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学筠;李南;姚远;肖潇;钟欣;秦军
目的 分析报告湖南省1起家庭聚集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进行病例诊断,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2013年版)》进行调查,采用real-time PCR对病例和环境标本进行检测和病毒培养,并对分离出的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 结果 2014年2月湖南双峰县发生一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疫情,报告病例2例,二者系夫妻关系;妻子为首发病例,发病前多日居住在有活禽活动的农村家中,发病后7d确诊;丈夫比妻子晚发病9d,与妻子密切接触,发生人传人的可能性大,发病后次日确诊;自丈夫标本中分离到H7N9亚型病毒,该病毒基因序列分析与既往报道病毒相似;从病例居家鸡舍表面和鸡毛涂抹标本各1份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该县城主要集市活禽交易店3份环境标本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 结论 两例病例系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病例,首发病例系禽类暴露感染,续发病例系密切接触首发病例感染可能性大,H7N9禽流感病毒具有有限的人传人传播能力,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很有必要.
作者:刘国贤;刘荣强;王正良;朱飞跃;吴锦如;刘立志;胡世雄;黄一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风险评估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风险评估的应用愈发频繁,其中定量评估的应用更加广泛.本文就定量风险评估方法的分类、常用的定量评估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实际工作中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袁旋;黄厚今;朱志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肺炎克雷伯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的分布,探讨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机制. 方法 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9年1-7月间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96株,所有菌株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2的革兰阴性菌GN卡鉴定和AST GN-13卡进行药敏分析.采用PCR法对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aac(6')-Ⅰb、ant(3”)-Ⅰ、aph(3')-Ⅵ进行检测. 结果 经PCR扩增及测序分析,9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18.8%的菌株携带aac(3)-Ⅰ基因(18/96)、57.3%的菌株携带aac(6')-Ⅰb基因(55/96)、3.1%的菌株携带ant(3”)-Ⅰ基因(3/96),未扩增出aph(3')-Ⅵ基因. 结论 在湖南地区发现aac(3)-Ⅰ、aac(6')-Ⅰ b、ant(3”)-Ⅰ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以aac(6')-Ⅰ b为主.是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叶春枚;刘文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不同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耐多药结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大庆市2009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在市疾控中心确诊的147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耐药情况资料,根据患者不同年龄、居住地、性别等特征分析其耐多药发生情况. 结果 147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原发性耐多药患者33例,占22.45%(33/147);获得性耐多药患者114例,占77.6%(114/147).原发耐多药以41~50岁组高,占30.3%;获得性耐多药患者以41~50岁高,占28.9%(33/114).原发耐多药和获得性耐多药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87,P=0.4321). 结论 耐多药患者以青壮年为主,耐多药情况较严重,应加强对这一人群耐多药患者的治疗和监测,减少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降低其对公众的危害程度.同时提示老年耐多药结核病防治问题也不容忽视.
作者:辛宝林;于秀坤;陈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36台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糖结果比对,了解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方法 收集21份EDTA-K2抗凝的全血标本,分别用全自动生化仪和36台(共三种型号)POCT血糖仪测定血糖浓度,其中1份标本用POCT血糖仪重复测定10次以评价精密度. 结果 三种型号血糖仪的比对试验通过率分别为100%(型号Ⅰ)、83.3%(型号Ⅱ)和50%(型号Ⅲ).配对t检验显示三种型号的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98,表明相关性良好.三种型号的血糖仪精密度均符合要求(CV%<7.5%). 结论 三种型号的POCT血糖仪总体来说结果均与生化仪相关性良好,但不同品牌型号仪器间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别,少数仪器未能通过比对试验,必须重新校准后才能用于临床筛查和治疗监测.
作者:梁剑琦;王欣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13年河南省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6 485例,发病率为17.53/10万;90.80%的病例集中在2~15岁人群,以学生多,男女发病比为1.78:1;有明显的季节性,以每年的3-7月和次年1月多发. 结论 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处较低水平,但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疫情监测和免疫管理.
作者:肖占沛;王长双;王燕;马雅婷;张肖肖;路明霞;张延炀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漯河市中学生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抽取漯河市区2所初中、2所高中、1所职业中专,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采用MSSMHS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中学生10类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 结果 重点中学心理状况总均分为(1.9524±0.5687),普通中学心理状况总均分为(1.9151±0.5303),职业高中心理状况总均分为(1.9891±0.4981),该市中学生男性心理状况总均分为(1.9507±0.5578),女性心理状况总均分为(1.9394±0.5247).经多因素分析显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学校类型、年级及母亲文化程度有关. 结论 漯河市大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常,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全社会应重视和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作者:杨小芝;郭嘉林;孙静;孙路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东莞市吸毒人群HCV抗体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东莞市2010-2013年吸毒人群的哨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 601例调查对象中共检测出抗-HCV阳性710例,阳性率44.30%.其中,HCV抗体的高阳性率指向男性、30~50岁、离异/丧偶、文化程度低的吸毒者,高危因素包括注射吸毒、近1次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商业性行为时不使用安全套、感染HIV. 结论 吸毒人群是丙肝防治的重点人群,应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以控制丙肝在该人群的传播和流行.
作者:方晓君;朱建琼;陈柏芬;卓彬鼓;王晓霞;刘爱红;伦玉华;谢永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2005-2013年全国职业病发病情况. 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公布的数据,对2005-2013年职业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005-2013年全国职业病发病成上升的趋势,其中尘肺占84.22%.苯所致白血病占职业性肿瘤的49.50%,2009-2013年噪声聋年均发病例数为490.2例.2005-2009年5年间全国职业病发病病例数为1.1~1.8万例,2010-2013年为2.6~3.0万例. 结论 职业病发病情况依然严重.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行业、工种)职业病的发病特点进行综合防治,尤其要加强尘肺病、噪声聋等疾病的重点防治.
作者:钟学飘;朱志良;马争;丁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广州市花都区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及自编调查问卷对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取得的广州市花都区480例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各评分:生理功能(78.32±13.80)分、生理职能(67.33±32.85)分、躯体疼痛(20.63±18.17)分、总体健康(62.50±7.95)分、活力(68.36±15.29)分、社会功能(71.42±14.81)分、情感职能(76.28±38.87)分,生存质量总分(456.83±120.7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精神状况、运动情况、不良生活方式、有无合并其他慢性病、医疗保险情况、对高血压的态度的组之间,生存质量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精神状况、运动情况、不良生活方式、有无合并其他慢性病、医疗保险情况、对高血压的态度是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 结论 性别、文化程度、收入、婚姻、精神状态、运动、不良生活方式、慢性病、医疗保险情况、对高血压的态度是影响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
作者:许卫红;卢文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纳米级铅对小鼠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 方法 将健康昆明种小白鼠80只随机分为5组,通过灌胃摄人不同剂量的纳米级二氧化铅和普通二氧化铅,连续5d后测定免疫球蛋白含量和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不同剂量的纳米级二氧化铅均可导致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E含量下降,CD4+T淋巴细胞亚群减少,CD4 +/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下降(P<0.05),其中高剂量纳米级铅组小鼠的各项免疫指标下降为明显.相同剂量时,纳米级铅染毒组的免疫指标值相对于普通铅染毒组要低(P<0.05). 结论 纳米级铅可对小鼠的免疫功能产生损害,并且其的损害作用大于普通PbO2.
作者:周勇;刘瑜;何军山;张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围产期血浆D-二聚体(D-D)、T淋巴细胞亚群与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 方法 选取妊高征孕妇120例,设为妊高征组;另选取健康孕妇6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分娩前、分娩后第3d血浆D-D、CD3+及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及CRP水平,并对妊高征孕妇血浆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对照组分娩前、分娩后第3d血浆D-D、T淋巴细胞亚群与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妊高征组血浆D-D、CRP、CD4 +/CD8+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 0.05).分娩后第3d,妊高征组中D-dimer、CRP则显著降低(P<0.05),CD4+/CD8+显著增加(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妊高征组孕妇血浆学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D-D、CRP、CD4+/CD8+指标间两两呈正相关(rD-D CRP=0.62,rD-D-CD4+/CD8+=0.47,rCRP-CD4+CD8+=0.52,P<0.01). 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围产期血浆D-二聚体、T淋巴细胞亚群与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分娩前后均高于健康妊娠孕妇水平,且三指标间两两呈正相关,这提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其中免疫、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纤溶系统活性失衡等病理过程可能是同步发生且相互影响的.
作者:钟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酒依赖与双相障碍共病(comorbid alcohol dependence and bipolar disorder,CADBD)患者的特征以及了解其生活质量. 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4年5月在浙江萧山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CADBD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以及同期检查正常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躁狂自评量表(BRM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人格障碍临床诊断(SCID-Ⅱ)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特征评定.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生活质量对比评价.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BRMS、SAS、SDS、SCID-Ⅱ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GQOLI-74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ADBD患者的负性情感,如躁狂、抑郁、焦虑、人格障碍等表现突出,且其生活质量明显降低,该表征对CADBD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鹏;傅正闯;孟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型输变电工程周边环境电磁辐射污染状况. 方法 对18项输变电工程周围50m范围内民房处电磁辐射强度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参照HJ/T24-1998和GB/T7349-2002. 结果 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值也随着升高,110、220、500 KV输变电工程周边民房处工频电场强度大值分别为555、858、3 572 V/m,工频磁场接触强度大值分别为0.344、1.108、6.218μT,均低于相关标准限值,无线电干扰值均小于40 dB. 结论 周边居民电磁辐射实际接触强度很小,人们应消除对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恐惧”心理.
作者:余志林;张挺;杨乐华;刘蔼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三氯乙烯(TCE)对人肝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8、BAX、Bcl-2)和肝代谢酶基因(CYP1A2、CYP2E1、CYP3A4)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肝细胞,DMSO作为溶剂对照,采用不同浓度TCE(0.2、0.4、0.8、1.6、3.2 mmol/L)染毒L02肝细胞24 h,另外用TCE 1.0 mmol/L染毒细胞不同时间(2、4、8、16、32 h),采用Real-time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细胞中凋亡基因和CYP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剂量TCE染毒后,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8、BAX表达水平比对照组升高2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cl-2表达水平下降20%~35%.TCE染毒引起CYP1A2、CYP3A4、CYP2E1的mRNA表达明显上升,比对照组升高30%~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用TCE 1.0 mmol/L染毒2~32h,同样发现凋亡基因和肝代谢酶基因表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TCE可引起肝细胞凋亡基因和肝代谢酶基因表达变化,凋亡基因和肝代谢酶基因可能在TCE对肝细胞毒性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廖日炎;徐新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吉林省2013年食源性病原体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监测地区哨点医院符合监测病例定义的门诊和住院病人的基本信息,并采集粪便或肛拭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对收集数据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食源性病原体的总检出率为3.81%,诺如病毒检出率高,为11.60%,其次依次为沙门菌(1.91%)、致泻大肠埃希菌属(0.21%)、志贺菌(0.06%)、副溶血性弧菌(0.00%).不同年龄、季度、地区的食源性病原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吉林省食源性病原体总体检出率不高,各地区检测水平差距较大,应重视疾病的高发季节和高危人群,积极完善疾病的监测体系并开展有效的防控措施.
作者:刘璐;白光大;邢扬;孙平辉;翟前前;吕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季节性分布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2011-2013年济宁市手足口病资料,用Rayleigh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济宁市手足口病发病呈明显的季节分布,报告病例数从3月份开始增加,病例主要集中于5-7月,报告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5.61%(4 435/6 770),其中又以5月发病人数多.济宁市手足口病疫情存在季节性高峰,平均角为162.33°,发病高峰日对应日期为164.5 d,发病高峰日为6月13日,可信区间为(104.72°,219.61°),对应的日期为(106 d,222 d),高峰期为4月16日-8月10日,持续时间为116 d. 结论 济宁市手足口病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存在发病高峰日和高峰期,应根据发病时间特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作者:王修峰;颜丙新;刘伟;孙喜红;姜文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2010-2013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开展情况,发现项目开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下一步项目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系统中收集2010-2013年全省住院分娩产妇的HIV检测情况、阳性孕产妇和所生婴儿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3年湖南省住院分娩产妇的HIV抗体总检测率为88.37%,由2010年的69.53%上升到2013年的9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发现525例阳性孕产妇,孕产妇感染率为1.84/万.阳性孕产妇的用药率为47.37%,接受了转介服务孕产妇为20.57%.分娩活产婴儿347例,其中进行人工喂养的为93.66%,婴儿进行抗病毒用药率为63.69%,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早期诊断阳性率为6.54%. 结论 湖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落实情况逐年提高,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显著下降,孕产妇的用药率及相关转介服务,儿童的随访管理工作质量仍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作者:高洁;王映霞;吴颖岚;谢冬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一起幼儿园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原因和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疫情的流行强度、三间分布、流行原因进行调查. 结果 全园流行性腮腺炎总罹患率为7.48% (44/588),男女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P=0.031),中位发病年龄为5岁,首发病例2014年2月27日发病,疫情持续3个月半,传播4代,波及6个班级.早期病例有33.33%(6/18)未及时隔离.出现病例的6个班级合计接种率为59.41%(120/202),与未出现病例班级合计接种率(81.61%,21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γ2=27.80,P<0.001),大班和大大班合计接种率为62.08%(167/269),与中班和小班合计接种率(85.57%,166/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79,P<0.001),疫苗效果指数(vE)为59.81%. 结论 该起事件为儿童病例引入幼儿园后引发的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传播方式为人传人增殖模式.环境条件差和疫苗接种率不高是造成本次疫情传播的影响因素.落实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接种率,加强幼儿园软硬件管理,是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铁强;郑庆鸣;王广力;张永祥;汪东篱;姚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2008-2012年湘潭市居民恶性肿瘤以及口腔癌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 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2008-2012年的死因监测数据,描述湘潭市恶性肿瘤及口腔癌死亡率及变化趋势,并与湖南省、全国死因监测数据中的恶性肿瘤及口腔癌标化死亡率进行比较. 结果 湘潭市2008-2012年平均报告粗死亡率为473.88/10万,标化死亡率为390.89/10万,均低于湖南省平均水平(P<0.05);其中恶性肿瘤年平均粗死亡率为85.29/10万,标化死亡率为71.36/10万,均低于湖南省平均水平(P<0.05),居全死因顺位的第二位;口腔癌年平均粗死亡率为0.94/10万,标化死亡率为0.80/10万,与全国及湖南省平均水平相比无明显升高(P>0.05),居湘潭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的第13位,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10%,占全死因的0.20%;湘潭市居民口腔癌35~64岁截缩死亡率为1.12/10万,0~74岁累积率为6.83%,潜在减寿年数(PYLL)为1 566人年,年均313.2人年,减寿率为0.58‰;5年间湘潭市报告死亡率、恶性肿瘤死亡率、口腔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结论 湘潭市恶性肿瘤死亡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死亡率低于湖南省和全国,口腔癌死亡无明显地区性升高.
作者:罗昊;袁晟;桂卓嘉;刘建新;萧福元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