园园;黄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扫描统计量是空间流行病学中可以用来评价或预测疾病聚集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利用扫描统计量方法进行肺结核聚集性及影响因素研究,从空间角度揭示肺结核的分布与传播规律.扫描统计量方法在预测肺结核的暴发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结合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结果还可探测正在发生的区域传播、确定近期传播和识别传播链.目前,在国内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扫描统计量的基本概念、方法原理和在肺结核领域的应用现状.
作者:黄莉;许琳;李石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潍坊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现状,并探讨其相关性. 方法 抽取潍坊市12所养老机构506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营养评价量表(MNA)和老年人生活质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微型营养评价法(MNA) 506名老年人总分为(21.08±2.85)分,生活质量总分为(26.81±2.59)分.相关分析显示,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呈明显的相关性(r=0.602,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潍坊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有: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有无慢性病、营养状况. 结论 老年人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可以从加强老年人的平衡营养和合理膳食等方面入手,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从而促进综合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凡;贺圣文;金笑笑;韩少华;刘红杨;徐淑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糖尿病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期间温州医学院附属温岭医院的315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产后糖尿病发生率进行统计,并比较不同妊娠前因素(年龄、BMI值、糖尿病家族史、WHR)及妊娠中及产后因素(血脂、血压、孕期空腹血糖、发病时间、孕期活动量及分娩后体重)者其产后糖尿病的发生率,同时以Logistic分析上述因素与产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 结果 315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发生糖尿病33例,发生率为10.48%,年龄较高、BMI值较高、存在糖尿病家族史、WHR较高、高血脂、高血压、孕期空腹血糖较高、孕早期发病、孕期未锻炼及分娩后体重升高者的产后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较低、BMI值较低、无糖尿病家族史、WHR较低、无高血脂、无高血压、孕期空腹血糖较低、孕中期及孕晚期发病、孕期锻炼及分娩后体重未升高者,且经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OR=9.421,95% CI:2.467 ~ 32.563)、BMI值(OR=2.994,95%CI:1.976~14.568)、糖尿病家族史(OR=8.721,95%CI:2.253~31.563)、WHR(OR=8.104,95% CI:2.015~ 30.567)、血脂(OR=5.281,95%CI:2.087 ~ 22.637)、血压(OR=4.211,95%CI:1.993 ~ 18.524)、孕期空腹血糖(OR=1.052,95%CI:1.015~3.142)、发病时间(OR=0.375,95%CI:0.141~1.252)、孕期活动量(OR=0.948,95%CI:1.256~10.251)及分娩后体重(OR=1.161,95%CI:1.134~3.567)均与产后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均P<0.05). 结论 2014年5月-2016年2月期间温州医学院附属温岭医院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糖尿病发生率较高,且其妊娠前因素、妊娠中及产后因素均是其发生产后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应给予针对性干预.
作者:杨幼林;赵荷兰;安利红;蒋莉;张霞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2015年长沙地区各级医疗机构职业暴露管理情况、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和原因. 方法 2016年6-10月采用分层抽样调查,其中二级、三级医院采用普查、一级医院采用典型抽样,对长沙地区不同级别共150家医疗机构2015年职业暴露管理、职业暴露人次、职业暴露因素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大部分医院均设置职业暴露职能部门,主要由院感科承担,但也有13.63%一级医院未设置.三级、二级、一级医院职业暴露发生率分别为1.97%、2.91%、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53,P=0.00),在三类医疗机构职业暴露人群中护理人员所占比例均为高,分别为75.13%、56.36%、64.18%.三级医疗机构职业暴露管理优于二级、一级医疗机构,引起职业暴露的首位器械为输液器.结论 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加强职业暴露管理,落实相关制度,通过培训、规范操作、职业防护等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
作者:潘慧琼;袁雪峰;厉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血清锌水平小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状态的变化情况. 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的75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血清锌水平的不同分为A组(血清锌<10.0 μmol/L组)15例、B组(血清锌10.1 ~ 10.7 μmol/L组)15例、C组(血清锌10.8~12.5 μmol/L组)15例、D组(血清锌12.6~ 14.0 μmol/L组)15例及E组(血清锌14.1 ~ 15.3μmol/L组)15例,然后将五组儿童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状态指标进行检测,并比较五组儿童的检测结果. 结果 A组的CD8+、FEIR及RBC-ICR分别为(32.56±3.37)%、(36.67±3.11)%及(19.38±1.35)%,均高于B组的(29.31±3.13)%、(32.50±2.94)%及(15.86±1.17)%、C组(26.42±2.65)%、(29.46±2.80)%及(12.96±1.01)%、D组(23.17±2.41)%、(24.25±2.67)%及(10.44±0.85)%及E组(20.25±2.23)%、(20.27±2.55)%及(7.25±0.63)%,B组则高于C组、D组及E组,C组则高于D组及E组,D组高于E组.A组其他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状态指标均低于B组、C组、D组及E组,B组则低于C组、D组及E组,C组则低于D组及E组,D组低于E组(均P<0.05). 结论 不同血清锌水平小儿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状态呈现一定的差异,因此应注意对小儿锌水平的调节.
作者:田军;邵媛仙;李素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烟台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一般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2015年10-12月间,整群抽样法抽取1 896名烟台市居民,采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统一研制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 结果 烟台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居民比例为18.51%.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35.39%、15.61%和28.11%.涉及急救、安全的健康问题居民作答正确率高,而慢病、创伤等问题正确率低. 结论 烟台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无差异,需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进行干预,同时需重视居民健康行为的培养.
作者:杨敏;杨爽;杨彩燕;颜琬华;方秀新;赵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对内蒙古贫困农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改善的效果,分析存在的营养健康问题,为政府部门制定营养与健康相关政策提供信息基础. 方法 利用学生调查问卷,比较分析2012年和2015年内蒙古“营养改善计划”重点监测县-扎赉特旗学生营养知识和行为的相关情况.结果 2015年7个营养知识平均得分(6.9±0.5)显著高于2012年(3.0±1.6)(t =-74.283,P<0.01),2015年男生(6.9±0.6)高于女生(6.9±0.4),初中生(7.0±0.2)高于小学生(6.8±0.6)(t=1.46、3.79,均P<0.01);各知识点平均知晓率2015年(98.3%)高于2012年(42.2%)(x2=508.63,P<0.01),学生对“促进长个子的营养因素”的知晓率低,“对健康的理解”的知晓率高;营养知识来源途径较多的分别是课本、父母或家人和校园宣传或课堂教学,2015年均高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卫生行为情况,2015年较2012年有明显改善. 结论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4年后,内蒙古贫困农村学生营养水平明显改善,今后要充分利用“课本、父母或家人、校园宣传或课堂教学”,并且开发新媒体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和行为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学生营养健康状况.
作者:韩姝;崔春霞;王海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北京市西城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收集的,现住址为北京市西城区,发病日期为2013-2015年的手足口病确诊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3-201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 752例,年均发病率96.5/10万;全年各月均有发病,6-7月达高峰;男性患者较女性多,<6岁儿童所占比例高(82.17%);职业主要为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小学生及成人患者比例逐年增加.实验室确诊病例中,其他肠道病毒类型为主. 结论 2013-2015年北京市西城区手足口病疫情较高,6岁以下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仍是主要发病人群,同时出现小学生和成人病例增加,应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的宣教和防控工作.
作者:尉雨佳;王晓莉;李菱;孔庆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自媒体健康教育方式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00例初产妇,依据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传统宣教组和自媒体干预组,每组100名患者.对自媒体干预组患者进行有关母乳喂养的自媒体宣教和传统院内健康教育,对传统宣教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在分娩后出院前1~2d对两组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初产妇对于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母乳喂养实践技能操作和接受健康教育满意度等方面宣传效果. 结果 Wilcoxon秩和检验显示,自媒体干预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优于传统宣教组(Z=2.304,P=0.021),母乳实践技能掌握情况优于传统宣教组(Z=2.224,P=0.026),接受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优于传统宣教组(Z=3.649,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初产妇进行自媒体健康教育可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实践技能,这种新健康教育形式值得推广.
作者:王爱;张丽萍;王丽颖;孙洋洋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