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张月芳;韩红梅;段翠霞;许琳琳
目的 分析2009-2012年湖南省胃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 方法 利用2009-2012年湖南省6个肿瘤登记地区数据中胃癌的统计结果,分析湖南省近期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水平及变化趋势. 结果 2009-2012年湖南省胃癌发病率16.13/10万(男性21.34/10万,女性10.55/10万),中标率为12.43/10万,世标率为12.06/10万,居湖南省恶性肿瘤第6位,男性高于女性.同期胃癌死亡率为11.86/10万(男性15.94/10万,女性7.49/10万),中标率为8.98/10万,世标率为8.69/10万,居湖南省恶性肿瘤死因第3位,男性高于女性.中标发病率与死亡率城市略高于农村;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基本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地区间胃癌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差异分别为2.54倍和2.38倍. 结论 2009-2012年湖南省胃癌发病率水平较低,但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不同年龄和地区间的胃癌发病和死亡水平差异较大.
作者:刘早红;许可葵;董月华;单健生;肖静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育龄妇女孕前接种麻疹疫苗(MV)的时机对8月龄内婴儿麻疹抗体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在东莞市长安医院和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婚前检查的976名育龄妇女为观察对象,根据孕前接种MV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组,Ⅰ组(孕前3~6个月接种)、Ⅱ组(孕前7~12个月接种)、Ⅲ组(孕前>12个月接种),孕妇于接种前、接种后一个月、分娩时采集血清,分娩时采集脐带血,测定麻疹IgG抗体水平,分析三组孕妇接种前、接种后一月麻疹IgG抗体水平、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及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的变化和组间差异及母婴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的相关性. 结果 项目成功收集符合条件并成功分娩的630例孕妇的相关资料,Ⅰ组、Ⅱ组和Ⅲ组各210例.三组间孕妇接种前、接种后一月的麻疹IgG抗体水平、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及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接种后一月的麻疹IgG抗体水平、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及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均较接种前显著升高(P<0.05).分娩时三组母亲及所产新生儿麻疹Ig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Ⅰ、Ⅱ组母亲及所产新生儿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及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显著高于Ⅲ组(P<0.017).新生儿抗体水平随母亲抗体水平升高而升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999,P=0.020). 结论 孕前3~12个月内育龄妇女接种MV,能明显提高婴儿麻疹抗体水平.
作者:王叶子;郑坚荣;林苑梅;吴晓冰;梁赤波;刘赛;朱咏梅;温世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铜川市就诊患者对双向转诊的认知及满意度现状,为建立合理的双向转诊制度、促进双向转诊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0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表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对双向转诊的认知情况、是否接受过双向转诊以及接受过双向转诊患者对双向转诊服务的满意度情况. 结果 1300例就诊患者就诊时首选社区进行治疗的患者为155人,仅占11.92%.曾经接受过双向转诊服务的患者为150例,占11.54%.1300例就诊患者中,有560人知晓双向转诊服务,知晓率为43.08%,主要知晓途径是医院(19.08%)、其次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23%);患者中愿意接受上转的为1253人,占96.38%,患者愿意接受上转主要原因是上级医疗技术更好(96.38%)、上级医院药品齐全(84.92%)、上级医药辅助检查设备更齐全(88.62%)、通过转诊可预约专家(32.92%);愿意在病情稳定后下转回社区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共918人,占70.62%.患者愿意接受下转的原因主要是距离近(70.62%)、医保报销比例更高(70.62%)、价格便宜(64.31%)、下转后上级医师仍可指导(61.15%)、有家庭医生(57.69%);不愿意接受下转的原因主要是不信任社区医疗水平(29.38%)、转诊程序复杂(27.23%)、医保报销差距不大(25.31%)、社区无家庭病床服务(23.54%)等;150例曾经接受过双向转诊服务的患者对双向转诊的接诊及时性调查中,满意者占73.33%,一般者占22.67%,不满意者占4.00%;对双向转诊的治疗效果的评价中,满意、一般及不满意者分别占66.00%、26.00%和8.00%. 结论 铜川市居民首诊去社区的比例较低,医院和社区是城市居民获得双向转诊认知的主要渠道,接受过双向转诊患者双向转诊的及时性及治疗效果满意度较高.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双向转诊实施力度、建立健全双向转诊标准与规范、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作者:程继侠;王西利;吕云侠;张媛;鱼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福田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有针对性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从深圳市福田区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收集的福田区1985-2015年间病毒性肝炎病例资料. 结果 1985-2015年深圳市福田区累计报告病毒性肝炎17968例,年均发病率为90.9/10万,发病率高峰为1987年(223.7/10万).甲肝和急性乙肝发病率自1990年和1991年开始逐年下降,但慢性乙肝病例数量一直处于高位波动.丙肝发病率与艾滋病相伴而行,自2004年起呈上升趋势.戊肝自分型(1996年)以来,发病率波动不大.甲肝1989-1993年期间呈现显著的春季高峰(3-5月),其它类型肝炎无明显季节性.各型肝炎均以男性发病较多.乙肝发病高峰年龄为20~ <30岁,甲肝、丙肝和戊肝为30~<40岁.甲肝发病(1989-2005年)和乙肝发病(1989-2008年)由早期以工人和学生为主,逐渐转变为以从事家务和商业工作的人群为主,丙肝和戊肝未发现明显的职业分布特点. 结论 福田区在1990年前后出现了肝炎流行,特点是以甲肝和乙肝为主.目前,福田区甲肝、急性乙肝和戊肝发病率均较低,但慢性乙肝病例数量大,丙肝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需要有针对地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以遏制乙肝和丙肝的流行.
作者:石向辉;赵凌国;周洁;范苏云;陈建忠;张金金;周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蠊缨滴虫病原体属于原生动物门、鞭毛虫纲、超鞭毛虫目、缨滴虫亚目、缨滴虫科、缨滴虫属的单细胞原虫,是一种寄生于白蚁、蟑螂(包括森林树木中的蟑螂)肠道的单细胞原虫.蠊缨滴虫病(lophomoniasis blattarum)是新发现的一种人体寄生虫病,20世纪末我国陆续有从人呼吸道检出蠊缨滴虫的报道,近年来该类病例报明显增多.蠊缨滴虫所致呼吸道感染可能是一种新发的、人们尚未完全认识的机会性感染寄生虫病[1].现就岳化医院呼吸内科收治1例蠊蠳滴虫致肺部感染报道如下.
作者:张千亿;李颖;魏元源;段绩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老年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现状,并探讨老年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选取某三甲肿瘤医院278例老年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心理痛苦筛查工具进行现状调查. 结果 278例老年肿瘤患者心理痛苦温度计得分为(3.50±1.99)分,心理痛苦阳性检出率为50.7%.引起老年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的前5位因素分别为经济问题、担忧、紧张、疼痛、无时间精力做家务.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OR=1.644)和病程长(OR=2.107)是老年肿瘤患者心理痛苦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老年肿瘤患者心理痛苦发生率较高,不容忽视,医务人员应针对引起心理痛苦的具体因素给予个体化的处理.
作者:梁英;成琴琴;胡小弟;戴晶;王英;周志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平谷区猩红热流行特征及发病规律,为做好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平谷区2005-2015年猩红热的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平谷区2005-2015年猩红热共报告病例327例,发病率在1.13/10万~17.53/10万之间,无死亡病例.2006年和2012年两年发病高峰,发病率分别为15.35/10万和17.53/10万,春末夏初(5-6月份,占45.26%)及冬季(11月-次年1月,占24.16%)为发病高峰,年龄以3~7岁儿童为主(占77.98%),职业分布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占91.44%),三大临床症状为发热、皮疹和咽部症状(扁桃体炎、咽颊炎、口腔粘膜充血). 结论 2005-2015年北京市平谷区猩红热发病总体处在较低水平,猩红热发病有周期性,3~7岁儿童是猩红热的高发人群,托幼机构及小学是猩红热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
作者:薛慧;孙晓华;张立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评估亚洲骨质疏松自我评估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指数对老年入骨质疏松的筛查价值. 方法 通过对上海市某社区签约建立健康档案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骨密度等,并对调查结果采用性别、年龄分层分析处理,用ROC曲线评估OSTA指数预测骨质疏松的筛查价值. 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5832名65岁及以上老人,骨质疏松患病率30.37%.不同性别、年龄组的骨质疏松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年龄组的OSTA高风险占比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65~<70岁组和70~ <80岁组的骨密度分级与OSTA风险分级的秩相关系数均>0(P<0.05).以骨密度T值为金标准,OSTA指数评估骨质疏松的ROC曲线面积为0.460~0.570;女性65 ~ <70岁的老年人OSTA筛查骨质疏松的灵敏度为0.902,特异度为0.093;男性65~<70岁的则分别是1.000和0.096;女性80岁及以上老年人OSTA筛查骨质疏松的灵敏度为0.125,而特异度为0.854.不同性别、年龄组和骨密度分级的OSTA指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OSTA指数作为重要的骨质疏松筛查评估工具,在社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诊断中的筛查价值不高;在对老年人群采用OSTA指数评估骨质疏松筛查时,需要按年龄段和性别重新设置分级标准.
作者:郁爱平;汪天英;封蕾;瞿红国;宋徽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2015年江阴市居民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和分布特征,评价该市自主开发的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慢性病监测系统的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2015年江阴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急性事件、脑卒中和恶性肿瘤发病病例,分析该市居民五种慢性病的发病率及监测质量. 结果 五种慢性病总的报告发病率为2154.33/10万,其中男性2345.18/10万,女性1965.05/10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五种慢性病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冠心病急性事件,发病趋势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2015年该市启用慢性病监测系统后,慢性病监测报告率、完整率、及时率显著上升,重报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高血压、脑卒中是江阴市的重点防控病种.中老年人群尤其是中老年男性居民是该市慢性病重点干预人群.开发和应用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慢性病监测系统开展慢性病监测,成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爱萍;洪淇;刘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四川藏区常住居民甲状腺结节发病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四川藏区10岁以上常住居民1034人,由经统一培训考核的调查员以一对一面访或电话访问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予以其甲状腺B超检查及甲状腺功能检查.了解该地区甲状腺结节发病率、患病者构成特点(性别、年龄).比较确诊甲状腺结节居民(研究组)和非甲状腺结节居民(对照组)性别、年龄、居住地、职业、教育程度、婚配情况、家庭收入、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运动情况、作息习惯、合并疾病等情况差异,对单因素分析后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1034名四川藏区常住居民共检出甲状腺结节262名,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为25.34%(262/1034).262名确诊甲状腺结节的常住居民男、女比例为1∶1.298(114/148),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患病年龄集中于45~<65岁段(48.09%),18~ <45岁段次之(37.02%).研究组和对照组受访居民居住地、教育程度、婚配情况、家庭收入、饮食习惯、饮食口味、食用盐选择、运动习惯、作息习惯、合并肾病、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内分泌性疾病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女性)、年龄(中老年)、生活习惯(吸烟、酗酒)、合并甲状腺疾病或有甲状腺疾病史是影响四川藏区常住居民甲状腺结节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四川藏区10岁以上常住居民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较高,其发生可能与性别、年龄、生活习惯、合并甲状腺疾病等因素相关,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唐大东;刘任田;蔡波;汤晓丹;余秋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一起狂犬病疫情引起对器官移植的思考及其对狂犬病防控的意义.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2015年发生的一起狂犬病疫情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2例实验室确诊狂犬病病例均是在同一天接受同一供体的肾脏移植手术,2名患者均在完成器官移植后1.5月开始出现发热和神经系统症状,且均在出现临床症状后1~1.5月左右死亡. 结论 器官移植可以导致狂犬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且潜伏期较短.建议:供体死前如出现可疑症状或有动物致伤史,在移植前进行狂犬病毒筛查.器官移植受者一旦发现有感染狂犬病毒的可能,应立即开展暴露后免疫.
作者:王青海;张震;张璐;王庆;姜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金山区诺如病毒聚集性胃肠炎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对2014年金山区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运用Excel2007和SPSS17.0处理数据. 结果 共处理7起疫情,累计病例187例,罹患率介于16.67%~72.97%之间,平均罹患率48.32%;疫情发生在小学(占57.14%)、中学、养老院、托幼机构(各占14.29%);7起疫情均发生在冬季;病例临床表现以呕吐(89.30%)、腹痛或腹部不适(53.48%)为主;诺如病毒聚集性胃肠炎疫情的持续时间与疫情非及时处理(首例病例发病时间-首次介入调查时间间隔)之间呈正相关(rs=0.96,P=0.0005);5起疫情由G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2起由GⅠ诺如病毒感染引起;1起疫情由食品污染所致,其余6起以人-人密切接触的途径传播. 结论 GⅡ型诺如病毒为金山区聚集性胃肠炎疫情的主要病原体,冬季是好发季节,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是诺如病毒防治重点场所.
作者:刘天;宋灿磊;朱建明;杜荐如;王新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两对交叉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CTPP)检测体系鉴别乙醇脱氢酶-1B基因多态性. 方法 针对ADH1B rs1229984位点设计两对内外引物,经过聚合酶链反应、电泳鉴别基因型,将该方法与DNA测序法比较,验证其检测准确性,并通过该方法检测58例健康人ADH1B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 结果 PCR-CTPP方法可用于准确检测ADH1B基因多态性,与DNA测序结果相符;在58例健康人中,ADH1BA等位基因频率71.6%,为优势等位基因. 结论 PCR-CTPP技术检测ADH1B基因多态性简单快速、经济省力,可用于疾病易感基因的快速筛查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适合在一般实验室推广应用.
作者:姜树朋;童永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三氯乙烯是工业上常用的清洗剂,工人因接触三氯乙烯后所致的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在职业损伤中占据极大的比重.因其个体易感性存在差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在职业病防治过程中极难控制.microRNA是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分子,参与调控机体生长发育和病理生理的多个方面,本文试从目前对microRNA基因调控的研究基础上,对其靶基因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调控外源性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microRNA表达谱的分析提供线索.
作者:刘金梅;朱志良;黄厚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对25岁及以上双生子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等体型指标的影响. 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齐齐哈尔市抽取205对25岁及以上双生子,并按不同卵型进行分组;应用t检验x2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双生子的身高、体重、BMI以及WHR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卵型双生子的身高、体重、WHR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体重、BMI以及WHR的遗传度分别为88.1%、90.9%、73.8%、4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OR=0.556,95%CI:0.324~0.841,P=0.003)的BMI较低;与年龄25~岁相比,35~岁(OR=1.539,95%CI:1.214~2.012,P=0.015)、年龄65~岁(OR=1.378,95%CI:1.004~1.932,P=0.047)的BMI较高;与体力活动较少相比,体力活动充足(OR=0.451,95%CI:0.079~0.875,P=0.017)的BMI较低;与初中及以下相比,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OR=0.617,95%CI:0.311~0.893,P=0.035)的BMI较低;与果蔬食用较少相比,果蔬食用较多(OR=0.713,95%CI:0.337~0.942,P=0.025)的BMI较低.与男性相比,女性(OR=0.656,95%CI:0.214~0.897,P=0.005)的WHR较低;与年龄25~岁相比,35~岁(OR=1.441,95%CI:1.032~1.957,P=0.022)、年龄65~岁(OR=1.247,95%CI:1.004~1.877,P=0.046)的WHR较高;与体力活动较少相比,体力活动充足(OR=0.323,95%CI:0.081 ~0.912,P=0.015)的WHR较低. 结论 双生子的身高、体重以及WHR与卵型有关;身高、体重、BMI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WHR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双生子超重或肥胖与性别、年龄、体力活动、受教育程度、食用果蔬等因素有关;腹型肥胖主要受性别、年龄、体力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金佰明;葛杰;万思源;黄锐;魏益梅;杨晓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人群分布、暴露环节以及暴露源等情况,为减少职业暴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上报感染管理科的76名职业暴露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描述性分析其人群特征和职业暴露情况. 结果 76名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共发生80次职业暴露,发生部位主要为左手占70.00%,其次为右手占26.25%.职业暴露人群中女性较多占78.75%,职业以护士为主占65.00%,年龄20~30岁发生职业暴露多占65.00%,工龄<3年比例高占50.00%.血液是主要的暴露物质占91.25%;暴露方式主要是针刺伤占82.50%;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为注射后回套针帽或分离针头占22.50%.暴露源病原体以HBV为主占71.74%.结论 职业暴露多发生于低年资医务人员,职业以护士为主,血液是主要的暴露物质,暴露方式主要为锐器伤,可通过推行安全的医疗器具、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持续强化的职业防护培训等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作者:张志刚;魏秋霞;刘启玲;魏巧妙;王小梅;杨致霈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蜂胶类黄酮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PTB-DM)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及其免疫调节机制,为寻求安全有效的PTB-DM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以PTB-DM患者120人为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人,A、B组分别按1000、2000 mg/d剂量口服含蜂胶类黄酮的蜂胶软胶囊,C组口服不含蜂胶类黄酮的蜂胶基质软胶囊作为对照,观察6个月,比较各组疗效差异、试验前后WBC及分类、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的差异. 结果 三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其中B组为94.6%、A组为76.9%、C组为64.1%;细胞免疫7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B组高于A与C组,淋巴细胞百分比为B组高、A组其次、C组低;T淋巴细胞:CD3+、CD4+为B组>A组>C组,CD8+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为A与B组高于C组. 结论 蜂胶类黄酮对PTB-DM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可改善WBC及分类、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等指标,增强细胞免疫水平具有作用,且有剂量差异.
作者:魏歆然;魏高文;裴异;肖作为;裴芸;朱旭;刘芸青;陈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糖尿病合并梅毒兔模型的方法,观察其14周病程发展过程,并在病程结束后,观察实验兔心脏、肺、肝脏、肾脏、睾丸组织病理损伤情况并初步探讨原因. 方法 四氧嘧啶诱导法构建稳定的单独糖尿病兔模型(DM组);睾丸接种梅毒螺旋体感染梅毒构建稳定梅毒兔模型(Tp组);先四氧嘧啶诱导稳定糖尿病,继以睾丸接种梅毒螺旋体致使其感染梅毒构建稳定糖尿病合并梅毒兔模型(H组),另设健康对照组(C组),动态观察各组兔临床表现,如食量、饮水量、体重、尿量、毛色、精神状态等改变情况,并在实验的14周解剖兔,对其心脏、肺、肝脏、肾脏、睾丸组织做病理切片、HE染色,观测各组织病理损伤情况及初步探讨其原因. 结果 成功构建了单独糖尿病组、单独梅毒组及糖尿病合并梅毒组兔模型.实验过程中,单独梅毒组、单独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梅毒组兔其饮食量、饮水量、体重、尿量、毛色、精神状态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14周实验结束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单独梅毒组、单独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梅毒组兔各实验组器官表现出一定的病理改变,其中心脏组织出现水肿、炎症等病理改变;肺组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的改变;肝脏组织出现细胞肿胀、炎症甚至点状坏死等改变;肾脏组织出现水肿、血管扩张、炎症甚至蛋白管型及钙盐沉积等明显病理变化;睾丸组织出现明显间质细胞增生、多种炎性细胞浸润及结节坏死现象;与单独疾病相比,H组各组织的病理变化更显著. 结论 糖尿病合并梅毒兔模型在心脏、肺、肝脏、肾脏、睾丸组织病理方面,能引起比单独疾病组更严重的组织病理损伤,其可能机制与合并感染加速了机体的氧化应激导致出现更严重的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刘炀;刘双全;谭浩;罗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2005年至今发表的有关人际需求问卷(INQ)的文献进行信度概化分析,为INQ在自杀预防研究中的应用提供描述性信度水平及影响因素的参考. 方法 在Embase等数据库检索到以INQ为测量工具发表的文献173篇,对终符合筛选标准的137篇文献进行分析.采用α系数效果量法检测INQ两个维度的信度水平,并以被试数量等8个因素作为预测变量,通过加权回归分析探究影响因素. 结果 INQ两个维度的描述性信度水平均在0.86以上;题目数量、被试国籍、被试数量和性别比例能显著预测TB维度的α系数(β=-0.301、0.524、-0.426,P<0.01;β=-0.151,P<0.05),被试数量能显著预测PB维度的α系数(β=-0.310,P<0.01). 结论 INQ能满足自杀预防研究对测量稳定性的要求;建议在使用时具体报告两个维度的α系数,慎选题目过少的简化版本,选取足量被试(女性比例不能过低),同时考虑不同国籍对信度的影响.
作者:李诚;董燕;汪萌;王进;郭久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对鉴别新生儿血流感染菌种类型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6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病房住院的血培养结果为单一细菌且同时检测血清PCT、CRP水平的病例168例,选择同期因外科疾病住院的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42例为对照组.比较PCT、CRP水平在真菌、革兰阳性(G+)菌、革兰阴性(G-)菌血流感染新生儿及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同时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判断PCT的诊断性能. 结果 168例新生儿血流感染患者中真菌32例、G+菌76例、G-菌60例及对照组42例,四组PCT水平中位数分别为0.57、0.21、3.69和0.11 ng/m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CRP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7.66、0.99、18.23和0.62 mg/L,两两比较发现真菌组与G-菌组、G+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当PCT界值定为0.275 ng/ml时,PCT鉴别细菌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1.6%、83.3%;当界值定为0.505 ng/ml时,PCT鉴别真菌与G+菌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5.0%、70.1%;当界值定为0.615 ng/ml时,PCT鉴别G-菌与G+菌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2.0%、75.8%;当界值定为1.665 ng/ml时,PCT鉴别G-菌与真菌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0.0%、81.2%. 结论 CRP作为鉴别新生儿血流感染的病原体菌种的应用价值有限;血清PCT水平对鉴别真菌与G+菌、G-菌与G+菌及G-菌与真菌所致的新生儿血流感染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莫丽亚;邓永超;黄彩芝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