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冰
目的 探讨结肠癌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分布特点,为预防术后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2001年3月-2013年3月行结肠癌手术治疗的5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并分析术后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状况. 结果 结肠癌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2.20%(67/549),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白蛋白<35 g/L、手术时间≥3h、术中输血患者术后感染率高(x2=13.001、7.456、4.165和6.008,P=0.000、0.006、0.041、0.014).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2.578,P=0.017)、白蛋白<35 g/L(OR=1.635,P=0.009)、术中输血(OR=1.254,P=0.024)均与术后感染独立相关.病原菌检测共分离病原菌81株,革兰阴性菌占61.73%(50/81),革兰阳性菌占32.10%(26/81),其中大肠埃希菌为多见的病原菌,占23.46%(19/81). 结论 该院结肠癌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革兰阴性菌是主要致病菌群.糖尿病、白蛋白<35 g/L和术中输血是术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羊卫刚;胡永明;吴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双酚A对MCF-7细胞内整体DNA甲基化水平及甲基化转移酶的影响. 方法 分别将浓度为10-6 mol/L、10-7 mol/L的双酚A作用于MCF-7细胞72h后,免疫荧光法测5-甲基胞嘧啶的含量,RT-PCR法测DNMT1、DNMT3A、DNMT3B mRNA的表达. 结果 双酚A(10-6 mol/L、10-7 mol/L)作用72 h后,与溶剂对照组(0.1%DMSO)相比,5-甲基胞嘧啶的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表明浓度为10-6 mol/L双酚A处理组的DNMT1的mRNA的表达下降,10-6 mol/L、10-7 mol/L双酚A组的DNMT3A和DNMT3B的mRNA的表达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酚A能够引起MCF-7细胞整体DNA甲基化水平下调,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甲基化转移酶的表达来实现.
作者:刘翅琼;赵琳;陈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HIV低流行区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对由医务人员启动的HIV检测和咨询服务(PITC)的可接受性.方法 结合门诊特点在不同级别医院采用分层抽样方式对15岁以上的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不同特征人群PITC的接受度及影响因素. 结果 503名就诊者中,423人表示愿意接受HIV检测,接受率为84.10%;检测免费及男性、文化程度高、年轻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的人群更易于接受PITC服务;高级别的医院患者的PITC接受度要高于低级别医院患者. 结论 艾滋病低流行区综合性医院开展PITC服务患者的接受度较高.加强有关PITC的宣传力度使更多人了解该项服务对于更好的开展检测服务有益.
作者:胡佩武;李杏莉;汤学民;李敏;肖川;杨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蒙自市城市男性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行为和感染现状,为制定该人群的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11年蒙自市示范区项目对400例城市男性建筑工人开展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调查对象中近一年与女性性工作者发生性交易的比例为11.5%,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6.3%,与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小姐近一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16.9%、44%、67.4%;HIV感染率1%,梅毒阳性率0.25%. 结论 城市男性建筑工人处在性活跃期,是性传播艾滋病的重点人群,虽然艾滋病知晓率比较高,但存在嫖娼率高、安全套使用率低等高危性行为.应针对该人群的艾滋病知识薄弱环节、存在行为与知识不统一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强化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减少高危性行为,降低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
作者:杨庆伟;景正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分析儿童意外骨折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期间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诊治的447例意外骨折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骨折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447名骨折患儿中共发生并发症53例,发生率为11.9%.女孩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5%,高于男孩的9.1%(x2 =28.714,P=0.000),3~6岁儿童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4%,高于其他年龄组(x2 =27.661,P=0.000),农村地区发生骨折的儿童并发症发生率为8.9%,显著低于城镇儿童的18.8%(x2=30.283,P=0.000);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小心过度(OR=2.005,95%CI=1.179~5.912)、年龄(OR=1.316,95%CI=1.011~2.529)、溺爱(OR=1.316,95%CI=1.088~2.915)和父母文化水平(OR=1.072,95% CI=1.004~1.980)为骨折患儿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遵医嘱及时康复锻炼(OR =0.511,95%CI=0.221~0.810)为骨折患儿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 结论 儿童意外骨折的主要并发症为缺血性肌痉挛和神经麻痹,小心过度、年龄、家庭溺爱及父母文化为主要危险因素,遵医嘱及时康复锻炼是保护因素.
作者:谢鑑辉;吴丽霞;唐璐;董林;张妮;谭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东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高危行为特征、艾滋病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开展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2010-2012年东莞市MSM哨点监测数据,对人口学与行为学、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调查984人,平均年龄为(30.36±6.71)岁,以20~ 30岁、未婚、中学学历、省外户籍为主;近六个月发生过同性、异性性行为比例分别为73.37%和37.5%,同性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5.87%.HIV、梅毒阳性率为14.23%和15.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梅毒抗体阳性、近一年有性病相关症状、41岁~、酒吧样本和疾控部门监测点样本是HIV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论 东莞市MSM人群HIV、梅毒感染率高,应加强高年龄段(41岁~)及低档会所MSM的干预工作,防止艾滋病疫情蔓延.
作者:陈柏芬;朱建琼;张巧利;刘爱红;伦玉华;方晓君;卓彬鼓;吴丽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社区居民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为该区域干预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海区2个街道6个镇共17 124户中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采用入户面对面访谈的方法,并进行相关人体测量.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18岁以上居民中心性肥胖的粗患病率为44.7%,其中男性41.1%,女性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中心性肥胖患病的危险因素,中心性肥胖的风险随年龄增大而增高.BMI是中心性肥胖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超重人群中有约80%的人患中心性肥胖,肥胖人群则高达85%.其他中心性肥胖的相关因素OR值及95% CI包括性别1.807(1.668~1.957)、婚姻状况0.790 (0.699~0.893)、每天静坐时间1.111(1.026~1.202)、每天奶制品摄入1.453(1.035~2.040). 结论 佛山市南海区社区居民中心性肥胖患病率高达44.7%.年龄增加、BMI增大是中心性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在社区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从而改善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现状.
作者:周泉;王家骥;吴冰源;温志锋;邝少冰;潘栩虹;王培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影响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本院住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170例产妇为病例组,按照1∶2的匹配方式随机选择同时期无产后出血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筛选与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流产史、产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因素、胎数、胎儿体重、会阴切开、宫缩乏力、流动人口、精神因素、产程延长与产后出血有显著的关联(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流产史(OR=2.054)、宫缩乏力(OR=1.949)、流动人口(OR=1.840)和会阴切开(OR=0.552)与产后出血独立相关(P<0.05). 结论 产后出血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流产史、宫缩乏力、流动人口是发生产后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会阴切开是保护因素.增强孕产妇自身保健意识,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水平,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沈素娟;杨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硚口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相关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硚口区的15~69岁的常住居民(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400人,通过使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应用健康素养综合指标进行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硚口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16%.从3个方面健康素养分析,具备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及健康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是28.3%、3.3%、61.3%.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硚口区居民具备的健康素养高于全国总体水平,应根据不同特征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
作者:谢承敏;李裔林;王蕾;徐飞;陈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荨麻疹(CU)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择本院门诊就诊的CU患者187例作为CU组,同期健康体检者92例为对照组.采用中文版WHOQOL-BREF负向计分评价两组的生活质量,同时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寻找影响CU组各领域得分的相关因素. 结果 CU组WHOQOL-BREF心理领域得分为(57.32±5.28)分,生理领域得分为(61.14±7.13)分,环境领域得分为(58.49±9.74)分,社会领域得分为(67.60±3.25)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主观感受得分为(6.03±2.49)分,总分为(250.58±10.5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影响CU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家庭摩擦、食欲、发作频率、视觉模拟评分及自主评分. 结论 慢性荨麻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改善患者家庭环境、增加患者食欲、减少病情发作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郴州市老年人艾滋病疫情及流行特征,为针对性地开展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郴州市2006-2012年老年人艾滋病疫情. 结果 郴州市2006-2012年总报告HW/AIDS 781例,其中老年组161例(20.62%).2006年报告老年HIV/AIDS 2例(2.67%),2012年73例(35.27%),平均增长率为82.13%.疫情波及全市11个县市区,与总体病例分布一致.患者年龄50~86岁.男性占71.43%.农民及民工占47.21%,离退人员占21.12%.近一半为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98.14%病例经异性感染途径感染. 结论 郴州市老年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应加强该人群艾滋病防控工作.
作者:李月宜;李幼丽;刘静;黄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天津市河北区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工作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河北区艾滋病防治计划,为今后艾滋病性病防治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搜集2009-2012年天津市河北区4所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共计2 241人接受了VCT自愿咨询检测,求询者大多数有性接触史,原因以非婚异性性行为者为主,占71.62%;有男男性行为史者占自愿咨询检测人数的20.48%;配偶/固定性伴阳性者占自愿咨询检测人数的0.62%.其中男男性行为人群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x2=189.75,P<0.01).HIV检测2 241人,HIV抗体阳性21人,阳性检出率0.94%.HIV抗体阳性检出率2009-2012年分别为0.61%、0.48%、1.11%、1.28%;同时接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的1 578名求询者中,梅毒筛查阳性61人,阳性检出率为3.87%.梅毒抗体阳性人群的HIV阳性率为16.39%,梅毒抗体阴性人群的HIV抗体阳性率为1.38%,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8.59,P<0.01).为2 221人提供转介服务包括性病诊疗、心理咨询、抗病毒治疗、妇女健康关爱等. 结论 VCT门诊可以及时发现人群中HIV感染者/病人,减少艾滋病的传播,河北区艾滋病防治工作今后的重点应关注有性乱的人群和男男性接触人群.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的干预以及其阳性感染者获得较好的后续服务及管理,也是今后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李佳;边忠伟;李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保健服务与早期综合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以便指导家长增强育儿意识,更好地促进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 方法 选择200例在正常足月产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儿童接受一般保健服务,实验组儿童开展家长教学、早期综合教育、增加体检及喂养指导频率、定期进行膳食分析等综合指导.分别在儿童6、12、24月龄比较两组体格发育情况;于6、12月龄比较智力发育情况. 结果 实验组儿童6、12、24月龄身高、体重、头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12月龄智力发育也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保健服务与早期综合教育对儿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俞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对湖南省某三甲医院小细胞肺癌住院病例临床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与防控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 方法 收集湖南省某三甲医院2001-2005年小细胞肺癌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利用寿命表(life table)法和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率(survival rate)和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time,MST),并绘制生存函数曲线;用对数秩和检验(Log-rank)法分析各组因素反映在生存时间上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后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出影响小细胞肺癌住院病例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 随访2001年1月-2005年12月在湖南省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341例小细胞肺癌病例,随访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随访结局生存40例,中途失访2例,完全失访3例,死亡296例.随访应答率为98.53%,数据删失比例为12.9%.全组患者MST为19.65个月,1年、2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7% 、40% 、32%和16%.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吸烟、喝酒、症状出现至首次治疗开始时间间隔、体重下降、临床分期、是否手术、是否联合治疗、首治疗效等对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性别、吸烟、疾病临床分期、是否联合治疗是小细胞肺癌住院病例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性别、吸烟、临床分期、是否联合治疗是影响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湖南省某三甲医院2001-2005年小细胞肺癌住院病例生存率与同期国内外文献报道比较,已经达到或略超过同级医院水平.
作者:龚萍;梁维君;史百高;张昕煜;廖先珍;许可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评定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来提高在食品微生物卫生安全监测中检测结果精确度. 方法 分析菌落总数检测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对被检测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检测,对其一系列结果采用国际通用的GUM方法来评定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 结果与结论 此方法简便,适合于每一个样本的检验结果,对新增检测值也可随时加入到该评估模型,重新计算其新的不确定度.
作者:杨翠云;周逞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现阶段长沙市大型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水、冷凝水嗜肺军团菌污染情况. 方法 随机抽取有中央空调的长沙市大型宾馆(酒店)、商场(超市)等单位的空调冷却水、冷凝水共95份,进行军团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结果 检测54份冷却水,军团菌阳性6份,阳性率为11.11%;检测41份冷凝水,军团菌阳性2份,阳性率为4.88%;酒店(宾馆)、商场(超市)与其它单位(啤酒厂、影剧院、博物馆等)军团菌检出率分别为11.29%、4.55%和0%.将2012年与2007年长沙市大型公共场所空调冷却(凝)水嗜肺军团菌污染检测结果比较,2012年长沙市大型公共场所空调冷却(凝)水嗜肺军团菌检测阳性率显著低于2007年(x2 =19.06,P<0.01). 结论 部分长沙市大型宾馆(酒店)、商场(超市)等单位的空调冷却水、冷凝水受到军团菌污染,宾馆(酒店)军团菌污染情况略高于商场(超市),各类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军团菌污染情况相差不大;经过几年的整治,长沙市大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凝)水的污染情况已经显著下降.
作者:黄建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清远市2008-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策略. 方法 收集清远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年报和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流行性腮腺炎个案信息,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2008-2012年清远共报告9 060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年发病率10.51/10万~127.45/10万,年均发病率50.38/10万,发病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病例分布在全市8个县(市、区),以连南、连州和清城区三个县(市)发病较高;病例以5-7月发病较多,占全部发病的50.72%.91.72%的病例为20岁以下人群,57.42%的病例为学生;5年共发生15起聚集性疫情. 结论 清远市2008-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水平较高,对病例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和提高儿童家长的流腮疫苗接种意识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重要手段.
作者:杜玉忠;黄金英;孙小康;张学斌;廖国平;曾茜茜;陈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沧州城乡某区域内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本地区居民肛周疾病的患病情况. 方法 选择沧州市某居委会和某中学统一发放,规定时间内填写完成,统一收回.发放9 000张,收回有效问卷8 659张,有效回收调查问卷率96.2%.按实际所填写内容进行Excel表统计. 结果 本组调查人群肛周疾病患病率51.87%;女性患病率54.79%,男性患病率48.70%,女性高于男性.患病率高低与工作性质、生活紧张程度、休息情况、居住、饮食、妊娠等相关. 结论 肛周疾病患病率与工作性质、生活紧张程度密切相关,体力劳动者高于脑力劳动者,生活紧张、有压力、睡眠差者高于轻松、无压力睡眠好者;城市居住者高于乡村居住者;饮食以细粮为主的高于以粗粮为主者;女性高于男性.妊娠女性肛周疾病患病率高于非妊娠女性.
作者:何洪芹;李梅岭;刘明发;孟庆智;王文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吡蚜酮原药的急性、亚慢性及突变性毒性. 方法 按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进行. 结果 ①急性毒性属低毒;②致突变性的试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亚慢性毒性试验中:6 000 ppm浓度水平,雌鼠出现体重增长缓慢,心/体、肝/体、脾/体、肾/体和脑/体的比值增高,雄鼠出现血液红细胞计数减低,肝/体比值明显增高;1 500 ppm及以上浓度水平,雄鼠出现体重增长缓慢,脾重量减低,肾/体、脑/体比值明显增高. 结论 本试验提示吡蚜酮对动物的急性毒性低,无明显致突变作用.一定剂量的吡蚜酮可导致动物体重增长缓慢,肝/体、肾/体、脾/体比值增高,血液红细胞数目下降等.大无作用剂量雌、雄分别为1 500 ppm(150.5 mg·kg-1bw-1 ·d-1)和375 ppm(29.6 mg·kg-1bw-1·d-1).
作者:吴军;陆丹;陈志莲;杨秀鸿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河弧菌与霍乱弧菌阿拉伯糖发酵实验差异的分子遗传机制. 方法 比较河弧菌EF85003和霍乱弧菌N16961在以L-阿拉伯糖或葡萄糖为单一碳源的M9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对河弧菌EF85003进行基因注释,预测阿拉伯糖操纵子区域,利用比较基因组学两两比较河弧菌EF85003、弗尼斯菌NCTC11218和霍乱弧菌N16961序列. 结果 河弧菌EF85003可在以L-阿拉伯糖或葡萄糖为单一碳源的M9培养基中生长,而霍乱弧菌N16961仅在以葡萄糖为单一碳源的M9培养基中生长.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发现河弧菌EF85003序列中VFL_ 003620基因至VFL_ 003628基因为阿拉伯糖操纵子区域,而霍乱弧菌N16961全基因组序列中不含完整的阿拉伯糖操纵子. 结论 河弧菌EF85003基因组上存在阿拉伯糖操纵子区域,霍乱弧菌N16961基因组序列中不含完整的阿拉伯糖操纵子,造成了河弧菌EF85003和霍乱弧菌N16961在阿拉伯糖发酵实验中的不同表型.
作者:崔志刚;卢昕;徐嘉良;阚飙;梁未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