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雅娟;黄道平;胡冬珍
目的 探讨上海市杨浦区气候变化对麻疹流行的影响. 方法 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上海市杨浦区1996-2010年每月麻疹发病数与上海市月平均温度、相对湿度、气压的相关性. 结果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麻疹发病数与当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与当月的平均气压呈负相关,与上2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与上2月的平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 结论 气候变化对麻疹发病有显著的影响,应加强气象预测.
作者:陆崇华;文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西城区2007-2011年异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发病特征及监测系统的运转状况,提升监测管理水平. 方法 分析西城区2007-2011年异地AFP病例监测数据. 结果 2007-2011年西城区共调查处理异地AFP病例355例,河北省多(45.6%),集中分布在5岁以下小年龄组(59.4%).采集到双份及以上粪便标本的315例病例中,197例是在麻痹后14 d内采集到双份粪便标本,合格便标本采集率为62.5%,低于国家80%的标准. 结论 合格便标本采集率低主要是由于异地病例来京就诊较晚,错过了采集合格便的时限.合格便采集率是反映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提高合格便采集率,首诊医疗机构应及时报告,报告后尽快采集便标本,病例离开原籍时及时横转.此外,西城区还需继续加强异地AFP病例监测管理质量,通过培训强化临床医生采集合格便的意识.
作者:王红增;孙木;王庆;闻国荣;史淑芬;崔长弘;王兆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考核医生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方法 抽取辽宁省内6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医生933人,采用医生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及基本信息问卷进行调查.随机抽取60人在4周后进行重测,评定量表的重测信度;Cronbach'α系数考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考察量表的结构效度;计算各条目与各维度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r)来分析量表的内容效度. 结果 医生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Cronbach'a系数为0.796,重测相关系数为0.78;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观点选择、情感关怀、换位思考三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128%,说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 结论 医生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的信度及效度较好,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临床医生的同理心水平现状.
作者:马晓丹;闻德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本校大学生辐射知识讲座前后的认知水平和应对能力的改变. 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在湘南学院随机整群抽取150名大学生,以问卷方式对其进行讲座前后辐射知识(认知)、防护(行为)、医护(治疗)与应对态度三个层面调查分析. 结果 大学生辐射知识讲座前后的认知、防护水平对比有明显提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讲座前后对突发核辐射的心理应对素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讲座后(96.92%)大学生对辐射教育的接受率较讲座前(78%)有明显提高(P<0.01). 结论 讲座后大学生对辐射的认知防护水平有明显的提高,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可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群体对辐射的认知水平和辐射教育的接受率.
作者:曹莹;钟涛;刘瑛;王建;罗琴玲;唐伟军;王岐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动脉血气与常规生化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差异,综合实验室周转时间(turn around time,TAT)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电解质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某医院86名住院患者,同时抽取动脉血和静脉血,动脉血马上用丹麦雷度ABL80血气分析仪检测电解质,静脉血离心分离出血清后用雅培C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电解质.收集两种标本在实验室从接受到发出报告的时间(TAT)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血气分析仪检测的动脉全血K+浓度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静脉血清(P<0.01),两者相关性好,相关系数为r=0.889;Na+、Cl-、Ca2+离子浓度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全血的血气标本较静脉血清的生化标本在实验室的TAT时间明显减少(P<0.01). 结论 血气分析仪检测的动脉全血K+浓度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静脉血清,两者相关性很好.血气分析仪动脉全血标本较静脉血清的生化标本在实验室的TAT时间明显减少,血气分析中电解质结果有利于急诊或是危重情况的早期诊断.
作者:袁雯;李登清;李剑鸿;刘志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介入手术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效果. 方法 将本院2011年3-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择期采用经皮桡动脉介入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再住院率、病死率、心功能情况及预后.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再住院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择期介入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药物治疗.
作者:施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糖尿病足溃疡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情况及药敏分析. 方法 从2008年1月-2012年6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足病患者的足部慢性溃疡组织中取分泌物180份,进行革兰染色、细菌培养,对其中确定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16例进行15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 结果 纸片扩散法对耐药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提示,几乎所有菌株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56.3%对8~11种抗生素有耐药(多重耐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哌酮、红霉素、氟哌酸所有菌株耐药(耐药100%),只有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存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 结论 糖尿病足溃疡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性高,对临床怀疑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糖尿病组溃疡患者,早期选择敏感抗生素很重要.
作者:田祥;李志红;李亭亭;张云良;马文彬;韩晓宇;赵桁;黄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 收集12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病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3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62例)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22例),并收集50例排除冠心病成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冠心病患者及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升高,且冠心病患者各组间随着冠心病严重程度增加,血清瘦素水平也逐渐升高. 结论 血清瘦素水平检测对冠心病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龙达;刘启明;贺琳;欧阳晓燕;李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女性医务人员对于计划生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在女性医务人员中开展优质计划生育服务的必要性. 方法 于2012年8-10月,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计划生育政策、优生优育知识、避孕节育知识三个方面,调查91名不同年龄、学历、职业、职称的女性医务人员,对于计划生育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孕育情况. 结果 91名妇女中,对于计划生育政策完全知晓40名,部分知晓51名,完全知晓率44.01%,无不及格人员;对于优生优育知识完全知晓22名,不完全知晓69名,完全知晓率24.2%,有2名不及格人员;对于避孕节育知识完全知晓51名,不完全知晓40名,完全知晓率56%,有3名不及格人员.无超生人员.在58名已婚者中有1次或1次以上流产或堕胎史26名(占44.83%,26/58),流产或堕胎原因:习惯性流产5名(占19.23%,16/26),非意愿妊娠终止20名(占76.92%,20/26),因胎儿疾病终止妊娠1名(占0.04%,1/26).选择终止妊娠的方式:人工流产25名(占96.15%,11/26),药物流产1名(占0.04%,1/26). 结论 女性医务人员计划生育知识的普及有待重视,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应重视女性医务人员的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并针对性为女性医务人员提供适宜的计划生育知识宣教.
作者:朱丽辉;谷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上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鼻侧断端的寻找方法及手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9-2011年间治疗的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儿58例,随机将30例选作观察组(采用贝复舒眼用凝胶),其余28例选为对照组(粘弹剂),对比两组药物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寻找鼻侧断端及术后泪道再通方面的差异. 结果 两组在寻找鼻侧断端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术后泪道再通的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在上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应用贝复舒眼用凝胶寻找鼻侧断端的方式操作简单快捷,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可以有效的促进手术伤口的愈合,减少吻合口瘢痕形成,提高术后泪道再通率.
作者:汪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狂犬病发病情况.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1-2011年东安县狂犬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1-2011年东安县报告的96例狂犬病病例,全部死亡,发病率在0.00~ 4.92/10万,年平均发病率1.61/10万,发病率虽然居全县报告法定传染病的前五位,但病死率居全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一位.发病有一定的区域性,以农村居民为主,每年4-8月发病为高峰期,家犬带毒率高,不容忽视. 结论 应广泛加强宣传教育,及时有效处置动物咬伤,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控制狂犬病疫情.
作者:贺力;陈艳平;伍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湖南省2007-2011年363例产科出血致孕产妇死亡死因构成及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全省产科出血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制定有关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方法 采取回顾性统计调查的方法,对湖南省2007-2011年363例产科出血孕产妇死亡资料及评审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宫缩乏力、子宫破裂、胎盘滞留为产科出血主要的死因构成,占63.91%;产科出血孕产妇死亡个案分娩及死亡地点均有县级集中趋势;各级助产机构的知识技能问题是产科出血孕产妇死亡主要的影响因素,占61.98%. 结论 落实产科人员培训的针对性及成效性,加强县级医疗机构产科诊治及综合救治水平建设,是控制产科出血发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作者:陈小英;吴颖岚;刘建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结果,探讨CMIA在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应用CMIA和RPR两种方法对本院收集的1 430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CMIA法和RPR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78%和22.80%,经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CMIA法的阳性检出率高(x2=12.07,P<0.005);CMIA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8.73%、95.88%和100%.结论 与RPR法相比,CMIA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作梅毒抗体的初筛诊断.且CMIA法为仪器操作,可用于临床标本的批量检测.
作者:段辉丽;毛安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唐山市人民医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全部患者均给予GP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苦参素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的差异.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受益率未见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KPS)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凯;杨俊泉;王建华;李义慧;王洪娟;张爱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2家乘用车生产企业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2007)进行评价. 结果 乘用车生产线可能存在锰及其化合物、二甲苯、电焊烟尘、噪声、高温热辐射等. 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种类繁多且包括多种高毒物品,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主要控制点为冲压车间及焊装车间等噪声危害;焊装车间的电焊烟尘、二氧化锰等危害;涂装车间的苯系物等有机溶剂的危害.由于接触人群范围广,在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还必须加强个体防护.
作者:王多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季节因素对流动采血车消毒效果的影响,确保流动采血车空气消毒效果达到佳,保证采供血安全. 方法 对固定的4台流动采血车统计3年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09年与2010年流动采血车3-5月空气监测合格率显著低于6-9月(P<0.01),2011年通过加强消毒管理改进消毒方法,3-5月空气监测合格率与6-9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季节因素对流动采血车空气、物表消毒效果有影响,有必要在每年3-5月春季加强流动采血车消毒质量管理,增加物表和空气的消毒频率和时间,保证消毒效果符合Ⅲ类环境的要求,确保采供血安全.
作者:蒋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T SPOT-TB试剂盒在诊断老年结核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湖南省胸科医院50例疑似结核病65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T SPOT-TB检测,并与传统PPD、X胸片及抗酸染色、结核菌培养进行比较. 结果 T SPOT-TB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7%和72.7%.在结核性疾病组,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PPD、X片、抗酸杆菌涂片、罗氏培养(61.5%、10.3%、28.2%、43.6%)(P<0.05).50例病例中,有11人被排除活动性结核,其中8(72.7%)人T SPOT.-TB为阴性. 结论 T SPOT-TB实验对检测老年结核病是一种灵敏的方法,可在可疑老年结核病患者中快速排除非结核病患者,对于可疑的老年结核病患者有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陈忠南;谭云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多位点基因序列分型方法在沙门菌分型鉴定研究中的应用,初步掌握广州地区沙门菌多位点基因序列分型数据. 方法 选取沙门菌7对保守管家基因aroC、dnaN、hemD、hisD、purE、sucA、thrA作为研究靶标,对其进行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 结果 41株沙门菌分离株有8个血清群和14个ST型,食品来源沙门菌菌株的血清群有7个,ST型为10个,患者来源菌株血清群为5个,ST型为10个,实验中还发现2个新的ST型. 结论 沙门菌血清学分群结果与MLST分型结果的对应关系密切,很多ST型菌株的血清群固定,相同血清群菌株也有较固定的ST型,因而,可运用多位点基因序列分型方法对沙门菌进行分型鉴定.
作者:胡玉山;侯水平;庞杏林;胡肖娟;刘俊华;吴新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广西食品中沙门菌污染的现况,为食源性沙门菌污染的预防及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2010-2011年从广西8个地级市的餐饮企业、集贸市场、卖场超市和街头摊贩采集各类食品样品,按照国标方法进行沙门菌检验. 结果 共检测3 108份食品样品,总检出率2.57%.检测的16类食品中,6类食品受到沙门菌不同程度的污染,生肉类检出率高达22.59%(x2=141.7,P<0.001);桂东部检出率高达4.26%(x2=17.964,P<0.05);集贸市场检出率高达5.47%(x2=55.493,P<0.001);散装食品检出率3.38%;病原学鉴定分属7个血清群或亚群、23个血清型.结论 广西多种食品受到沙门菌不同程度污染,以生肉类污染严重,且呈血清型多态性,应加强对生肉类屠宰、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各个环节的监测和管理.
作者:姚雪婷;唐振柱;刘展华;李秀桂;黄立嵘;梁玉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某男同会所内MSM人群HIV感染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指纹识别系统剔除重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行为学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知识和行为特征,血清学监测内容包括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的感染情况.采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MSM人群HI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 结果 共监测266名MSM,HIV抗体、梅毒抗体、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2%、10.2%、2.6%.该人群首次性行为年龄<15、15~、20~分别占5.6%、83.1%、11.3%,首次性行为对象男性占48.5%、女性占51.5%,性取向男同性恋占48.5%、异性恋占7.1%、双性恋占35.7%,不确定占8.7%;有关艾滋病性病知识回答正确率为67.3%,在半年内有20个以下性伴的占61.3%、20个以上性伴占12.0%、30个以上性伴占26.7%,性行为方式肛交占35.0%、肛交+口交占17.7%、肛交+阴道交占34.2%、肛交+口交+阴道交占13.1%,感染HIV危险自我认识较高占57.5%,但在高危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只有22.9%;来会所的频率,≥1次/月的占71.1%、<1次/月的占28.9%.经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首次性行为年龄、肛交时安全套使用情况和来会所的频率是MSM人群感染HIV的影响因素(P<0.05).经过连续深入的干预工作后干预前后MSM发生HIV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 结论 会所中MSM人群年龄偏小,多性伴,高危性行为普遍存在,安全套使用率低,在短期内发生了一起聚集性HIV感染,经深入采取相应的防控和干预措施后感染率明显降低.
作者:龙清平;覃佩兰;黄振豪;陈健;王伟绿;郑清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