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顾莹

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循证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可取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断指再植术后肝素抗凝治疗的风险评估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肝素抗凝治疗的风险评估.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给予两组患者术后连续使用肝素治疗,对照组患者连续使用10天时间,观察组患者连续使用2天时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手指成活率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血管危象6例,占比10%,对照组患者发生血管危象5例,占比8.3%,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差异极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57例,占比95%,对照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56例,占比93.3%,两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差异极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2d,两组患者的APTT变化情况差异不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两组患者APTT稍高于术前,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观察组患者APTT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患者APTT则明显升高,两组之间差异较大,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肝素抗凝治疗患者,血管危象和再植成功率与连续使用肝素时间没有多大区别,使用时间越长,APTT反而会延长,临床上应予以关注.

    作者:谢钦赐;潘文疆;易俊方;黄高峰;王金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以及应对施.方法:本文对我科2016年1月~12月420例(456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出现并发症的47眼进行分类、分析其发生原因及提出相关防治方法.结果:出现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10眼(2.19%),晶状体碎核入玻璃体腔2眼(0.44%),术后角膜内皮水肿28眼(6.14%),短暂性高眼压15眼(3.29%),对症处理后均明显改善.结论:晶状体后囊膜破裂、角膜水肿和短暂性高眼压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我们在临床上对于超乳手术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作者:郜小莉;徐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前后的MRI表现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在高强度聚集超声消融前后MRI的特征.方法:对 55例子宫肌瘤患者在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行MRI平扫和检查,比较肌瘤信号强弱、肌瘤体积.结果:治疗前子宫肌瘤平均体积大于治疗后6个月瘤体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U治疗后T1WI上肌瘤信号80 个为等信号, 48个呈低信号;T2WI上肌瘤56个为低信号,72 个为稍极低信号.结论:MRI有助于评价子宫肌瘤超声聚集消融前后的体积和血供改变.

    作者:邓治强;李箐;朱亮旭;黄金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2月我社区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41)和实验组(n=41),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应用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值得借鉴和全面推广.

    作者:卢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应用血脂检验的意义与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冠心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资料为我院时间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检查结果均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以上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受检前一晚空腹,在第二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两组受检者的血脂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血脂指标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的含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指标的检测对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治疗、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董然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旅店业公共用品消毒状况分析

    目前,城市的旅店业发展迅速,为社会居民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因为旅店业的公共卫生情况和住客的健康与疾病预防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加强旅店业公共卫生消毒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以大理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结论分析,了解城市旅店业的公共用品消毒情况,分析不足,并试着提出对策,为推动城市旅店业的质量监管和改善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作者:丁丽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社区随访与门诊评估相结合用于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社区随访与门诊评估相结合用于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20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管理模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社区随访与门诊评估,对比两种管理模式的临床作用.结果:两组患者管理后的FPG、P2h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管理前,且观察组的下降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按医嘱用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人数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随访与门诊评估相结合用于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升其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亦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神经刺激仪(肌间沟)神经阻滞的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在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应用的效果.方法:择期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下上肢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组(Ⅰ组)和神经刺激仪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组(Ⅱ组).分别于术前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2.0mg/kg,0.17%左布比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30ml肌间沟注入.记录注药后15分钟(T0)30分钟(T1)时完全感觉阻滞的比较.结果:T0 、T1时Ⅱ组注药后上肢感觉的阻滞程度优于Ⅰ组.结论:神经刺激仪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术中的阻滞程度优于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

    作者:乔永贵;李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清孕酮、HCG检测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8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正常孕检的48例 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血清孕酮、HCG检测,记录检测结果,分析比较两组孕妇不同孕周的血清孕酮、HC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第4和12孕周时检测的血清孕酮、HCG水平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要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孕酮、HCG检测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极高,能够准确的判定患者体内情况,为早期先兆流产产生的原因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临床治疗的引导,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产生.

    作者:谷爱伟;杨狮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内科老年患者健康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为了探究临床护理方式下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的实施成效,研究了2015年5月至去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72例心脏疾病患者.将之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在临床路径下,对前者进行护理照顾,对后者则施以传统护理方式加以照护,经过长达两周的干预期后,对两组患者的健康宣教达标率以及住院满意度加以调查,得知和对照组相对起来,观察组患者在这两顶上,都获得了更高成效,并且这一差距与统计学意义相符(P<0.05).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升患者对于治疗以及护理的满意度,将护士对于心内科病患人员的健康教育理念体现出来,应引起重视,在临床上加以普及.

    作者:李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妇产科临床护理中感染危险因素和防范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感染危险因素和防范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900例,对护理过程中这些患者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探究.统计整理患者感染部位、感染年龄段以及发生率等,对患者感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情况进行探究.结果:在260例患者中发生感染的有42例,其感染率为4.67%.感染部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2%,泌尿道感染发生率为1.11%,创口感染发生率为0.44%,宫腔感染发生率为0.44%,胃肠道感染发生率为6.67%.患者的住院时间、年龄、并发症、用药护理以及病房通风情况等都属于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妇产科患者容易被多种危险因素影响,从而出现感染的情况,对多种措施进行应用,从而进行综合管理控制,能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提升,从而使得感染发生的几率降低.

    作者:徐丽华;王学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耳尖放血联合冷喷治疗面部皮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耳尖放血联合中药冷喷治疗面部皮炎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耳尖放血治疗面部皮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18例面部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红斑、丘疹、瘙痒、灼热、干燥等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4%高于对照组71.19%,经检验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耳尖放血联合中药冷喷治疗面部皮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恒艳;骆俊文;周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护理心得探究

    目的:探讨在护理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的心得体会.方法: 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及护理后其血糖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8例患者在接受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后,血糖均恢复至正常水平范围内,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加强护理力度,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加强健康宣教,制定合理饮食计划及运动计划,合理应用降糖类药物.

    作者:周学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患沟通在护患纠纷中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护患纠纷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2年12月间收治的门诊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应用护患沟通.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保证门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频电刺激结合康复教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目的:对中频电刺激结合康复教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具体方法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对于两组患者,均采用香丹注射液10ml穴位注射以及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中频治疗结合康复教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可以采用中频电刺激法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加强康复教育,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夏贵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降低人工髋关节CT扫描金属伪影的探析

    目的:探讨IMAR(Iterative Metal Artifact Reduction, IMAR)算法对降低人工髋关节病人术区金属伪影的作用.方法:26例髋关节植入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用西门子双源CT(Siemens, SOMATOM Perspective)进行成像,CT重建的管电压分别采用80kVp和130kVp.分别在人工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骨骼内选取4个感兴趣区(ROI),在每个ROI内测定出相应的平均CT值,并在同一扫描层面上远离人工髋关节的肌肉和骨骼内分别选取4个ROI作为对照,在两种管电压情况下比较IMAR和常规FBP(filtered back projections, FBP)两种算法的CT值.结果:IMAR算法与FBP算法对周围及远端肌肉和骨骼的CT值在两种管电压下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AR均显示更低的CT值.结论:采用IMAR算法较传统的FBP算法相比能够明显降低人工髋关节植入后造成的金属伪影,并且采用IMAR算法结合高管电压较低管电压降低金属伪影效果更好.

    作者:夏睿;吕发金;李咏梅;欧阳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监测下介入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在超声监测之下对盆腔脓肿予以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于我院进行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所收治的盆腔脓肿患者共58例探讨对象的选取,参照组、实验组进行随机分配.参照组予以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予以超声监测之下的介入治疗(穿刺抽脓+抗生素的注入),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予以2种治疗之后,实验组临床指标和参照组对比,明显更优.采取经统计学进行分析,组间的差异比较显著,且P<0.05,将分析意义形成.结论:对盆腔脓肿的临床患者在超声监测之下,实施介入治疗的方案,疗效比较明显且比较可靠、安全.

    作者:彭启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细节护理在静脉治疗患者中应用对风险的控制作用

    目的:分析和评价细节护理在静脉治疗患者中应用对风险的控制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016年度我院门诊和住院静脉治疗的5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5年度的25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2016年度的263例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细节护理,对比两年度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2016年度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大幅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与2015年度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在静脉治疗患者中实施细节护理可有效控制和减少护理风险,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奇;肖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急腹症手术的麻醉处理措施与处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急腹症手术的麻醉处理举措及处理效果.方法:选自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老年急腹症患者72例,皆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按照ASA分级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法,Ⅰ组24例行硬膜外麻醉,Ⅱ组24例行硬膜外麻醉+全麻,Ⅲ组24例行全麻,比较三组麻醉处理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血压改变情况方面的差异比较未见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I组患者麻醉优良率83.3%、Ⅱ组麻醉优良率91.7%与Ⅲ组麻醉优良率87.5%之间的数据差异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腹症手术患者如何选择麻醉处理举措,应实际依据患者身体情况做出具体分析,尽量保证手术的安全性、麻醉的有效性,促进其顺利实施手术.

    作者:张明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实施个性化延续护理,分析患者心理、行为和自护能力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比例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心理状态、行为和自护能力产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是现代医院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护理的延续和巩固,对改善患者心理健康、规范患者健康行为和增强患者自护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锋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