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俞伟萍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检查对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12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行超声检查,并与手术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诊断相符者114例,符合率为95%.结论:超声检查对妇产科急腹症检查具有准确,快捷,方便,无创伤等优点,对急腹症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必要时配合彩色多普勒或阴道超声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作为妇产科急腹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杜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全程实施优质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程优质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全程优质护理均痊愈,与入院时的SAS评分、SDS评分相比,实施优质护理1周后各评分均明显降低.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其中满意98例,基本满意2例,无不满意患者.结论:采用全程优质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手术后的痛苦,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该护理方案在临床护理领域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卫芯;黄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在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中采用二甲双胍与格列砒嗪联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本社区卫生站接收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38例对照组与40例实验组.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予以格列砒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内血糖(F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BG、FBG2h以及HbA1c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BG、FBG2h以及HbA1c指标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二甲双胍相比,格列砒嗪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血糖浓度,在临床医学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冬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介绍糖尿病仍以综合治疗为主,饮食和药物已经带来了相当的关注,但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和更少的影响的控制和预防并发症.本文主要论述了运动和心理治疗干预的有机结合在2型糖尿病患者,并观察患者血糖的变化之前和之后的治疗.
作者:魏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多发性脑梗塞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病理上脑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梗塞灶,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与CT等检查所显示的病灶部位和数目不完全一致.本组540例,男340例,女200例,平均年龄6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40例,糖尿病30例,风心痛40例,冠心病10例.活动发病140例,静态发病400例,有定位体征500例,无定位体征40例,共计梗塞病灶1270个,其中大病灶370个,小病灶900个,梗塞位于右侧670个,左侧600个,大直径32.5 mm,小直径0.3mm,多为点状或片状,290例治愈,显著进步180例,进步50例,死亡20例.本病特点为多在5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吸烟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头疼、头晕、肢体麻木、肢体障碍、偏瘫等症状及体征,头质CT扫描可见多发性低密度痛灶,多位于基底节,内囊,丘脑及各脑叶白质及皮质,治疗上可按缺血性脑卒中治疗,预防复发.
作者:桂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实施血液透析的7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患者给予舒适护理,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①经过调查问卷发现研究组病人护理满意度94.3%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77.1%,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护理后发现研究组病人感染率2.9%及低血压发生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感染率22.8%及低血压发生率28.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中实施舒适护理有效的保证了病人的舒适度,提高了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保证了治疗的效果,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及舒适感,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金莉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包皮环切术和包皮环扎术治疗小儿包茎、包皮过长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348例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包皮环切术,观察组应用包皮环扎术,进行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外观良好率比对照组高,术后愈合时间比对照组长(均P<0.05).结论:在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手术中应用包皮环扎法能够降低并发症,减小手术时间,提升创缘美观度.
作者:蒋庆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使用优质护理来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来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普通护理来进行护理.后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健康调查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来判断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同时健康调查量表显示患者的活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情感职能均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的有效率以及更有利于患者的诊治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束嘉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肿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神经外科肿瘤护理教学的质量.方法:选取于2015年-2017年期间,我科带教的20名学生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再将其分别列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学生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观察组则采用的是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不同方式教学后,实验组学生总体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问卷调查结果对比通过对两组学生对课堂内容掌握、教学效果、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得知,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肿瘤护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冠玲;赵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择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于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P<0.05.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方法利于加快骨折愈合,进一步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申霞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检查用于早期宫内外孕鉴别诊断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早期宫外孕患者设置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设置为观察组,另48例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使用经腹部超声诊断,观察组使用经阴道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特异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对早期宫外孕患者实施临床诊断时,通过使用经阴道超声能够取得相比经腹部超声明显更佳的诊断效果,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何跃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恢复期的护理方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02例骨科术后恢复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康复护理,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加以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术后恢复期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促进恢复.
作者:杨恩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出院后模块化管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5年-2016年05月医院收治STEMI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入组患者均采用急诊PCI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采用出院后模块化管理,比较2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诊断信息、加强患者随访、自我保健、警示标志及药物指导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TEMI患者行PCI手术出院后实施模块化管理效果理想,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应用氯吡格雷、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进行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具有94.0%疾病治疗缓解率,对照组具有78.0%疾病治疗缓解率,观察组疾病治疗缓解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具有6.0%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具有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能够收获显著成效,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王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闭孔疝是罕见的腹外疝,因其解剖结构特殊,临床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结合我院收治的1例闭孔疝病例,就闭孔疝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以期临床医师和影像诊断医师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手术治疗,降低并发症,减少死亡率.
作者:张旺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脊柱后路手术中对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脊柱手术患者60例,按入院数据表分为对照纽和实验组,每纽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与体位摆放方式;实验纽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压疮风险评估值及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压疮风险的评估值为(19.00±0.85)分,实验组为(20.00±0.57)分,实验组患者术后压疮风险的评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26.7%,实验组为10.0%,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压疮的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加强围术期管理,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压疮风险评估值及压疮发生率,减少压疮的发生.
作者:郭妮;曾秋敏;黄诗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总结骨科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针对Braden分级结果进行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0例骨科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患者,自行设计压疮调查表,排除不同Braden分级对压疮问题发生的具体影响.结果:针对Braden分级轻度患者而言,2h或更频繁的翻身、受限于床应用气垫床、营养护理、护理人员培训、减压产品应用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压疮并发症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den分级中度及以上患者2h翻身、避免骨凸起部位直接接触、书面交接班、书面护理记录可以有效预防压疮并发症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治疗患者采取Braden分级结果进行护理预防,可以降低压疮并发症问题,提高治疗预后.
作者:张亚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产科分娩的12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传统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对照组63例)与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观察组63例),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较为认可我院母婴床旁护理工作,组间数据相比(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产妇展开产后护理时,可采取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与健康知识的有效掌握,并提高护理满意度,符合于优质化护理服务的要求.
作者:徐丽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生产的154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分到两个小组当中,常规护理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的产妇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生产时间、产后出血人数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干预组产妇的生产时间、产后出血人数均少于常规护理组,护理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程度也要远远高于常规护理组.讨论:将护理干预用于产妇的整个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缩短产妇的生产时间,大幅度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概率,产妇的护理满意程度也明显增高,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高爱华;古玉蓉;秦芙蓉;王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臭氧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阴道炎患者,且将其按照入院编号随机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7),参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联合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用常规联合药物加臭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疾病复发率.结果: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78%,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组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疾病复发1例,参照组患者疾病复发5例,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臭氧治疗阴道炎的疗效比较理想,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对较高,患者症状改善效果理想,且疾病复发率较低,建议在阴道炎患者治疗期间推广应用.
作者:郭文学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