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琴;李菊红;王景权;潘美儿;赵建妹;严良斌
目的 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蛋白2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2,STAT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2066807与湖南地区HCV易感相关性. 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对143例健康人群及103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c C virus,HCV)感染人群STAT2的rs2066807位点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 STAT2rs2066807湖南地区正常健康人群中GG型和CG型分别为134例(93.7%)、9例(3.1%);等位基因G和C分别为277例(96.9%)、9例(6.3%);HCv感染病人组的GG、CG型分别为96例(93.2%)、7例(6.8%),等位基因G、C分别为199例(96.6%)、7例(3.4%).健康对照组与HCV感染病人组rs2066807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等位基因患宫颈癌疾病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24,95%CI:0.34~2.52). 结论 STAT2的SNP rs2066807未显示与HCV易感相关.
作者:袁媛;钟待鸣;张钢;黎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7年3月-2011年3月住院的男性ACS患者共86例,对其进行GRACE评分,采用G-ensini冠脉病变定量计分法对患者的冠脉病变进行统计,同时随访3个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 随着GRACE评分分值的增加,男性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P<0.01)及狭窄的程度(P=0.004)呈增加的趋势;且3个月终点事件发生亦呈增加的趋势(P<0.05). 结论 GRACE评分对男性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预测价值,可以用来指导医师对危险人群的识别及治疗.
作者:陈君;全昌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IL-1β对肺腺癌A549细胞CEA表达的影响及IL-1β诱导的CEA对肺癌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分别经IL-1β 50、100和200 ng/ml刺激24 h,Western-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验CEA蛋白的表达;采用细胞Transwell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IL-1β诱导的CEA对肺癌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结果 不同浓度的IL-1β (50、100、200 ng/ml)处理A549细胞后,CEA的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增高,且呈剂量依耐性(P<0.05);Transwell试验中对照组、100 ng/ml IL-1β组和加兔抗人CEA多抗组穿过Transwell小室膜的细胞数分别为(52.8±5.5)、(117.2±12.2)和(83.6±5.2)个/视野,侵袭试验中对照组、100 ng/ml IL-1β组和加兔抗人CEA多抗组穿过Matrigel胶的细胞数分别为(37.4±6.1)、(92.6±6.7)和(47.8±6.4)个/视野,均为100ng/ml IL-1β组高于对照组(P<0.05);加兔抗人CEA多抗组低于100 ng/ml IL-1β组(P<0.05). 结论 IL-1β可能通过诱导CEA过表达,促进肺癌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作者:黎春艳;赵妍妍;汪小鹏;吴开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动态血清孕酮(P)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对早期异常妊娠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孕龄6~8周伴有阴道出血的患者114例,按妊娠结局分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62例)、难免流产组(18例)、输卵管妊娠组(34例),动态监测血清P及β-HCG水平,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动态血清P及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动态血清β-HCG水平呈上升趋势,难免流产组动态血清P及β-HCG水平呈下降趋势;输卵管妊娠组动态血清P及β-HCG水平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动态监测血清P及β-HCG水平对早期异常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作者:贺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高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避孕服务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 方法 运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河南省3所高校进行抽样,采用自制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访谈,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性行为、避孕知识获取渠道、对生殖健康与避孕教育的态度等. 结果 获得生殖健康知识来源于媒体的女生(44.36%)高于男生(3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917,P=0.001),不同学历学生希望采取的教育形式比例接近,经x2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校学生在发生意外妊娠时需要的服务中,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校非医学专业学生接受正规避孕服务和教育是必要的.
作者:王雪莉;张玉霞;袁爱梅;乔桂红;黄祚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发现的艾滋病毒(human irn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群性行为对象的分布情况,为在该人群中更好的开展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11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期间所有新发现并终确认的HIV感染者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信息、性行为对象信息、高危行为史、既往性病史、配偶及性伴HIV检测情况等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描述与分析. 结果 共完成合格的调查问卷249份,其中男性212人,女性37人,男女比例为5.7∶1;感染者的主要传播途径以男男同性传播(49.8%)和异性传播(45.4%)为主;男性调查对象的性伴分布以临时性伴(65.6%)和配偶(40.1%)为主,女性调查对象的性伴以配偶(54.1%)和固定性伴(51.4%)为主. 结论 浦东新区的HIV感染者的性伴种类较多,容易导致HIV的传播和扩散,应对该人群加强有效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工作.
作者:张枭;朱黎丹;朱瑛;宋爱红;顾春华;李朋;肖绍坦;孙乔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对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预防宫颈癌的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随机抽取育龄妇女1 256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对照组接种安慰剂,对比分析两组对象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以及宫颈癌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以及宫颈癌的发生率分别为0.64%和0.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和1.91%(P<0.05). 结论 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能够有效预防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以及宫颈癌的发生,临床应给予关注.
作者:王梦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掌握丹阳市水痘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规划及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 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市水痘疫情资料. 结果 2011-2012年丹阳市水痘年均发病率为72.14/10万;城区发病率为130.83/10万,农村发病率为47.67/10万,城区发病率显著高于农村(x2=385.90,P<0.01);男女性别比为1.22:1,男多于女;4-6月、1月及11-12月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27.27%和41.39%;学生和幼托儿童发病分别占51.50%和22.06%,职业高峰明显;1~~15岁年龄组占76.15%. 结论 建议将水痘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管理疫苗范畴,降低适龄儿童的水痘发病率;应加强疫情网络预警监测分析工作,减少水痘暴发癌情的发生.
作者:袁卫建;徐建芳;杭纪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祁阳县肝吸虫流行状况,为制定肝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疫区2个乡镇9个村和非疫区13个乡镇13个村调查肝吸虫流行情况.病原学检测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肝吸虫虫卵. 结果 疫区2个乡镇共调查7 610例,检出肝吸虫感染人数6 950例,肝吸虫感染率91.32%,调查非疫区共13个乡镇共13个村,调查人数为3 000例,共检查肝吸虫感染人数18例,肝吸虫感染率为0.60%.肝吸虫疫区人群感染率明显高于非疫区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56.85,P<0.05);与肝吸虫感染有关的主要因素为:饮食习惯(喜欢吃生鱼片)(x2 =1 156.35,P<0.05),生活习惯(菜刀生熟不分)(x2=744.35,P<0.05). 结论 祁阳县疫区肝吸虫感染率高于非疫区,与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有较大的关系.
作者:刘凤姣;李立成;傅奇勇;朱石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祁阳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有效控制策略. 方法 对祁阳县2009-2012年网报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祁阳县2009-2012年网报手足口病病例3 439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为82.80/10万;病例集中分布在5-6月份,占病例总数的44.87%;发病高危人群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3.84%;以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0.81%;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乡村地区发病高于城镇地区;病原学监测以EV71为主,占总数的51.01%,2例死亡病例均为EV71感染. 结论 祁阳县2009-2012年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地区、季节、人群差异,在流行季节针对乡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采取重点防控措施,加强托幼机构、学校等儿童聚集性场所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防止疫情的大规模暴发.
作者:方虹英;许伦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征,探讨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的防治策略. 方法 对本院住院行肝脏活检穿刺病理与临床诊断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回顾分析,以西药组161例患者为对照,研究157例中药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果 中药组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类型和西药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中药组和西药组相似,但乏力和消化道症状更为常见(P<0.05).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中药组ALT、AST、GGT、ALP分别为(437.10±416.13)、(300.10±278.73)、(205.30±178.82)、(151.65±84.93)U/L,西药组(617.29±422.19)、(502.94±290.28)、(280.10±229.25)、(187.67±153.78)U/L,升高水平较西药组为低(P<0.01).用药原因分析本组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的首要用药原因是保健与美体美容,占21.02%,其次是皮肤科用药占15.29%,妇科用药占12.10%.用药持续时间分析显示,43.31%的患者持续用药超过2个月. 结论 中药约物性肝损害乏力和消化道症状更为常见,但肝组织损伤的程度并不比西药组重,避免疗程过长和不恰当用药对预防中药药物性肝损害极为重要.
作者:臧红;游绍莉;柳芳芳;申力军;刘鸿凌;荣义辉;朱冰;辛绍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副流感嗜血杆菌鉴定中Ⅴ因子需求性试验与不同平板琼脂卫星试验的比较分析. 方法 采用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基(HAE)分离细菌,在MH平板及营养琼脂平板上对分离的细菌进行Ⅴ因子需求性试验. 结果 Ⅴ因子需求性试验结果表明,营养琼脂点种法与营养琼脂纸片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H琼脂平板点种法与营养琼脂纸片法差异较明显. 结论 用营养琼脂平板点种法进行副流感嗜血杆菌Ⅴ因子需求试验结果与纸片法相符,MH平板点种法阳性结果明显偏低,造成副流感嗜血杆菌漏检,流感嗜血杆菌假阳性增高.
作者:邱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汝城县普通体检人群及羁押人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普通体检人群和羁押人员抗-HCV. 结果 检测普通体检人群1 934人,丙肝抗体阳性8人,阳性率为0.41%,其中男性阳性率0.52%、女性阳性率0.31%;检测羁押人员387人,丙肝抗体阳性9人,阳性率2.3%.普通人群≤20岁、21 ~~30岁、31~~40岁、41~~50岁、>50岁各年龄组检出率分别为0.00%、0.15%、0.58%、0.76%、0.59%. 结论 汝城县丙肝阳性检出率在不同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羁押人群丙肝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普通人群.
作者:邹月娥;朱晓英;朱敏燕;游晓敏;朱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长沙市13~18岁青少年视力不良的流行现状,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长沙市共抽取12所初中和12所高中的16 843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灯光视力表箱检查视力,应用Epidata3.20建立数据库,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长沙市中学生总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1.44%,女生(74.47%)显著高于男生(68.20%)(x2=80.79,P<0.001).总体来说,视力不良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除16岁组和18岁组以外,其他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01).轻度视力不良、中度视力不良和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8.64%、22.35%和40.44%.13~~18岁青少年轻度和中度视力不良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稳定的趋势,而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16岁之前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升高趋势,而后呈现下降趋势. 结论 长沙市13~18岁青少年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增加的趋势.建议动员家庭、学校及社会有关方面的共同配合,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来预防中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
作者:李小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艾滋病单阳家庭中HIV阴性配偶对于感染者早期治疗的接受性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浙江、湖南部分地区的艾滋病单阳家庭感染者配偶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对于早期治疗的认知和态度等. 结果 共调查艾滋病单阳家庭感染者配偶180人,平均年龄为(40.0±10.0)岁.配偶对感染者早期治疗的接受率为85.0%,接受治疗的主要原因有:认为治疗可以延缓感染者发病、认为治疔可以预防自己感染,以及医生建议治疗. 结论 艾滋病单阳家庭感染者配偶早期治疗可接受性较高,对于早期治疗作用的认识是可接受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何慧婧;陈曦;杨介者;曾刚;徐鹏;蒋慧惠;辛倩倩;马福昌;吕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紫外线和二氧化氯(ClO2)消毒剂对坑道空气的消毒效果,为坑道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紫外线消毒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法,ClO2消毒采用气溶胶喷雾法;用撞击法监测两种方法消毒前后细菌总数及真菌数,计算消亡率. 结果 紫外线消毒细菌总数消亡率为76.6%,真菌数消亡率为74.9%;ClO2消毒细菌总数消亡率为94.3%,真菌数消亡率为92.8%;两种方法消毒细菌总数和真菌数消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坑道空气两种消毒方法中,ClO2消毒效果优于紫外线消毒,消毒方法简便、快速、安全,消毒效果好,适合坑道条件下的空气消毒.
作者:张永良;侯小平;赵英坡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开展对手术后病人切口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掌握手术后病人感染情况和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由院感科专职人员每日去病房调查外科手术病人切口感染情况,填写调查表格,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2年1-12月,共监测台次数1 801例,手术部位感染数40例,感染率为2.22%,调整感染率为7.93%;手术部位感染率高的是阑尾切除术(12.57%),其次是剖腹术(4.53%);急诊手术、开腹手术、女性患者、污染切口(Ⅲ、Ⅳ类切口)、ASA评分Ⅲ级及以上、肥胖、手术时间≥2h、年龄≥60岁的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4.85%、2.98%、3.04%、3.49%、3.13%、3.24%、5.59%、6.27%,显著高于择期手术、内镜手术、男性患者、清洁切口(Ⅰ、Ⅱ类切口)、ASA评分Ⅲ级以下、不肥胖、手术时间<2h、年龄<60岁的感染率(1.76%、0.80%、1.58%、1.26%、1.50%、1.61%、0.92%、1.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外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的措施来降低感染率.
作者:胡春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当前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水质检测能力现状,查找不足,为该省生活饮用水检测能力建设和制定本省饮用水安全规划提供依据. 方法 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全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水质检测能力进行研究. 结果 2012年6月,湖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水质平均检测能力为35项,没有1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106项水质指标的检测能力,87.59%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能力低于50项.其中,88.3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常规指标检测能力集中在21~~40项之间,94.1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非常规指标的检测能力低于21项,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的平均检测能力分别为30和5项.省级、地级市、县级市及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常规指标、非常规指标和全项指标的平均检测能力分别为42、62、104项;37、20、57项;32、4、36项;29、4、31项.不同级别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水质检测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718,P<0.01),检测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省级、地级市、县级市及区县级. 结论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水质检测能力总体水平不高,部分疾控中心无检测检验实验室,相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水质检测能力及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水质检测能力.
作者:王欣梅;黄涛;陈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造成长沙市某镇食物中毒的原因,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统一的病例定义和调查问卷进行现场个案调查,根据现场调查资料初步确定可疑餐次、可疑食物等危险因素,并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以掌握可疑食物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的可疑环节.采用实验室检验检测技术对可疑剩余食品、病例呕吐物、血液进行实验室检查.综合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该起食物中毒的原因. 结果 本次事件共有病例91例,罹患率约为4.50%(91/2 020).病人以呕吐、恶心、心悸、头晕、手脚抖动、乏力、头痛为主.病例潜伏期短数分钟,长3h,中位数为40min.调查结果显示进食4月23日晚餐以及进食该晚餐的发肉杂烩是造成本次事件的可疑餐次和可疑食物.采集的病例呕吐物、血液、发肉杂烩标本中检出盐酸克伦特罗,其它标本中未检出. 结论 此次事件为一起聚餐引起的盐酸克伦特罗食物中毒事件,中毒食物为4月23日晚宴提供的、制作加工好的成品菜“发肉杂烩”.
作者:刘如春;张锡兴;陈田木;胡艳红;谢强明;李亚曼;胡伟红;胡世雄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狂犬病暴露者相关知识、态度的干预效果,为开展狂犬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对三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对象中随机抽选300人,其中干预组150人,对照组150人,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采用问卷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 干预组经干预后狂犬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从54.9%提高到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21,P<0.01),对照组从56.2%提高到5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经干预后相关知识总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6.87,P<0.01);干预组干预前后态度有所改变,对照组无明显改变.64.3%暴露人群首选电视、网络和广播为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 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狂犬病暴露者的知识水平,促进态度的转变,但对于转变的影响大小还有待于长期开展.
作者:郑家耿;陈朱;李大章;祁月琼;方安;郑惠斤;赵其宗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