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刚
剖宫产为临床产科重要术式,在处理部分异难妊娠方面价值显著.但与阴道分娩不同,其对机体造成的应激性创伤较大,有较高近期和远期并发症风险,产妇身心均背负着沉重负担,故对临床护理有更高要求,在术后加强心理、伤口、体位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对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对剖宫产的产后护理体会进行探讨,以提高剖宫产术后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田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肝素抗凝治疗的风险评估.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给予两组患者术后连续使用肝素治疗,对照组患者连续使用10天时间,观察组患者连续使用2天时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手指成活率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血管危象6例,占比10%,对照组患者发生血管危象5例,占比8.3%,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差异极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57例,占比95%,对照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56例,占比93.3%,两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差异极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2d,两组患者的APTT变化情况差异不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两组患者APTT稍高于术前,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观察组患者APTT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患者APTT则明显升高,两组之间差异较大,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肝素抗凝治疗患者,血管危象和再植成功率与连续使用肝素时间没有多大区别,使用时间越长,APTT反而会延长,临床上应予以关注.
作者:谢钦赐;潘文疆;易俊方;黄高峰;王金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选择时机艾灸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胃癌根治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4例,其中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与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之上使用多功能艾灸设备给予选择时机艾灸.结果:两组患者在肛门初次排气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以及进食后腹胀率等指标对比方面,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时机艾灸,有助于快速帮助患者恢复胃肠功能.
作者:张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在预防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ICU气管插管患儿9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ICU患儿在气管插管期间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出现非计划性拔管1例,发生率为2.08%(1/48),对照组患儿出现非计划性拔管6例,发生率为12.50%(6/48),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后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的风险,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玲;廖瑞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4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10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患者97.5%明显较高(对照组为87.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接受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效果分析发现,其相比较常规的针刺治疗而言,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同时无不良反应情况,因此临床使用相对安全,故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邱兆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脊柱外科和中医科收治的OVCE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验证中医在OVCE治疗方面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OVCE患者共82例,中医科患者为观察组,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脊柱外科患者为对照组,采取西医保守治疗,以疼痛VAS评分作为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3%,对照组为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周和第4周,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明显,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OVCE骨折愈合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娜;赵智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联合凝血功能在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急诊重症10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标准将75例脓毒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将31例非脓毒症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两组APTT、PT 及DD指标水平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研究组PCT、CRP及FIB水平均较之对照组更高,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两组病情严重程度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结论:FIB、CRP联合PCT升高为脓毒症早期诊断具较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可有助于临床医生有效评估脓毒症的严重程度.
作者:彭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实行贝那普利与坎地沙坦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分为参照组(n=28)与实验组(n=28),参照组患者采取贝那普利,实验组采取贝那普利与坎地沙坦联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液指标、不良反应以及总有效率等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DBP、SBP、PP、不良反应、总有效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将贝那普利与坎地沙坦联合疗法应用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疗效确切,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提升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潘妍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高血压病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疾病,同时高血压的出现也会成为企业中某些工种的职业禁忌证.高压病员工的生活方式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可与药物治疗起到协同的效果.同时能够改善高血压员工焦虑、抑郁、失眠等多种心理障碍及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以江苏某中烟企业职工2016年体检中高血压病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干预措施.
作者:许小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传统拔牙手术与微创拔牙术对牙科疾病治疗产生的效果,在牙科疾病中的治疗效果,阐述微创拔牙术的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取我院收治的牙科疾病患者70例,35例为对照组,35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治疗方法为传统拔牙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拔牙术;主要就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恐惧程度、疼痛程度,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治疗有效程度上看,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29%)远远大于对照组(85.71%);从恐惧程度和疼痛程度上看,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恐惧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相较于传统拔牙治疗,微创拔牙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增强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恐惧心理,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作者:王春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为了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静脉注射、皮下注射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选择优给药方式.方法:对2016年血液透析60名新患者,分为两组,皮下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对比两种给药方式对患者的不同影响.结果:通过对比两种给药方式发现静脉给药比皮下注射更适合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患者.结论:对于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患者选择静脉注射效果更优.
作者:余双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护患纠纷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2年12月间收治的门诊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应用护患沟通.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保证门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进行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240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常规救治措施,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呼吸机,进行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结果:观察组120例患者中116例患者为有效、4例患者为无效,具有96.7%治疗有效率;对照组120例患者中66例患者治疗有效、42例患者为无效、12例患者死亡,具有55.0%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均比对照组好,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具有无创、安全性高的优点,能够促进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田景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就谷氨酰胺对于创伤性应激性胃肠道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创伤性应激性为肠道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谷氨酰胺的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用药10d,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10d的治疗之后.对照患者的显效率为46.0%,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6.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运用谷氨酰胺能够进一步提升创伤性应激性为肠道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小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减少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60例心内科患者,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强化护士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提高护士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完善管理机制,制动良好的一换沟通技巧,优化关键敢于环节的监控,有效干预患者的不良行为.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治疗有效率为87.55%和88.46%果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2.33%和90.46%.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避免了护理安全问题的出现.结论:心内科患者的安全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中西结合治疗方案在小儿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作业评价.方法:择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就诊我院的96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所采取的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单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的对照组与孟鲁司特钠联合中药方剂辨证治疗的观察组,通过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与应用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7%明显优于对照组79.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对照组14.6%(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以用于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中西医联合治疗不仅疗效确切而且临床应用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多家应用与推广.
作者:何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采用文献法与访谈法比较与分析中新两国专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为我国护理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郭奕嫱;段莉;封桂英;李青;王艳娜;雷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给予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医嘱处理不当率为2%,低于对照组10%,意外伤害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4%,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8%,给药缺陷率为0%,低于对照组6%.结论: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赵昌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产科患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产科静脉留置针患者92例作为样本,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6例)与常规组(46例)两个组别.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综合专家、医师、患者意见,对患者加以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穿刺风险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穿刺风险发生几率2.17%,护理满意度97.83%,常规组穿刺风险发生几率10.87%,护理满意度86.96%.两组对比,研究组优势显著(P<0.05).结论:可将循证护理应用到产科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降低穿刺风险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魏婷婷;胡明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慢性胃炎患者通过加味补中益气汤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入院的慢性胃炎患者5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25人.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为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为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通过加味补中益气汤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