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道细菌感染的分布及药敏分析

刘适;蔡瑞云;李浩

关键词:胆汁, 细菌感染, 药敏试验
摘要:目的 了解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病人胆道感染细菌分布及其对目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 方法 对2011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245例胆道疾病患者胆汁培养阳性所检出的280株细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检出革兰阴性细菌(G-菌)195株(69.6%),其中大肠杆菌78株(27.9%)、肺炎克雷伯菌39株(13.9%)和铜绿假单胞菌22株(7.9%)分列前三位;革兰阳性球菌(G+球菌)83株(29.6%),其中粪肠球菌29株(10.4%)、屎肠球菌13株(4.6%)和变异链球菌13株(4.6%)分列前三位;真菌(白色念珠菌)2株(0.7%).G-菌主要对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G+球菌主要对糖肽类、硝基呋喃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 结论 胆道细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和药敏情况较前均发生了变化,应尽可能作胆汁培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宫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17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手术在不孕症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2007年6月-2010年2月因不孕症在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的174例患者进行随访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孕病因,并统计术后妊娠率. 结果 不孕病因前四位依次是: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病变及多囊卵巢综合症.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病因上存在差异.继发不孕以慢性盆腔炎为主因,原发不孕病因呈多元性.术后85例宫内妊娠,妊娠率48.85%,其中62例妊娠发生在术后4~12月(72.94%). 结论 应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能直观、准确地了解不孕症盆腔、宫腔病因,对不孕的原因全面评诂,在检查病因同时进行治疗.对于疑难宫腔镜手术及宫腔镜引导介入治疗,通过腹腔镜监护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琼;成伟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人附睾蛋白4与糖类抗原CA125、 CA724联合测定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人附睾蛋白4与肿瘤相关糖类抗原125(CA125)、肿瘤相关糖类抗原724(CA724)联合测定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116例卵巢肿瘤患者(其中卵巢癌52例,卵巢良性肿瘤64例)的血清HE4与CA125、CA724,并与健康体检者作对照. 结果 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体检者HE4平均水平分别为154.12、58.94、35.25pmol/L;阳性率分别为78.8%、3.2%、0%.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体检者CA125平均水平分别为295.27、29.77、10.28 U/ml;阳性率分别为67.3%、17.2%、1.7%.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体检者CA724平均水平分别为9.16、3.62、2.73 U/ml;阳性率分别为36.5%、6.3%、3.3%.卵巢癌患者HE4、CA125、CA724的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体检者(P<0.001).HE4、CA125、CA724联合检测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阳性率分别为88.5%、54.7%和11.7%.结论 HE4与CA125、CA724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卵巢肿瘤诊断的灵敏度,对卵巢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能龙;刘周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216株深部酵母样真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深部常见酵母样真菌感染的病种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法国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鉴定真菌菌种,采用酵母样真菌药敏试剂盒(微量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4软件对药物敏感试验的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引起深部真菌感染常见的酵母样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6.5%,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分别占14.8%、12.5%、8.8%和5.1%,另有5株酵母样真菌未鉴定到种水平.该216株酵母样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3.2%、3.7%、7.9%、8.8%和6.0%. 结论 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是引起深部真菌感染常见的酵母样真菌,目前对常用抗真菌药物耐药现象不十分严重,但对唑类抗真菌药耐药应引起足够重视.医院应加强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的合理用药.

    作者:陈红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轮状病毒感染与小儿腹泻的关系

    目的 通过对小儿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检测,探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小儿腹泻患者与轮状病毒感染的相关性,为小儿腹泻病因的诊断提供一种手段,帮助更好的诊断、治疗腹泻. 方法 收集2011年7-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门诊初步诊断为腹泻的患儿(0~5岁)粪便标本(139例),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检测样本中A群轮状病毒抗原. 结果 139例腹泻患儿粪便,35例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阳性率为25.18%;其中7-8月份阳性率为21.79% (17/78),9-10月份阳性率为22.58% (7/31),11-12月份阳性率为46.67% (14/30);0~1岁患儿阳性率为28.41%(25/88),1~2岁患儿阳性率35.29% (12/34),2~5岁患儿阳性率为5.88%(1/17);男性患儿阳性率23.26%(20/86),女性患儿阳性率33.96%(18/53). 结论 A群RV引起的婴幼儿急性腹泻主要集中在秋冬季,1~2岁的婴幼儿为A群RV感染的高峰期.男女婴幼儿间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吕莉莎;梁湘辉;张庆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一起误食商陆叶群体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通过对食用商陆嫩叶所致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讨流行因素与致病因素,为预防类似事件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调查和分析. 结果 5人在进食商陆叶菜肴后全部发病,其中重症3例,经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经调查确定为商陆嫩叶引起的急性群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病时间在餐后20min~3 h,患者临床表现相似,以头昏、肢体麻木,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为主要临床表现.食用量多的患者发病早、病情较重;饮酒者发病较晚. 结论 商陆根、茎、叶均含有商陆毒素,均可引起食物中毒,此次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群众对商陆的认识不足,加强宣传教育是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关键.调查显示:发病时间、病情严重程度与食用量有关,食用多者,发病早、病情重;饮酒者可能因酒精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而延缓发病时间.患者既往食用经焯水处理的商陆叶未中毒的原因是因商陆毒素为水溶性的,且长期煮沸能明显降低毒性.

    作者:唐小雨;邓超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与冠脉严重程度的关系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 收集12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病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3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62例)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22例),并收集50例排除冠心病成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冠心病患者及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升高,且冠心病患者各组间随着冠心病严重程度增加,血清瘦素水平也逐渐升高. 结论 血清瘦素水平检测对冠心病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龙达;刘启明;贺琳;欧阳晓燕;李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2001-2011年东安县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了解狂犬病发病情况.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1-2011年东安县狂犬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1-2011年东安县报告的96例狂犬病病例,全部死亡,发病率在0.00~ 4.92/10万,年平均发病率1.61/10万,发病率虽然居全县报告法定传染病的前五位,但病死率居全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一位.发病有一定的区域性,以农村居民为主,每年4-8月发病为高峰期,家犬带毒率高,不容忽视. 结论 应广泛加强宣传教育,及时有效处置动物咬伤,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控制狂犬病疫情.

    作者:贺力;陈艳平;伍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赣州市乙肝病毒携带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研究赣州市乙肝病毒携带者(AsC)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心理治疗和护理及疏导提供依据,促进AsC的心理健康发展. 方法 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36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和236例正常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负性心理存在普遍性,观察组SCL-90各因子均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SDS、SAS测评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性情绪障碍和抑郁性情绪障碍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理健康要引起高度重视,非常有必要对AsC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帮助他们解除心理负担,建立保健意识,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杨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深圳市盐田区HBsAg阳性妇女家庭成员乙肝疫苗接种状况及乙肝知晓率的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盐田区HBsAg阳性育龄妇女家庭成员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对乙肝的认知程度,为开展乙肝高危人群的防制提供依据. 方法 对辖区的HBsAg阳性育龄妇女家庭随机抽样,并设计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共调查HBsAg阳性妇女120人,家庭成员285人,其中配偶117人,儿童168人.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7.0%,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为83.3%;HBsAg阳性妇女配偶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0.2%.男女配偶乙型肝炎防治知识总的知晓率为69.29%,其中对乙肝可通过性传播及安全套预防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49.4%和40.1%;在调查的9个问题项中,男女配偶对于乙肝母婴传播和安全套预防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其他7个问题项的知晓率,HBsAg阳性妇女均显著高于配偶(P<0.05).认为配偶需接种疫苗的人数占64.1% (152/237). 结论 盐田区HBsAg阳性育龄妇女家庭中儿童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率较高,而男性配偶的疫苗接种率及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建议加强对HBsAg阳性育龄妇女配偶的乙肝疫苗接种与相关防治知识的宣教.

    作者:黎大林;李衡;谢舒娴;高世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男男性行为者婚姻状况及其艾滋病相关行为特征调查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婚姻状况及艾滋病相关行为特征. 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在固定场所进行MSM人群的招募和相关信息的寻问式匿名现场问卷调查. 结果 在调查的400人中,未婚占77.0%,在婚占18.3%,同居占0.3%,离异/丧偶占4.5%.不同年龄组婚姻状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588,P<0.01),随着年龄增大,MSM在婚、离异/丧偶比例增加.初中及以下文化、餐馆/商业/工人/农民、月收入≥1 001元、双性及其他性取向者已婚比例较未婚高(x2/H=71.835、22.398、17.190、56.533,P<0.01).已婚较未婚者认识当地MSM朋友数少,HIV知晓率、近1年接受过HIV检测、知识信息来自互联网的比例较少,知识信息来自朋友的比例较多(x2/H=19.139、12.047、4.771、50.060、10.101,P<0.01或P<0.05).已婚者首次性行为对象为女性,近6月以浴室型/公园型寻找性伴,近6月有女性性行为、多性伴、偶然性伴、异性固定性伴、无保护性主动肛交、无保护性女性性行为的比例较未婚者高(x2/H=60.335、94.536、79.299、12.799、9.508、42.132、6.462、4.170,P<0.01或P<0.05),近6月有同性固定性伴的比例较未婚者低(x2=24.756,P<0.01),近6月与男性肛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22,P>0.05). 结论 MSM人群已婚比例高,高危行为发生普遍,HIV传播的桥梁作用明显,是HIV防治的核心亚群.

    作者:王毅;李六林;张光贵;樊静;赵西和;李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辐射知识讲座对大学生辐射认知行为的影响

    目的 了解本校大学生辐射知识讲座前后的认知水平和应对能力的改变. 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在湘南学院随机整群抽取150名大学生,以问卷方式对其进行讲座前后辐射知识(认知)、防护(行为)、医护(治疗)与应对态度三个层面调查分析. 结果 大学生辐射知识讲座前后的认知、防护水平对比有明显提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讲座前后对突发核辐射的心理应对素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讲座后(96.92%)大学生对辐射教育的接受率较讲座前(78%)有明显提高(P<0.01). 结论 讲座后大学生对辐射的认知防护水平有明显的提高,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可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群体对辐射的认知水平和辐射教育的接受率.

    作者:曹莹;钟涛;刘瑛;王建;罗琴玲;唐伟军;王岐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某中学一起肺炎支原体感染暴发调查

    目的 分析深圳市宝安区某中学一起肺炎支原体感染(ARID)暴发的三间分布,探讨主要危险因素. 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起暴发的三间分布;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该起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果 2010年3月2日-6月10日,某中学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536例(38例病人标本实验室检测肺炎支原体阳性).罹患率学生为13.98%,教职工为0.30%;学生中男性罹患率(15.93%)高于女性(12.04%)(x2=12.07,P<0.05);新疆生罹患率(27.83%)高于本地生(9.60%)(x2=193.1,P<0.05),高中罹患率(19.13%)高于初中(9.40%)(x2=75.11,P<0.05).初中三年级教学楼三楼班级分布的正态偏差值(ND)为2.30(P<0.05),三栋五楼宿舍分布的ND为4.45(P<0.05),分布均有聚集性.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接触呼吸道感染者”(OR=3.9,95%CI=1.4~ 11)和“经常咬笔头玩具”(OR=6.1,95%CI=1.1~44)是危险因素. 结论 本次急性呼吸道感染为一起肺炎支原体感染暴发,传播方式以飞沫传播为主.建议加强学生个人卫生和防护意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吴泰顺;于宝柱;周小涛;黄振宇;朱奕;马智超;李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文化程度及居住形式对妇女宫颈癌筛查知识掌握及意识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文化程度及居住形式对本区妇女宫颈癌筛查知识掌握及意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5月本区的320例妇女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不同文化程度及居住形式妇女的宫颈癌筛查知识掌握情况及意识状态进行调查及比较. 结果 文化程度较高及常住人口的筛查知识掌握优良率及对筛查的重视度较高率均高于其他妇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区文化程度较低及流动人口妇女的宫颈癌筛查知识掌握情况及意识状态均相对较差,应引起这方面的重视.

    作者:孙玉春;袁新德;阙伟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一般干预和强化干预措施对血脂异常疗效的影响

    目的 比较实施一般健康干预(即一般干预)与强化健康干预(即强化干预)后,对机关干部血脂异常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2010年6-10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长沙市10家三级甲等医院中抽得1 930名机关干部,对完成体检后的血脂异常者726名实施一般干预,同样方法另外随机抽得239名机关干部,体检后对检出的104名血脂异常者实施强化干预. 结果 726名血脂异常者经过一般干预后血脂达标率为11.98%,实施强化干预后104名血脂异常者血脂达标率为30.77%,两种干预后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干预和强化干预后血脂均值比较,TC、LDL、H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强化干预是血脂异常更有效防治措施.

    作者:胡立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择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2011年2月-2012年1月定期产前检查的妊娠者15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有完整的产检及生产资料,其中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者54例作为观察组,其余103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母婴结局. 结果 观察组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1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3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4%(P<0.05);观察组新生儿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新生儿的阿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尿布皮炎及鹅口疮发生率分别为11.1%、9.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1.0%(P均<0.05). 结论 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会增加妊娠期并发症以及新生儿感染的发生,对母婴结局有不利影响,临床上应通过产检及早发现感染,并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以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汪利群;吴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一起急性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急性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运用现场流行病学对暴露人群进行调查,对病例吐泻物、可疑剩余食物、调味品用分光光度法进行亚硝酸盐检测,应用EpiInfo软件进行图表绘制和数据的录入与分析. 结果 确认中毒者85例,其中死亡1例,男27例,女58例,男女性别比为1∶2.15,且男女学生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8~28岁;学生占病例数的94.12%,初中生发病率(4.08%)高于高中生(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症状以嘴唇发绀、头晕为主,病例发病时间集中,有共同进食史、且分别进食不同食物而发病,在2份患者呕吐物、3份剩余食物和2份调味品中检出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 结论 该事件为一起因误食亚硝酸盐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具有起病急、潜伏期短、临床症状重、学生病例多、点源式暴发、食用可疑中毒食物明显、污染物来源清楚,女学生发病明显高于男学生,初中生发病明显高于高中生等特征.

    作者:刘涛;肖善良;罗平;郭柏松;刘定松;孙传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多位点基因序列分型在沙门菌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位点基因序列分型方法在沙门菌分型鉴定研究中的应用,初步掌握广州地区沙门菌多位点基因序列分型数据. 方法 选取沙门菌7对保守管家基因aroC、dnaN、hemD、hisD、purE、sucA、thrA作为研究靶标,对其进行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 结果 41株沙门菌分离株有8个血清群和14个ST型,食品来源沙门菌菌株的血清群有7个,ST型为10个,患者来源菌株血清群为5个,ST型为10个,实验中还发现2个新的ST型. 结论 沙门菌血清学分群结果与MLST分型结果的对应关系密切,很多ST型菌株的血清群固定,相同血清群菌株也有较固定的ST型,因而,可运用多位点基因序列分型方法对沙门菌进行分型鉴定.

    作者:胡玉山;侯水平;庞杏林;胡肖娟;刘俊华;吴新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临床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某医学院临床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调查表对该院200名临床实习生进行调查. 结果 被调查临床实习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6.5%,强迫、敌对症状较为常见;其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因子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人际敏感因子低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其余各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实习态度、身体状况、恋爱状况、就业前景看法是临床实习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α入=0.10,α出=0.15). 结论 临床实习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应加强对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有针对性的提供心理咨询.

    作者:陈隽;王建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郴州市“十一五”期间职业病发病及危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十一五”期间郴州市职业病发病、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监护情况,为“十二五”期间控制和减少郴州市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决策的信息支持. 方法 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上报的各类信息转换成Excel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计算职业病发病率、构成比,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覆盖率、合格率,职业健康体检率、检出率. 结果 “十一五”期间,郴州市共报告职业病新发病例839例,发病率174.07/万,其中尘肺病占60.91%,急性职业中毒(含生产性农药中毒)占14.06%,慢性职业中毒占23.60%,物理因素等其它职业病占1.43%.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覆盖率3.68%,较“十五”期间下降(P<0.01),而监测合格率上升(P<0.01),职业性健康体检率和目标疾病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结论 “十一五”期间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覆盖率较“十五”期间下降了55.61%,郴州市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和控制仍不容忽视.

    作者:段丹萍;段良松;郑月胜;曹继东;邹飞;陈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电话督导与传统督导方式对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效果的探讨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的电话督导与传统督导方式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干预效果的影响,探讨电话督导在结核病防治管理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及佳电话督导方式.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县村两级医师(干预1组)、县级医师(干预2组)、村级医师(干预3组)电话督导和传统督导(对照组)4种不同干预模式随机分配到4个抽样县;对各干预组纳入的涂阳肺结核病患者,随访观察1年;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样本组的主要指标率和构成比的统计学意义;运用综合评价法选择佳干预模式. 结果 1.干预1组、干预2组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94.2%、91.1%,均高于对照组82.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52,P<0.05);干预1组、干预2组肺结核患者的规律服药率分别为98.8%、97.6%,而对照组为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20,P<0.05);干预2组、干预3组肺结核患者的规律复查率分别为94.4%、91.3%,均高于对照组的82.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53,P<0.05).2.根据秩和比(RSR)值显示干预1组效果较优. 结论 电话督导肺结核患者治疗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肺结核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肺结核病督导管理方法,其中县、村两级医师电话督导模式更佳.

    作者:包昌琳;白丽琼;唐益;陈有芳;龚德华;万艳萍;肖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