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雷;隋霞;周敬祝;庄妍;黄艳;唐光鹏;金连梅;王定明;冯子健
目的 了解不同活动场所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以及相关的行为特征.方法 采用分类滚雪球抽样,在MSM聚集的酒吧、浴池、公园等地点,在知情同意下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 调查了802名MSM,HIV阳性46例,阳性率5.74%.不同活动场所寻找性伴中公园型占58.7%,浴池型占22.1%,酒吧型占12.5%,网络型占3.2%,其他型占3.5%.不同活动场所中年龄、文化、婚姻状况、知晓、同伴教育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6个月、近一次与同性发生无保护肛交以公园型MSM多;与异性发生无保护性交行为比例大的是浴池型41.24%.“年龄”、“近一周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次数”及“近6个月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频率”是MSM人群选择场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不同活动场所MSM人群危险性行为普遍存在,应根据不同场所的MSM人群开展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作者:曲琳;高永明;青河;杨景元;涛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作者通过试行机构层“全项目管理”机制的实践,阐述了通过全部业务的项目化管理以全面落实疾病控制绩效考核,提高工作效益的理念.国家通过公共卫生服务内容项目化确保公共卫生均等化目标终实现的方略,要求疾病控制事业项目化管理的体制机制设计必然从项目责任上形成疾病控制项目筹资方、管理方和执行方立体格局.同时,在确保各项业务项目得到规范实施、科学评价的同时,也能确保各项管理活动得到规范实施和科学评价.也就是说,将项目管理理念运用到疾控机构日常管理的各重要环节中,通过管理的项目化,来推进和实现业务的项目化管理既是现实需要,也是大势所趋.
作者:姚瑞;李玉荣;李德云;谭爱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剖胸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心胸外科出院病历1 964例,对剖胸术后SSI患者病例进行登记核实.对SSI患者与同期住院未感染者按1:1配比法进行SSI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 在1964例出院病历中,发生SSI患者病历89例,感染发生率为4.53%.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入院(P=0.019)、手术时间(P=0.000)、术后引流管留置个数(P=0.043)、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P =0.021)、术后预防用药种类(P=0.014)是SS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加强无菌技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尽早拔除引流管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能有效预防SSI的发生.
作者:刘维维;华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住院患者家属对手足口病的掌握情况,探讨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将手足口病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以专业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健康教育措施实施后,患者家属手足口病知识平均得分由(63±1.64)提高到(91±4.96)(t=36.9,P<0.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家属手足口病知识平均得分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家属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认知能力,全面提高医院手足口病的治愈率.
作者:刘红莲;罗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早产儿,男孩37例,女孩33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儿性别、分娩方式、围产期情况、父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以及居住环境相似,实验组胎龄(34.70±2.26)周,出生体重(2.38±0.60)kg,Apgar评分(4.60±0.80),对照组胎龄(35.65±1.96)周,出生体重(2.68±0.82)kg,Apgar评分(4.86±0.4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35例早产儿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和前庭功能训练措施,进行早期干预,对照组常规儿科治疗护理,对两组新生几分别于1、2、3、6、12月龄时进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检测.结果 实验组GH在治疗后明显升高,3、6月时增长快,6月达高峰,12月时结果与6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GF-1在实验组治疗后明显升高,6、12月时增加快,12月时达高峰;对照组也在2、3、6月时出现增高,6月达高峰,但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实验组相应月份增长值.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早产儿发育.
作者:李雅秋;曹艳华;付卫国;张丽云;韩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连州市猴痘疫情及野生动物猴痘病毒携带情况,为今后制定猴痘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9-2011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野生动物及野生动物密切接触人群血液样本,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采集的血液样品进行猴痘病毒检测,同时对野生动物密切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09-2011年连州市共采集野生动物血液样品331份、密切接触者血液样品118份,结果均没有检测到猴痘病毒;所有密切接触者均表示自接触野生动物以来未出现过发热伴皮肤出疹性疾病.结论 连州市野生动物暂时未发现携带猴痘病毒.随着国际贸易以及人员交流日益频繁,应加大对来自猴痘疫区的动物和人员的检测.
作者:陈卓彤;谭绍安;蔡月华;陈振波;潘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MAP1LC3B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与侵袭转移及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AP1LC3B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体外构建慢病毒pLKO.1-MAP1LC3B-siRNA干扰质粒,转染HCT-116细胞株,对照组转染空质粒;采用MTT和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免疫荧光观察细胞形态.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AP1 LC3B、mTOR、ATG5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AP1LC3B高表达存在于82.6% (76/92)癌组织,高于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11.95%(1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AP1LC3B蛋白高表达与肝转移、TNM分期和不良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抑制MAP1LC3B表达降低HCT-116细胞侵袭能力;并促进细胞发生自吞噬;下调mTOR、ATG5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P1LC3B是CRC新的预后指标;MAP1LC3B调控mTOR、ATG5和HIF-1α表达介导自吞噬的作用分子机制在CRC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蓉蓉;殷先利;李俊军;钟美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蔬菜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药残留是影响蔬菜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公众对蔬菜农药残留问题的重视,各地加强了蔬菜农药残留的监测工作,对蔬菜农药残留的状况作了大量调查研究.然而根据这些研究结果进行蔬菜农药残留规律性的探讨却很少见.本文通过综合分析近五年全国各地蔬菜农药残留的研究结果,得出蔬菜农药残留的规律性结果,并依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方法.
作者:邓波;王珊珊;陈国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湖南省肿瘤医院1992-2005年常见的十二大恶性肿瘤的33226例住院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及生存分析,为卫生行政机构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数据信息表在病例中逐一采摘病例数据,对33 226份病例的生存状况进行随访,将病例数据录入到Epidata数据库中,通过IBM-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33226份病例有其明显的地域特征、年龄特征、性别特征、职业特征、文化特征等,其总的一年生存率为83%、三年生存率为66%、五年生存率55%、十年生存率为38%、十五年生存率为28%.结论 加强肿瘤的早诊早治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手段,同时肿瘤的综合治疗、规范化治疗、个性化治疗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作者:廖先珍;黄钢;史百高;许可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首次从“教室拥挤压力源”的环境心理学研究视角入手研究班级规模.方法 综合运用深度访谈法和心理测量法,通过教室现场实证研究全面考察由大班额、超大班额所引发的“教室拥挤压力源”的概念构成及其对中学生习得性无助感、社交焦虑、攻击性和学习倦怠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结果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室拥挤压力量表由“教室空间低充足性”、“不可控干扰与限制”、“低同学支持”、“低教师支持”、“低隐私水平”五个因子构成,由49个项目构成的教室拥挤压力量表能够代表本土文化条件下的教室拥挤压力内涵,并可以作为测量本土文化下教室拥挤压力的有效测评工具.结论 教室拥挤压力源及其构成因子作为负面教室空间环境变量较为深刻地影响着中学生诸项情绪与行为,教育者可以通过降低班级规模、改善教室空间环境提高学习行为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作者:戴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江西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血脂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共有效调查3000人,江西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为60.02%,男性(65.81%)高于女性(54.74%),城市(74.84%)高于农村(49.17%),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岁及以上年龄组的患病率分别为63.50%、61.61%、60.06%、57.84%、60.90%.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1.63%,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0.96%,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57.64%,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为7.43%.血脂异常知晓率为13.34%,18~29岁人群呈现低知晓率、高患病率的特点.结论 江西省六成成年居民血脂异常,以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为主,有年轻化趋势,且患者知晓率偏低,应引起重视,积极进行干预控制.
作者:陈轶英;朱丽萍;李艾;罗物强;刘杰;颜玮;吉路;赵军;孔干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外科术后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腹部手术后发生真菌感染患者102例作为真菌感染组,随机选择同期腹部术后未发现真菌感染患者416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概括术后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防治对策.结果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术后真菌感染相关的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激素应用、白细胞计数、侵袭性操作、肝功能障碍及合并糖尿病等(年龄≥60岁:P=0.045,OR=1.385;住院时间≥30 d:P =0.027,OR=1.584;广谱抗生素使用≥14 d:P=0.031,OR=5.463;机械通气:P=0.003,OR=0.086;皮质类固醇激素:P=0.018,OR=6.471;白细胞<4.0×109/L:P=0.000,OR=9.756;侵袭性操作:P=0.002,OR=7.524;糖尿病:P=0.000,OR=0.033;肝功能障碍:P=0.039,OR=0.394).白假丝酵母菌为主要致病菌(59株,57.8%),主要发生于呼吸道(46例,45.1%).结论 严格遵守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使用原则,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规范侵入性操作过程,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加强一般及留置导管的专项护理等医疗及护理对策,将对术后真菌感染实现有效的预防.
作者:周秀娟;李冉;张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活动性与陈旧性静止期肺结核患者血清结合抗体和PPD实验阳性的价值,并分析两者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5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并与50例陈旧性静止期肺结核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结核抗体与PPD实验阳性比率,并统计TNF-α、IL-1、IL-6变化情况以及血清CD4、CD8以及CD4/CD8比值.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组血清结合抗体阳性和PPD实验阳性的比率均显著高于陈旧性静止期肺结核组(P<0.05),活动性肺结核组TNF-α、IL-1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陈旧性静止期肺结核组(P<0.05).活动性肺结核组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陈旧性静止期肺结核组(P<0.05),同时CD4/CD8比值显著低于陈旧性静止期肺结核组(P<0.05).结论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体内的炎症细胞因子往往低于静止期,且患者的免疫功能显著下降,出现血清结合抗体和PPD实验阳性的比率显著升高.
作者:朱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2009-2011年深圳市乙型流感的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流感哨点监测医院随机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或咽漱液标本,用犬肾传代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分离阳性的病毒用血凝抑制实验进行流感病毒株型别鉴定.结果 2009-2011年共采集并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5353份,其中分离并鉴定出乙型流感病毒阳性139例,总阳性率为2.60%;以2009年第11周阳性率高,达33.33%;病毒阳性者平均年龄为(13±15)岁,其中大于60岁组的阳性率高,达4.21%.结论 2009-2011年深圳市乙型流感病毒的监测中,Victoria亚型为主要流行株.深圳乙型流感病毒主要累及青少年和老年人群.应继续加强监测工作,并在流行季节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以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王敬忠;刘涛;房师松;王昕;程小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巢式PCR方法用于输入性疟疾病例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引用Snounou and Perandin F等人描述的引物,对本实验室所冻存标本进行巢式PCR检测,并与厚薄血膜显微镜镜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似然比x2 =21.801,P=0.010,且在分型上较厚薄血膜显微镜镜检方法容易被操作者接受.结论 在当前应对输入性疟疾的特殊时期,采用巢式PCR对输入性疟疾进行实验室检测和分型,不仅可以作为显微镜检查的有效补充,并且能够发挥其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的优势.
作者:张兵;田斌;廖瑜;申晓君;曾苗;刘燕萍;文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中国石油中心医院住院的恶性肿瘤20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随机分两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100例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护理的满意度,应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通过人性化护理干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护理的满意度比较,研究组住院天数明显减少、住院费用显著降低、护理的满意度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生命质量总分及8个维度躯体机能(PF)、躯体角色功能(RP)、总体健康(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绪角色功能(RE)、心理健康(MH)、躯体疼痛(BP)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住院的成本降低,而患者的满意度及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王宁;韩宇洲;贺敏;康馨匀;熊露宁;卢伟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掌握兖矿集团矿区餐饮单位食(饮)具消毒状况,杜绝传染病以食饮具为媒介传播,保障职工集体用餐的安全.方法 根据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评价检测结果,对2008-2011年兖矿集团矿区餐饮单位的食(饮)具消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兖矿集团食(饮)具大肠菌群指标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5.33%、89.71%、95.91%、96.29%.其中大型洗碗机消毒效果好,不同规模餐饮单位、不同类别、不同消毒方式食(饮)具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11年1-4季度食(饮)具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9.70%、93.61%、92.42%和96.29%.对食(饮)具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纸片法和发酵法进行比较,大肠菌量<1 cfu/ml时两方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008-2011年兖矿集团矿区食(饮)具大肠菌群指标检测总的合格率逐年提高,但夏季要防止食(饮)具的二次污染,消毒工作还要增加监督监测频次.
作者:方艳玲;刘霞;方艳敏;孟荣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一起O139霍乱疫情调查,分析发病原因,为霍乱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建立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提出假设,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确定危险因素.结果 2名霍乱病例全部为午餐就餐者,罹患率3.4%.流行病学调查支持点源暴露的流行模式,食用哈密瓜是危险因素(RR=+∞,P<0.05).该餐同批次“温水甲鱼”中检测出与病人同源O139霍乱弧菌.聚餐饭店食品加工器具生熟不分,存在交叉污染.碱性且不消毒的自备井水、湿热的环境和富含营养的食品为霍乱弧菌增殖适宜的条件.结论 本次霍乱疫情是聚餐所致,带菌甲鱼通过食品加工器具污染了生食的水果是导致疾病的原因,提示需要认真做好农村聚餐及餐饮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加强甲鱼等水产品市场管理和监测;不同品种的甲鱼带菌情况可能不同,采样检测时应注意区分品种;当地乡镇、农村自备井水在夏秋肠道病多发季节应开展消毒处理,减少疫情发生.
作者:邱兴庆;吴家兵;高永军;施国庆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利用微孔板芯片技术对一起食物中毒进行检测,评价其在食物中毒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用食源性致病菌96微孔板芯片对一起食物中毒样品进行检测,同时采用传统的病原分离方法和细菌生化鉴定仪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食源性致病菌96微孔板芯片对食物中毒样品的检测结果与病原分离培养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食源性致病菌96微孔板芯片具有快速、准确、自动化和高通量等特点,作为应对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荣;林毅雄;莫韵韶;黄辉涛;郑予柯;方艳梅;魏泉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湖南锑冶炼砷废渣致水源性砷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水源性砷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水源性砷中毒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水源性砷中毒,主要是砷碱渣污染水源所致,主要特征为急性和亚急性中毒,具有突发性、隐匿性、群体性,分布为饮同一水源,其年龄、性别无差异,可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血液、泌尿系统.根据患者的尿样及饮用水源的砷含量显著增高,可以确诊.结论 通过对湖南锑冶炼业砷污染水源致砷中毒调查发现,水源性砷中毒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据此可以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预防砷对水源的污染,砷中毒事故是可以控制的.
作者:王杰;肖云龙;王海鸿;苏长征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