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年艾滋病患者6年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魏顺远;康冰;王安绪;陈庚军

关键词: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效果分析,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评价成年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治疗效果,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豫西南某地2005年及以前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352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从CD4计数及病毒载量检测等方面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 共分析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例352例,6年坚持治疗率79.55%,病死率得到有效控制.CD4计数和病毒学有效控制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受治疗时的临床分期和CD4计数及服药依从性对治疗效果影响显著.结论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应在患者发现后CD4计数较高,临床症状较少时就开始治疗,同时也要注意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锻炼.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左心室Tei指数在不同孕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不同孕周(特别是孕41周后)胎儿左心室Tei指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17例胎儿按孕周分为晚期妊娠组(孕周<42周:28~36+6周,37~40+6周,41~41+6周)和过期妊娠(孕周≥42周),后者又分过期妊娠组1(各项检查均正常)、过期妊娠组2(伴胎心监护异常或/和B超提示S/D比值异常或/和羊水过少).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左心室等容时间、射血分数,计算Tei指数.结果 晚期妊娠组各孕周胎儿左心室Te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期妊娠各组中,胎儿左心室Tei指数均较晚期妊娠组显著增高(P<0.05);而过期妊娠组2与过期妊娠组1比较,胎儿左心室Tei指数明显增高(P<0.05).结论 胎儿Tei指数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定量评价过期妊娠胎儿心功能的指标.

    作者:冯方素;王岳锋;韩清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长沙市居民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知晓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长沙市居民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知晓现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长沙市五个城区采取分层随机抽样调查1 002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 002名调查对象分别有49.2% (493/1 002)及32.3% (324/1 002)的比例知晓“健康一二一”行动及全民健康行动宣传日.“健康一二一”行动知晓率:年龄组以18~60岁年龄组高,为51.8%;职业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机关党群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较高,均在50.0%以上;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技校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较高,均在50.0%以上;全民健康行动宣传日知晓率:年龄组以18~60岁年龄组高,为34.2%;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军人较高,均在50.0%以上;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技校及以上较高,均在30.0%以上.“健康一二一”行动及全民健康行动宣传日知晓相关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结论 长沙市居民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知晓不够,要对低年龄和高年龄组、文化程度及职业分层较低的人群加强宣传.

    作者:汤清波;张艳辉;胡劲松;赵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PCR方法快速检测猪链球菌2型的研究

    目的 利用PCR方法鉴定疑似猪链球菌(S.suis)菌株,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S.suis种特异性基因(16s rRNA)和荚膜多糖S.suis2型特异性基因(cps2J)引物对3株疑似S.suis菌株进行PCR扩增,并和常规培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PCR方法对3株疑似S.suis菌株扩增出16s rRNA和cps2J基因条带,鉴定结果为S.suis2型,与常规培养方法结果相符.结论 与常规培养方法相比,S.suis2型PCR检测方法准确、快速,适合S.suis疫情的快速检测.

    作者:孙一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哮喘防治知识和行为的效果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哮喘防治知识和行为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地区26所小学6~11岁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筛查出曾被诊断过哮喘和近1年出现喘息情况的小学生527人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哮喘健康教育,分别在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教育前、后小学生哮喘防治知识和行为改善情况.结果 该地区小学生哮喘(包括可疑哮喘)患病率为3.19%(527/16 498).哮喘学生在健康教育前对哮喘相关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准确率不足50%.哮喘学生健康教育后对哮喘相关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准确率显著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小学生对哮喘相关知识的认识,对小学生能采取正确防范措施应对哮喘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惠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社区干预对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效果的评价

    目的 通过对社区干预前后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效果的评价,寻求如何有效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的新方法,为加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对深圳市南山区内实施社区干预措施前后的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及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KAP)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干预后外来流动儿童“六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和“六苗”全程基础免疫覆盖率均有大幅度提升(P<0.001);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流动儿童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明显提高(P<0.01),在流入地进行常规免疫接种儿童的比例明显增加(P<0.001);干预后家长对各项有关儿童预防接种的KAP均有明显变化(P<0.001),表现为认知提高,免疫接种意识增强,态度更加积极,接种疫苗的主动性、依从性得到明显提升.结论 社区干预是加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的行之有效措施,需长期坚持并灵活运用.

    作者:郑晓丽;范存欣;陈静;罗春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005-2011年深圳市龙岗区猩红热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龙岗区猩红热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以更好地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报告的2005年1月-2011年12月龙岗区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1年龙岗区猩红热病例342例,2011年发病率呈数倍上升;12、7月为猩红热病例数较多月份,1~~10岁年龄段占总发病89.18%,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及学生发病数占总发病数93.28%.结论 应加强托幼机构、学校的疫情监测,做好公众尤其是1~~10岁幼儿及其家长的健康宣教,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防控意识.

    作者:叶伟雄;黄宇燕;刘凤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卡介菌多糖核酸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中的作用及效果,探索化疗联合免疫法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1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化疗的基础上加以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疗程为18个月.结果 治疗组3、9、18个月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3.8%、73.1%、8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试验末治疗组的病灶吸收率为80.8%、空洞闭合好转率为71.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能明显提高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好转率;卡介菌多糖核酸是一种良好的免疫调节剂,可用于耐多药肺结核的免疫疗法.

    作者:肖钦;林宪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草原集训演习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识别与评估

    目的 进行草原集训演习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识别与评估,为科学开展部队重大活动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对集训地域进行卫生流行病学调研基础上,结合文献调研资料、经验判断,确定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可能性及严重性,利用风险矩阵分析方法,确定各类事件的风险水平.结果 确立了传染病疫情事件、食品安全事件、水安全事件、病媒生物引起的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它共5类50种风险事件,包括高风险事件20种,中度风险事件23种,低风险事件7种.高风险事件分别为流行性感冒、腺病毒感染、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鼠疫,沙门菌食物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四季豆中毒、豆浆中毒、毒蘑菇中毒、毒鼠强等急性鼠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砷化物中毒、旋毛虫病、水源污染事件、病媒生物大量孳生、中暑.结论 此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为草原集训演习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打下科学基础,进而为推进集训演习公共卫生保障筹备工作提供了直接决策依据和指导建议,为部队类似活动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于瑞敏;杜志辉;杨会锁;王民;胡冰冰;高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0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30例输卯管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通液组)65例和观察组(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组)65例,后将两组患者的输卵管单侧通畅率、双侧通畅率、1年妊娠率、妊娠者受孕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输卵管单侧通畅率、双侧通畅率、1年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妊娠者受孕时间短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提高妊娠率.

    作者:李菲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肛门排气及早期泌乳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与研究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肛门排气以及早期泌乳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8-12月期间在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90名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进行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然后对两组产妇的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泌乳时间和泌乳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和泌乳平均时间分别为(11.2±2.3)h、(31.3±3.5)h,短于对照组的(13.5±1.6)h以及(42.2±3.3)h,此外奶量充足的10例,奶量中等的25例,均多于对照组的3例和11例.结论 剖宫产手术后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肛门排气以及早期泌乳.

    作者:管明芳;李世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中风量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分为轻型脑梗死组(40例)、中型脑梗死组(48例)、重型脑梗死组(40例),以同期4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清Hcy、hs CRP及血浆FIB的水平.结果 (1)急性脑梗死患者Hcy、hs-CRP、FI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5);(2)轻型脑梗死、中型脑梗死和重型脑梗死三组Hcy、hs-CRP及FIB比较,水平均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Hcy、hs CRP及血浆FIB的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609、0.427、0.366,P均<0.05);(4)Hcy、hs-CRP、FIB三者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阳性率(89.8%)明显高于各指标单项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Hcy、hs-CRP及血浆FIB的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评估及监测有重要价值.

    作者:龙璐;陶亚;王堃;陈贞;易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链脂肪酸促进小鼠粪便中性固醇排泄

    目的 探索中链脂肪酸(MCFAs)降低小鼠血胆固醇的作用机制是促进粪便的胆固醇排泄.方法 将C57BL/6J小鼠建造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后,按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随机分4组,分别用含2%的辛酸(C8:0)、癸酸(C10:0)、棕榈酸(C16:0)或硬脂酸(C18:0)的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2周.分别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检测血脂及脂蛋白相关指标,采用气-质联用法检测其3d粪便中的中性固醇含量.结果 C8:0和C10:0组体重、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低于C16:0和C18:0组,C8:0组的粪便胆固醇排泄量及中性固醇排泄总量均显著高于C16:0和C18:0组.结论 MCFAs能促进小鼠粪便中胆固醇的排泄,降低TC和LDL-C水平,改善胆固醇代谢.

    作者:徐庆;杨雪艳;刘钊;李靖;刘英华;张永;张新胜;王觐;杨帆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011年山东省农村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山东省农村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污染水平,掌握山东省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状况.方法 对2011年山东省农村地区生产销售的11类1 820件食品,根据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1 820份食品样品中有1 673份符合国家标准,合格率为91.92%.不同类别食品合格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20,P<0.05),乳粉和方便面酱料的合格率高,为100.00%,熟肉制品合格率低,仅为64.71%;不合格样品中以超范围使用或过量添加食品添加剂所占比例(51.02%)大;不同检测项目合格率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331,P<0.05).结论 山东省农村食品安全状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微生物指标过高等问题.

    作者:吴光健;刘风仙;褚遵华;刘丹茹;李素云;张俊黎;赵金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人SIK2重组质粒的构建和真核细胞转染

    目的 构建人SIK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SIK2,PCR产物经纯化后与pC-MV-Tag 2B线性质粒进行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涂卡那抗性琼脂糖平板;菌落PCR、酶切及测序鉴定阳性克隆后,抽提质粒,利用Lipofectamnie 2000TM试剂瞬转293T细胞,24 h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pCMV Tag-2B-SIK2重组质粒,并在真核细胞内成功表达.结论 SIK2外源表达载体的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谭伟;王豫;刘晓丹;黄波;顾永清;周平坤;让蔚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血清分型及耐药性的研究

    目的 掌握宝鸡市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水平.方法 薄片凝胶法检测O抗原,试管凝集法检测H抗原;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59株单增李斯特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59株单增李斯特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烷石砏全部敏感,对庆大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等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5%,环丙沙星在三年耐药率检测中结果高,且2012年只有环丙沙星一种抗生素耐药,59株菌株中有2株出现了多重耐药.59株单增李斯特菌分属5个血清型,1/2a血清型占49.15%,1/2b血清型占42.37%,1/2c血清型占5.08%.结论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主要血清型为1/2a和1/2b;15种抗生素有9种产生了耐药性,并且出现了2株多重耐药菌株.今后应加强对单增李斯特菌耐药性的日常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丽萍;张克俭;高涛;席桂绒;薛莉;薛彩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ICU常用医疗器械工作状态时的病原菌动态监测及院感预防措施

    目的 了解ICU常用医疗器械在自然工作状态下病原菌分布情况,观察使用时间与菌群变化的相关性,以制定相应对策,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本院ICU患者所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动态采样监测,采样时间分别为使用(48±2)、(72±2)、(96±2)h.采样的标本分别培养鉴定.结果 共采集使用中医疗器械11种,每次采集300份标本,三个时间段共计900份,阳性标本720份,分离菌株819株,并且部分使用中的医疗器械分离出复数菌株.ICU使用中医疗器械的带菌情况主要还是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位居前三位.留置尿管的病原菌检出阳性率高,中心供氧壁管出口和氧气湿化瓶的病原菌带菌率其次.结论 ICU内发生的医院感染确实与医疗器械高频率、长时间使用使用率有关.使用侵入性诊疗期间应加强环境细菌的目标性监测,采取积极的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殷玉华;刘杨;张秋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红景天胶囊的缺氧耐受力功能试验研究

    目的 评价红景天胶囊的缺氧耐受力功能.方法 分别以225、450、900 mg/kg·bw(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用量的5、10和20倍)剂量的红景天胶囊连续给小鼠灌胃30 d,检验其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缺氧模型小鼠的耐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 红景天胶囊能够延长小鼠在常压下耐缺氧死亡时间、延长小鼠在亚硝酸钠中毒后的存活时间,对小鼠体重和小鼠在急性脑缺血性缺氧(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无影响.结论 红景天胶囊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的功能.

    作者:覃光球;覃辉艳;王芳;赵鹏;李彬;张洁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敏C反应蛋白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不同病变程度的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例冠心病(CHD)患者,根据不同程度的病变,将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与健康对照组的hs-CRP水平进行比较,同时CHD各组之间也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CHD各组患者的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D各组患者hs-CRP的水平为AMI组>UAP组>SAP组.结论 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对判断冠心病患者病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翠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成年艾滋病患者6年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成年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治疗效果,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豫西南某地2005年及以前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352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从CD4计数及病毒载量检测等方面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 共分析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例352例,6年坚持治疗率79.55%,病死率得到有效控制.CD4计数和病毒学有效控制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受治疗时的临床分期和CD4计数及服药依从性对治疗效果影响显著.结论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应在患者发现后CD4计数较高,临床症状较少时就开始治疗,同时也要注意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锻炼.

    作者:魏顺远;康冰;王安绪;陈庚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深圳市预防接种服务工作评价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社区居民针对预防接种服务的方便性、舒适性和满意度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接种门诊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在深圳市各区随机抽取32间预防接种门诊,每个门诊随机抽取50名儿童家长,调查他们对预防接种服务的评价,采取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8.5%儿童家长距离接种门诊所需时间都在步行15 min以内,31.8%的儿童家长在门诊等候接种的时间在15 min以内.65.3%的家长认为到预防接种单位方便,48.5%调查儿童家长认为预防接种门诊环境较好,45.2%的家长认为接种流程简单,儿童家长不满意的接种流程依次为登记、交费和接种,分别占50.8%、37.8%、11.4%.85.7%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服务表示满意,影响满意度因素是父母的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高,满意度越高.结论 深圳社区居民对预防接种满意度评价较高,但政府在加大预防门诊建设力度的同时,应注重门诊环境的改善和接种流程的简化.

    作者:刘刚;张世英;汪武新;单芙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