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龙祥;欧阳育琪;吴志坚;欧阳晓玲;张林
目的 阐述多重食源性致病菌核酸检测系统在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检测中的运用. 方法 采用多重PCR方法对提取的DNA模板进行扩增,扩增后的产物进行全自动毛细管电泳,后结合自动分析软件对毒力基因特异性条带进行结果判断. 结果 37份样品中,检出5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携带tdh、tlh和toxR基因,不携带trh基因. 结论 多重食源性致病菌核酸检测方法可以同时鉴定副溶血性弧菌及其携带毒力基因情况,具有检测快速、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此方法可在疾控机构监测食源性致病菌、食物中毒暴发事件中推广运用.
作者:黄春梅;吴南卫;邓瑶;李冬梅;尹江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一起学校菌痢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置分析,了解疫情暴发的原因和特点,查找传染来源和传播方式,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积累类似事件处置经验.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集相关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结果 2014年9月2-6日,该校发病235例,罹患率40.38%,教师、各年级学生均有发病,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在食堂就餐是发病主要危险因素,34份肛拭子标本中检出宋内志贺菌13份,检出率38.24%. 结论 该起疫情是由宋内志贺菌引起的菌痢暴发,暴发的原因可能是该学校生活用水被粪便污染后导致食堂的餐具和食物被污染所致.
作者:龙术国;熊新平;杨健;蔡学凡;张金艳;雪立杰;张峻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长沙市高一新生急救知识的掌握现状进行抽样调查,了解长沙市中学生急救知识掌握的现状.方法 2013年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长沙市7 687名高一新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掌握高一新生对急救科普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现状.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分析和卡方检验. 结果 高一新生获取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为书本(62.16%)、电视(60.22%)、网络(55.54%)和学校(54.04%).本研究对5项急救常识进行调查发现,高一新生对急救电话号码知晓率高(97.46%),其他急救常识均低于50%.对5项急救措施调查发现,高一新生对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的知晓率高(88.07%),其次为足踝部外伤,知晓率为73.92%,对其他3项急救措施知晓程度低于30%.高一新生对严重创伤的现场急救原则和脊柱骨折伤员的搬运原则的知晓程度较开放性骨折处理原则的知晓度高,前两者知晓率在60%以上,后者知晓率仅达到30%.对于“急救现场第一反应”和“烫伤的急救措施”的知晓率分别为38.09%和13.79%,曾经接受过培训的高一新生知晓率高于未接受过培训的高一新生,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013年长沙市高一新生对急救知识的了解率低,因此增加高一新生对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知识和处理原则的培训迫在眉睫.
作者:成美娟;谭红专;朱丽辉;王可为;朱晟;仇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随着纳米科技与产业的迅速发展,纳米颗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正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研究表明,纳米颗粒可通过引发内皮细胞、心肌细胞等的氧化损伤,致使其功能受损或死亡,引发心血管系统炎症,改变血液的流体学特征,并影响血管的舒缩功能,使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增加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促进血栓的形成;另一方面,还可能通过影响心脏自主性神经的功能等机制,从而引发心律不齐、心肌梗塞和心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本文综述了纳米颗粒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的新进展,并对今后深入研究纳米颗粒对心血管细胞毒性作用方面提出展望.
作者:高丹;封少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东江湖库区蓄水前后资兴段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及防控效果,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东江湖库区蓄水前后(1971-2014年)资兴市HFRS疫情和鼠类监测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HFRS的发病率、死亡率、病例的三间分布、健康人群血清抗体检测结果以及宿主动物的密度、种类、病原体检测结果等,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 资兴市1971-2014年HFRS年均发病率为6.96/10万,病死率为5.93%;蓄水后(1987-2002年)的年均发病率(13.49/10万)是蓄水前(1971-1986年)的年均发病率(4.03/10万)的3.35倍;发病高峰在1991年(发病率40.63/10万).蓄水前(1986-1987年)鼠密度(6.76%)与蓄水后(1994年)鼠密度(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26,P=0.00);蓄水前(1986-1987年)健康人群HFRS隐性感染率(24.66%)与蓄水后(2012年)隐性感染率(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67,P=0.00).1995-2014年实施健康教育、灭鼠和疫苗接种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后,发病率显著下降,2006年以后发病率一直控制在0~1.10/10万之间. 结论 东江湖水库蓄水后资兴市出现了HFRS的局部暴发、流行,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对该病的流行可造成较大影响.采取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和灭鼠防鼠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是防控HFRS的主要有效措施.
作者:袁国林;夏云磊;李雄豹;黎利文;李焕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常熟市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初步探索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调查时间为2013年10月-2014年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常熟市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2型糖尿病患者10 246人进行糖尿病问卷调查、糖尿病患者身体测量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的实验室指标检测.以HbAlc是否达标作为因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将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P<0.1的影响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 结果 获得10 238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完整数据,常熟市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平均值为(7.6±1.6)%,控制未达标者(HbAlc≥7%)占59.2%.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地区、文化程度、BMI、腰围、血脂、吸烟、饮酒对HbAlc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区(农村/城市OR=1.359,95%CI:1.252~1.475,P<0.001)、吸烟(OR=1.474,95%CI:1.327~1.638,P<0.001)、血脂异常(OR=1.240,95%CI:1.143 ~1.346,P<0.001)、腰围(中心性肥胖OR=1.294,95%CI:1.192~1.405,P<0.001)、文化程度(以未接受正规教育为参照,小学OR=0.825,95%CI:0.741~0.920,P<0.001;初中及以上OR=0.895,95%CI:0.808~0.991,P<0.001)是血糖控制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常熟市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不佳,血糖控制状况受地区、吸烟、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和文化程度的影响,应积极开展综合措施控制血糖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薛雨星;张宁;盛红艳;周犇;苏靖;顾淑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在校护生体重及其体重控制行为现状,为引导其正确建立体重控制行为提供依据. 方法 2015年3月份按照便利抽样的方法,取长沙市某大专学校333名在校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体重控制行为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根据身高、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BMI),再依据体重控制行为得分进行分组,得出不良体重控制行为发生率.用百分率对常见不良体重控制行为和心理发生率、实际体重与自评符合率、基本体重控制行为发生率进行一般性描述.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 在校护生不良体重控制行为报告率为25.5%.发生率高的不良体重控制行为和心理分别是想减肥饿得不行的时候又偷偷猛吃一顿(12.6%)、为自己现在的体重烦恼(40.8%).28.5%的在校护生从不吃早餐,90.9%的在校护生每天运动时间少于30 min,50.2%的在校护生一周内从未参加体育锻炼.在校护生体重控制行为总得分在户籍(t=-2.130,P=0.021)、父母教育方式(F=5.414,P=0.005)、母亲文化程度(F=2.734,P=0.044)、体重自评(F=4.414,P=0.013)、体重控制意愿(F=3.125,P--0.045)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校护生体重BMI评价与体重自评符合率为26.7%,体重BMI评价与体重控制意愿符合率为38.7%,体重自评与体重控制意愿符合率为69.9%. 结论 长沙市某大专学校在校护生体重状况整体较好,但对自身体重认识存在较大偏差,体重控制行为也存在较多不合理.需加强体重自我管理,并建立正确而有效的体重控制行为.
作者:吴萍;李幸;徐丹丹;谭莎;周乐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血液灌流对儿童重型过敏性紫癜的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3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23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病例资料,对比分析患儿行血液灌流术前后免疫指标的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C3、C4 、IgE,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功能. 结果 23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液灌流后,血清IgA、IgE、C4较灌流前显著下降(P<0.01),血清IgG、IgM、C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流后CD8+细胞、NK细胞、B细胞较灌流前显著减少(P<0.05),CD4+/CD8+比值较前升高(P<0.05),而总CD3+细胞、CD4+细胞改变不大(P>0.05). 结论 血液灌流术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时,能清除免疫球蛋白IgE及影响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吴天慧;李志辉;段翠蓉;寻劢;丁云峰;张翼;张良;银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湘潭地区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的污染状况和耐药性,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和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依据GB 4789.10-201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GB 4789.4-2010对沙门菌进行分离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出版的药物敏感试验做药敏. 结果 406份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6株,检出率为6.40%;545份样品检出沙门菌14株,检出率为2.5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73.08%,而且多重耐药明显;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高,达到57.14%. 结论 湘潭地区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和沙门菌球菌存在一定程度污染,其耐药形势严峻,应加强抗生素的管理和耐药性监测.
作者:周湘晖;刘帅仁;萧福元;陈子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对2012-2014年郴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郴州市2012-2014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2012-2014年,郴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3 58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41.89/10万,3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610.41,P<0.05).报告重症病例579例,其中死亡16例,3年报告的病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31.355,P<0.05);流行呈明显季节性,4-7月为发病高峰;3岁及以下儿童为主,每年占86%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以散居儿童为主,每年占86.12%以上.2012年以HEV71感染为主(61.71%),2013年和2014年以其他HEV感染为主(81.36、48.57%);2012年重症病例以HEV71感染为主(75.08%),2013年以其他HEV感染为主(77.42%),2014年以HEV71和其他HEV感染为主.结论 2012-2014年郴州市手足口病的报告发病率和病重率存在年度差异;每年的4-7月,3岁及以下的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主要病原体在不同时间呈快速动态变化消长,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不仅仅是HEV71.
作者:李成华;刘卫;谭徽;朱韩武;付敏;谢群;刘爱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近年衡阳市城乡居民碘营养状况的变化情况,为持续推进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实施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中的抽样方法,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碘盐,对不同调查对象进行合格碘盐食用率及不同样本碘含量测定. 结果 2011-2015年在17 911份盐样中,碘含量低于5 mg/kg的非碘盐有38份,占0.21%;不合格碘盐中碘含量5~ 20 mg/kg的盐样487份和碘含量高于39 mg/kg的盐样43份,分别占2.72%、0.24%.不同年份间碘盐合格率(X2=78.393,P=0.000)以及衡阳市农村与城市的合格碘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308,P=0.000). 结论 在这五年中,不合格碘盐和非碘盐的比例比较低,符合国家标准.虽然每年碘盐含量合格水平略有波动,但总体衡阳居民膳食碘摄入是足够的和安全的,且农村的碘盐合格率高于城市.
作者:吴剑阁;李传华;黄钢桥;李芳;朱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对脑卒中后患者实施医养结合长期照护模式的可行性及其效果. 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选择在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患者195例,将出院后收住医院养老区的62例作为研究组,医院对其实施医养结合长期照护.将出院后居家养护的68例作为对照1组,出院后入住老年公寓的65例作为对照2组,于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评价各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孤独感及出院后6个月患者的生存质量(GQOLI-74评分). 结果 出院后3个月、6个月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31.96-8.18、37.85±7.18)均明显高于对照1组(24.23±6.26、28.41±8.47)和对照2组(26.19±7.42、30.56±7.59),研究组UCLA孤独感评分(32.08±9.42、33.93±9.12)均明显低于对照1组(39.52±11.68、48.52±13.54)和对照2组(33.41±10.31、38.52±1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出院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GQOLI-74评分除物质生活维度外,其余三个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得分和总分均优于对照l组和对照2组(均P<0.01). 结论 实施医养结合长期照护模式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降低患者的孤独感.
作者:郭卫珍;邓暑芳;欧阳艳侠;刘晶;孙吉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评估光明新区三氯乙烯职业危害现状和长期接触者的健康状况. 方法 对15间使用三氯乙烯的工作场所进行检测,对接触三氯乙烯的81名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结果 2013-2015年间共检测126个检测点,30个点超标,三氯乙烯浓度范围为0.7~ 122.59 mg/m3(PC-TWA),平均浓度16.02 mg/m3(PC-TWA).电镀行业三氯乙烯超标率高于电子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3,P=0.013);三氯乙烯接触者2015年肝功能异常率高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1,P=0.011);2015年血常规异常率高于2013和2014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9,P=0.01;X2 =5.84,P=0.016). 结论 光明新区五金行业和电镀行业的三氯乙烯使用场所通风排毒设施仍需要加强,劳动者也需要严格按照要求佩戴防护用品.
作者:刘松;廖日炎;张红升;刘清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深圳市福田区空巢老人抑郁孤独情绪状况及影响因素并进行分析,提出干预对策. 方法 2014年1-6月对深圳市福田区60岁以上老年居民4 580人进行空巢情况调查,筛选空巢老人.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UCLA孤独量表(UCLALS)、基本情况问卷调查空巢老人抑郁孤独状况,并记录深圳市福田区老年居民空巢情况及空巢老人抑郁孤独情绪状况,计算出空巢检出率,抑郁、孤独情绪检出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孤独情绪的影响因素. 结果 1 035人为空巢老人,空巢检出率为22.60%;有抑郁症状者168例,检出率16.23%;有孤独感者291例,检出率28.12%.单因素分析结果:在福田区空巢老人中,未婚及丧偶、独居、初中及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低生活费支出(<2000元/月)、不锻炼、合并慢性病的人群抑郁情绪检出率高(P<0.05);而年龄70~、未婚及丧偶、独居、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低生活费支出(<2000元/月)、不锻炼、合并慢性病的人群孤独情绪检出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未婚及丧偶(OR=0.638,95%CI=0.453~0.899,P=0.010)、独居(OR=0.294,95%CI=0.189~0.457,P=0.000)、低生活费支出(<2000元/月)(O=0.404,95%CI=0.321~0.508,P=0.000)、不锻炼(OR=0.602,95%CI=0.478~0.758,P=0.000)、合并慢性病(OR=0.593,95%CI=0.363~0.971,P=0.038)是空巢老人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未婚及丧偶(OR=0.478,95%CI=0.357~0.639,P=0.000)、独居(OR=0.381,95%CI=0.264~0.549,P=0.000)、低生活费支出(<2 000元/月)(OR=0.617,95%CI=0.519~0.734,P=0.000)、不锻炼(OR=0.815,95%CI=0.679~0.980,P=0.029)是空巢老人发生孤独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空巢老人抑郁、孤独情绪检出率较高.未婚及丧偶、独居、低生活费支出、不锻炼、合并慢性病是引起空巢老人出现抑郁、孤独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是降低空巢老年人抑郁、孤独发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苏桦;张丹霞;董时广;刘娟;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膝骨关节炎(primary knee osteoarthritis,PKOA)的相关性,为PKOA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方法 采用关联分析,随机选取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PKOA患者88例,正常对照组89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所选对象TGF-β1-509位点基因和基因型进行检测.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采用x2检验;并以OR和95%可信区间(CI)表示相对风险度. 结果 PKOA组和健康对照组TGF-β1-509C/T基因型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所选人群具有代表性.PKOA组与健康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KOA组C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4.3% vs.13.5%,x2=20.51,P=0.0000);C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5.9% vs.41.6%,x2=21.08,P=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KOA组轻型和重型CC基因型的频率比较(39.5% vs.48.9%,x2=0.792,P=0.37)、C等位基因的频率比较(62.8% vs.68.9%,x2=0.728,P=0.3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湖南地区人群PKOA相关,该位点等位基因C携带者可能是PKOA的易感人群.
作者:许辉;罗洁;冯岚;苏新平;吴官保;罗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某医学院本科生存在的心理障碍相关因素,为制定综合性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医学院的在读本科生1 076名进行心理障碍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并对不良生活方式及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 047份,有效应答率97.30%.7.83%(82/1 047)的被调查对象发现心理障碍,其中,神经症性障碍和心境障碍为主,分别占52.43% (43/82)和20.73% (17/82),其次为人格障碍(10.98%,9/82)和心理生理障碍(8.54%,7/82),精神病性障碍极少,仅占1.22%(1/82).82位心理障碍者中,学习方法挫折和同学交往障碍为首要危险因素,分别占34.15%(28/82)和37.81%(31/82);其次的危险因素为家庭经济困难20.73% (17/82)、学习专业不感兴趣13.41%(11/82)、学习环境不适应10.98%(9/82)、职业规划挫折10.98%(9/82)、家庭关系不和9.76%(8/82)、酗酒9.76% (8/82)及药物依赖9.76% (8/82). 结论 在大学生群体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开展综合行为干预措施,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作者:魏选东;罗春香;何彩云;王卫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女性艾滋病病人因罹患机会性感染而住院的治疗费用情况. 方法 收集2008-2010年某疫情严重地区因机会性感染而住院的43例女性病人资料,包括基本情况、机会性感染类型、治疗费用;比较分析不同特征病人的各项治疗费用的差异. 结果 女性艾滋病病人治疗机会性感染的住院总费用平均为(3 418.6±2 671.3)元,检查费、化验费、药品费、诊疗费、护理费、床位费平均分别为(327.0±427.7)元、(354.6±363.6)元、(1 659.5±1 457.0)元、(450.4±485.8)元、(347.0±237.2)元、(280.1±187.1)元.不同民族感染者上述各项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职业中检查费和化验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775、14.010,均P<0.05).不同文化程度中化验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007,P<0.05).不同年龄中检查费和化验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788、10.997,均P<0.05).不同感染途径中化验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33,P<0.05).不同类型机会性感染病人的护理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082,P<0.05).不同医院级别中三级医院费用均高于二级医院,其中检查费和化验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112、-4.697,均P<0.05). 结论 该疫区女性艾滋病病人罹患机会性感染的住院治疗费用中,药品费占病人住院总费用的比例高,导致病人个体费用差别的主要是检查费和化验费;三级医院治疗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检查费和化验费均高于二级医院,应建立必要的转诊机制,以节约医疗资源;需增大对女性艾滋病病人住院费用的减免力度,以减少因病致贫现象.
作者:王研;徐鹏;周郁;葛利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锰对机体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微量金属元素,而在职业环境中,某些接触锰作业的工人,还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锰中毒,并诱发严重的、不可逆的精神和锥体外系运动功能障碍,出现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锰的神经毒性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多从对多巴胺转运的影响,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神经递质传输和炎症反应等角度进行探索.本文就锰神经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丁宏伟;李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广东省平远县2010-2014年梅毒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平远县近5年梅毒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0-2014年,平远县共报告梅毒病例364例,年均发病率为32.48/10万,城区发病率(40.09/10万)高于偏远地区(13.23/10万)(X2=50.543,P=0.000).病例报告以隐性梅毒(75.27%)为主,农民高发(61.81%).20~39岁女性梅毒发病构成(43.85%)显著高于男性(14.12%)(x2=38.714,P=0.000),但50岁以上人群男性发病构成(63.84%)显著高于女性(34.76%)(x2=30.778,P=0.000). 结论 平远县梅毒疫情报告发病率较高,应结合艾滋病防制网络开展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控制梅毒的流行.
作者:谢显扬;李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两种巢氏PCR方法在检测二期梅毒患者血液标本中的价值. 方法 针对tpp47和polA,分别建立两个巢氏PCR扩增全血中的梅毒螺旋体DNA. 结果 在353例梅毒阳性全血中,nPCR-tpp47和nPCR-polA分别检出142例(40.2%)和132例(37.4%),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9,P<0.05);两种巢氏PCR在血清学试验高滴度(RPR≥1:8或TPPA≥1:2 560)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低滴度组(RPR<1:8或TPPA< 1:2560). 结论 在检测二期梅毒全血标本Tp DNA时,nPCR-tpp47优于nPCR-polA;巢氏PCR方法可作为梅毒血清学试验的补充试验.
作者:肖勇健;刘卓然;李蓓;刘斌;彭菁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